第四十六回 三山門賢人餞彆 五河縣勢利熏心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四十六回 三山門賢人餞彆 五河縣勢利熏心

第四十六回 三山門賢人餞彆 五河縣勢利熏心(1 / 1)

餘大先生安葬好父母後,與弟弟餘二先生商量,決定前往南京拜訪杜少卿,一來是為了表達感謝,二來他身上的銀子已經用完,想著順道尋找教書的差事。他收拾好行李,告彆弟弟,渡過長江,來到杜少卿位於河房的住處。杜少卿詢問起之前餘二先生被牽連的官司,餘大先生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講述了一遍,杜少卿聽後不禁連連歎息。

兩人正在河房裡閒聊,仆人前來通報,儀征的湯大老爺前來拜訪。餘大先生詢問是哪位,杜少卿解釋道:“就是之前想請表兄去教書的那位,不妨見一見。”正說著,湯鎮台走了進來,眾人相互行禮後坐下。湯鎮台說道:“少卿先生,之前在虞老先生家中有幸與您相見,頓時讓我胸中的狹隘之氣消散。後來我登門拜訪,卻未能相遇,讓我惦念了許久。這位老先生尊姓大名?”杜少卿介紹道:“這是我的表兄餘有達,老伯去年曾想邀請他去做教書先生。”湯鎮台大喜:“今日意外結識一位賢才,真是幸事!”於是重新與餘大先生作揖,再次坐下交談。餘大先生稱讚道:“老先生為國家立下功勞,如今在家閒居,從不提及功績,真是古代名將的風範。”湯鎮台感慨:“當時也是形勢所迫,不得不那樣做。如今想來,終究是意氣用事,不僅沒能好好報效朝廷,還讓同僚心中不滿,實在是後悔莫及。”餘大先生寬慰道:“這件事,朝廷和民間自有公正的評價,老先生不必過於謙虛。”杜少卿問道:“老伯此次來南京有什麼事情?現在住在哪裡?”湯鎮台回答:“在家無事,偶然想來南京,順便與諸位賢才相聚。我住在承恩寺。接下來我還打算去拜訪虞博士和莊征君。”喝過茶後,湯鎮台起身告辭,餘大先生和杜少卿將他送上轎子。此後,餘大先生便暫時住在杜少卿的河房裡。

湯鎮台先到國子監拜訪虞博士,留下拜帖後得知對方不在官署。接著他前往北門橋拜訪莊濯江,莊濯江看到拜帖,急忙讓人請他進府相見。湯鎮台下轎後進入廳堂,主人莊濯江出來,兩人相互行禮坐下,說了一些彼此仰慕的客套話。湯鎮台提到想去後湖拜訪莊征君,莊濯江說:“家叔正好在我這裡,不如現在就見麵?”湯鎮台高興地說:“那再好不過了!”莊濯江吩咐家人請出莊征君,莊征君與湯鎮台相互拜見後,一同坐下。又喝了一輪茶,莊征君提議:“老先生這次來,正巧虞老先生還沒離開,重陽節也快到了,我們何不舉辦一場登高聚會?既可以為虞老先生餞行,大家也能暢快相聚一天。”莊濯江附和道:“好主意!就定在我家聚會吧。”湯鎮台坐了一會兒便起身告辭,臨走時說:“過幾天登高聚會時,再向諸位請教,到時候我們可以儘情暢談。”說罷,莊濯江和莊征君將他送出門。之後,湯鎮台又去拜訪了遲衡山和武正字,隨後派人給湯鎮台的住處送去五兩銀子,作為提前預訂宴席的費用。

三天後,莊濯江家的管家拿著請帖去邀請客人,讓大家早點到。莊濯江在家中等待,莊征君已經先到了。不一會兒,遲衡山、武正字、杜少卿也陸續到來。莊濯江收拾出一個寬敞的水榭,在四周擺滿了菊花。此時正值九月初五,天氣晴朗涼爽,眾人都穿著夾衣,一邊喝茶一邊閒聊。又過了一會兒,湯鎮台、蕭守府、虞博士也都到了,眾人將他們迎進屋,相互作揖後坐下。湯鎮台感慨道:“我們都是來自天南海北的人,今日有幸承蒙賢主人相邀相聚,真是三生有幸。可惜虞老先生即將離開,這次相聚之後,也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相見。”莊濯江說道:“各位老先生都是當今學界的泰山北鬥,今日光臨寒舍,可謂方圓五百裡內的賢人都聚齊了。”

