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說起春秋五霸時,總會談到楚莊王,他的強大不僅體現在以武力威壓各諸侯國上。古往今來,多少君主因貪戀女色而誤國,可楚莊王處理“絕纓事件”的做法,卻堪稱獨一無二。
春秋時期,楚國國君莊王,姓羋,名旅,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有一次,莊王在寢殿大宴群臣,宮中美人也在一旁侍奉。宴會正熱鬨時,一陣風突然吹滅了蠟燭,黑暗中,有人趁機拉扯一位美人的衣裳。美人奮力反抗,扯斷了那人係帽子的纓帶,並將此事告訴莊王,希望他查出此人並治罪。莊王心想:“大家酒後舉止失當,這是人之常情。我怎能為了一個女子而治罪臣子,讓旁人笑話我重色輕賢,這多可恥!”於是下令說:“今日大家飲酒儘興,在座諸位若不扯斷帽纓,就不算儘情歡樂!”等蠟燭重新點燃,滿座大臣都主動解下帽纓,誰也不知道剛才調戲美人的究竟是誰。
後來,楚國與晉國交戰,莊王陷入晉軍重圍,形勢危急。就在這時,一位大將奮勇殺入重圍,將莊王救出。莊王脫險後,問:“救我的人是誰?”那員大將跪地答道:“臣就是當日在宴會上被美人扯斷帽纓之人。承蒙大王當時隱瞞此事,沒有治罪,臣今日願以死報答您的恩情!”莊王大喜:“要是我當時聽了美人的話,險些就失去一員猛將!”此後,楚國大敗晉軍,眾多諸侯紛紛背叛晉國,歸附楚國,莊王也因此成為一代霸主。有詩為證:“美人空自絕冠纓,豈為蛾眉失虎臣?莫怪荊襄多霸氣,驪山戲火是何人?”
現實中,很多人心胸狹隘、為人刻薄,總愛挖掘他人的隱私過錯,以此顯示自己的精明。一旦彆人犯了錯,他們絕不會輕易饒恕。這樣的人,一生樹敵眾多,不懂施恩,等到自己遇到困難時,也不會有人願意出手相助。像楚莊王這樣,不計較他人小過,最終成就大業,實在是英雄之舉,古今少見。難道真的沒有第二個像莊王這樣的人了嗎?您且聽我再講一個故事。
故事發生在唐末五代時期。所謂五代,指的是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梁的開國君主是朱溫,唐是李存勖,晉是石敬瑭,漢是劉知遠,周是郭威。接下來要說的,是梁朝中的一員虎將,姓葛,名周。他生來胸懷寬廣,誌向高遠,力大無窮,能敵萬人,曆經無數次戰鬥。葛周原本在芒碭山就跟隨朱溫一同打拚事業,後來朱溫接受唐哀帝禪讓,建立大梁,做了皇帝,封葛周為中書令,兼任節度使,鎮守兗州。兗州與河北相鄰,而河北是後唐李克用的勢力範圍,因此梁太祖特意派親信大臣鎮守兗州,震懾山東,同時監視河北。河北人畏懼葛周的威名,還傳出一句口號:“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從此,大家都稱他為“葛令公”。他手下有十萬雄兵,猛將如雲,勢力十分強大。
在葛周的部下中,有一個人複姓申徒,名泰,是泗水人。他身高七尺,相貌堂堂,刀法精湛,箭術高超。起初,申徒泰一直沒得到機遇,隻是在葛令公帳下做一名普通親軍。後來,葛令公在甑山打獵,申徒泰射中一隻鹿,當時一群教練跑過來爭搶。申徒泰獨自一人,憑借勇猛打敗了這群教練,然後提著死鹿,到令公麵前請罪。令公見他如此勇敢,不僅沒有責怪,反而有意提拔他。第二天,在教場演練武藝時,令公誇讚他騎馬射箭嫻熟,將他補為虞候,讓他跟隨在身邊聽候差遣,還把許多重要的軍情大事都交給他辦理。申徒泰因為貧窮還沒娶妻,就住在府廳的耳房裡,那些守廳的士兵都稱他為“廳頭”,久而久之,上下人等也都跟著這麼叫他。這就像蕭何曾在秦朝做獄吏,韓信也曾做過執戟郎,人的境遇起起落落,都與機遇相關,男兒的人生軌跡又怎會一成不變呢?
