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這位江湖人稱“黑妖狐”的高手,趁著夜色來到皇城根下。他掏出如意絛,熟練地往牆上一甩,借著繩索的力量輕巧地翻過皇牆,順利進入內圍。眼前的皇宮建築群,與尋常人家大不相同:城牆高聳入雲,宮殿巍峨氣派,琉璃瓦在月光下泛著冷光,腳下又滑又硬。更棘手的是,各處都有值守的官兵,稍有風吹草動,便是天大的麻煩。
但智化藝高人膽大,他屏息凝神,施展輕功,在屋脊房梁間跳躍穿梭。每經過一處,就悄悄留下暗記,以便待會兒原路返回。隻聽“嗖、嗖、嗖”幾聲,他如鬼魅般掠過重重殿宇,轉眼間就來到了四值庫的後坡。智化蹲下身,仔細數了數瓦片的行數,然後小心翼翼地揭開瓦片,按順序整齊地擺放在一旁,又把扒開的灰土攏到牆角。接著,他掏出利刃,沿著錫被四周劃開望板,同樣將拆下來的望板排好,露出底下的椽子。從百寶囊中取出連環鋸,斜著鋸斷兩根椽子,收起鋸子後,用如意絛上的鉤子勾住,雙手攥緊絲絛,一點一點倒著往下滑。不一會兒,就摸到了天花板。他輕輕揭起一塊,順著縫隙溜到地麵,腳尖點地,像貓一樣悄無聲息地移動,生怕留下腳印。
剛要動手打開藏著寶物的櫃子,突然,牆那邊亮起燈光,一個人影從牆頭躍下,喊道:“在這兒!找到了!”智化心裡“咯噔”一下:“不好!”他急忙跑到前麵的矮牆下,緊貼著牆根藏好,豎起耳朵仔細聽。隻聽外麵又有人說:“三個都找到了。”智化暗自納悶:“他們在找什麼?”緊接著,又聽到:“六個全齊了!”隨後,那人又翻牆離開了。原來,是隔壁值夜的人在擲骰子,玩到激動處,把骰子扔到這邊來了。後來大家說和了,打著燈籠過來找骰子,“三個”“六個”說的都是骰子的數量。
等那人走後,智化掏出火扇照亮,隻見一排朱紅色的格子門,每扇門上都貼著封皮,掛著明晃晃的鍍金鎖頭,還標著“天字一號”等字樣。他知道,九龍珍珠冠就在這裡麵。智化從懷中摸出一個小皮壺,裡麵裝著燒酒,將封皮浸濕,慢慢揭下。又摸了摸鎖頭,發現是工字鎖,便從百寶囊中掏出特製的皮鑰匙,輕輕一轉,“哢嗒”一聲,鎖開了。他緩緩推開朱門,隻見一個黃布包袱裹著的冠盒,上麵還掛著象牙牌子,寫著“天字第一號九龍冠一頂”,並有“臣某跪進”的字樣。智化顧不上細看,恭恭敬敬地捧出冠盒,解開包袱,把盒子頂在頭上,兩邊的挽手往下巴底下一勒,係得結結實實。隨後,他關好朱門,重新上鎖,又用袖子仔細擦掉手印。再從百寶囊中取出油紙包,裡麵是漿糊,將揭下的封皮重新粘好,用手按了按,確保沒有破綻。接著,他倒退著走了幾步,把腳下的腳印抹去,這才拿起如意絛,倒著爬回屋頂。到了天花板處,單手拉住絲絛,腳勾住椽子,探身把天花板放好。翻身上了後坡,站穩後收起如意絛,把鋸斷的椽子重新安放好,抹上油膩子,嚴絲合縫。再鋪上望板,蓋好錫被,把灰土堆回原樣,一片一片將瓦片蓋好。最後,他掏出小掃帚,把殘留的灰土掃得乾乾淨淨,四值庫的屋頂看起來和原來一模一樣。
智化收拾妥當,按照之前留下的暗記,沿著原路返回。等他回到約定的地方,已經快五更天了。
這邊,裴福從三更就開始焦急地等待,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裡七上八下,胡思亂想。好不容易盼到遠處有個模糊的人影,偏偏這時,巡更的敲著鑼走過來了。裴福嚇得魂飛魄散,隻見那黑影趕緊蹲下不動了。巡更的喝問:“那是什麼人?”裴福急忙接口:“那是我兒子在解手呢!您老歇著吧!”更夫說:“巡邏要緊,沒空閒聊。”“當、當、當”敲著五更的鑼,往北去了。裴福趕緊迎上去,智化也快步走來:“太巧了!差點被巡更的壞了大事!”說著,急忙解下頭上的冠盒。裴福打開席簍的暗格,智化小心翼翼地把冠盒放進去,蓋好暗格,又在上麵鋪好棉被褥。此時,英姐還在熟睡,對發生的一切渾然不知。裴福小聲問起盜冠的經過,智化一五一十地說了,把裴福聽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智化提醒道:“大事已成,老人家該裝病了。”
