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妖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妖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旌陽宮鐵樹鎮妖(2 / 2)

‘神仙’是指地仙厭倦了塵世生活,掌握了中成之法,通過抽鉛添汞的修煉,使金精煉化頭頂,玉液煉成還丹,達到五氣朝元、三陽聚頂的境界。最終功德圓滿,忘卻形體,胎息自化,陰氣消儘、陽氣純粹,能夠修煉出身外之身,脫離凡胎、超凡入聖,告彆塵世,前往海外三島,這就是‘神仙’,他們的境界與精神層麵緊密相連。

而‘天仙’,是神仙厭倦了三島生活,修成了大成之法,內外丹皆成,在修道上積累了功德,在人間也廣行善事,功行圓滿後,會被授予天書,返回洞天福地,這便是‘天仙’,他們的境界與天界相通。不過,修仙的關鍵在於煉丹,我有二十二首《洞仙歌》,你一定要牢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接著,吳猛逐句講解《洞仙歌》:“煉丹的起始,是無上元君傳授給聖主方法,這方法源自先天五太初的大道,領悟後修煉可羽化成仙。煉丹的根本,是孕育天地萬物、運轉古今的力量,隱藏在鄱湖的山澤之間,有誌之士采來作為煉丹的根本。煉丹的父氣,如同清晨升上扶桑樹的太陽,萬道霞光籠罩天空,調和月之精華便可烹煉。煉丹的母氣,如中秋夜晶瑩的月光,日月精華交融,煉成的丹藥舉世無雙……煉丹的圓滿,需得天緣,連玉皇都要捧著福祿相迎,這等秘訣不會輕易傳給凡人,曆經萬劫才會傳授一次。”

許遜恭敬問道:“多謝仙丈指點!冒昧問一下,在這五仙之中,您如今達到了哪個境界?”吳猛謙遜道:“我不過是山野愚夫,功德修行遠遠不夠,隻修成了小成之法,勉強算是地仙。至於神仙、天仙的境界,雖然知曉修行的門路,但以我的能力還難以企及。”說完,他將燒煉丹藥的秘訣和白雲符書,全部傳授給了許遜。許遜拜謝後,與吳猛告辭回家。

回到家中,許遜厭倦了鬨市的喧囂,想要尋找一處名山勝地作為棲身之所。他聽聞汝南有位叫郭璞、字景純的人,精通陰陽風水之術,常在江湖遊曆,便前去拜訪。一天清晨,郭璞見烏鴉從東南方向鳴叫飛過,於是占了一卦,推斷道:“今日午時,會有一位姓許的仙客來到我家,詢問擇居之事。”到了中午,家童果然來報有客到訪。郭璞急忙出門迎接,行禮過後,賓主落座。郭璞問道:“先生姓許,是為了選擇居住之地而來吧?”許遜驚訝道:“您怎麼知道?”郭璞笑道:“我今早占卦得出此結果,看來果然應驗了。”許遜便自報姓名,說明了來意。郭璞端詳著許遜說:“先生容貌出眾、骨骼清奇,絕非塵世凡人。尋常的富貴之地,配不上先生,隻有神仙居住的地方才適合您。”許遜說:“從前呂洞賓在廬山成仙,鬼穀子在雲夢得道,如今還有這樣的吉地嗎?”郭璞回答:“當然有,隻是需要一一尋訪。”

於是,郭璞讓童仆收拾行囊,與許遜一同遊曆江南各郡,尋訪名山。

二人來到廬山,郭璞觀察後說:“廬山巍峨雄壯,湖水向東流淌,紫雲覆蓋山頂,曆代都有仙人在此飛升。但此山五行屬土,而先生姓許,按五音屬水,水土相克,不適合長期居住,不過作為往來遊曆的地方倒是不錯。”他們又來到饒州鄱陽一個叫傍湖的地方,郭璞說:“這裡是能出富貴之人的寶地,但並非先生的棲身之所。”許遜疑惑道:“此地風水之氣隨風消散,怎麼能稱得上大富大貴呢?”郭璞解釋:“相地之法,以道眼觀察為上,用法眼推算次之。道眼,憑借眼力去勘察山河形勢;法眼,則依據天星河圖、紫薇星象等方法來判斷山川吉凶。富貴之地,是天地隱秘、神物守護的,若不是有緣人,即便到了此地也察覺不到。俗話說‘福地留與福人來’,就是這個道理。”許遜說:“既然有這樣的好地方,先生何不留個記錄,日後也能驗證?”郭璞便題詩一首:“行儘江南數百州,惟有傍湖山石牛。雁鵝夜夜鳴更鼓,魚鱉朝朝拜冕旒。離龍隱隱居乾位,巽水滔滔入艮流。後代福人來遇此,富貴綿綿八百秋。”