話說回來,葛令公姬妾眾多,覺得宅院過於狹窄,便派人勘察地形,在東南角的風水寶地上,另建一座新衙門。新衙門規模宏大,富麗堂皇,葛令公限令一年內必須完工,還每天派“廳頭”申徒泰去工地巡查兩次。正值清明時節,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外出踏青,四處都是遊玩賞景的人。葛令公吩咐在嶽雲樓擺下宴席。嶽雲樓是兗州城最高的地方,葛令公帶著一眾姬妾登上高樓,觀賞風景。令公的姬妾雖多,但其中最出眾的當屬弄珠兒。
弄珠兒生得雙目如秋水般清澈明亮,眉毛似遠山般秀麗,櫻桃小嘴,楊柳細腰,身姿綽約。她的嫵媚豔麗不輸給楊貴妃,體態輕盈勝過趙飛燕,恍若仙女下凡,即便是西施、南威這樣的美人,也比不上她。葛令公對她寵愛有加,白天讓她陪伴左右,夜晚專寵於她,宅院裡的人都稱她為“珠娘”。
這天,眾人在嶽雲樓飲酒作樂。申徒泰在新府工地巡查完人員和進度後,前來樓前向令公回話。令公把他叫上樓,用金蓮花形狀的大酒杯賞給他一杯美酒。申徒泰喝下酒後,拜謝令公的賞賜,然後站到一旁。他不經意間抬頭,看見令公身邊站著一位美妾,明眸皓齒,光彩照人。申徒泰心中暗自驚歎:“世上怎麼會有如此美貌的女子?難道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申徒泰正值壯年,對美好女子充滿向往,而且他還未娶妻。以前就聽人說令公有個美姬叫珠娘,容貌絕美,隻是一直沒機會見到。如今親眼見到這樣出色的女子,他猜測眼前人就是珠娘。一時間,他魂不守舍,目光直直地盯著弄珠兒,怎麼看都看不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葛令公有事問他,喊道:“廳頭,這工程幾時能完工?喂,申徒泰,申徒泰!問你工程幾時能完工!”連叫了好幾聲,申徒泰都毫無反應。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原來申徒泰完全沉浸在對弄珠兒的注視中,根本沒聽見令公的呼喚,也不知道令公問了什麼。葛令公看到申徒泰目不轉睛的樣子,立刻明白了他的心思,隻是笑了笑,隨後便下令撤去筵席,既沒有再叫申徒泰,也沒有當場揭穿這件事就讓他離開了。
那些侍奉在一旁的軍校,看到令公叫申徒泰卻沒有回應,都替他捏了一把汗。幸好令公沒有生氣責怪,大家都不明白令公是什麼意思,事後自然也把這件事告訴了申徒泰。申徒泰聽後大驚失色,心想:“我的這條性命,恐怕早晚難保了。”就這樣,他憂心忡忡地度過了一整夜。正所謂“是非隻為閒撩撥,煩惱皆因不老成”。
第二天,令公升堂處理事務,申徒泰遠遠地站著,頭都不敢抬。好不容易等到散衙,這一天總算平安無事。接下來的幾天,申徒泰始終心神不寧,坐立不安。葛令公看出他心中擔憂害怕,反而用好言好語安慰他,還派他去新府專門負責監督工程進度,讓他離開自己身邊。申徒泰覺得遠離令公,就像撿回一條命。可他剛鬆了一口氣,又擔心令公在這次差事中挑他的錯處懲罰他,心裡還是充滿疑慮。此後,他做事變得格外小心謹慎,早晚都在工地督促施工,不辭辛勞。
一天,葛令公差遣虞候許高去召申徒泰回衙門。申徒泰得知後,心裡又充滿恐懼,戰戰兢兢地離開新府,回到衙門拜見令公,恭敬地問道:“承蒙恩相召喚,不知有什麼差遣?”葛令公說:“主上在夾寨作戰失利,唐兵分多路入侵,李存璋率領軍隊侵犯山東邊境。現在已經收到當地的告急文書,我要出兵迎敵,因為帳下缺少得力之人,想讓你一同前往。”申徒泰回答:“恩相有令,小人怎敢不從!”令公吩咐從甲仗庫取出一副熟銅盔甲,賞賜給申徒泰。申徒泰拜謝後,心中既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能跟隨令公出征,正好有機會立功;擔憂的是怕自己出一點差錯,令公會想起之前的過錯,一並治罪。這真是吉凶未卜。