天亮後,王老大來叫智化上工,智化裝作悲痛大哭:“我爹昨晚突然發病,折騰了一整夜,現在昏迷不醒,我得趕緊帶他回去。”王老大無奈,隻能放他走。英姐還以為祖父真的病了,也跟著傷心地哭起來。智化推著小車,英姐跟在旁邊,一路上哭哭啼啼。認識他們的人,知道這是逃荒的一家子,無不歎息。出了城門,到了沒人的地方,智化叫醒裴福,把英姐抱上車,背起纖繩,馬不停蹄地趕路。他們一路奔波,離開河南,來到長江邊,乘船順流而下。
這天,船到鎮江口,正要換船時,隻見一艘大船上下來三個人,正是丁兆蘭、丁兆蕙和艾虎。眾人相見,又驚又喜。大家幫忙把小車搬上船,智化等人也上了大船。到了船艙,換了乾淨衣服,坐下後,丁氏兄弟忙問:“事情辦得怎麼樣?”智化詳細講述了經過,眾人聽了都十分高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借著順風,船很快回到了茉花村所在的府城。下船後,莊丁們迎上來,推著小車一起進了莊子,來到待客廳,把裝著皇冠的席簍安放好。自然少不了擺酒設宴,為智化接風洗塵。席間,智化問丁兆蕙打算怎麼把皇冠送到馬強家。丁兆蕙說:“我準備了一個錢糧筐,一頭放皇冠,一頭放香燭供品,既隱蔽又方便。就說是奉母親之命,去天竺進香,兄長覺得如何?”智化點頭稱讚:“好!那到了天竺住哪兒呢?”丁兆蕙解釋:“有個叫周增的,在天竺開茶樓,我和他交情不錯,平時也幫過他。他那兒的樓上很安靜,適合藏身。”智化聽了,這才放下心來。
酒足飯飽後,夜深人靜,四下無人,眾人小心翼翼地取出九龍珍珠冠,供奉在桌上。打開包裹,隻見這頂皇冠金光璀璨,九條金龍栩栩如生,或臥或行,姿態各異,龍身由赤金打造,鑲嵌的明珠不計其數。最顯眼的是九顆碩大的珍珠,晶瑩剔透,光芒四射,與赤金相互輝映,耀眼奪目,讓人不敢直視。大家紛紛讚歎,果然是稀世珍寶。欣賞完後,又仔細包裹好,放進錢糧筐,蓋得嚴嚴實實。
五更時分,丁兆蕙帶著仆人,離開茉花村,直奔中天竺。沒過多久,他就回來了,眾人迎到廳上,迫不及待地詢問詳情。丁兆蕙說:“到了中天竺,就住在周增的茶樓裡。白天去進了香,晚上借口身體不舒服,早早地上樓休息。周增怕打擾我,沒敢上樓。我趁機溜到馬強家的佛樓,那兒有三尊巨大的佛龕,我把皇冠放在中間佛龕左邊的格扇後麵,放下黃色的佛簾,誰也發現不了。放好後,回到周家樓上,已經五更了,我就裝作生病,讓仆人收拾東西。周增舍不得我走,又是做湯又是備酒,還拿出四百兩銀子要還我,我沒要,就趕緊回來了。”眾人聽了,欣喜若狂。隻有智化默默地盯著艾虎,一句話也沒說。
艾虎神色鎮定,不慌不忙地開口:“丁二叔既然已經把寶冠安置妥當,侄兒也該出發了。”丁兆蘭和丁兆蕙聽到這話,心裡既為艾虎的勇氣讚歎,又暗暗擔心他此行的安危,一時不知該如何回應,隻能沉默不語。
智化神色嚴肅,語重心長地叮囑:“艾虎啊,我的兒,咱們做這件事,全是為了救那些忠臣義士。我和你丁二叔冒險犯難,好不容易才把寶冠安置好。你到了東京,要是說話稍有含糊,不僅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費,隻怕忠臣義士的性命也保不住了!”丁氏兄弟連忙附和:“智大哥說得太對了,賢侄你一定要慎重啊!”
