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警世通言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

警世通言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張浩遇鶯鶯(1 / 1)

平日裡,人們常於書齋中談古論今,感慨人生。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世間才子佳人的浪漫邂逅不少,但要說奇妙程度,卻很難比得上張生與李鶯鶯的相遇。

在西洛有一位才子,姓張名浩,字巨源。他自幼便聰慧過人,相貌清秀出眾。成年後,他才華橫溢,文章精妙,如同能擒獲蜀地錦繡一般;容貌溫潤如玉,氣質出眾,舉止優雅,言辭簡潔得當。他繼承了祖輩留下的豐厚家業,家中藏有大量錢財,憑借雄厚的財力,在鄉裡聲名遠揚。貴族之中,不少人羨慕他家的門第,想與他結為姻親,每日媒人往來不斷,但張浩都態度堅決地一一拒絕。有人勸張浩說:“你如今已到了加冠之年,男子二十行冠禮,為何不找個名門閨秀、品德賢良的女子成婚呢?你這樣做的道理是什麼?”張浩回答道:“大凡百年好合的姻緣,一定要十分美滿才行。我雖不算有非凡才乾,但心中實在傾慕佳人。如果遇不到舉世無雙的嬌美女子,我寧可終身不娶。等我功成名就之時,或許這個心願就能實現了。”正因如此,直到他到了二十歲,仍然沒有娶妻成家。

張浩生性喜歡優渥的生活,他居住的地方房屋相連,樓閣重疊,門戶相通,建築華麗雄偉,堪比王侯之家。即便如此,張浩仍覺得不夠寬敞,又在住處北邊建造了一座園林。園中景致優美,有供人賞風的亭子、觀月的柵欄,杏花盛開的塢落、桃花夾岸的溪流;高聳的雲樓直插晴空,臨水的閣樓俯瞰清澈的池塘;蜿蜒的橫塘、曲折的岸堤,露水沾濕的虹橋;朱紅的欄杆、雕花的圍欄,堆疊著形態各異的奇石;奇花異草爭奇鬥豔,幽深的竹林間藏著花房;園中還飛著從異域而來的珍禽,種植著皇宮園林中的珍貴果樹,茂密的綠荷遮蔽了尋芳的小路,低垂的翠柳籠罩著鬥草的庭院。閒暇之時,張浩常常邀請親朋好友在園中宴飲休憩。西都有個風俗,每到春天,無論園圃大小,人們都會修剪花木,打掃亭台軒榭,任由遊人觀賞遊玩,大家借此相互誇耀,這在士人和百姓中早已成為常事。

張浩家附近有一位頗有名望的儒者廖山甫,他學問品行都很高,堪稱世人的楷模,與張浩交情深厚。張浩的新園林落成後,花木繁茂,景色宜人。一日,他邀請廖山甫到園中漫步。兩人走到宿香亭,便坐下休息。此時正值仲春時節,桃李盛開,牡丹綻放,紅白相間的花朵環繞在亭台周圍。張浩對廖山甫說:“如此美好的景色,若不飲酒賦詩,實在辜負了這大好春光。今日幸好沒有俗事纏身,我們先喝幾杯酒,然後各自賦詩一首,來描繪眼前的美景。雖然我的園圃稍顯簡陋,不足以匹配您的佳作,但如果能得到您的詩篇,必定能讓這裡增添光彩。”廖山甫說:“一切聽你的安排。”張浩很高興,立即叫來小童,在亭中擺上酒具和筆硯。喝過三巡酒後,正準備開始作詩,忽然遠遠看見亭下花間,一群鴛鴦受驚飛起。廖山甫說:“鴛鴦的叫聲動聽,怎麼突然驚飛了?”張浩說:“沒彆的原因,估計是有遊人來偷折花了。我邀請先生一起去看看。”於是兩人走下宿香亭,走進花叢,躡手躡腳地循著蹤跡尋找。他們經過太湖石旁、芍藥欄邊,看到一位十五歲左右的少女,帶著一個小丫鬟,正倚著欄杆站立。隻見那少女:彎彎的眉毛如同新月,麵容像春日桃花般粉嫩,神態比幽花更顯嬌豔,肌膚賽過美玉,散發著光澤。她蓮步輕移,繡鞋小巧精致;雙螺髻下垂,頭上插著短短的紫金簪子。她好似在向春神展示自己的美麗,倚著欄杆,笑對著牡丹花叢。

