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嚴氏又叮囑道:“這次去一定要謙和,也彆貪求太多,隻要能拿回當初借出去的三百兩銀子,我們就能度日了。”施還牢記母親的話,再次來到桂家,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隻見仆人們進進出出,昨天那個守門人卻不見了蹤影。施還站了半天,拉住一個年長的仆人說:“我是姑蘇施還,想見員外,已經來了兩天了,麻煩通傳一聲!”仆人說:“員外昨晚喝多了,現在還在睡覺。”施還說:“不敢打擾員外,能見大官人也行,是他昨天約我來的。”仆人又說:“大官人今早五更就乘船去東莊催租了。”施還說:“那二官人呢?”仆人不耐煩道:“二官人在學堂讀書,不管這些閒事!”說著,就有人喊他,急忙忙地跑開了。
施還氣得怒火中燒,但又想著不與仆人計較,家主說不定不是這樣,隻能繼續忍著氣等。過了一會兒,儀門大開,桂遷騎馬從庭院裡出來。施還迎上去,在馬前鞠躬行禮,桂遷卻態度傲慢,用馬鞭指著他說:“你大老遠來投奔,我也沒耽擱你十天半月,為什麼要惡語相向?本來想多給你些錢,現在不必了!”隨後回頭吩咐仆人:“從拜匣裡拿兩錠大銀,打發施公子走!”又對施還說:“這兩錠銀子,是看在你父親的麵子上。像你這樣年輕氣盛、不懂規矩的,彆想再拿到一分錢!現在有了路費,趕緊回去吧!”施還還想說話,桂遷已經揚鞭策馬,頭也不回地走了。真是“毒蛇口中草,蠍子尾後針。兩般猶未毒,最毒負心人”。
那兩錠銀子總共才二十兩,換作平時,年輕氣盛的施還根本看不上,恨不得直接扔在地上。可眼下主人已經離開,而且母子倆隻有來的路費,沒有回去的盤纏。無奈之下,他含著淚把經過告訴了母親。兩人看著這二十兩銀子,抱頭痛哭。旅店的王婆見他們哭得傷心,問明緣由,嚴氏便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王婆說:“老安人彆太傷心,我和孫大嫂相熟,經常去她家。孫大嫂為人和氣,很好說話。男人忘恩負義,女人說不定還蒙在鼓裡。既然你和孫大嫂交情這麼好,我去給她捎個信,說你在我店裡,她肯定會請你過去。”嚴氏擦乾眼淚,連連道謝。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天,王婆把這當作一件好事,到桂家告訴了孫大嫂。孫大嫂卻說:“王婆彆聽他的。當初我家員外生意不好時,確實借過他家一點東西,但本金利息都還清了。他自己不會持家,把家業敗光了,就來這裡討便宜。我家員外好心請他吃了頓飯,又送他二十兩銀子,這是念著往日情分,換作彆人,根本得不到這樣的待遇。他反倒說我家欠他錢沒還。王婆,現在我也不說有沒有欠,讓他把借契拿出來,有一百還一百,有一千還一千。”王婆說:“大娘說得在理。”王婆轉身要走,孫大嫂又叫住她,讓丫鬟封了一兩銀子,又拿了一方手帕,說:“這點小意思,你帶給施家姆姆,就當是我的一點心意。告訴她以後千萬彆再來了,免得招待不周,傷了情分。”王婆聽了這話,反而懷疑起嚴氏來,回家後說:“孫大嫂人特彆好,讓我給你送禮物。還說要是有舊賬沒清,讓你把借契送去,該還多少一分不少。”嚴氏解釋說當初根本沒寫借契,王婆看著那三百兩銀子的數額,覺得天方夜譚,根本不信。
母子倆愁苦了一夜,第二天算清店錢,隻好返回姑蘇。真是“人無喜事精神減,運到窮時落寞多”。嚴氏因為桂家的事生氣,加上旅途奔波,回家後一病就是三個月。施還四處尋醫問藥,都不見效,最終嚴氏還是離開了人世。可家裡窮得叮當響,連買棺材、辦喪事的錢都沒有,無奈之下,施還隻好把祖傳的房子賣給本縣的牛公子。
