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 巧取供單郭槐受戮 明頒詔旨李後還宮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第十九回 巧取供單郭槐受戮 明頒詔旨李後還宮

第十九回 巧取供單郭槐受戮 明頒詔旨李後還宮(1 / 1)

包公一聲令下拿下郭槐,公堂之上堂威震天。他在旁邊設了側座,請陳林就坐,隨後目光如炬地看向郭槐,厲聲質問:“郭槐,如實招來!當初你是如何設計陷害李後,用彆的東西抵換太子的?”

郭槐卻裝出一副無辜模樣,狡辯道:“大人何出此言?當初明明是李妃生下妖孽,惹得先皇震怒,才將她貶入冷宮,哪有什麼抵換之事?”陳林立刻反駁:“若沒有抵換,為何要讓寇承禦把太子抱出去,還要用裙絛勒死,丟到金水橋下?”

郭槐轉頭對陳林惡語相向:“陳總管,你怎麼反倒來指證我?咱們都是在宮中當差的,太後娘娘的脾氣你還不清楚?要是太後懿旨下來,恐怕你也吃不了兜著走!”包公聞言,冷笑一聲:“郭槐,你竟敢拿劉後壓我?你不提劉後還好,既然提到了,就休怪我不客氣!”隨即下令:“拉下去,重責二十板!”

衙役們齊聲應和,一陣呐喊後將郭槐按倒在地,重重打了二十板子。郭槐被打得皮開肉綻,齜牙咧嘴,慘叫聲不斷。包公追問:“郭槐,你還不招認?”郭槐此時深知事情重大,橫下心來死不承認:“當初就是李妃生下妖孽,她自作自受,和我郭槐有什麼關係!”

包公繼續質問:“既然沒有抵換,為何要處死寇承禦?”郭槐又狡辯:“那是因為寇珠頂撞太後,太後才對她用刑。”陳林在一旁再次拆穿:“這話你可說錯了!當初拷問寇承禦時,還是我掌刑。劉後一直追問她把太子抱到哪裡去了,怎麼能說是頂撞?”

郭槐惱羞成怒,瞪著雙眼喊道:“既然是你掌刑,分明是你下狠手,把寇承禦打得受不了,她才撞階而死,怎麼反倒來問我?”包公怒喝道:“好個惡賊!竟然如此狡辯!”隨即下令:“左右,上拶子!”

衙役們應聲而動,將郭槐雙手並攏套進拶子,猛地拉緊繩索。郭槐頓時發出殺豬般的慘叫。包公問:“郭槐,還不招?”郭槐咬緊牙關:“沒什麼可招的!”隻見他汗如雨下,臉色大變。包公擔心出意外,吩咐卸刑。郭槐癱倒在地,哀聲不斷,包公隻好先將他收監,讓陳林先回皇宮奏明當天審問的情況。

退堂後,包公回到書房,讓包興去請公孫策。公孫策到來後,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已有所了解。參拜完包公,在一旁坐下。包公說:“今日宣讀聖旨,先生想必已經清楚事情原委。隻是郭槐死不招認。我看用拶刑時,他頭上冒汗、臉色驟變,怕再生變故。他是奉旨查辦的欽犯,又受不住重刑,這可如何是好?請先生來,就是想讓你想個辦法,既能讓他皮肉受苦,又不傷到筋骨,逼他招供。”

公孫策沉思片刻後說:“容晚生思索,畫好式樣再呈給大人過目。”回到自己房間,公孫策苦思冥想,突然靈感乍現,趕忙提筆繪製,並為新刑具擬了名字,隨後去書房向包公複命。

包公接過一看,隻見圖紙上標注著詳細尺寸,刑具樣子像個大熨鬥,卻不是平麵,上麵布滿垂珠狀的圓頭釘,由鐵打造而成。使用時將其燒紅,用來燙犯人肉厚的部位,這樣不會損傷筋骨,隻會傷及皮肉。包公問:“這刑具有名字嗎?”公孫策答:“名曰‘杏花雨’,取落紅點點之意。”包公笑道:“如此嚴酷的刑具竟有這般雅致的名字,先生真是有才!”當即讓公孫策找鐵匠打造。

兩天後,“杏花雨”打造完成。第三天,包公升堂再審郭槐。此時的郭槐在監牢裡,手疼加上被打的傷口潰爛,整日呻吟不斷,茶飯不思。短短兩天,就變得麵容憔悴。他心裡犯嘀咕:“我都被關了三天,怎麼還不見太後懿旨?”又轉念一想:“太後身體不適,說不定還不知道這事。我隻要咬定牙關不招,沒有口供,包黑炭也定不了我的罪。可聖上怎麼突然查起這事來了?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正想著,提牢官前來傳話:“老爺升堂,請郭總管過去。”郭槐知道又要受審,心裡不由得突突直跳,隻能跟著差役來到公堂。隻見堂前一盆炭火正旺,裡麵燒著個奇怪的東西,他也不知有何用處,隻好跪了下來。

包公厲聲質問:“郭槐,當初如何定計害李後?怎樣抵換太子?如實招來,免得皮肉受苦!”郭槐仍不鬆口:“根本沒這事,讓我從何招起?要是真有這事,早就敗露了,還能等到現在?請大人明察!”

