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將羅季芳收押入獄後,立即擬寫奏章上報朝廷,誣陷羅季芳等武生暗中放冷箭射傷台主,公然毀壞聖旨,致使擂台倒塌,造成眾多軍民死傷。與此同時,寧王還張貼懸賞告示,下令緝拿毆打台主的徐鳴皋、徐慶,以及放冷箭的默存子三人,並嚴令長洲、吳縣兩縣官員,務必儘快將人抓獲,暫且按下此事不表。
且說徐鳴皋和徐慶逃離玄都觀後,匆匆回到停泊在城外的船上。他們立即吩咐手下將船上帶有身份標識的燈籠等物全部撤去,並叮囑眾人:“若有人詢問,就稱我們是鎮江武生,切不可透露真實姓氏。”當夜,二人聚在一起商議營救羅季芳的辦法。徐慶憂慮道:“若去劫獄救出羅大哥,必定犯下重罪。我可以回山寨躲避,他們找不到我。但你若躲避在外,家人必定會受牽連。而且你家大業大,財產恐怕都會被官府查封充公!”徐鳴皋堅定地說:“為了兄弟,這些都顧不得了!隻是劫獄風險太大,萬一計劃失敗,後果不堪設想,我們必須想出一個周全的辦法。”徐慶分析道:“若是普通官員,或許能用銀子打通關節,但寧王對我們恨之入骨,除了劫獄,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徐鳴皋咬牙道:“罷了!為了兄弟,就算傾家蕩產也值得!我們明晚就去救他,再晚恐怕季芳性命難保。”
第二天,他們吩咐船家將船駛往鐵棱關停泊。黃昏時分,徐鳴皋和徐慶換上輕便衣服,腰間各彆一把鋼刀,悄悄來到城牆下。憑借著“壁虎遊牆”的功夫,他們手腳並用,貼在城牆之上,如同壁虎般敏捷地攀至城頭,隨後一路潛行至監獄。二人躍上監獄屋頂,透過圍牆向下張望,卻無法判斷羅季芳被關押的具體位置。於是他們輕輕跳下屋頂,在監獄內四處尋找,隻見牢房中犯人眾多,卻始終不見羅季芳的身影。
正焦急間,前方傳來巡夜更卒的腳步聲。徐慶迅速閃身躲到門後,徐鳴皋來不及躲藏,情急之下縱身一躍,用三根手指勾住一根椽子,懸空吊在房梁上。待巡夜獄卒走近,徐鳴皋突然從梁上跳下,一把將獄卒擒住,將刀刃抵在他的脖頸上,低聲喝道:“敢出聲就殺了你!”獄卒嚇得渾身發抖,語無倫次地求饒。徐鳴皋問道:“拖倒擂台的羅季芳關在哪裡?說出來饒你性命!”獄卒哆哆嗦嗦地說:“大爺饒命!他在內監末號牢房。從這兒過去,要拐五六個彎,從小門進去,關上門再轉身,就能看見牢房。”徐慶懷疑道:“他的話不可信,賢弟彆上當。”獄卒急忙辯解:“小人句句屬實!”徐鳴皋一把抓住獄卒,說:“你給我們帶路!”便押著他往前走,徐慶緊隨其後。
果然如獄卒所言,拐了五六個彎後,他們來到一扇小門前。推開門,是一條狹窄的通道。三人走進通道,回身關上門,這才看見一間狹小的牢房——原來開門時被門擋住了視線,所以剛才沒能發現。透過門縫望去,隻見羅季芳正在牢房裡大罵不止。徐鳴皋輕聲喊道:“羅大哥,我們來救你了!”羅季芳聽到徐鳴皋的聲音,急忙喊道:“老二,快救我!他們把我吊起來,疼死了!”徐慶上前查看,見羅季芳被高高吊起,趕忙將他放下,割斷繩索和鐐銬,轉身就要殺掉獄卒滅口。徐鳴皋連忙製止:“慢著,彆殺他。”說著,他將羅季芳的刑具取下,給獄卒戴上,又把他按原樣捆好吊起來。徐慶不解:“為何不堵住他的嘴?等我們走了,他一喊叫,我們就暴露了!”徐鳴皋自信地說:“無妨,這地方偏僻,他喊破喉嚨也沒人聽見。”
三人順利出了監門,循著原路返回。徐慶縱身一躍,率先翻上監獄圍牆;徐鳴皋知道羅季芳輕功不佳,便將他背在背上,運起輕功,如一陣旋風般帶著他躍上圍牆。三人隨後沿著來時的路線,神不知鬼不覺地越城而出,成功救出了這位重刑犯。