艾虎眼神堅定,大聲說道:“師父和二位叔父儘管放心!小侄此去,就算掉了腦袋,也絕不退縮!這事沒有辦不成的道理!”智化欣慰地點點頭:“但願如此!這裡有封信,你拿著去找你白五叔,他自會安排照應。”艾虎雙手接過書信,小心地揣進懷裡,提起包裹,向智化、丁兆蘭和丁兆蕙拜彆。三人看著這個小小少年,要去做如此重大的事,既擔心他的安危,又愛惜他的誌氣,不由自主地一直把他送到莊外。
艾虎回頭說道:“師父、二位叔父不必遠送,艾虎就此彆過!”智化又再三叮囑:“記住,金冠藏在佛龕中間左邊格扇的後麵,千萬彆忘了!”艾虎響亮地答應一聲,背上包裹,頭也不回地大步離去。瞧他這副模樣,哪裡像個十五歲的孩子?就算是許多成年人,在這份膽識和決斷麵前,也要自愧不如。正所謂“有誌不在年高,無誌空活百歲”,艾虎雖然年紀小,卻膽識過人,還頗有謀略。
一路上,艾虎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這天,他終於抵達開封府。進城後,他沒有急著去找白玉堂,而是先來到開封府衙前,想看看這傳說中威嚴的衙門究竟是什麼樣子。
正瞧著,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吆喝聲,差役們驅趕著閒人:“太師來了!”艾虎心中一動:“來得正好!我何不趁機上去?”趁著人群混亂,等開道的儀仗過去,大轎即將臨近時,他突然從人群中衝出來,跪在轎前,高聲喊道:“冤枉啊!相爺,冤枉!”
包公在轎內聽到有小孩子喊冤,便吩咐將人帶進衙門。四名差役立刻圍上來,一把拉住艾虎,責備道:“你這小孩子太淘氣了,開封府是你能胡鬨的地方?”艾虎認真地說:“各位大叔,我可不是來玩的,我真的是來告狀的!”張龍上前攔住眾人:“彆嚇著他。”然後溫和地問艾虎:“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了?”艾虎一一如實回答。
張龍又問:“你要狀告何人?所為何事?”艾虎說道:“大叔,您不用多問。隻求您帶我見相爺,我有話當麵回稟。”張龍心想:“這小孩子倒是有點意思。”
這時,裡麵傳來命令:“帶那小孩子進來!”張龍對艾虎說:“走吧,相爺升堂了。”艾虎跟著張龍,經過角門,報門之後,被帶到大堂前的台階下。艾虎偷偷抬頭望去,隻見包公端坐在大堂之上,神情威嚴,不怒自威。兩旁衙役整齊站立,氣氛莊嚴肅穆,真像是傳說中的閻羅殿一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隻聽包公問道:“那小孩子,你姓甚名誰?狀告何人?從頭說來!”艾虎大聲答道:“小人叫艾虎,今年十五歲,是馬員外馬強家的奴仆。”包公聽到“馬強的家奴”,便問:“你來這裡有何事?”艾虎說:“小人是來……來出首一件事。小人不太懂什麼叫出首,隻是這件事小人知道內情。聽人說‘知情不舉,罪加一等’,所以小人特地來向相爺說明,把事情說清楚,小人也就心安了。”
包公道:“慢慢講來。”艾虎接著說:“三年前,我們家太老爺告假還鄉……”包公打斷他:“你家太老爺是誰?”艾虎伸出四根手指:“就是四指庫的馬朝賢,他是我們員外的叔叔。”包公心中暗想:“應該是四值庫總管馬朝賢,小孩子不懂,說成四指了。”又問:“告假還鄉之後呢?”
艾虎繼續說道:“太老爺坐轎到家,抬到大廳後下轎,就讓左右的人都退下了。當時小人跟著員外,因為年紀小,他們沒避著我。我親眼看見太老爺從轎子裡捧出一個黃龍包袱,悄悄對員外說:‘這是聖上的九龍冠,我順路帶回來了。你好好供在佛樓裡,將來襄陽王爺起事,就把這冠獻上去,千萬不能泄露。’我家員外就接過來,讓小人捧著。那包袱沉甸甸的,我跟著員外上了佛樓,員外就把它放在中間佛龕左邊的格扇後麵了。”
這番話一出,包公暗自吃驚,就連兩旁的衙役也都驚得目瞪口呆。包公追問:“後來又如何?”艾虎說:“後來也沒什麼特彆的。日子久了,我也長大了些,常聽人說‘知情不舉,罪加一等’,當時也沒在意。後來有人知道了這事,向我打聽,我就告訴了他們。他們都說:‘沒事還好,要是出了事,你就是知情不報。’最近,我家員外被抓到京城,又有人對我說:‘你小心著點!員外到了京城,要是三年前的事被抖出來,你就是隱匿不報,罪名不輕。’小人越想越害怕,現在和三年前不一樣了,懂事了,知道這不是小事,所以趕緊跑到京城。小人真不是故意要出首,就是把事情說清楚,免得牽連到自己。”
包公聽完,沉思片刻,突然猛地一拍驚堂木,大聲喝道:“大膽狗奴才!你受了何人指使,竟敢在本閣麵前陷害朝中總管和你家主人?究竟是何居心?還不速速從實招來!”兩旁衙役齊聲高喊:“快說!快說!”
艾虎該如何應對?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