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第十七卷 單符郎全州佳偶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喻世明言第十七卷 單符郎全州佳偶

喻世明言第十七卷 單符郎全州佳偶(1 / 1)

“郟鄏門開戰倚天,周公桔構尚依然。休言道德無關鎖,一閉乾坤八百年。”這首詩描繪的西京,作為帝王之都,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左邊是成皋,右邊是澠池,前麵是伊闕,後麵是黃河,堪稱形勢無雙、繁華至極,宋朝九代帝王都在此建都。接下來要講的故事,就發生在西京,故事的主角是兩位官員,一位是邢知縣,一位是單推官。

這兩人都住在孝感坊,兩家門挨著門。更巧的是,兩家的女眷還是嫡親姐妹,以姨丈相稱,平日裡往來十分密切,雖然姓氏不同,卻勝似一家人。在兩人還未做官的時候,姐妹倆同時懷孕,私下約定:“要是生下一男一女,就結為親家。”後來,單家生了兒子,小名叫符郎;邢家生了女兒,小名叫春娘。姐妹倆分彆跟丈夫商量後,兩家人就以親家的身份頻繁走動,日子久了,符郎和春娘小時候經常在一起玩耍,兩家人都戲稱他們是小夫婦。隨著年齡漸長,符郎改名飛英,字騰實,進了學館讀書;春娘則深居繡閣,兩人漸漸沒了見麵的機會。

宋徽宗宣和七年三月,邢公被選為鄧州順陽縣知縣,單公被選為揚州府推官,兩家都準備帶著家眷去赴任,並相約等任期滿後,就回家為兒女操辦婚事。單推官帶著夫人和兒子符郎前往揚州赴任,暫且按下不表。邢知縣到了鄧州順陽縣,還不到半年,金兵分路入侵。金將斡離不攻破順陽,邢知縣一家不幸遇害。當時春娘年僅十二歲,被亂兵擄走,轉賣給全州的樂戶楊家,換了十七千錢。春娘自幼飽讀經書,熟背千首唐詩,頗有文墨,尤其擅長與人應對。老鴇把她視若珍寶,給她改名叫楊玉,教她樂器和歌舞,楊玉學得十分出色,可謂樣樣精通,真應了那句話:“三千粉黛輸顏色,十二朱樓讓舞歌。”楊玉畢竟出身官宦之家,舉止端莊大方。每次在官府的宴會上表演完節目,其他歌妓嬉笑打鬨,言行無所顧忌,唯有楊玉靜靜地站在一旁,從不隨意說笑,頗有大家閨秀的風範。也正因如此,前後幾任官員都對她格外喜愛和敬重。

再說單推官在任三年間,金兵攻陷汴京,宋徽宗、欽宗兩位皇帝都被擄走。多虧呂好問勸說偽帝張邦昌,迎接康王即位。康王渡過長江,在應天府登基,史稱高宗。高宗懼怕金兵,不敢返回西京,便前往揚州。單推官率領民兵護駕有功,多次升遷,擔任郎官之職,又隨高宗前往杭州。高宗喜愛杭州的風景,便在此定都,將杭州改為臨安府。有詩為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卻把杭州作汴州。”

當時,西北一帶被金兵殘害,無數百姓向南遷徙,大多散居在吳地。聽說臨安建都後,很多人又搬到杭州入籍定居。單公當時在戶部任職,查看戶籍冊子時,發現有個叫“邢祥”的西京人。他心想:“邢知縣名叫邢偵,這個人叫邢祥,會不會是他的兄弟?自從做官後,就和邢家斷了聯係,正掛念著他們。”於是派人暗中打聽,果然是邢知縣的弟弟,人稱“四承務”。單公急忙將他請來相見,詢問邢家的消息。四承務難過地說:“自從鄧州被攻破,就聽說家兄全家遭難,但不知是真是假。”說著,忍不住流下眼淚,單公也心情沉重,悶悶不樂。他想著兒子年齡漸長,本想另選親事,但又擔心傳言不實,兒媳或許還在人世,便決定暫且等待戰亂平息,再去打聽消息。從那以後,單公和四承務依然以親戚相稱,往來不斷。

