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俠艾虎離開臥虎溝後,便朝著襄陽出發。在臥虎莊的三天裡,他一直沒喝酒,剛一上路,就接連兩天喝得酩酊大醉,走不了多久就停下來歇腳。到了第三天,他突然清醒過來,心中暗叫不妙:“再這樣下去,豈不是重蹈去臥虎溝時的覆轍?要是再誤了事,那可怎麼得了!從現在起,喝酒可得節製了。”他再三告誡自己,可因為一心想著趕路,這天起得太早,天色昏暗看不清路,隻能憑著感覺往前走。
等到天亮,遇見行人一打聽,才發現自己竟然走錯了路。原本該往東走,卻拐到了東北方向,足足偏離了五六十裡。幸好遇到的這位路人為人實在,仔仔細細地告訴他,從哪裡到哪個鎮子,再從哪個鎮子到哪個堡子,過了堡子再走幾裡,才能回到通往襄陽的大路。艾虎聽完,趕忙躬身道謝,揮手告彆。他心裡懊惱不已:“真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白白走了大半夜的冤枉路。說到底,都是前兩天貪酒惹的禍。要是沒喝醉誤事,怎麼會像今天這樣手忙腳亂、走錯方向呢?可見喝酒誤事,真不是小事!”
正是因為這一迷路,艾虎與北俠歐陽春等人錯過了。此後一直到襄陽,他都沒能碰上他們。好不容易抵達襄陽後,艾虎在各處旅店打聽北俠等人的下落,卻一無所獲。他哪裡知道,北俠他們為了避免引人注目,根本不住旅店,專挑野外的寺廟、破舊的古廟棲身。艾虎找了許久,心裡又急又躁,隻好先找了家旅店住下。
第二天,艾虎開始四處打聽消息,喝酒也變得十分克製。一路上,他聽到不少人議論,說新來了一位姓顏的巡按大人,是包拯包丞相的門生,為人精明,辦事公正。大家都盼著顏巡按來了,能申訴自己的冤屈。還有些人湊在一起小聲嘀咕,可聲音太小,他聽不太真切。艾虎靈機一動,故意裝出一副打瞌睡的樣子,腦袋前仰後合,實則閉著眼睛,豎起耳朵仔細聆聽。漸漸地,他聽明白了,原來大家都在談論襄陽王趙爵立下盟書、修建衝霄樓、設置銅網陣這些事。接下來的三天,他到處打聽,聽到的都是這些內容,心裡也有了些盤算。
艾虎知道銅網陣凶險萬分,不敢輕易闖進去,便每天在襄陽王府附近暗中觀察,有時還跑到王府對麵的酒樓,從樓上遠遠眺望。這天,他正在酒樓喝酒,眼睛盯著王府方向,看著府裡人來人往,並沒有特彆在意。突然,兩個人騎著馬來到王府前,下馬後把馬拴在樁上,走進了王府。大約過了一頓飯的時間,兩人又從王府裡出來,各自解開韁繩,準備上馬。其中一人剛踩上馬鞍,另一人正要抬腿,這時王府裡又跑出一個人,招手把他叫了過去,附在耳邊說了幾句話。那人聽了之後,神色十分慌張。
艾虎見狀,心中起了疑心,趕忙結賬下樓,悄悄地跟在兩人後麵。到了一個岔路口,隻聽其中一人說:“咱們就定在長沙府關外十裡堡鎮上會合,到時候見。”說完,兩人各自打了一下馬鞭,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分頭離去。兩人隻顧著在馬上交談告彆,卻沒注意到一旁的艾虎。艾虎定睛一看,心中暗道:“原來是他們兩個!”
這兩人究竟是誰呢?原來,他們都是招賢館的老相識。一個是賽方朔方貂,曾經在夾溝被北俠削斷了刀,僥幸逃脫後,不敢回招賢館,直接跑到襄陽,投靠了襄陽王趙爵;另一個是小諸葛沈仲元,當初捉拿馬強時,他裝病不肯出麵。後來見其他人打算搶劫,心裡暗自嘲笑這些人毫無底線,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又聽說大家商量著要投奔襄陽王,他轉念一想:“趙爵一直心懷不軌,將來肯定逃不過國法懲處。就憑這些烏合之眾,也成不了什麼大事。我不如將計就計,也去襄陽投靠,暗中觀察動靜。要是遇到什麼要緊事,我從中斡旋,一來能為朝廷效力,二來能為百姓除害,豈不是一舉兩得?”