這牛公子的父親牛萬戶長期在李平章手下辦事,靠牽線搭橋、說情辦事發了大財,家產百萬。牛公子仗著父親的權勢,到處欺壓百姓。他手下有個叫郭刁兒的爪牙,專門幫他尋找孤兒寡婦的田產,然後以半價強買。施還年紀小,不懂世事,嶽父支公雖然是鄉紳,但為人厚道,自家的事都顧不過來,更無暇顧及女婿。施還急於賣房子辦喪事、另找住處,結果落入圈套。這房子本值幾千兩銀子,郭刁兒從中作梗,隻估價四百兩,先給一百兩定金,剩下的等施還搬出去再給。施還操辦喪事、遷墳,花銷巨大,一百兩根本不夠,再三請求,郭刁兒才答應再加四十兩。施還勉強辦完喪事,錢也花得差不多了,卻還沒找到新房子,牛公子又不停地派人催促他搬走。
支翁看不下去,親自去拜訪牛公子,想為女婿說情,可去了好幾次,牛公子都避而不見。支翁心想:“等他來回拜時再說。”沒想到牛公子學孔子拜陽貨的做法,趁支翁不在家時去“回訪”。支翁回家後又去拜訪,牛公子還是避而不見。支翁大怒,對女婿說:“這些市井無賴,不講道理,彆去求他們!你先在我家暫住一段時間,等找到房子再搬也不遲。”
施還聽從嶽父的建議,打算把家裡的家具財物先搬到支家。在拆卸祖父臥室的天花板時,發現一個小匣子,封得嚴嚴實實。打開一看,裡麵隻有一本賬簿,上麵記著:某處埋銀多少,某處多少,列了好幾處,最後寫著“九十翁公明親筆”。
施還喜出望外,將賬簿悄悄塞進袖中,叮囑眾人先不要繼續拆卸。隨後,他立即前往嶽父支翁家中商議。支翁仔細查看賬簿後說道:“既然如此,就不用搬家了。”於是,他陪著女婿回到施家,按照賬簿記載,先在臥房門檻下左邊柱子旁邊挖掘——上麵清楚記著這裡藏有二千兩銀子。果然,一挖便中,分毫不差。施還隨即拿出一百四十兩銀子,打算找牛公子贖回房子。
然而,牛公子卻一口咬定先前的約定,強行刁難,堅決不答應。支翁無奈,隻好四處托請牛公子的親戚幫忙說情。牛公子卻獅子大開口,非要加倍的贖金,他料定施家拿不出這麼多銀子。誰能想到,施還靠著挖出的藏銀,竟當場用天平兌足二百八十兩。牛公子理屈詞窮,隻能收下銀子,卻又借口說文契一時找不到,要過一天再歸還。等施還一轉身,他竟惡人先告狀,將施還悔產一事告到了府衙。
幸好本府的陳太守公正無私,早就了解牛公子的為人,再加上支鄉宦為女婿詳細辯解,最終判決:施還按原價一百四十兩贖回房產,另外支付契麵銀十四兩;牛公子多要的一百二十六兩,全部追繳,用於資助修建學宮;文契必須歸還給施還;郭刁兒因教唆他人,被判杖刑。牛公子惱羞成怒,寫了一封家書,派家人送往京城,編造施家三代的“惡行”清單,想讓父親通過李平章的關係,買通地方官員,整治施還出口惡氣。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理昭昭,正所謂“下水拖人他未溺,逆風點火自先燒”。
當時,元順帝治理失當,紅巾軍起義,四處劫掠。朝廷派樞密使咬咬前去征討,李平章卻暗中收受紅巾軍賄賂,主張招安。事情敗露後,李平章因通敵罪入獄,朝廷開始徹查同黨,牛萬戶赫然列在首名,被判處全家抄斬,很快詔書就下達了。牛家的仆人得到這個噩耗,連夜趕回來報信。牛公子驚慌失措,匆忙收拾家中財物,帶著妻女前往海上避難。途中,他們遭遇叛寇方國珍的遊兵,妻女被擄,財物被搶,牛公子也死於刀下,這正是作惡的報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說施還,自從挖出藏銀贖回房產後,便依照賬簿上的記載,一處一處地挖掘,每一筆都準確無誤,最終得到了巨額財富。隻是賬簿上記載的桑棗園銀杏樹下埋藏的一千五百兩銀子,挖開後隻剩下三個空壇。施還隻當是神靈將財物收走,並未放在心上,也沒有懷疑到桂遷身上。此後,他贖回了所有田產,又在支翁的幫助下打理家業,重新成為富有的大戶人家,直到守孝期滿後成親,這些暫且按下不表。