張浩一見到她,頓時神魂顛倒,難以自持。他又擔心女子受驚離開,便拉著廖山甫退到花陰下,仔細端詳了許久,感歎道:“這世間竟有如此佳人,想必是天上掌管花月的仙女吧!”廖山甫說:“花月之妖,怎敢在白天現身?天下並不缺少美貌女子,隻是沒有緣分的人難以遇見罷了。”張浩說:“我見過的人也不少了,但從未見過如此絕色的女子。如果能與她結為夫妻,我此生無憾。兄長可有什麼辦法,能讓我早日實現心願?若能成全,這份恩情就如同賦予我新生一般!”廖山甫說:“以你的門第和才學,想要結婚,易如反掌,何必如此勞神?”張浩說:“您說得不對。如果遇不到心儀的人,我寧可終身不娶;如今既然遇到了,哪怕多等一刻都覺得煎熬。通過媒人說親,必定要耗費不少時間,難道要讓我像枯魚那樣,空留遺憾嗎?”廖山甫說:“先擔心能不能成,要是能成,何必怕晚呢?我們先問問她的來曆,再想辦法。”

此時張浩情難自禁,整理好衣裝,上前作揖。女子也斂衽還禮。張浩問道:“姑娘是哪家的?為何會來到這裡?”女子笑著說:“我是你家東鄰。今日家中老少都去親戚家聚會了,隻有我沒去。聽說你家牡丹盛開,所以我和丫鬟偷偷從側門進來觀賞。”張浩聽了這話,才知道她是鄰家的女兒李鶯鶯,兩人小時候還曾一起扶著欄杆玩耍。張浩又對女子說:“我家園林簡陋,不值一看。幸好有個小館,我想準備些酒菜,儘一儘主人接待鄰裡的情誼,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女子說:“我來這裡,本就是想見你。如果要設宴,我絕不敢接受。希望我們不要做出越禮的事,我想跟你說說心裡話。”張浩拱手鞠躬說:“願聽姑娘教誨!”女子說:“我自幼就仰慕您的高尚品德,隻是家中父親嚴厲,受禮法拘束,一直沒有機會與您相聚。如今您還未娶妻,我也正值豆蔻年華,如果您不嫌棄我容貌醜陋,希望您能請媒人提親,讓我日後能侍奉您,成為您家的一員,孝敬公婆,和睦親族,成就兩姓之好,不被休棄,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心願。不知您是否願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浩聽了這番話,喜出望外,對女子說:“如果能與姑娘相伴到老,那將是我平生最快樂的事!但不知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緣分?”女子說:“隻要我們心意堅定,緣分自然就會到來。您如果答應,希望能送我一件信物,我好好保存,日後也能證明我們今日的相遇之情。”張浩倉促間找不到合適的東西,便解下係在腰間的紫羅繡帶,對女子說:“就拿這個作為定情之物吧。”女子也取下自己的香羅圍巾,說:“請您作一首詩,親筆寫在這香羅上,這樣日後也能作為憑證。”張浩心中更加歡喜,叫來小童取來筆硯,以欄杆中尚未開放的牡丹為題,在香羅上賦詩一首:“沉香亭畔露凝枝,斂豔含嬌未放時。自是名花待名手,風流學士獨題詩。”

女子看到詩後非常高興,拿著香羅說:“您的詩句清妙,寓意深遠,真是有才華。這件事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要讓彆人知道。不要忘記今日的約定,日後我們一定會得償所願。父母快回來了,我得先回去了。”說完,她邁著蓮步轉身,和丫鬟緩緩離去。