俠客義士的行事風格各不相同,而像沈仲元這樣的更是少見。他要先背上從奸助惡的罵名,在襄陽王麵前還得隨聲附和、阿諛奉承,委屈自己迎合彆人,這哪裡能看出他的俠義呢?可實際上,他憑借著過人的聰明才智,把事情看得明明白白,就像看手掌上的紋路一樣清楚,把這一切都當作一場戲。他從這場“戲”中施展俠義之舉,這才是真正的俠義。像南俠、北俠、雙俠,還有小俠艾虎,他們四處濟困扶危,人人都知道他們行俠仗義,這種明麵上的俠義,反而容易理解。而沈仲元的做法,和他們大不相同。他在暗中巧妙周旋,不露一點聲色,隨機應變,計謀層出不窮。到最後,他做的事卻完全符合俠義之道,這難道不是最難做到的嗎?他這一番心思謀略,真是配得上“小諸葛”這個名號。
這次,沈仲元跟著方貂一起來,是因為有一件大事。原來,藍驍被擒後,手下的嘍囉瓜分了財物,其中一些無賴之徒,跑到襄陽向襄陽王通風報信。襄陽王得知後,暗自尋思:“事情還沒開始,就折損了一員得力乾將,這可怎麼辦?”他來到集賢堂,和眾人商議:“我之前寫信給藍驍,讓他把金輝截到山上,勸他歸降。要是不從,就直接殺了,省得他到襄陽還得費一番周折。沒想到藍驍反被北俠抓住了。如今這情況,各位有什麼好主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時,有個謀士站出來說:“就算殺了金輝,也解決不了問題。現在皇上派顏查散來巡按襄陽,長沙太守又換成了邵邦傑。這些人對王爺您都心懷戒備。要動手,就乾脆把他們都除掉,這樣才穩妥。我有一計,能同時除掉三位賢才。”襄陽王聽了,大喜過望,連忙問:“什麼是一計害三賢?快詳細說說。”謀士解釋道:“金輝赴任必定經過長沙,長沙關外的十裡堡是迎接官員的地方。隻要派個有本事的人在夜裡行刺金輝,要是成功了,邵邦傑的太守之位也保不住。金輝在他管轄的地方住宿時被刺死,他這個本地太守豈能脫罪?咱們把行刺的人藏在王府裡,再準備一份文書,等顏巡按來了就遞上去。顏巡按既然負責襄陽的事務,襄陽太守在他眼皮子底下被刺死,他能不管嗎?可他又找不到行刺之人,事情一旦拖延,皇上肯定會怪罪他辦事不力。到時候,就算他是包公的門生,包公也保不住他。”
襄陽王聽完,哈哈大笑:“妙極了!就派方貂去辦這件事!”一旁的沈仲元聽了,見那謀士說得得意忘形,也不管這計策能不能行得通,心裡暗暗冷笑。他擔心萬一計劃成功,會害了一位忠良之士,便上前說道:“啟稟王爺,此事關係重大,方貂一人恐怕難以成功,我願和他一同前往,協助他完成任務。”襄陽王更加高興了。方貂說:“時間緊迫,必須騎馬才能不誤事。”襄陽王說:“你們去我的馬廄裡,自己挑選好馬。”兩人領命,到馬廄選了兩匹好馬,準備妥當後,又進王府向襄陽王辭行。襄陽王叮囑了一番,兩人才離開。剛要上馬,襄陽王又派親信出來傳話:“不管事情成不成,都要儘快回來。”兩人答應後,騎上馬,各自回住處收拾行李,所以才會在岔路口約定會合地點,然後分頭離去。
艾虎把這些話聽得清清楚楚,也把兩人的樣子看得明明白白,他急忙回到旅店,結清房錢,朝著長沙關外十裡堡飛奔而去。一路上,他滴酒不沾,恨不得一步跨到長沙。他心裡犯愁:“他們騎馬,我靠兩條腿走路,怎麼追得上?”但轉念一想:“他們倆分頭走,肯定要帶行李,而且肯定想舒舒服服地趕路,多半是晚上休息,白天趕路。我不管那麼多,日夜不停地走,還能追不上他們?”正所謂“有誌者事竟成”,艾虎憑借著一股韌勁,竟然比他們先到了十裡堡。他在旅店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便出門打探兩人的下落。他在街上閒逛時,發現這個鎮子十分熱鬨。走著走著,看到路東邊有個接官廳,裝飾得花團錦簇。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長沙太守邵邦傑和襄陽太守金輝交情極好,金輝赴襄陽上任要路過這裡,所以邵邦傑特意把接官廳布置得如此隆重。艾虎又打聽金輝什麼時候到,得知要後天才會住進公館。他心中一動,暗自思忖:“看來那兩個人肯定打算在公館裡搞什麼鬼,後日我可得早早埋伏好,看他們到底要乾什麼!”
艾虎正暗自盤算著如何應對方貂和沈仲元的陰謀,突然耳邊傳來一聲呼喚:“二爺這是要去哪兒?”他回頭一看,覺得眼前這人有些麵熟,卻一時想不起對方是誰,趕忙問道:“你是哪位?”那人笑著說:“二爺怎麼連小人都不記得了?小人是錦箋啊!二爺和我家公子結拜時,還賞了小人兩錠銀子呢。”艾虎一拍腦袋:“對對對!是我一時忘了。你怎麼會在這兒?”