包公怒不可遏,猛拍驚堂木:“惡賊!你的陰謀已經敗露,連聖上都知曉了,還敢狡辯!”隨即下令:“左右,剝去他的衣服!”四個差役上前扒掉郭槐衣服,露出脊背,兩人將他牢牢按住。一人用布帕裹住郭槐頭發,把他的頭往下按;另一人從火盆中拿起“杏花雨”的木把,站在郭槐身後。

包公再次喝問:“郭槐,還不招?”郭槐鐵了心不說話。包公一聲令下用刑,燒紅的“杏花雨”落下,郭槐的皮肉瞬間被燙焦,一股難聞的氣味彌漫公堂。他疼得渾身亂抖,起初還能哀叫,後來隻剩喘氣。包公見狀,吩咐:“停刑,讓他緩口氣再問。”郭槐早已癱倒在地,被人抬了下去。公孫策悄悄吩咐差役,將郭槐抬到獄神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獄神廟裡,提牢官手捧蓋碗,滿臉堆笑地湊到郭槐跟前,輕聲說:“太輔老爺,受驚了!小人沒什麼好東西,找到一服定痛丸,備了盅黃酒,請老爺服下,保準能安神止痛。”郭槐見他態度殷勤,語氣溫和,便接了過來,說:“辛苦你了。我要是有出頭之日,定不會忘了你。”

提牢官連忙奉承:“老爺說哪裡話!要是您出了開封府,到時候還望老爺提攜小人!”這番話讓郭槐心裡美滋滋的,他服下藥酒,頓時覺得身心舒暢,便問:“還有酒嗎?”提牢官忙說:“有,有!管夠!”隨即讓人送酒來,親自接過,打發那人退下,又畢恭畢敬地給郭槐斟酒。

郭槐見他周到細致,十分歡喜,邊喝邊問:“這幾天朝中有什麼消息?”提牢官說:“沒聽說什麼大事。就聽說太後身體不適,說是寇宮人作祟,不過現在已經好了。聖上天天去仁壽宮請安。估計過不了一兩天,太後懿旨就下來了,到時候老爺肯定沒事。就是我們大人,也不敢違抗懿旨。”

郭槐聽後,心情放鬆下來,一連喝了好幾杯。他前兩天幾乎沒吃東西,如今空腹喝了不少酒,很快就麵紅耳赤、眼神迷離,醉得東倒西歪。提牢官見狀,撤了酒菜,找借口離開了。

隻剩郭槐一人留在獄神廟,酒勁上頭,可心裡還惦記著案子。他喃喃自語:“剛才提牢說太後身體不適是因為寇宮人作祟,幸好現在好了,懿旨應該很快就到。”又想:“寇宮人死得確實冤枉,也難怪她來作祟。”

正胡思亂想著,突然一陣涼風襲來,沙塵簌簌地打在窗欞上。時值春末,四周一片淒涼。恍惚間,郭槐看到前方有個模糊的人影,若隱若現,還傳來隱隱約約的聲音。他心裡一陣發毛,剛想喊人,那人影已到跟前,聲音幽幽傳來:“郭槐,彆害怕。我不是彆人,是寇承禦,特來和你對質。昨日我已在森羅殿與太後對質,太後說這事都是你主謀,所以才放她回宮。閻王查得太後和你都還有十二年陽壽,我不能久留陰間,今日特來讓你說清當年之事,我也好早日超生。”

郭槐聽著這細弱的嗓音,再看眼前披頭散發、滿臉血痕的人影,認定是寇承禦顯魂,又聯想到提牢官之前的話,不由得慌亂答道:“寇宮人,真是委屈你了!當初確實是我和尤婆定計,用剝皮狸貓換出太子,陷害李後。你當時並不知情,卻含冤而死。我要是能出獄,一定請高僧高道超度你!”

隻聽“女鬼”哭道:“郭太輔,你若有此心,我感激不儘。一會兒到森羅殿,隻要你把當初的事說清楚,我就能超生,何須僧道超度?若懺悔不誠心,反倒會增添罪孽……”

話音剛落,突然傳來陣陣陰森的鬼語,兩個麵目猙獰的小鬼手持追命索牌現身,厲聲道:“閻羅天子升殿,即刻召郭槐的生魂,隨屈死冤鬼前去對質!”說罷,不由分說拽起郭槐便走。此時的郭槐意識恍惚,身不由己地跟著小鬼前行。

一路上曲曲折折,不知走了多久,來到一座陰森的大殿。四周漆黑一片,陰氣森森,郭槐根本辨不清方向。隻聽小鬼喝令:“跪下!”他慌忙跪倒在地。接著,一個威嚴的聲音響起:“郭槐,你與劉後所作所為,在地府冊籍上早已記載分明,本應墮入輪回;但念你陽壽未儘,還需返回陽世。隻是寇珠冤魂遊蕩,地府不便收留。你必須將當年之事如實交代,她才能超生。事到如今,休得再隱瞞!”