眾人坐定後,仆人端上茶來。揭開茶碗,茶湯清澈如白水,卻香氣濃鬱,銀針般的茶葉漂浮在水麵。喝完這一輪,又換上新茶,這次是隔年的真天都茶,香氣更加濃烈。虞博士喝著茶,微笑著說:“二位老先生當年在軍中,想必沒喝過這樣的好茶。”蕭雲仙說:“何止軍中,我在青楓城六年,能喝上白水就已經是萬幸了,感覺比馬尿好喝多了!”湯鎮台接口道:“青楓城的水草確實還能維持幾年。”莊征君稱讚道:“蕭老先生學識淵博,堪比北魏的崔浩。”遲衡山則說:“前代和後代的情況,總會有所變化。”杜少卿感慨:“宰相需要讀書人來擔任,將帥也同樣需要讀書人。如果不是蕭老先生有見識,怎能立下如此大功?”武正字笑道:“我覺得最可笑的是,邊庭的都督不了解當地的水草情況,而吏部的書辦在核算時卻偏偏知道。也不知道這是官員的學問,還是書辦的學問?如果說是官員的學問,怪不得朝廷重文輕武;如果說是書辦的考核精準,可見這六部的規章製度是絲毫變動不得的。”一番話逗得眾人哈哈大笑。

這時,戲班的吹打聲停止,眾人開始入席就座。戲子上前參拜。莊飛熊站起身說:“今日各位老先生來到寒舍,我把梨園榜上有名的十九位演員都請來了,還請各位老先生每人點一出戲賞給他們。”虞博士好奇地問:“什麼是‘梨園榜’?”餘大先生便把當年杜慎卿評選戲曲演員的趣事講述了一遍,眾人聽後又是一陣大笑。湯鎮台問杜少卿:“令兄已經被選為部郎了嗎?”杜少卿回答:“是的。”武正字調侃道:“慎卿先生當初的評選,可以說是極其公正、明察秋毫了。隻怕他入朝為官,擔任主考或房官後,麵對眾多考生,反而會眼花繚亂,這可怎麼辦?”眾人聽了,再次笑起來。當天,大家飲酒作樂,欣賞戲曲,一直到黃昏時分,眾人才散去。莊濯江請來擅長繪畫的高手,畫了一幅《登高送彆圖》,參與聚會的人都為這幅畫題了詩。之後,眾人又各自帶著酒菜,前往虞博士的住處為他餞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南京為虞博士餞行的人家不下千餘戶,虞博士應酬得十分疲憊,凡是想到船上送彆的,都被他一一推辭。臨行那日,虞博士雇了一艘校船,從水西門出發,隻有杜少卿上船送彆。杜少卿拜彆道:“老叔走了之後,小侄以後就沒有可以依靠的人了!”虞博士也十分傷感,將杜少卿邀到船中坐下,說道:“少卿,我不瞞你,我本是一貧如洗的人,在南京做了六七年的博士,每年積攢幾兩俸金,才買了一塊能收三十擔米的田地。我這次去,不管是做部郎還是州縣官員,最多做三年,少則兩年,再積攢些俸銀,添上二十擔米的田產,隻要能保證我夫妻二人不被餓死就夠了。子孫後代的事情,我也不再過多操心。現在我讓小兒在讀書之餘,學習醫術,將來也好謀生。我做官也不過如此,沒什麼更大的追求。你在南京,我會經常寫信問候你。”說完,兩人灑淚分彆。

杜少卿上岸後,目送虞博士的船漸漸遠去,直到看不見了才轉身回去。回到河房,他把虞博士說的話告訴了餘大先生,餘大先生感歎道:“對於官職,能不輕易進取,卻能坦然退隱,虞老先生真是胸懷淡泊的君子。我們日後踏入仕途,都應該以他為榜樣。”兩人對虞博士的品行讚歎了一番。當晚,餘二先生派人送來家書,邀請餘大先生回家,信中說:“表弟虞華軒家請的教書先生離開了,想請大哥回家教他兒子讀書,現在就想請大哥進館教書,請儘快回來。”餘大先生將此事告知杜少卿後,便準備告辭。第二天,他收拾好行李渡江,杜少卿送彆後,也回家去了。