錦箋歎了口氣:“唉,說起來話可就長了。二爺要是這會兒沒事,咱們去酒樓坐坐,我慢慢跟您說。”艾虎便和錦箋走進路西的一家酒樓,挑了個僻靜的角落坐下。錦箋起初還不好意思落座,艾虎擺擺手:“在這酒樓裡就彆講究那麼多禮數了,坐下才能好好說話。”錦箋這才謝過,在側邊坐了下來。
茶博士過來招呼,兩人點了酒菜。艾虎迫不及待地問起施俊的情況,錦箋回答:“公子一切都好,現在住在邵邦傑邵老爺的太守衙門裡。”艾虎又疑惑地問:“你們主仆不是要去九仙橋金輝金老爺那兒嗎?怎麼又跑到這兒來了?”錦箋苦笑著說:“就是因為這事,說來話長。”
接著,錦箋詳細講述了他們投奔九仙橋的經過,以及後來在攸縣生病的遭遇:“要不是二爺當初賞了那兩錠銀子,我家公子連看病的錢都沒有,哪能順利養病呢!”艾虎連忙說:“這點小事,提它做什麼。後來又發生了什麼?”
錦箋之所以一見麵就提起賞銀的事,實在是因為這筆錢在關鍵時刻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他心裡滿是感激,時刻記著這份恩情。俗話說“寧給饑人一口,不送富人一鬥”,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錦箋接著往下說,提到他們在攸縣惹上官司,走投無路時差點尋短見:“幸好遇到一位姓蔣的爺,他也賞了兩錠銀子,我們才有盤纏趕到長沙。”艾虎一聽,急忙追問:“這位姓蔣的長什麼樣?”錦箋描述了一番那人的模樣,艾虎心中大喜,暗道:“可算有蔣叔父的消息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錦箋又說起,邵邦傑原本想撮合施俊和金家小姐的婚事,還派丁雄去給金輝送信,結果才發現那位“金小姐”是假冒的,婚事隻好作罷。等想追回丁雄時,已經來不及了。昨天丁雄回來,帶來金輝的信,信裡說金家小姐因病去唐縣就醫,乘船賞月時不小心落水了,之前見到的那個“小姐”確實是冒牌貨。
艾虎聽得一頭霧水:“這到底怎麼回事?”錦箋這才把自己和佳蕙如何互換身份、假冒小姐的前因後果,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他接著說:“邵老爺把信拿給我家公子看,信裡還附了一包東西。公子把佳蕙叫來,讓她看那包東西,佳蕙當時就哭得喘不上氣來。”艾虎好奇地問:“到底是什麼東西,能把她哭成這樣?”
錦箋解釋道:“是芙蓉帕、金魚和玉釵。公子看到帕子上有字,就問是誰寫的。佳蕙這才承認,前麵的字是她寫的。”艾虎又問:“那佳蕙為什麼要冒充小姐呢?”錦箋便把兩人互換衣服、假冒身份的細節詳細說了一遍。艾虎聽完,點點頭說:“原來是這樣。後來呢?”
錦箋繼續說:“佳蕙反問公子:‘前麵的字是我寫的,可後麵的字不就是老爺您寫的嗎?’這話一下子提醒了公子。他仔細一看,才認出後麵的字是我的筆跡。公子馬上把我叫進去,我們三人當麵對質,這才把事情全說清楚了——全是我和佳蕙互相配合,瞞著公子和金小姐乾的。公子責備了我幾句,就把這事告訴了邵老爺。沒想到邵老爺聽了反倒很高興,說我和佳蕙雖然年紀小,但一心為主,是有良心的好孩子。隻可惜金小姐命薄,已經不在了。從那以後,佳蕙天天思念小姐,茶飯不思,我家公子也一直很傷心。所以公子讓我準備祭禮,等明天邵老爺去迎接金老爺的時候,他們倆要到江邊遙祭金小姐。”
艾虎聽完整件事,不禁連連歎息。他哪裡知道,在綠鴨灘被張立夫婦認作義女的,正是大家以為已經溺亡的金牡丹。
錦箋說完,反過來問艾虎接下來要去哪兒。艾虎不想透露自己的真實目的,隻說是要回臥虎溝,又話鋒一轉:“既然知道你們主仆在這兒,我倒想見見你家公子。你先去準備祭禮,我在這兒等你,一會兒咱們一起過去。”
錦箋下樓沒一會兒就回來了。艾虎結了賬,跟著他往太守衙署走去。快到衙署時,錦箋先跑進去通報施俊。施俊聽說艾虎來了,高興得不得了,連忙趕到衙外,把艾虎迎進東跨所的書房。兩人久彆重逢,免不了一番親切交談。
到了第二天,打聽到邵邦傑已經出發去迎接金輝後,施俊一臉歉意地向艾虎告罪,表示要暫時離開一會兒。艾虎心裡明白,這是要去進行遙祭,也沒有多問。施俊帶著佳蕙和錦箋,有人坐轎,有人騎馬,一同前往江邊。他們在那裡擺好祭禮,對著江水痛哭不止。誰也沒想到,這場祭奠,又將引出一段意想不到的故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