然而,徐鳴皋不殺獄卒的仁慈之舉,卻成了一個致命的失誤。原來,這個獄卒在擂台賽時就在台下,認得徐鳴皋等人。寧王本就擔心他們劫獄,因此加強了防範,一夜之間多次派人巡查。徐鳴皋等人離開不久,獄官和差役便前來查房。他們發現地上掉落的更鑼和燈籠,頓感不妙,急忙衝進牢房,隻聽見裡麵傳來“救命”的呼喊聲。眾人舉燈查看,發現地上躺著一根巡夜用的梆子,抬頭一看,犯人還吊在原處,隻是光線昏暗看不清楚。獄官大聲問:“你是誰?”上麵答道:“我是獄卒王三,快放我下來!”獄官大驚失色,連忙命人將他放下,追問犯人去向。王三便將事情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獄官嚇得臉色慘白,又問:“你認得那兩個人是誰嗎?”王三肯定地說:“我昨天在台下看得清清楚楚,就是打嚴台主的那兩個揚州人!”獄官不敢耽擱,急忙前往寧王行宮稟報,同時派人到各個衙門通報此事。
消息傳開,滿城文武官員驚慌失措,紛紛趕到王府行宮聽候吩咐。寧王得知犯人果然越獄,勃然大怒,當即下旨責令地方官:必須在兩日內將羅季芳、徐鳴皋、徐慶三人緝拿歸案,否則將嚴懲所有文武官員。他還命令副教頭狄洪道帶領徒弟王能、李武,率領五百禦林軍,協同兵馬大元帥馬天龍,帶領一眾將領和士兵,沿途追擊,務必將人抓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滿城官員接到旨意後亂作一團,正不知如何是好時,馬天龍趕到。他與狄洪道商議:“他們極有可能逃回揚州,我們合兵一處,沿著官道追擊!同時讓府縣官員挨家挨戶仔細搜查。”
商議妥當,眾人正要出發,一名騎馬的衙役飛奔而來,在王府門前下馬,上前稟報道:“小人是馬快都頭郭玉,已查明揚州武生徐鶴等人的蹤跡,特來向王爺請命派兵捉拿!”馬天龍說:“徐鶴、徐慶剛從監獄劫走要犯羅季芳,王爺正下令追捕,一直沒有線索。既然你知道他們的下落,立刻帶我們去,不必再向王爺稟報。他們現在何處?”郭玉答道:“他們的船停在鐵棱關。”馬天龍隨即命令眾將士率領大軍,悄悄向鐵棱關進發,準備捉拿劫獄的“強盜”。一路上,士兵們銜枚疾行,馬匹摘下鈴鐺,連火把都用皮套包裹起來,禁止發出任何聲響。眾人齊聲領命,迅速啟程,出了閶門,悄無聲息地朝著鐵棱關行進,隻聽見陣陣馬蹄聲在夜色中回蕩。
從閶門到鐵棱關足有十裡路程,暫且按下追兵不表。再說徐鳴皋、徐慶和羅季芳成功越獄後,一路奔回鐵棱關的船上。上船後,他們卻發現原本留在船上的四個家人不見蹤影。起初,他們以為家人在後艙熟睡,並未在意。徐鳴皋說:“明天我們該去哪裡?羅大哥相貌特征明顯,容易被認出來。我和你上台打擂,也被眾人看見,這裡肯定待不下去了。”徐慶建議:“我和你找地方藏身不難,但羅大哥太容易暴露,不如先回揚州,再從長計議。”羅季芳卻嚷嚷道:“你們光說不做,我的肚子都餓癟了!”徐鳴皋苦笑道:“不怪大哥餓,我也餓了。”他連忙呼喚家人拿酒飯來,喊了幾聲卻無人應答。走到後艙一看,一個人都沒有。徐鳴皋疑惑道:“奇怪了,難道四個人都上岸了?也不留個人看船?”羅季芳猜測:“說不定賭錢去了。”徐慶搖頭道:“恐怕沒這麼簡單。就算是去玩樂,也不會四個人一起離開。你們聽,關上已經打五更了,他們還沒回來,此事必有蹊蹺。”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卻始終猜不透家人究竟去了何處。
其實,讀者們想必已經猜到:四個家人必定是被官府捕快抓走了。但他們究竟是如何暴露行蹤的呢?原來,這艘船是徐家自己打造的,極為寬敞華麗。船隻停在閶門時,周圍商船眾多,擠在一起倒不顯眼。可船駛到鐵棱關後,來往船隻稀少,即便有二三十艘商船,也遠不及這艘船金碧輝煌、引人注目。這反而成了徐鳴皋等人的破綻。那郭玉是蘇州赫赫有名的捕快,各地遇到棘手案件都會請他幫忙,他目光如炬,經驗豐富。接到寧王命令後,他料定徐鳴皋等人會從鐵棱關逃走,便帶著一眾捕快直奔鐵棱關。看到這艘顯眼的大船,郭玉心中起疑,上前詢問:“你們從哪裡來?”船上的家人按照徐鳴皋的吩咐回答:“我們是鎮江武生,來看打擂的。”但這回答非但沒有打消郭玉的懷疑,反而讓他更加確信——這夥人,恐怕就是寧王要抓的逃犯。他們究竟能否逃過這一劫?且聽下回分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