餘大先生渡江回到家,餘二先生迎接他,並把虞華軒的請帖拿給他看,上麵寫著:“愚表弟虞梁,敬請餘大表兄先生在舍教訓小兒,每年修金四十兩,節禮在外。此訂。”餘大先生看過請帖,第二天便去回拜。虞華軒熱情地迎了出來,見到餘大先生十分高興,兩人相互作揖後坐下,仆人端上茶來。虞華軒說道:“小兒生性愚笨,從小就沒好好讀書。前幾年我就想請表兄教導他,無奈表兄一直在外遊曆。如今表兄正好在家,這是小兒的幸運!舉人、進士在我們兩家,一抓一大把,也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將來小兒在表兄門下學習,最重要的是要學習表兄的品行,這才是最受益的!”餘大先生謙遜道:“我這人守舊,沒什麼大本事。我們兩家是世交,我也隻和老弟你誌趣相投。老弟的兒子就跟我的兒子一樣,我肯定會儘心儘力教導。要說考舉人、進士,我自己都沒中過,在這方麵或許並不擅長;至於品行和文章,令郎自有家傳,我也隻是儘力引導,不敢說有什麼特彆的方法。”說完,兩人相視而笑。隨後,他們選了個好日子,請餘大先生到學館教書。當天,餘大先生一大早就到了,虞小公子恭敬地行拜師禮,模樣十分聰慧。拜過之後,虞華軒將餘大先生送到學館,餘大先生正式開始授課。

虞華軒告彆學館,回到書房坐下。剛坐下不久,仆人帶著一位客人進來。這位客人是唐三痰的哥哥,名叫唐二棒椎,是前科的文舉人,與虞華軒是同一年考中秀才的。這天因為虞家請的先生開館,他便過來,想陪著先生聊聊天。虞華軒留他坐下喝茶,唐二棒椎說:“今日恭喜令郎開館讀書。”虞華軒回應:“正是。”唐二棒椎又說:“這位先生雖然不錯,但坐不住,還喜歡研究一些雜學,容易荒廢正業。要說餘大先生的科舉文章,雖然不像時下流行的那種不良文風,但他想學國初科舉文章的風格,也不是適合當今考試的文章類型。”虞華軒不以為然:“小兒年紀還小,現在請餘大表兄來,主要是讓他學習如何培養品德,不做勢利小人就行了。”

又坐了一會兒,唐二棒椎開口道:“老華,我正好有件事,要來請教你這位通古學的行家。”虞華軒連忙擺手:“我哪懂什麼古學!你這不是打趣我嘛。”唐二棒椎一本正經地說:“真不是笑話,確實要向你討教。就說我前一科僥幸中舉,我有個嫡親侄子,住在鳳陽府,居然和我同榜中了舉人,既是同榜,又出自同一個房師門下。他自從中舉後,一直沒回縣裡,如今回來祭祖。他昨天來拜會我,用的是‘門年愚侄’的帖子,現在我要回拜他,是不是該用‘門年愚叔’的稱呼?”

虞華軒聽得一頭霧水,追問道:“你說什麼?”唐二棒椎解釋道:“你難道沒聽說嗎?我侄子和我同榜中舉,又出自同一個房師門下,他用‘門年愚侄’的帖子拜我,我是不是也該照樣回他?”虞華軒忍不住道:“我難道不知道同出一個房師叫同門!可你說的‘門年愚侄’這四個字,簡直是胡言亂語,跟做夢說的話有什麼區彆?”唐二棒椎不服氣:“怎麼就是夢話了?”虞華軒仰頭大笑:“從古到今,都沒聽過這麼荒唐的事!”

唐二棒椎臉色一沉:“老華,你彆怪我直說。你雖出身世家大族,但家族裡那些有成就的先輩們都過去很久了,你又沒中過科舉,這官場上往來的禮儀規矩,你恐怕未必清楚。我侄子在京裡不知道見過多少大人物,他這帖子的格式肯定有來曆,難道會亂寫?”虞華軒懶得爭論:“你兄長既然說該這麼寫,那就這麼寫唄,何必問我!”唐二棒椎仍不罷休:“你不懂,等餘大先生出來吃飯,我問問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說著,小廝來報:“姚五爺進來了。”虞華軒和唐二棒椎連忙起身迎接。姚五爺進來作揖後坐下,虞華軒說道:“五表兄,你昨天吃完飯怎麼就走了?晚上還有便宴,你也沒來。”唐二棒椎卻突然插話:“姚老五,你昨天在這兒吃的中飯?我昨天午後碰見你,你還說剛在仁昌典方老六家吃完飯出來,怎麼睜眼說瞎話?”