隨後,葛令公挑選精兵強將,當天就起兵出征。但見旌旗遮天蔽日,鑼鼓聲響徹大地。大軍一路行進,來到郯城。此時,唐將李存璋正準備攻城,聽說兗州的大軍即將到來,便搶先占領了琊山的高處,安營紮寨。葛周的軍隊到達後,發現有利地形已被唐軍占據,隻好後退十裡駐紮,以防敵軍突襲。接下來的四五天裡,梁軍多次挑戰,李存璋卻堅守營寨,拒不迎戰。
到了第七天,葛周下令大軍拔營前進,直逼唐軍大寨開戰。李存璋早有準備,在山前布下方陣,從四麵抵禦梁軍。陣中還埋伏了弓箭手,隻要梁軍敢衝陣,就會被弓箭射回。葛令公親自來到陣前觀察,隻見唐軍陣列整齊,穩如泰山,不禁感歎道:“人們都說李存璋善於指揮大戰,今日一看這陣勢,果然是大將之才!”這方陣名叫“九宮八卦陣”,當年吳王夫差與晉國會盟於黃池時,就曾用此陣取勝。要破此陣,必須等敵軍疲憊、陣腳鬆動時,才能找到機會,否則很難成功。於是,葛令公下令,讓軍隊嚴密防守,不許輕易行動。
到了下午申時左右,葛令公見士兵們又餓又渴,漸漸有些站不住了。他想退兵,又怕唐兵趁機追殺,一時猶豫不決。這時,他看到申徒泰在旁邊,便問道:“廳頭,你有什麼好辦法?”申徒泰說:“依我看來,敵軍雖然陣勢嚴整,但和我軍相比,想必也同樣疲憊。如果能派幾名勇猛無畏的勇士,出其不意地衝向敵軍,一旦成功突破防線,大軍隨後跟上,或許就能取勝。”令公拍著他的後背說:“我早就知道你勇猛,你願意為我衝鋒陷陣,攻破敵陣嗎?”申徒泰立刻提刀上馬,大喊一聲:“有誌氣的兄弟,快跟我來破敵!”然而,帳前卻沒有一個人回應。申徒泰也不回頭,獨自一人朝著敵軍衝了過去。葛周見狀大驚,急忙率領眾將,親自到陣前接應。
隻見申徒泰一人一馬,揮舞著大刀,馬不停蹄,刀不離手。他的馬跑得像閃電一樣快,手中的刀舞得如同風輪一般迅猛。他不顧一切地殺入敵陣。起初,唐軍見隻有一人一騎衝來,並沒有當回事。沒想到申徒泰抱著拚命的決心,那刀法出神入化,敵軍碰到他,就像瓜菜被砍一樣毫無招架之力。申徒泰在敵陣中來回衝殺,如入無人之境。恰巧遇到唐軍先鋒沈祥,兩人交手僅一個回合,申徒泰就將沈祥斬於馬下。他下馬割下沈祥的首級,又飛身上馬,殺出陣外,竟無人能攔住他。此時,葛周的大軍已經趕到,申徒泰大聲喊道:“唐軍陣腳亂了!想殺賊的快來!”說完,他把首級扔到葛周馬前,又轉身再次衝入敵陣。唐軍頓時大亂,李存璋也無法控製局麵,隻得騎馬逃跑。唐兵被梁軍殺得四散奔逃,跑得快的撿回一條命,跑得慢的就成了戰場上的亡魂。李存璋身為唐朝名將,這一戰卻慘敗,隻能望風而逃,丟棄的武器、馬匹不計其數,梁軍大獲全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葛令公對申徒泰說:“今日能夠破敵,全是你的功勞!”申徒泰叩頭道:“小人哪有什麼本事,全靠令公的威嚴!”令公十分高興,一麵寫表章向朝廷奏報捷訊,一麵傳令犒賞全軍,讓大家休息一天。第四天,大軍班師回兗州。一路上,將士們喜氣洋洋,馬鞭敲打在金蹬上,發出清脆的響聲,大家齊聲高唱凱歌,勝利而歸。
葛令公得勝回衙,眾多侍妾紛紛下拜祝賀。令公笑著說:“身為將領,出征破敵本就是分內之事,有什麼值得高興的!”說著,他指著弄珠兒對其他侍妾道:“你們眾人該祝賀的,是她的喜事。”侍妾們疑惑道:“相公今日破敵,保全一方,朝廷定會嘉獎,我們這些侍奉左右的人都能跟著沾光,為何說是珠娘一人的喜事?”令公解釋道:“這次出征,全靠帳下一人奮勇作戰才取得勝利。我沒有什麼能酬謝他的,打算把這姬妾許配給他為妻。她往後終身有靠,難道不值得高興嗎?”