高宗即位後,改元建炎,四年後又改元紹興。紹興元年,朝廷為嘉獎南渡功臣,單飛英憑借父親的恩蔭,被授予全州司戶一職。謝恩之後,他擇日拜彆父母,前往全州赴任。單飛英當時年僅十八歲,在全州的官員中,他最為年輕,而且容貌英俊,風度翩翩,見過他的人無不稱讚羨慕。上任那天,州太守在公堂設宴,召集了眾多歌妓助興。宋朝有個規矩,凡是在籍的娼戶女子,稱為官妓,官府舉辦公私宴會時,有權點名傳喚她們前來應差。這天,楊玉也在被傳喚之列。單司戶在眾多歌妓中,唯獨對楊玉格外關注,心中滿是喜愛之情。

司理鄭安,出身滎陽舊族,也是一位年輕才子。他與單司戶一見如故,看到單司戶總是留意楊玉,便猜到了他的心思。一天,鄭司理去拜訪單司戶,問道:“您出身名門,又正值青春年少,為何獨自赴任,不帶家眷同行?”單司戶坦誠地說:“不瞞您說,我小時候定過親,隻是遭遇戰亂,妻子生死未卜,所以至今尚未成家。”鄭司理笑著說:“孤身一人的寂寞,誰能沒有呢?這位歌妓楊玉,氣質優雅,不如先與她交往,解解相思之苦,您覺得如何?”單司戶一開始連忙推辭,不好意思答應,可架不住鄭司理再三勸說,又念及兩人交情深厚,便不再隱瞞,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鄭司理說:“既然您對佳人有意,我一定儘力促成此事。”從那以後,每次宴會,單司戶雖然心裡惦記著楊玉,表麵上卻反而刻意避嫌,不敢多看她一眼,但心中的愛慕之情卻愈發濃烈。鄭司理雖然有心幫忙,卻忌憚太守為人嚴厲,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這樣過了兩年,原來的太守任期滿後升職離開,新太守姓陳,為人忠厚老實,而且與鄭司理是同鄉舊友。因此,鄭司理多次在太守麵前稱讚單司戶的才華和人品,太守對單司戶十分敬重。一天,鄭司理設宴,專門邀請單司戶到自己的私宅相聚,隻傳喚了楊玉一人前來侍奉。這天的宴會與官府的宴席不同,隻有賓主二人,單司戶終於有機會儘情欣賞楊玉的美貌,心中不禁讚歎,楊玉果然美麗動人!有一首《憶秦娥》詞這樣描寫她:“香馥馥,樽前有個人如玉。人如玉,翠翹金鳳,內家妝束。嬌羞慣把眉兒蹙,逢人隻唱傷心曲。傷心曲,一聲聲是怨紅愁綠。”

鄭司理開口說道:“今天這場聚會,沒有外人,不必拘泥於禮法,咱們開懷暢飲,一定要儘興!”說著,便斟滿大杯酒,熱情地向單司戶勸酒,楊玉則在一旁輕聲唱歌助興。酒至半酣,單司戶看著楊玉,早已心醉神迷,難以自控,便假裝喝醉,不再飲酒。鄭司理早已看透他的心思,說道:“既然仁兄不勝酒力,就先到書齋休息一會兒,稍後再接著喝。”書齋是鄭司理平日看書的地方,裡麵擺放著書籍、字畫、琴、棋,還有一些古玩。單司戶此時哪有心思欣賞這些,一進書齋便倒身躺在竹榻上。鄭司理見狀說:“既然仁兄喝醉了,就先在這裡休息片刻。”說完,急忙轉身離開,還吩咐楊玉端上一杯香茶送去。

單司戶一直知道鄭司理有意撮合,如今見楊玉獨自前來送茶,心中明白這是個好機會。他急忙起身關上門,雙手抱住楊玉,傾訴愛慕之情。楊玉假意推辭,單司戶誠懇地說:“我傾慕小姐已久,難得有此機會。司理平日對我關照有加,即便知道了,想必也不會責怪。”楊玉也猜到了其中緣由,沒有再堅決拒絕,順從了單司戶。兩人在榻上互訴衷腸。