這時,小廝擺好了飯菜,請餘大先生來用餐。餘大先生坐在首席,唐二棒椎坐在對麵,姚五爺坐上座,虞華軒在下首作陪。吃過飯後,虞華軒笑著把剛才討論寫帖子的事說給餘大先生聽。餘大先生一聽,氣得滿臉漲紫,脖子上青筋都暴了出來,大聲說道:“這話是誰說的?請問人活在世上,是祖宗、父親重要,還是科舉功名重要?”虞華軒應道:“自然是祖宗、父親重要,這還用說。”餘大先生怒道:“既然知道祖宗、父親重要,怎麼才中個舉人,就拋開至親,叔侄之間反倒認起同年同門來了?這種違背禮教的話,我一輩子都不想聽!二哥,你這位侄子,幸虧中了舉人,簡直是個不通文墨的人。要是我的侄兒,我先把他拉到祠堂祖宗神位前,打幾十板子再說!”唐二棒椎和姚五爺見餘大先生氣得不行,知道他的迂腐脾氣上來了,連忙岔開話題,聊起彆的混話。

沒過多久,喝完茶,餘大先生回學館去了。姚五爺站起身說:“我出去轉轉,一會兒就回來。”唐二棒椎調侃道:“你今天出去,該說在彭老二家吃了飯出來吧!”姚五爺笑道:“今天我在這兒陪先生,大家都知道,可不好說在彆處。”說罷,笑著離開了。

姚五爺去了一會兒又折返回來,說道:“老華,廳上有個客人來拜你,說是從府裡太守衙門來的,正在廳上坐著呢,你快去見見。”虞華軒疑惑道:“我沒這樣的交情,這是哪來的人?”正納悶時,仆人傳進帖子,上麵寫著:“年家眷同學教弟季萑頓首拜。”虞華軒趕忙到廳上迎接。

季葦蕭進來後,作揖坐下,拿出一封信遞過去,說道:“小弟在京城時,和我家東家一起來貴郡,令表兄杜慎卿先生托我捎來這封信,專門問候先生。今日有幸見到先生,實在是太高興了。”虞華軒接過信拆開,從頭看了一遍,問道:“先生和我們府裡的厲太守是舊交?”季葦蕭回答:“厲太守是我年伯荀大人的門生,所以邀請我在他幕府中做事。”虞華軒又問:“先生因什麼公事到縣裡來?”季葦蕭見周圍沒有外人,便直言道:“不瞞先生,厲太守聽說貴縣當鋪的秤太重,盤剝百姓,所以派我下來調查。如果情況屬實,這個弊端一定要革除。”

虞華軒把椅子往季葦蕭跟前挪了挪,低聲說道:“這真是太守大人天大的仁政!我們縣彆的當鋪倒不敢這樣,隻有仁昌、仁大方家這兩家當鋪。他們既是鄉紳,又經營鹽典生意,和府縣官員關係極好,所以無所顧忌,百姓們敢怒不敢言。如今要革除這個弊端,隻要整治這兩家就行。況且太守大人堂堂正正,何必和這種人來往?這話先生心裡知道就好,可千萬彆說是我講的。”季葦蕭點頭:“明白了。”虞華軒又道:“承蒙先生來訪,本該備酒款待,好好聊一聊;一來怕招待不周,二來這小地方人多嘴雜,明天我備一桌薄酒送到您住處,還請千萬賞臉。”季葦蕭推辭:“這太客氣了。”說完便告辭離去。