此時張浩酒意正濃,春心蕩漾,無法克製自己,心想:“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怎麼能讓她就這麼走了?這花叢之下,綠草如茵,就算能與她短暫相處,死也無憾!”於是他快步追上去,雙手抱住女子。女子心中也眷戀著這份情意,沒有用力掙脫。她正準備開口說話,含羞推辭,忽然聽到身後有人說:“相見已經不合禮數了,此事絕不可為!如果聽我一言,或許能成就百年好合。”張浩放開女子回頭一看,原來是廖山甫。此時女子已經離去。廖山甫說:“讀書的目的,是為了知禮明義、辨彆是非。如今你誦讀孔子的書籍,為何做出小人的舉動?如果女子走得慢,她父母先回來,詢問她去了哪裡,那女子的災禍就會連累到你。怎麼能為了一時的快樂,損害終身的品德呢?你好好想想,彆到時候後悔!”張浩無奈,隻好怏怏不樂地回到宿香亭,與廖山甫喝得大醉後各自離去。

從那以後,張浩整日鬱鬱寡歡,唱歌時不再有歡快的情緒,飲酒也沒了樂趣,常常在月下長歎,對著花兒暗自落淚。不久,春天將儘,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一日,張浩獨自在書房中漫步,心中反複思念著李鶯鶯。滿心的離愁彆緒,正愁無人傾訴,忽然有一位老尼姑惠寂從外麵進來,她是張浩家香火院的尼姑。張浩行禮後問道:“師父從哪裡來?”惠寂說:“專門來給你傳個信。”張浩問:“是誰托您給我帶話?”惠寂靠近他坐下說:“是你東鄰李家的女兒李鶯鶯,她再三讓我給你捎話。”張浩大吃一驚,對惠寂說:“怎麼會有這種事?師父不要亂說!”惠寂說:“這件事你何必隱瞞呢?聽我說,李氏一家信奉我二十多年,對我十分信任。今日我去李家誦經,得知她女兒鶯鶯生病了,我就勸她按時服藥。鶯鶯支開丫鬟,私下對我說:‘這病哪是吃藥能治好的?’我再三追問,她就說起在園中與你相見的事。還拿出你寫有詩的香羅,跟我說:‘這就是張公子寫的。’讓我轉告你,希望你不要忘記她,期待日後能再相見。這些都是鶯鶯親口對我說的,你何必隱瞞呢?”張浩說:“確實有這事,我不是故意隱瞞,隻是擔心事情傳出去,被鄉裡人笑話。如今師父知道了,你說我該怎麼辦?”惠寂說:“我知道這件事後,就跟鶯鶯的父母說起了你們的婚事。他們說:‘女兒還小,還不能操持家務。’看樣子是想等兩三年後再談婚事,這就要看你們的緣分如何了。”說完,她起身對張浩說:“庵裡事情多,來不及多聊,如果日後你想捎信,儘管告訴我。”於是兩人告彆。從這以後,李鶯鶯在深閨中的深情,張浩在書房裡的思念,都通過惠寂暗中傳遞。

時光飛逝,轉眼間一年過去了。清明節過後,桃李凋零,牡丹也開了一半。張浩倚著欄杆,望著這些花,睹物思人,心中的愁緒愈發濃重。他想著,去年此時,自己與鶯鶯在花畔相遇,如今花又盛開,人卻難以相見。沉吟許久,他決定折下幾枝花朵,托惠寂送給鶯鶯,與她一同欣賞。於是他叫來惠寂,說:“我折了幾枝花,麻煩師父送到李家,就說是您送的。如果見到鶯鶯,就替我問候她:去年花開時,我們在西邊欄杆旁相見;如今花又開了,人卻相隔兩地。我對她的思念之情,難以用言語表達!希望我們能像花葉一樣,每年都能相見。”惠寂說:“這很容易,你稍等。”說完便拿著花走了。過了一會兒,她又回來,張浩趕忙迎上去問:“怎麼樣?”