另一邊,桂遷在會稽做財主,卻因田產太多,徭役繁重,還要應付官府的各種盤剝,日子過得苦不堪言。鄰居中有個尤生,外號“尤滑稽”,此人擅長奔走京城,專門包攬各種事務,經常出入權貴之門。一天,桂遷找他商量如何擺脫困境。尤生獻策道:“你何不入粟買官?這樣一來,既能獲得官身榮耀,二來作為官戶可以免除徭役,一舉兩得。”桂遷問道:“大概需要多少錢?還得麻煩兄弟幫忙操辦!”尤生拍著胸脯說:“這事兒我熟!吳中許萬戶、衛千兵的官職都是我幫他們運作的,如今他們個個腰佩金印,身著紫袍,享受千石俸祿。你要是想做,我一定儘力,最多三千兩,少則兩千兩就行。”
桂遷聽信了他的話,當即拿出五十兩白銀給尤生作為安家費,又籌集了三千多兩銀子,選了個日子,和尤生一同前往京城。一路上,尤生用甜言蜜語哄騙桂遷,桂遷對他深信不疑,還與他結拜為兄弟。一到京城,桂遷便將三千兩銀子全部交給尤生,任由他支配,滿心隻盼著早日戴上烏紗帽,全然不顧自己的積蓄即將耗儘。
就這樣過了半年,尤生跑來賀喜:“恭喜大哥,馬上就要做貴人了!隻是如今的官員太過貪婪,各項花費是以前的十倍。三千兩根本不夠,必須湊足五千金才行。”桂遷已經花了三千兩,生怕前功儘棄,隻好托尤生向權貴之家借了二千兩銀子,自己留下一半,又拿出一千兩給尤生使用。又過了兩三個月,突然有四個衙役前來傳令:“新任親軍指使老爺請員外前去問話。”桂遷以為是某位朝廷官員,便問:“指使老爺姓什麼?”衙役答道:“到了就知道,現在不能說。”桂遷急忙整理衣冠,跟著四人來到一處氣派的大門前。隻見那位老爺頭戴烏紗,身著官袍,端坐在公堂之上。兩人緊緊跟著桂遷,另外兩人先進去稟報。
不一會兒,堂上傳令讓桂遷進去。桂遷生平第一次進官府,心裡緊張得砰砰直跳。在軍校的引領下,他來到堂簷下,被喝令跪拜。那官員卻端坐不動,毫不回禮,慢悠悠地說道:“之前你給的錢,我暫且借用,幸運地謀得了官職,日後一定會歸還,絕不食言。但我新官上任,手頭缺錢,聽說你還有一千兩,速速借給我,到時候一並奉還。”說完,立即命令先前那四個衙役:“押他回住處取銀,若敢不從,就押回來治罪,絕不輕饒!”桂遷被衙役威逼,無奈之下,隻能交出銀子,心中雖憤怒卻不敢聲張。第二天,債主因桂遷買官不成,拿著借據上門索要本息。桂遷走投無路,隻好派人回家變賣財產,湊了二千多兩銀子,連本帶利償還。
桂遷受了這般屈辱,卻無處申訴,羞於回到故鄉。再看到尤滑稽出門時車馬隨從、威風八麵的樣子,更是眼紅難耐,心中一橫:“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他跑到鐵匠鋪,打了一把三棱尖刀,藏在懷中,打算等尤生第二天五更入朝時,將其刺殺,就算償命也要出了這口惡氣。正所謂“事不關心,關心者亂”,想著這件大事,他整夜輾轉難眠。看到月光照進窗戶,還以為天亮了,慌忙起身,卻聽到宮中才敲了三更鼓,隻好又躺下,坐等天明。好不容易又熬過一個時辰,他再也按捺不住,握著刀直奔尤滑稽家。
此時尤家大門緊閉,旁邊有個狗洞。桂遷心急,一時站立不穩,雙手撐地,竟從狗洞鑽了進去。隻見堂上燈燭通明,一位老翁正坐在案前,仔細一看,竟然是施濟的模樣!桂遷頓感羞愧難當,可施濟已經看見了他,想躲也躲不掉。他想拱手行禮,卻因雙手撐地無法起身,隻能爬到施濟膝前,搖著尾巴說道:“承蒙您當年關照,我一直銘記在心。前些日子令郎遠道而來,我一時手頭緊張,沒能好好招待,並非有意負心,日後一定會報答!”