弄珠兒平日裡受寵慣了,還以為令公在開玩笑,笑著說:“相公彆打趣了。”令公嚴肅道:“我向來不說玩笑話,已經從府庫支取六十萬錢,讓人為你置辦嫁妝了。今晚你就獨自在西房歇息,不用來侍酒了。”弄珠兒聽後大為震驚,頓時淚如雨下,跪地哭求:“賤妾侍奉相公多年,從未有過差錯。如今卻要將我許配他人,我唯有一死,絕難從命!”令公大笑道:“傻丫頭,我又不是鐵石心腸,怎能對你無情?隻是前日在嶽雲樓宴飲時,我見那人一直盯著你看,知道他對你鐘情。此人年輕未娶,又新立大功,隻有你能遂他心意。”
弄珠兒拽著令公的衣角,撒嬌哭鬨,死活不願答應。令公勸道:“今日這事由不得你。做正妻總好過當侍妾,此人將來的功名不會比我差,這是你命中該有的福分。我又沒害你,何必如此悲怨!”隨後,他讓其他侍妾扶起弄珠兒,“彆再哭了。”這些侍妾平日裡嫉妒弄珠兒專寵,此時聽聞消息,心裡暗暗稱快,一擁而上,連拖帶拽將她扶到西房,表麵上還假意安慰勸解。弄珠兒見事已至此,無可奈何,想到令公向來雷厲風行,對兒女情長並不看重,隻能歎息著接受現實。從這天起,令公每晚派兩名姬妾到西房陪弄珠兒,自己不再與她見麵。正如詩中所寫:“昔日專房寵,今朝召見稀。非關情太薄,猶恐動情癡。”
再說申徒泰從郯城回來後,從不主動提及戰功,向令公告知一聲後,依舊每天去新府監督工程。這天,工程完工的消息傳來,恰好庫吏也來稟報:“六十萬錢的嫁妝已經備好,請您過目。”令公說:“先暫且存放,等搬遷府邸時再用。”同時,他吩咐陰陽先生選個吉日,全家搬到新府居住,唯獨留下弄珠兒和數十名丫鬟、仆婦。庫吏拿著批條,將六十萬錢的嫁妝搬到舊衙門,布置得富麗堂皇、花團錦簇。眾人都猜測:“令公留著舊衙門做外宅,所以才重新布置。”卻不知其中另有緣由。
當天,申徒泰與其他虞候在新府向令公行禮祝賀。令公單獨將申徒泰叫到跟前,說道:“郯城之戰的功勞,一直沒來得及報答。聽說你還沒娶妻,我有個小妾容貌出眾,特意許配給你為妻。豐厚的嫁妝都在舊府,今日正是良辰吉日,你可前往成親,這宅院也一並賞給你們夫妻居住。”申徒泰聽後,嚇得臉色煞白,不停地磕頭,嘴裡隻說出“不敢”二字,慌亂得說不出其他話來。令公又道:“大丈夫重情重義,頭顱都可舍棄,何況一個姬妾!我主意已定,你彆推辭了。”
申徒泰仍想謙讓,令公便吩咐眾虞候,給申徒泰披紅插花,還讓樂工奏起喜慶的鼓樂。眾虞候齊聲喊道:“申徒泰,快拜謝令公!”申徒泰恍如做夢一般,拜了幾拜,便被眾人簇擁著出府上馬。在樂聲的引導下,他來到舊府。隻見從前的軍卒早已領了命令,前來恭賀。府內前廳後堂張燈結彩,丫鬟仆婦將新娘引出,二人行交拜禮,一時間鼓樂喧天,婚禮熱鬨非凡。申徒泰定睛一看,新娘正是嶽雲樓中見到的女子。當初他隻覺得對方如天仙下凡,還因多看幾眼差點招來大禍,沒想到如今竟成了自己的妻子,實在是意外之喜。進入內宅,隻見各種器具、陳設嶄新齊全,如同置身錦繡之中,申徒泰心中既驚喜又忐忑。當晚,夫妻二人滿心歡喜,自不必多說。
第二天,申徒泰夫婦一同前往新府拜謝葛令公。令公吩咐掛出回避牌,沒有見麵。二人剛轉身離開,不多時,下人稟報令公親自前來。申徒泰慌忙跑到馬前,跪地迎接。葛令公下馬將他扶起,一同來到廳上。令公拿出一份委任狀,任命申徒泰為參謀。原來當時的鎮使都持有空白委任狀,軍中需要的官員,可自行填寫任用,之後再奏報朝廷,通常都會得到批準。況且申徒泰的功績已上奏朝廷,自然會得到優待。令公讓人拿來官服官帶,給申徒泰換上,以禮相待。從此,申徒泰擺脫了“廳頭”的稱呼,對令公感激不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