離開鄱陽後,他們來到宜春棲梧山下。這裡有個叫王朔的人,擅長五行曆數之術。他見許遜和郭璞登山尋找風水寶地,料定二人不是尋常人,便熱情地迎至家中。詢問姓名後,王朔將二人留宿在西亭,盛情款待。許遜被他的熱情所感動,便說:“你相貌不凡,我可以傳授你道術。”於是秘密傳授給他修煉的仙方。郭璞說:“此地山水秀麗,適合建造道院,作為修煉養生之地。”王朔聽從建議,建起道院,許遜提筆寫下“迎仙院”三字作為牌匾。王朔感激不儘,許、郭二人隨後繼續前行。

當他們來到洪都西山的金田時,隻見這裡山勢巍峨、峰巒起伏,青龍蜿蜒、白虎端正,護沙環抱、朝水環繞。山上蒼鬆虯勁,山下翠竹搖曳,山前綠草如茵,山後古樟滄桑。還能聽到鸞鳥清鳴、仙鶴長唳、猛虎咆哮、小鹿呦鳴。這座山比浙江的天台更奇絕,比福建的武夷更秀美,比安徽的九華更逶迤,比四川的峨眉更秀麗,比湖北的武當更圓潤,比陝西的終南更巧妙,比山東的泰山更蜿蜒,比廣東的羅浮更蒼翠,堪稱天下無雙的勝境,江西的第一名山,是藏納萬古靈氣的神仙居所。

郭璞走到山腳下,前後左右仔細勘察,用羅經確定方向後,拍手大笑道:“我相地無數,從未見過如此絕妙之地!若追求富貴,運勢會有起伏;若想隱居修仙,這裡再合適不過。你看這山岡厚實圓潤,地勢深邃,三座山峰壁立千仞,四周雲霧環繞,山水相互呼應,一切都恰到好處。相地也要相人,觀先生的氣質,與這裡的風水完全契合。而且西山五行屬金,先生姓氏按五音屬水,金能生水,是長生的格局,不用再找彆處了。隻是不知道這地歸誰所有?”旁邊一位樵夫指著說:“這是金長者的產業。”許遜說:“既然稱長者,想必是位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二人來到金公家中,金公熱情地出門迎接,就像相識已久的老友。金公問道:“二位仙客從何處來?”郭璞說:“我叫郭璞,略懂陰陽之術。這位許遜道友想尋找隱居之地,偶然發現貴莊,與修仙格局相合,想在此置地建舍,不知您能否應允?”金公大方地說:“隻怕這裡地方狹小,委屈了許君。如果不嫌棄,我願將幾畝薄地相贈。”許遜說:“您開個價,我一定照付。”金公擺擺手:“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這人直爽,平生不立契約。”說著,他向許遜要了一文大錢,掰成兩半,自己留一半,另一半交給許遜。許遜叩首拜謝。

之後,許遜辭彆郭璞,選了個吉日,帶著父母妻兒等數十口人,搬到西山居住,在此築室而居。金公後來被封為地主真官,他的宅院,就是如今的玉隆萬壽宮。許遜自此每日專注於修煉,煉成的金丹,既能點石成金,又能延年益壽。他用金丹周濟貧困之人,仁德之名四處傳揚。

晉武帝時期,西晉向西平定蜀國,向東吞並吳國,實現了天下一統,改年號為太康。武帝采納吏部尚書山濤的建議,下詔讓各郡舉薦孝廉賢能之人。豫章郡太守範寧,見許真君不僅儘心孝養父母,還能和睦鄉裡、仗義疏財,便將他舉薦為孝廉。武帝派遣使臣帶著束帛和詔書,任命許真君為蜀郡旌陽縣令。許真君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行,便上奏朝廷請求辭官。然而武帝並未批準,還命令當地郡守催促他儘快赴任。直到第二年,許真君實在無奈,隻好告彆父母妻兒,啟程前往。