這時,施濟大聲喝道:“畜生,找死嗎?亂叫什麼!”桂遷見施濟根本不聽他解釋,心中十分鬱悶。忽見施還從屋內走出來,他趕忙叼住施還的衣角,賠著笑臉,想為之前的怠慢道歉。施還卻罵道:“哪裡來的畜生,作怪!”一腳將他踢開。
桂遷不敢辯解,低著頭往廚房走去。隻見施母嚴老安人正坐在椅子上,指揮丫鬟分配肉羹。桂遷聞到肉香,忍不住在旁邊又跳又叫,蹲下身連連叩首,說道:“之前郎君性子急,沒等太久就走了,害得老安人也沒能好好相聚,還請您彆往心裡去!要是有多餘的肉,賞我一塊吧。”卻見嚴老安人吩咐丫鬟:“把這畜生趕走!”丫鬟拿著灶裡的火叉走過來,桂遷嚇得急忙跑到後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後園,他看到妻子孫大嫂和兩個兒子桂高、桂喬,還有小女兒瓊枝都聚在一起。仔細一看,他們竟然都變成了狗的模樣!桂遷驚恐地回頭,發現自己也變成了狗。他大驚失色,忍不住流下眼淚,問妻子:“怎麼會這樣?”妻子答道:“你難道忘了在水月觀音殿發的誓嗎?‘今生若不能報答,來生誓作犬馬相報。’陰間最看重誓言,如今我們辜負了施家的恩情,才會遭受這樣的報應,還有什麼可說的!”桂遷埋怨道:“當初在桑棗園挖到藏銀,我本想償還施家的債,都怪你這個不明事理的婦人,非要瞞著獨吞。後來他母子來投奔,我又想多給些盤纏,還是你極力阻攔。今天的苦果,都是你造成的!”妻子也反罵道:“男子漢自己沒主見,能怪誰?我一個婦人見識短淺,誰讓你事事都聽我的?”兩個兒子趕忙上前勸解:“過去的事就彆再說了,隻會傷了和氣。我們肚子餓得厲害,還是先找吃的吧。”
於是,夫妻父子相互依偎,一起在後園轉悠。看到地上有人糞,雖然明知肮臟,可饑餓難忍,聞著氣味竟也不覺得惡心。見妻子和兒子們圍上去啃食,桂遷不禁垂涎欲滴,也伸出舌頭嘗試,竟覺得味道甘甜,隻可惜太少。這時,有個童子到池邊方便,桂遷守在一旁。童子離開後,地上留下乾糞,桂遷正準備去吃,卻不小心掉進池中,心疼不已。
就在這時,突然聽到有人傳主人之命,要從這些狗中挑選肥壯的宰殺烹食。衙役上前,將他的大兒子桂高綁走,桂高發出淒慘的哀叫聲。桂遷猛然驚醒,冷汗濕透了後背,這才發現原來隻是一場夢。此時,他已經回到了住處,天也大亮了。
桂遷回想起夢中的情景,呆坐了許久。“以前我辜負了施家,如今尤生又辜負我,道理竟是一樣的。我隻知道責怪彆人,卻從不反省自己,上天這是用夢境來警醒我啊!”他長歎一聲,將刀扔進河裡,匆忙收拾行李,踏上歸途。他決定回家與妻子商量,無論如何都要找到施氏母子,報答當年的恩情。這真是“隻緣一夢多奇異,喚醒忘恩負義人”。
桂遷從京城匆匆趕回家,隻見家中冷冷清清,不見一人。他走進中堂,看見左邊停放著兩口棺材,前麵的供桌上立著兩個牌位,上麵清清楚楚寫著“長男桂高”“次男桂喬”。他心中大驚,揉了揉眼睛,定睛再看,忍不住悲呼:“苦啊!苦啊!”這一聲呼喊,驚動了屋內的丫鬟仆婦,三四個下人急忙跑出來,見到桂遷便說:“您可算回來了,大娘病得很重,正盼著您呢!”桂遷心急如焚,跌跌撞撞衝進房間,來到妻子床前。兩個兒媳和女兒都守在床邊,哭哭啼啼。她們見到桂遷,顧不上行禮,有的喊公公,有的叫父親,亂作一團,紛紛說道:“快看看大娘吧!”桂遷剛喊了一聲“大娘”,就見妻子在枕上突然翻著白眼,直勾勾地盯著他,說道:“父親,您怎麼今天才回來?”桂遷一聽,知道妻子在說胡話,急忙喊道:“大娘,醒醒,我在這兒!”女兒和兒媳也都圍上來呼喚。