事後,單司戶私下問楊玉:“你才藝出眾,氣質高雅,不像一般的青樓女子,想必出身名門。今天就彆瞞我了,如實告訴我,你到底是誰?”楊玉滿臉羞愧,說道:“不瞞您說,我本出身官宦人家,流落到這裡,並非楊家親生。”單司戶大吃一驚,連忙追問:“既然出身官宦,你父親做什麼官?姓什麼?”楊玉忍不住淚流滿麵,說道:“我本姓邢,家住東京孝感坊,年幼時與姨母家的兒子定了親。父親曾擔任鄧州順陽縣知縣,不幸金兵入侵,父母都死於戰亂,我也被人擄走賣到這裡。”單司戶又問:“你夫家姓什麼?做什麼官?許配給你的男子叫什麼名字?”楊玉哭著說:“夫家姓單,當時擔任揚州推官。他兒子小名叫符郎,如今也不知是死是活。”說完,哭得更加傷心。

單司戶心中已經猜到她就是春娘,但沒有立刻說破,隻是安慰道:“你如今衣食無憂,每天生活愜意,官府也看重你,沒人敢輕視你。而且親人都在遠方,夫家存亡未卜,不如就隨緣生活,也能過好一生,何必如此悲傷呢?”楊玉皺著眉頭說:“我聽說‘女子生來就希望有個歸宿’,我不幸淪落風塵,實在是因為無依無靠。就算夫家還在,我也不敢奢望能團圓。要是能嫁給一個普通人,粗茶淡飯,做個尋常人家的媳婦,也比在這裡強上千萬倍。”單司戶點頭說:“你說得有道理。如果你真有這樣的想法,我一定幫你。”楊玉連忙磕頭致謝:“恩官若能救我脫離苦海,真是功德無量!”

兩人正說著,隻見鄭司理推門進來,笑著說:“美夢醒了沒?現在沒事了,接著喝酒吧。”單司戶說:“酒已經喝得太多,實在喝不下了。”鄭司理打趣道:“一分酒醉,十分心醉。”單司戶回應:“一分醉酒,十分感激您的恩德。”三人都笑了起來,重新回到宴席上,這一天,大家儘興而散。

幾天後,單司戶設下酒席,專門答謝鄭司理,也傳喚了楊玉前來侍奉。楊玉早早來到,單司戶這次沒有和她親昵調笑,而是神情嚴肅地問道:“你前些日子說,做普通百姓的妻子也心甘情願。我如今單身,還沒有正室,你願意跟著我嗎?”楊玉眼含淚水回答:“我就像荊棘,哪裡配得上鳳凰棲息?要是恩官能可憐我,收留我,讓我在您身邊做個侍妾,能衣食無憂,不用再做迎來送往的營生,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隻是擔心日後新主母性子嚴厲,容不下我。不過我自會忍耐,如果她對我疾言厲色,我情願吃齋念佛,終身獨居,以此報答恩官的恩德。”

單司戶聽了,心中一陣酸楚,這才明白她厭惡風塵是出自真心,並非隨口說說。不一會兒,鄭司理來了,看到楊玉臉上淚痕未乾,開玩笑說:“古人說樂極生悲,看來真是這樣啊?”楊玉端莊行禮,說:“憂愁從內心生發,難以斷絕。”單司戶便把楊玉立誌從良的事告訴了鄭司理,鄭司理說:“你若有這個心思,我一定全力幫忙。”這一天,三人飲酒暢談,相安無事。

宴席結束後,單司戶在燈下寫了一封家書,詳細說了嶽父邢知縣全家遭遇災禍,春娘流落成娼妓,厭惡風塵,誌向令人憐憫,自己願意重拾舊約,不嫌棄她的身份。單公拆開信一看,十分震驚,馬上請來邢四承務商量。兩家得知此事,都傷感不已。邢四承務決定親自前往全州處理婚事,同時讓單公寫信給太守,請求為春娘脫離樂籍。單公寫好信交給邢四承務,邢四承務便告彆出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過多久,邢四承務到了全州,直接來到司戶衙門,說明來意。單司戶先把事情告訴了鄭司理,鄭司理全力支持,說:“俗話說‘有錢就換朋友,富貴就換妻子’,可你甘願娶風塵女子,不因為對方的身份改變心意,就算是古人的高義,也不過如此。”於是,兩人一起去見太守,說明情況,單司戶還呈上了父親的書信。太守看完說:“這是好事,我一定照辦!”