許真君有兩個姐姐,大姐嫁給南昌眄君,可惜丈夫早逝,留下兒子眄烈,字道微。眄烈侍奉母親極為孝順。許真君擔心姐姐孀居無人照料,便在自家宅院西邊修築房屋,請姐姐搬來居住。如此一來,母子倆也有機會接觸到玄妙的道術。臨行前,許真君對姐姐說:“父母年紀大了,妻子孩子還不懂世事,辛苦姐姐幫我操持家事。要是有仙翁隱士來訪,一定要以禮相待。外甥眄烈仁孝,我想帶他一同前往任所曆練。”眄母寬慰道:“賢弟安心去做官,家裡的事有我在,你不必掛懷。”

話剛說完,一個少年走進堂中,拱手行禮道:“我和眄烈哥哥都是您的外甥,為何隻帶他同行,卻不帶我?”許真君一看,原來是二姐的兒子,複姓鐘離,名嘉,字公陽,家住新建縣象牙山西裡。鐘離嘉父母早亡,自幼便投靠許真君。他氣宇軒昂、性情溫厚,此番也想跟隨舅舅一同前往。許真君答應了他的請求。此後,兩位外甥在許真君的熏陶下,逐漸培養出了超凡脫俗的氣質。

許真君又把妻子周夫人叫到跟前,叮囑道:“我本無意於功名,但朝廷多次征召,若不應命,便是違抗君命。自古忠孝難以兩全,父母年邁,你要朝夕侍奉,細心照料他們的衣食起居,儘到為人兒媳的本分。孩子們還小,你也要時常教導,治家要勤勞,生活要節儉,這些都是你分內之事。”周夫人恭敬地回應:“我一定照做!”隨後,許真君拜彆家人,踏上赴任之路。

許真君到任前,蜀中鬨饑荒,百姓貧困,無力繳納租稅。他到任後,上級催繳賦稅十分嚴厲。許真君便用靈丹將瓦石點化為黃金,悄悄埋在縣衙後園。一天,他把尚未繳納租稅的貧民召集到縣衙,問道:“朝廷的糧稅,你們為何不繳納?”貧民們哭訴道:“繳納國稅,本是分內之事,我們怎敢違抗?隻是饑荒嚴重,實在拿不出錢糧。”許真君說:“既然如此,我罰你們去縣衙後園開鑿池塘,以做工抵稅。若在園中有所收獲,就拿來完稅。”百姓們大喜過望,紛紛到後園挖池,果然挖到黃金,便用來繳納賦稅,從而免去了背井離鄉的困苦。周邊郡縣的百姓聽說後,紛紛前來投靠,旌陽縣的人口也因此增加。據《一統誌》記載,旌陽縣屬漢州,許真君飛升後,此地改名為德陽,以此表彰他的德政。當地因許真君點金,至今仍然富裕,此乃後話。

當時,民間瘟疫橫行,死者無數。許真君用符咒治病,患者藥到病除。他還心係鄰郡百姓,在四境溪流邊插竹為標,在竹上焚燒符咒,讓患病者取溪水飲用,無不痊愈。那些老弱病殘無法前來的,家人取水回去給他們飲用,也都恢複了健康。郡裡百姓寫詩稱讚:“百裡桑麻知善政,萬家煙井沐仁風。明懸藻鑒秋陽暴,清逼冰壺夜月溶。符置江濱驅痼病,金埋縣圃起民窮。真君德澤於今在,廟祀巍巍報厥功。”