惠寂從袖中拿出一張彩箋小柬,對張浩說:“這是鶯鶯給你的,千萬不要給彆人看!”說完就離開了。張浩打開一看,上麵寫著:“妾鶯鶯拜啟:與君分彆一年,沒有一天不在思念。之前讓乳母向父母說我們的親事,他們堅決不同意。此事隻能從長計議,不能操之過急。希望君不要忘記我,我一定不會辜負您!如果我們的姻緣不成,我發誓不會嫁給彆人。其他的心事,問惠寂師父就知道。昨夜在花前宴飲,眾人都在歡笑,隻有我心中悲傷。偶然寫了一首小詞,訴說我的心事,您讀了就會明白我的心意。讀完後請毀掉,不要讓彆人知道!詞曰:紅疏綠密時暄,還是困人天。相思極處,凝睛月下,灑淚花前。誓約已知俱有願,奈目前兩處懸懸。駕鳳未偶,清宵最苦,月甚先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浩讀完,皺著眉頭長歎道:“好事多磨,果然不假!”他把信放在案上,反複翻看,愛不釋手,心中感動不已,淚水如雨般落下。他又擔心被家人察覺,詢問原因,隻好趴在桌上,掩麵偷偷哭泣。

不知過了多久,張浩抬起頭,看見陽光已經移到窗下,暮色悄然降臨。他想起信中說“心事詢寂可知”,如今自己滿懷愁緒獨坐,不如去找惠寂問個明白,說不定能稍稍排解心中的苦悶。於是,他緩步走出門,路過李鶯鶯家。此時夜色已深,門戶緊閉。

站在李家門口,張浩腦海中滿是鶯鶯的身影,愛慕之情讓他挪不開腳步。他望著李家大門感歎道:“若不插翅騰雲,怎麼進得去這扇門?”正徘徊猶豫時,忽然發現旁邊有扇半開的小門,四周寂靜無人。張浩心中大喜:“這是上天賜下的機會,助我成就佳期!與其通過惠寂傳話,不如直接進去,打探鶯鶯的消息。”被情愛衝昏頭腦的他,顧不上禮法,輕輕抬腳,躡手躡腳地走了進去。

進到中堂後,他躲在回廊下,小心翼翼地左右張望,隻見庭院一片靜謐,深深的院落裡悄無聲息。寂靜中,能聽到風吹動鈴鐺的叮咚聲,暗處可見流螢聚散閃爍。更鼓急促,窗欞間的風搖曳著殘燈;夜色深沉,台階上的月光隨著花影移動。他猜想著,鶯鶯的香閨應該就在屏風後的深處,此刻卻仿佛隔著千山萬水,遙不可及。

置身於此,張浩一時不知該往何處去。他獨自佇立許久,心中突然湧起一陣恐懼,暗自思忖:“要是被發現了可怎麼辦?不僅自己要吃苦,還會辱沒祖宗,這事兒得從長計議。”沒想到,剛才進來的那扇小門已經關上了。他轉身想從回廊找路出去,卻忽然聽到屋內傳來低低的歌聲。張浩心想,深夜的深院裡,是誰在獨自唱歌?他連忙側身隱藏,靜靜聆聽。那歌聲婉轉,唱的是一首《行香子》:“雨後風微,綠暗紅稀。燕巢成、蝶繞殘枝。楊花點點,永日遲遲。動離懷,牽彆恨,鷓鴣啼。辜負佳期,虛度芳時,為甚褪儘羅衣?宿香亭下,紅芍欄西。當時情,今日恨,有誰知!”

歌聲如雛鶯在翠柳間啼鳴,似彩鳳在碧梧上吟唱,在這無人的深夜,愈發顯得優美動人。張浩細細品味歌詞,若非鶯鶯,怎會知道宿香亭的約定?他心中想著,隻要能見上她一麵,死也無憾。正準備用手指敲窗問個究竟,突然有人大聲嗬斥:“君子娶妻需經媒人說合,女子嫁人要有正當禮數。如今女子在窗內撫琴歌唱,男子翻牆進入廳堂,都是不守規矩的行為,有辱人倫。若送到官府,定要讓你們成為淫奔的反麵例子!”張浩大驚失色,慌忙後退,一不小心摔倒在台階下。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悠悠轉醒,睜眼一看,發現自己竟然趴在書窗下睡著了,而此時太陽已經西斜。