病中的妻子睜著眼睛,流著眼淚說道:“父親,我是您大兒子桂高,被萬俟總管家打死了,好苦啊!”桂遷驚恐地詢問緣由,妻子又嗚嗚咽咽地哭著說:“過去的事就彆提了。冥王因為我們家辜負了施家的恩情,而父親您曾發過犬馬之誓,所以我和弟弟,還有母親,將在明天投生到施家,變成三隻狗。兩隻公狗是我和弟弟,那隻背上長肉瘤的母狗就是母親。父親您陽壽未儘,將在明年八月也托生到施家做狗,以兌現之前的誓言。隻有妹妹與施還有姻緣,才能躲過這場劫難……”
桂遷聽著妻子說出的這番話,與自己夢中的情景完全吻合,頓時毛骨悚然。他正想繼續追問,妻子卻沒了氣息。全家人悲痛萬分,趕忙派人操持後事。桂遷詳細詢問女兒兩個兒子去世和妻子患病的原因,女兒含淚說道:“自從父親去京城後,二哥外出賭博嫖娼,每日揮霍無度,私下把田莊陸續賣給萬俟總管府,隻收半價。一個月前,他身患重病去世。大哥不知道賣田的事,去東莊收租,遇到萬俟府的家人,發生爭執,被狠狠毒打一頓,當時就口吐鮮血,抬回家沒幾天也死了。母親聽說父親在京城被騙,整天憂心忡忡,又接連遭受兩位哥哥離世的打擊,悲傷過度,再加上盼不到您回家,最終積鬱成疾,染上寒熱之症。三天前,她背上生了惡瘡,之後就陷入昏迷。我們請遍了醫生,都說無力回天。幸好父親趕回來了,讓母親得以安然離世。”
桂遷聽完,隻覺得心如刀割。他趕忙請來僧人,連續九天九夜做法事,希望能為家人超度,減輕罪孽。不料家人連日勞累,不慎引發火災,家中廳房、樓房全都燒成了灰燼,三口棺材也被燒得一乾二淨,連一塊木板都沒剩下。桂遷和兩個兒媳、一個女兒僥幸逃生,他們望著一片廢墟,呼天搶地,悲痛欲絕,幾次哭到昏厥。真是“從前作過孽,沒興一齊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俗話說:“瘦駱駝強似象。”桂遷雖然遭遇了這場大禍,但還有些剩餘的房產可以變賣,換得了一些金銀。他考慮到兩個兒媳年輕,守寡不易,便送她們回娘家,任由她們改嫁;家中的仆人也或送或賣,隻留下一房男女跟隨自己,還有兩個丫鬟照顧女兒。隨後,他雇了船隻,直奔姑蘇,打算與施還續上當年的婚約,同時送上財物表達歉意。桂遷心想,施還之前那麼貧窮,肯定還沒娶妻,隻是不知道如今住在哪裡,等去了姑蘇,一打聽便知。
船停靠在吳趨坊河下,桂遷先行上岸,來到施家門前。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隻見施家房屋煥然一新,比以前更加整齊氣派。他滿心疑惑,不知道這房子賣給了哪家,竟被收拾得如此華美。他向鄰居打聽:“以前的施小舍人現在住在哪裡?”鄰居指了指施家大宅:“這不就是嘛!”桂遷又問:“他家這幾年過得怎麼樣?”鄰居便把施母去世、賣房挖到寶藏的前因後果都說了一遍,還說:“如今施小舍人娶了支參政家的小姐,這位小姐才德兼備,很會持家。夫妻倆感情和睦,家境越來越興旺,比他父親在世時還要好。”
桂遷聽了,既驚喜又震驚,既羞愧又懊悔。想把女兒嫁給施還吧,人家已經有妻子了;不嫁吧,又覺得無法彌補自己的過錯;想去吊唁施母吧,又怕施還不搭理;不去吊唁,又找不到見麵的理由。他左思右想,最後在閶門找了個住處,找到老相識李梅軒,請他幫忙傳話,說願意把女兒送給施還做側室。李梅軒勸道:“這事不能太著急,我先帶你去見見施小舍人,然後再慢慢商量。”