虞華軒回到書房,姚五爺湊上來問道:“真是太守衙門來的人?”虞華軒肯定道:“當然是。”姚五爺搖頭笑道:“我才不信!”唐二棒椎沉思片刻,說道:“老華,這事有點蹊蹺。那人真的是太守衙門的?太守和你交情一般,和太守親近的是彭老三、方老六他們。我剛聽說有人來,就覺得奇怪。要是真的是太守衙門的人,下到縣裡,不先去他們家,反倒先來拜會你?這事透著古怪,說不定是外地的騙子,打著太守旗號,到處騙錢,你可彆上當!”虞華軒反駁:“說不定那人也去拜過他們了。”姚五爺笑道:“肯定沒去。要是拜過他們,怎麼還會來拜你?”虞華軒解釋:“說不定是太守讓他來拜我的呢?是天長杜慎卿表兄在京裡寫信讓他來的,這人是有名的季葦蕭。”唐二棒椎擺擺手:“這更不對了!季葦蕭是評定梨園榜的名士,要是名士,在京裡肯定常出入翰林院。再說天長杜慎卿和彭老四關係那麼好,哪有他出京,帶著杜慎卿的信給你,卻不帶信給彭老四的道理?這人肯定不是季葦蕭。”虞華軒不耐煩道:“是不是都罷了,還說這些乾什麼!”隨後就罵小廝:“酒席怎麼到現在還沒準備好!”一個小廝趕緊稟道:“酒席已經備好了。”

這時,另一個小廝扛著被囊行李進來說:“鄉裡的成老爹到了。”隻見一位頭戴方巾、身穿藍布長衫、腳蹬薄底布鞋的老者走進來,他留著花白胡須,一張酒糟臉,進來後作揖坐下,笑道:“好啊!今天正巧府上請先生,我趕上吃喜酒了。”虞華軒讓小廝端水給成老爹洗臉,又幫他抖掉身上腿上的黃泥,然後一起請到廳上,擺開酒席。餘大先生坐首席,其他人陪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色漸暗,虞府廳上點起一對料絲燈,這燈是虞華軒曾祖在武英殿時禦賜的,如今已過去六十多年,依然嶄新發亮。餘大先生讚歎:“古人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假。就像府上這燈,我們縣裡找不出第二副。”成老爹感慨:“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說三十年前,你們兩家何等風光,我都是親眼所見。如今彭家、方家,卻一年比一年興旺。彆的不說,府裡太守、縣裡老爺,都和他們親近得像一家人,經常有太守府裡的幕賓到他們家說機密事,百姓們哪敢不怕?像這些幕賓,輕易不會去彆人家。”唐二棒椎忙問:“最近可有幕賓來過?”成老爹壓低聲音:“現在就有個姓吉的吉相公下來辦事,住在寶林寺和尚家。今天清早就在仁昌典方老六家,方老六還把彭老二請過去作陪。三個人進了書房,聊了一整天。也不知道太守要整治誰,派這吉相公下來查訪。”唐二棒椎瞥了姚五爺一眼,冷笑道:“怎麼樣?”

餘大先生聽成老爹說這些話,覺得十分討厭,便問他:“老爹去年被準恢複秀才身份了?”成老爹得意道:“是啊!多虧學台是彭老四的同年,求他寫了封信,才辦成這事。”餘大先生打趣道:“像老爹你這張酒糟臉,學台看著這麼‘精神’,怎麼會答應?”成老爹急忙辯解:“我說是臉浮腫了。”眾人聽了,一陣哄笑。

又喝了一會兒酒,成老爹接著說:“大先生,咱們都老了,不中用了。都說英雄出少年,要是華軒世兄下次科舉高中,再和唐二老爺一起考上進士,就算做不了彭老四那麼大的官,要是能像彭老三、彭老二那樣候選個縣官,也算是給祖宗爭氣,我們臉上也有光彩。”餘大先生聽著這些話越發厭煩,說道:“彆聊這些了,行個酒令喝酒吧。”於是眾人行了一個“快樂飲酒”的酒令,一直喝到半夜,個個都醉醺醺的。成老爹被人扶到房裡休息,虞家派人打著燈籠,送餘大先生、唐二棒椎和姚五爺回家。成老爹睡下後,半夜裡又吐又瀉。天還沒亮,他就叫來書房的小仆人打掃,還悄悄吩咐小仆人把管租子的兩個管家叫來。接著,他鬼鬼祟祟地和管家說了些什麼,便讓人去請虞華軒出來。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十洲禦道錄 我的玉佩直通仙界 一百個方法讓你喜歡我 高武紀元:我的基因無限進化 婚碎 快穿:硬核宿主玩轉三千世界 縱你嬌矜 被渣男送去留種?我反手虐哭渣男 多雨之地 玄學大佬直播後,全網大佬追著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