張浩自言自語道:“真是奇怪的夢!怎麼會如此清晰真實?難道是預示著我和鶯鶯有相見的機會,所以先給我一個吉兆?”他正心緒不寧時,惠寂又來找他了。張浩趕忙詢問。惠寂說:“剛才隻給你送了小紙條,有件事忘了告訴你。鶯鶯傳話說,她家房子後麵就是你家東牆,牆不太高。她家初夏二十日,親戚家有婚事,當晚全家都會去參加,鶯鶯打算稱病不去。她讓你到時候在牆下等著,她想翻牆過來見你,你一定要記住。”惠寂離開後,張浩心中欣喜若狂,難以言表。他掰著指頭數日子,終於盼到了約定的那一天。

張浩早早在宿香亭中布置起來,張掛帷幔,準備好酒菜和各種精致的器具。天色漸晚,他把家中的僮仆都打發出去,隻留下一個小仆人。隨後,他反鎖上園門,把梯子靠在牆邊,靜靜等候。不久,夕陽隱沒在柳梢後,暮色籠罩了花叢,北鬥星指向南方,初鼓聲響。張浩忍不住嘀咕:“惠寂該不會騙我吧?”話音剛落,就看到一張化著精致妝容的臉,從矮牆上方露了出來。張浩抬頭一看,正是日思夜想的鶯鶯。他急忙爬上梯子,扶著鶯鶯下來,兩人手牽手,一起來到宿香亭。

亭中燭火明亮,他們並肩而坐。張浩仔細端詳著鶯鶯,心中的喜悅更甚,說道:“沒想到美人真的來了!”鶯鶯輕聲說:“我既然來了,就沒打算反悔。”張浩問:“喝些酒,一起慶祝今晚的相聚好嗎?”鶯鶯推辭:“我不勝酒力,怕明天被父母發現怪罪。”張浩又說:“不喝酒,稍微休息一會兒如何?”鶯鶯笑著依偎在張浩懷中,含羞不語。

兩人在亭中互訴衷腸,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不知不覺,夜色已深,鶯鶯說:“時辰不早了,我得回去了。”張浩雖滿心不舍,也不敢強留,於是兩人各自整理好衣服,起身告彆。張浩叮囑道:“下次相見還不知何時,一定要好好保重自己!”鶯鶯說:“去年偶然相遇,你還作詩相贈。今晚與你相聚,怎麼沒有一句話送給我?難道我這卑微之身,不值得你為我寫詩嗎?”張浩笑著道歉,隨即賦詩一首:“華胥佳夢徒聞說,解佩江皋浪得聲。一夕東軒多少事,韓生虛負竊香名。”鶯鶯接過詩,深情地說:“我的身子如今已屬於你,希望你能始終如一地對我。”說完,兩人攜手離開亭子,穿過柳林花叢,來到牆下。張浩扶著鶯鶯登上梯子,目送她離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從那以後,雖然兩人偶爾互通音信,但再沒有見麵的機會。過了幾天,惠寂匆忙趕來告訴張浩:“鶯鶯讓我轉告你,她父親要到河朔赴任,明天全家就要啟程了。她希望你不要忘記約定,等他們回來,就商議婚事。”惠寂走後,張浩神情悲傷,覺得度日如年,心中滿是遺憾和愁苦。

一晃兩年過去,一天,張浩的叔父把他叫到跟前說:“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也快到該成家立業的年紀了,卻還沒娶妻。雖說不至於絕後,但家中內眷之事也不能一直空缺。這裡有戶孫家,世代為官,家境富裕,他家女兒到了出嫁的年齡,自幼接受家訓,熟知婦道。我想為你做主,和孫家結親。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以後就難找到這麼好的人家了。”張浩向來懼怕叔父的暴躁脾氣,不敢反抗,又不敢說出和李鶯鶯的事,隻好通過媒人,與孫家商議婚事。眼看著婚期將近,鶯鶯的父親也任滿歸來。