成都府有個叫陳勳,字孝舉的人,通過孝廉舉薦,擔任益州彆駕。他聽聞許真君師從吳猛習得道法,在旌陽施恩百姓,便前來拜訪,希望能在許真君手下做書吏,以便隨時學習玄妙道術。許真君見他氣質清正,便讓他擔任此職。後來,許真君發現陳勳頗具道骨,便收他為弟子,讓他看守藥爐。還有一個叫周廣,字惠常的廬陵人,是吳都督周瑜的後代。他曾遊曆巴蜀雲台山,粗淺地學到漢天師驅邪之法。此時聽說許真君道法高深,特意來到旌陽縣拜他為師。許真君收下了他,讓他掌管雷壇。從此,二人得以領略仙道的精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許真君在旌陽任職多年,弟子越來越多。每當公務之餘,他就會和弟子們探討道法。此時的晉朝,雖承平日久,但外有五胡勢力強橫,擾亂中原。這五胡分彆是:占據晉陽的匈奴劉淵,盤踞上黨的羯戎石勒,駐紮扶風的羌人姚弋仲,屯兵臨渭的氐人符洪,以及在昌黎的鮮卑慕容廆。早在漢、魏時期,朝廷就收服了這些夷狄部落,讓他們大多居住在塞內。太子洗馬江統曾勸武帝將他們遷徙到邊疆,以免日後發生夷狄禍亂中華的災難,可惜武帝沒有采納,如今果然應驗。加之太子惠帝生性愚蠢,賈後專橫跋扈,肆意殺戮大臣。許真君便對弟子們說:“君子有道則出仕,無道則隱居。”於是他辭去官職,準備東歸。百姓們得知後,紛紛攔住車馬,甚至躺在路上挽留,哭聲震天。許真君也不禁落淚,對百姓們說:“我並非舍得下你們,隻是天下即將大亂,我這也是為了保全自身。你們各自好好謀生吧!”百姓們依依不舍,有的送了百裡,有的送了數百裡,還有人一直送到他家,不肯離去。

許真君回到家中,與父母妻兒團聚,一家人欣喜萬分。他在宅院東邊的空地上搭建茅屋,形如營壘,讓跟隨他來的蜀地百姓居住。許多蜀地百姓為表敬意,改姓許氏,此地便被稱為許氏營。許真君的妻子周夫人提議:“女兒年紀漸長,該為她挑選合適的夫婿了。”許真君說:“我心裡早有合適人選。”他在眾弟子中選中了黃仁覽,字紫庭,建城人,是禦史中丞黃輔之子。黃仁覽為人忠誠厚道,頗具修道天賦。許真君便讓弟子周廣做媒。黃仁覽征得父母同意後,選了吉日,備下彩禮,在許真君家中與仙姑成婚。滿月後,黃仁覽向許真君稟報,想帶仙姑回家省親。仙姑恪守婦道,黃仁覽叮囑妻子在家侍奉公婆後,再次拜彆父母,跟隨許真君專心求仙學道。

此時,吳猛真君已一百二十多歲,聽說許真君辭官歸家,便從西安前來拜訪。許真君整理衣冠出門迎接,二人敘舊後,許真君在宅院西邊為吳猛修建房屋居住。一天,突然狂風大作,吳猛寫了一道符,扔到屋頂上。不一會兒,隻見一隻青鳥銜著符飛走,風頓時停了。許真君問:“這風預示著什麼吉凶?”吳猛說:“南湖上有一艘船正在航行,突然遭遇大風,船上有一位道人呼天求救,我用符止住了風。”沒過幾天,一個身著深衣大帶、頭戴幅巾的人進門,向二人行禮道:“我叫彭抗,字武陽,蘭陵人。年輕時被舉薦為孝廉,官至晉朝尚書左丞。因見天下將亂,便稱病辭官。聽聞許先生施行德政、參悟仙機,特來拜師。昨天路過南湖,突遇狂風,船差點翻了。我急忙呼救,不久飛來一隻青鳥,風就停了。今日能拜見二位仙長,實在是萬幸!”許真君便把吳猛用符止風的事告訴了他。彭抗感激不已,隨後舉家搬到豫章城中居住。後來,他見許真君的兒子尚未婚配,便想把女兒勝娘許配給他。許真君答應了這門親事。此後,許真君以賓客之禮相待彭抗,並將神仙秘術傾囊相授。東明子寫詩感歎:“二品高官職匪輕,一朝拋卻拜仙庭。不因懿戚情相厚,彭老安能得上升?”