郭槐聽罷,急忙連連叩頭,將當年劉後覬覦正宮之位,用剝皮狸貓替換太子、陷害李妃的前因後果,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就在這時,大殿內突然燈火通明,郭槐定睛一看,坐在主位上的竟是包公,兩旁衙役整齊排列,這場景與傳說中的森羅殿彆無二致。

早有書吏將郭槐的口供呈上,獄神廟的書吏也把他與“女鬼”的對話一並交上。包公仔細查看兩份供詞後,下令:“把他帶下去,讓他畫押。”郭槐此時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中了圈套,但已無力反抗,隻能乖乖畫押認罪。

原來,那“女鬼”是公孫策暗中安排的計策。他派耿春、鄭平到勾欄院找來妓女王三巧,耐心教導她如何假扮寇珠鬼魂。王三巧出色地完成任務,成功套出郭槐的口供,公孫策賞了她五十兩銀子後,便打發她回去了。

包公將郭槐繼續收監,安排專人嚴加看守。次日五更,包公上朝麵聖,將郭槐的供詞呈給仁宗。仁宗將供詞藏於袖中,退朝後直奔仁壽宮。隻見劉後在昏迷中手腳亂揮,仿佛在與人掙紮對抗。她猛然驚醒,看到仁宗站在麵前,急切說道:“郭槐是先皇老臣,望皇兒格外開恩赦免。”

仁宗默不作聲,從袖中取出郭槐的供詞,狠狠擲在劉後身前。劉後拿起供詞一看,瞬間嚇得肝膽俱裂,氣血上湧。她本就久病體弱,哪裡經得起這等驚天噩耗,又驚又怕之下,竟當場氣絕身亡。仁宗命人將劉後的遺體抬入偏殿,按照妃嬪之禮入殮,簡單操辦後移靈他處,隨後傳旨打掃仁壽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天早朝,群臣行三呼大禮後,仁宗宣召包公:“劉後因驚懼去世,朕命你代朕起草詔書,昭告天下,整肅國法。”至此,天下百姓與朝中大臣才知道,國母太後姓李,而非姓劉。

仁宗命欽天監挑選吉日,齋戒沐浴後,親自前往各廟祭祀;隨後排開皇家儀仗,率領滿朝文武,浩浩蕩蕩前往南清宮迎接太後回宮。整個迎駕過程禮節繁複,皆按皇家典章進行。

太後乘坐禦輦,狄後與一眾嬪妃乘坐寶輿,一同入宮。仁宗先行回宮,在宮中等候迎接。此時,王妃、命婦們紛紛入朝,整齊列隊,恭迎太後聖駕。太後入宮後,接受眾人朝拜,隨後更衣,並傳旨宣召包拯之妻李氏夫人進宮。太後與狄後相見時,仍以姐妹之禮相待,還對李氏夫人重重賞賜,仁宗也另有嘉獎,這些都不再細表。

朝外群臣朝拜完畢,仁宗傳下旨意,將郭槐處以淩遲之刑。尤婆雖已去世,仍按律開棺戮屍。此外,仁宗還下旨在仁壽宮壽山福海一帶丈量土地,左邊敕建寇珠祠堂,命名為“忠烈祠”;右邊敕建秦鳳、餘忠祠堂,命名為“雙義祠”。祠堂建成後,仁宗親自前往拈香祭拜。

一日,老丞相王芑上奏,稱自己年事已高、精力衰退,懇請告老還鄉。仁宗感念他為朝廷多年操勞,特賜他全額俸祿,準許退休養老。同時,將包拯加封為首相。包拯趁機上奏,陳明公孫策和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等人在查辦案件中屢立功勞。仁宗於是封公孫策為主簿,四勇士皆授予六品校尉之職,繼續在開封府任職。

此外,仁宗還奉太後懿旨,封陳林為都堂,範宗華為承信郎;將太後曾居住過的破窯改建成廟宇,欽賜千兩白銀和十頃香火地,任命範宗華為廟官,負責春秋兩季祭祀,讓這段故事永載史冊。

後續還會發生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開局契約一隻金翅雕 靈動蒼穹傳 無聲熾熱[破鏡重圓] 狩神紀元 西遊:地府改革,開局發展互聯網 我,玄門祖宗,許願超靈的! 夜公子,愛情不是人雲亦雲 老爺!家主她又又又去搞事了! 路明非,成為艾爾登之王吧! 第1801號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