張浩忘不了舊情,便讓惠寂悄悄告訴鶯鶯:“我不是負心人,實在是被叔父逼迫,才與孫家結親。違背心願,我心裡痛苦極了!”鶯鶯對惠寂說:“我知道是他叔父的主意,我一定能解決這件事。”惠寂說:“那你好好想辦法!”隨後離去。

鶯鶯鼓起勇氣,向父母坦白:“女兒做了錯事,有辱家門,想先把話說清楚,然後甘願受罰。”父母大驚失色,忙問:“我的女兒,你怎麼會這樣想?”鶯鶯含淚說道:“我從小就仰慕西鄰張浩的才華,曾私下與他約定終身。還讓乳母跟你們說,想和張浩結親,可當時你們沒有答應。如今聽說他要和孫家結婚,我被拋棄,以後該怎麼辦?我已失身,不能再嫁給彆人,如果不能和張浩在一起,我寧願一死了之。”父母驚訝地說:“我們隻有你一個女兒,隻恨沒能給你選個好女婿。要是早知道,咱們可以商量啊。現在張浩已經要結婚了,這可怎麼辦?”鶯鶯堅定地說:“如果你們同意我嫁給張浩,我自有辦法。”父親說:“隻要你能成親,其他一切都隨你。”

鶯鶯說:“既然這樣,容我去官府申訴。”她立刻寫好狀紙,換上整潔的衣服,直奔河南府的公堂。龍圖閣待製陳公正在處理公務,看見一個女子拿著狀紙走上前來。陳公放下筆問道:“你有什麼事?”鶯鶯俯身跪下說:“我有冤情,打擾大人,這是我的狀紙。”陳公讓手下接過狀紙,展開一看,上麵寫著:“告狀人李氏:我聽說‘女子不經媒人說合不能出嫁’,這話雖有道理,但也有例外。以前卓文君傾心司馬相如,賈午愛慕韓壽,這兩位女子雖有私奔的名聲,卻沒因沒有媒人而遭人非議。因為她們嫁對了人,青史還記載了她們的美德。我前年仰慕西鄰張浩的才名,私下與他約定終身,誓言不變。如今張浩突然違背約定,讓我求助無門。法律設下規矩,禮法順應人情,若沒有大人明斷,我將孤獨終老。我冒死前來,希望大人能為我做主!”

陳公讀完,問鶯鶯:“你說有私約,可有證據?”鶯鶯從懷中拿出香羅和寫有詩的花箋,這些都是張浩的筆跡。陳公命人把張浩傳到公堂,斥責他既然和李氏有婚約,為何又與孫家結婚。張浩倉促間隻能以叔父逼迫為借口,說並非自己本意。陳公又問鶯鶯:“你意下如何?”鶯鶯堅定地說:“張浩才華出眾,是理想的夫婿。若能嫁給他,我一定恪守婦道,這全靠大人成全。”陳公感慨道:“天生才子佳人,不該讓他們分離。我今天就成全你們。”於是在狀紙末尾寫下判詞:“花下相逢,已有終身之約;中道而止,竟乖偕老之心。在人情既出至誠,論律文亦有所禁。宜從先約,可斷後婚。”

判完案,陳公對張浩說:“我判你和李氏成婚。”兩人大喜過望,連忙拜謝陳公的恩德。就這樣,張浩和鶯鶯結為夫婦,白頭偕老,後來還生下兩個兒子,都在科舉考試中高中。這個故事名為《宿香亭張浩遇鶯鶯》。人們都說,當年崔鶯鶯依靠張生成就姻緣,如今張生則靠李鶯鶯終成眷屬。同樣是千古流傳的風流佳話,相比之下,《西廂記》的故事也比不上宿香亭的這段情緣。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 混元書 從程序員到帝王:我的離譜穿越路 現代女散修的元神漫遊記 機關女人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 武道江湖錄 直播算命:開局完虐假千金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