第二天,李梅軒帶著桂遷來到施家。李梅軒先進去,向施還講述了桂遷家中遭遇的變故,以及他悔過求見的心意。施還一口回絕。李梅軒再三勸說,施還念在李梅軒是長輩,不好駁他麵子,才勉強同意見麵。桂遷見到施還,滿臉羞愧,冷汗直冒,低著頭不停地賠罪。施還冷冷地問:“你來乾什麼?”李梅軒代為回答:“一來拜祭令堂,二來希望能得到你的原諒。”施還冷笑道:“感謝就不必了,祭奠也用不著!”李梅軒說:“古人說‘禮至不爭’,桂老兄是一番好意,你就彆推辭了。”施還沒辦法,隻好讓仆人打開祠堂。桂遷擺好祭品,剛剛拜完,突然有三隻黑狗從宅院裡跑出來,圍著桂遷又咬又叫,好像有話要說。其中一隻狗背上果然長著肉瘤,正是孫大嫂轉世,另外兩隻狗則是他的兒子。
桂遷想起之前的夢和妻子臨終前的話,這才明白輪回果報真實不虛,不禁痛哭著癱倒在地。施還不知道黑狗轉世的事,隻看到桂遷哭得如此傷心,以為他是真心悔過,心中不免有些觸動,便撤去祭品,留桂遷吃飯,說話的語氣也緩和了一些。桂遷見施還不再那麼抵觸,便提起當年曾與施還約定婚約的事。施還一聽,臉色瞬間沉了下來,轉身走進內室,再也沒有出來。桂遷回到住處,把三隻黑狗的怪事告訴女兒,父女倆抱頭痛哭,心中懊悔不已。
第二天,桂遷又拉著李梅軒前往施家,施還借口生病,拒不出麵。桂遷一連去了四次,都沒能見到施還。實在沒有辦法,桂遷隻好請李梅軒到自己的住處,把在京城做的夢,以及妻子臨終前說的話,原原本本地講了一遍。然後,他把女兒叫出來與李梅軒相見,指著女兒說:“這孩子出痘時,就和施家有了婚約,如今後悔也來不及了。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怎敢違背?況且我妻兒都已離世,無家可歸。如果施小舍人能收下我女兒做婢妾,我願意做仆人,一輩子勞作,以此償還罪孽,我就心滿意足了!”說完,他淚如雨下。
李梅軒被桂遷的真情打動,再次找到施還,極力勸說。施還卻堅決拒絕:“我以前貧困的時候,全靠嶽父幫忙,成婚後又多虧妻子操持家務,我怎能辜負他們再娶彆人?而且我母親含恨而死,桂家對我來說就是仇家。如果和他們結親,我九泉之下怎麼麵對母親?這件事以後彆再提了!”李梅軒勸道:“你嶽父是書香門第,你夫人必定通曉婦德,把事情跟她說說,想必她不會反對。況且桂家小姐賢良孝順,昨天聽說祠堂裡三隻黑狗的怪事,整夜痛哭,一心想為母親贖罪。娶進門後,她還能幫你夫人操持家務,你母親在天之靈知道了,也一定會高興。古人說‘不念舊惡’,做人不能太決絕,你再和嶽父商量商量?”
施還正想再次拒絕,支參政從裡麵走了出來,說道:“賢婿彆再推辭了,我都聽說了。這是件好事,我女兒也願意,就請李翁做媒吧。”話音剛落,支夫人就讓人拿出金珠綢緞等物,作為聘禮。在李梅軒的撮合下,雙方選定了日子,桂遷的女兒嫁進了施家。想當初桂遷嫌棄施家貧窮,拒絕婚約,沒想到如今女兒不僅沒做成正妻,反而成了妾室。這既是桂家女兒命不好,也是桂遷當年忘恩負義得到的報應,真是“周郎妙計高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