此時,許真君雖習得吳猛的道術,但還未學到諶母的飛步斬邪之法。太白金星向玉帝奏報:“南昌郡將有孽龍為害百姓,許遜本是玉洞真仙轉世,應由他收服孽龍。懇請派天使賜下斬妖神劍,助他斬除妖精,保百姓平安。”玉帝聽後,派兩名女童帶著兩口神劍,送到一個叫柏林的地方交給許真君,並傳達玉帝旨意,命他斬妖除魔、濟世救人。許真君拜謝後接過神劍,再抬頭時,女童已飛升雲端。後人寫詩讚歎:“堅金烈火煉將成,削鐵吹毛耀日明。玉女捧來離紫府,江湖從此水流腥。”

在江南,有一個妖物名叫“孽龍”。它最初托生為聰慧的才子,姓張名酷。一次乘船渡江時,突遇大風,船翻落水。張酷抱著一塊木板,隨水漂流,最後漂到沙灘上。他饑腸轆轆時,發現一顆明珠,便吞了下去。這顆明珠並非凡物,而是火龍產下的卵。吞下明珠後,他不再饑餓,還能在水中自由遊動。一個多月後,他脫胎換骨,渾身長滿鱗甲,唯有頭部還是人形。此後,這孽物常在水中嬉戲,時而躍入巨浪看魚龍變化,時而潛入深潭觀蝦鱉遨遊。火龍認出這是自己的兒子,便傳授它神通。自此,孽龍上岸後能千變萬化,既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還能化作人形。它心情好時,便興風作浪,或毀壞房屋,或為禍人間,或顛覆舟船、搶奪財物,成為人間大患。孽龍生下六個兒子,數十年間,子孫繁衍,加上蛟黨眾多,它們妄圖把江西數郡變成一片汪洋大海。

一天,許真君正在艾城的山上煉製丹藥,蛟黨突然興風作浪,掀起洪水,妄圖衝毀他的煉丹室。許真君勃然大怒,立即派遣神兵將為首的蛟龍擒獲,用釘子把它釘在石壁上,如今那釘蛟石依然留存。他又揮起寶劍,斬殺了另一條蛟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孽龍得知黨羽被殺,一聲令下,大大小小的妖物立刻聚集起來。它惡狠狠地說:“許遜太可惡了,竟敢誅殺我的族人,此仇不報,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一群妖物紛紛響應,有的叫它公公,有的喊它伯伯,有的稱它叔叔、哥哥,他們叫嚷著:“您彆操心,我們這就去把許遜抓來,碎屍萬段,為兄弟們報仇!”孽龍卻道:“聽說許遜得了吳猛的法術,有些本事,得派個得力的去才行。”這時,長蛇精站出來說:“哥哥,我去!”孽龍點頭應允。

長蛇精帶著上百個蛟黨,氣勢洶洶地衝到許真君家,一字排開,叫囂道:“許遜,敢和我比試一番嗎?”許真君手握寶劍,冷靜問道:“你們這些孽畜,有什麼本事,敢來挑戰我?”長蛇精得意洋洋地念道:“鱗甲棱層氣勢雄,神通會上顯神通。開喉一旦能吞象,伏氣三年便化龍。巨口張時偏作霧,高頭昂處便呼風。身長九萬人知否,繞遍昆侖第一峰。”

仗著自己有點本事,長蛇精耀武揚威,眾蛟黨也跟著起哄:“你殺了我們的人,今天絕不放過你!”許真君毫不畏懼:“隻怕你們逃不過我手中的寶劍!”長蛇精率先發難,施展法術,瞬間狂風大作:這風看不見蹤影,卻呼嘯有聲,仿佛天地在怒吼,萬竅在轟鳴。大風呼嘯,撼動天地,連九天仙子見了也愁眉不展;它翻江倒海,四海龍王見了也嚇得縮起脖子。雷鳴電閃中,飛沙走石,眼前一片塵霾;雲霧翻騰間,樹木折斷,房屋受損。這風來勢洶洶,任你有乘風破浪的壯誌,也難以抵擋;就算是禦風而行的列子,也無法駕馭。

許真君按劍大喝:“風伯,還不速速止風!”頃刻間,狂風平息。然而,這些孽怪又降下一場大雨:石燕驚飛,商羊亂舞。大雨傾盆而下,不是為了救旱,倒像是滄海中鯨魚噴吐的唾沫。雨打園林,樹葉零落;水濺池塘,荷花殘敗。田間的麥子被衝走,郊外的道路被淹沒。

許真君再次喝止:“雨師,立刻停雨!”話音剛落,雨就停了。許真君施展法力,衝進長蛇精的陣營,揮動雙劍,將長蛇精斬成兩段。其他蛟黨見狀,四散奔逃,許真君緊追不舍,將它們一一誅殺。隨後,他直奔孽龍的巢穴,準備找孽龍算賬。

孽龍得知蛇精被殺,黨羽死傷慘重,哪裡肯善罷甘休!它召集了上千蛟精,破口大罵:“臭道士、野道士,竟敢上門欺負人!”它們有的呼風,有的喚雨,有的作霧,有的興雲,一齊向許真君撲來。許真君揮舞雙劍奮力砍殺,但蛟黨數量眾多,一時難以全部收服。而且此時許真君還沒學會諶母的飛騰之法,隻能在陸地上作戰。孽龍卻能變化,它衝上雲霄,化作一隻大鷹:爪子如銅釘般鋒利,嘴巴似鐵鑽般堅硬,展開雙翅遮天蔽日。大鷹從半空俯衝而下,在許真君臉上狠狠抓了一下,鮮血頓時湧出。許真君揮劍去斬,大鷹卻又飛走了。無奈之下,許真君隻好返回家中,蛟黨見死傷眾多,也收兵回巢。

許真君深知孽龍神通廣大,便前往吳猛處,尋求破敵之策。吳猛說:“孽龍長期危害百姓,我一直想除掉它,可惜道法不夠,難以取勝。你如今殺了它的黨羽,它必定更加惱怒,江南百姓要遭殃了!”許真君焦急地問:“那該怎麼辦?”吳猛提議:“我聽說鎮江府丹陽縣黃堂,有位女真諶母,精通道術。我們一起去拜她為師,學習妙法,再去鏟除孽龍,也不算晚。”

許真君大喜,和吳猛收拾行囊,前往黃堂拜見諶母。諶母問:“二位是誰?來此有何事?”許真君恭敬答道:“弟子許遜、吳猛。江南有孽龍精為害百姓,我們雖想鏟除它,無奈法術不足。久聞您道法高深,特來懇求指點仙訣。”說完,便拜倒在地。諶母讓二人起身,說道:“你們天賦異稟,早已名列天府。當年孝悌王下凡,曾對蘭公說,晉代會出一位神仙叫許遜,將傳承大道,成為眾仙之長。他留下金丹寶鑒、銅符鐵券和飛步斬邪之法,讓蘭公傳給我,如今已等了你四百多年,現在我就把這些都傳授給你。”

諶母選定吉日,舉行儀式,將銅符鐵券、金丹寶鑒、正一斬邪之法、三五飛騰之術,以及各種靈章秘訣、符篆,全部傳給許真君。如今的淨明法、五雷法等,都源自諶母的傳授。她還對吳猛說:“你曾用神方傳授許遜,如今孝悌王的道法,隻有許遜能傳承,你應當反過來拜他為師。”

許真君學完道法,準備告辭。他心裡想著,以後每年都要來拜謁諶母,儘弟子之禮。諶母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說道:“我要返回帝鄉了,你不必再來。”她拿出一根香茅,朝南拋去,香茅隨風飄遠。諶母說:“你去南方數十裡,看香茅落在哪裡,就在那裡建廟,每年秋天來拜祭一次即可。”話音剛落,空中出現龍車鳳輦前來迎接,諶母淩空而去。吳猛和許真君望著天空拜彆,隨後去尋找香茅落地之處。他們在西山以南四十裡,找到已經長得茂盛的香茅,便在此修建祠宇,也取名為黃堂,還讓人塑了諶母的寶像,供奉香火,約定每年八月初三前來拜謁。這就是如今的崇真觀,拜謁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許真君也在黃堂設壇,按照諶母的囑咐,將道法傳授給吳猛,吳猛則反過來拜許真君為師。從此,二人掌握了飛騰變化之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悲傷遊樂園 邊軍造反:從拯救雙胞胎女囚開始 大齡軍官會疼人,八零嬌媳又三胎 鬥羅:穿成雪清河姐姐,我欲成神 嫁給賀先生 共感後,師兄們被瘋批師妹拿捏了 靈魂交易所 入夜淪陷 情陷囍帖街 信鴿觀察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