第二天,邢四承務遞交狀子,請求官府為春娘解除賤籍,恢複良民身份,好讓她續上舊婚。太守當場批準。可一直等到中午,還沒看到官府下發文書。單司戶擔心事情有變,悄悄派人去打探消息,發現廚房正在忙忙碌碌準備宴席。他心想:“這酒席是為誰準備的?難道是要給楊玉擺離彆宴?事已至此,隻能靜觀其變。”

過了一會兒,果然傳喚楊玉去侍奉,而宴席上隻請了通判一人。酒過三巡,上了兩套菜肴後,太守把楊玉叫到跟前,將單司戶想續前緣,以及邢四承務請求脫籍的事,一一說了。楊玉拜謝道:“我這一生的生死榮辱,全靠恩官提拔。”太守問:“你如今還在樂籍,明天就要成為縣君,打算怎麼報答我的恩德?”楊玉回答:“恩官把我從火坑中救出來,這份恩德比山還重,我隻能每天祈禱,願恩官子孫富貴。”太守感歎:“如此美貌又有才華的女子,以後很難再遇到了。”說著,情不自禁地起身抱住楊玉,說:“你一定要好好報答我。”

通判是個正直的人,見狀立刻離席,嚴肅地說:“既然司戶和她早有婚約,那她就是司戶夫人,我們和她有同僚叔嫂的情誼。君子做事應合乎禮法,不能這樣亂來,以免有失風雅。”太守頓時清醒,羞愧地道歉:“我一時忘情,要不是通判提醒,都不知道自己錯了。如今對不起司戶,得向他當麵謝罪才行。”於是,他讓楊玉進內宅,和自己家眷見麵,又派人請來司理、司戶,到後堂一同飲酒,一直喝到天亮才散。

太守沒回衙門,直接去坐早堂,下發文書給楊家父母,讓他們把楊玉從樂籍中除名。楊家父母沒想到會這樣,哭著來見太守,哀求道:“我們養了女兒十幾年,費儘心血。如今既然承蒙您判決,我們不敢違抗,隻求能見她一麵再分彆,也算了了心願。”太守讓人傳話給楊玉,楊玉站在後堂,隔著屏風對楊家父母說:“我和丈夫重逢,是好事!雖然承蒙你們十幾年養育之恩,但這些年你們靠我也賺了不少錢,足夠養老。從此我們永彆,彆再掛念。”楊母還是哭個不停,太守把楊家父母喝退。

當天,太守派州裡的差役,從自己宅堂接出楊玉,直接送到司戶衙門,還拿出十萬錢私房錢,當作楊玉的嫁妝。單司戶再三推辭,太守堅持讓他收下。這一天,鄭司理做媒,邢四承務主婚,單司戶和楊玉依照禮法舉行婚禮,成就了洞房花燭之喜。

第二天,太守帶著一府官員都來祝賀,單司戶擺酒款待。邢四承務則回臨安,向單公複命。單司戶和妻子夫妻恩愛,自不必說。

時光飛逝,轉眼三年任期滿了。春娘對單司戶說:“我淪落風塵時,承蒙楊家父母照顧,和其他姐妹也相處得不錯,如今要離開,以後再也見不到了。我想擺幾桌酒席,和她們告彆,不知官人能不能答應?”單司戶說:“你的事,全州人都知道,不用隱瞞。擺酒告彆,也不礙什麼。”

春娘便在會勝寺設下宴席,派人去請楊家父母,以及以前關係好的十幾個姐妹來相聚。到了約定日子,單司戶先派人在會勝寺等候,等人到齊了,才來稟報。楊家父母先到,接著其他歌妓陸續趕來。仆人清點人數後,才稟明單司戶,請春娘出發。春娘出行時,仆從眾多,前呼後擁。到了會勝寺,和眾人相見,簡單寒暄後,便入席飲酒。

酒過幾巡,春娘起身挨個敬酒。其中有個姓李名英的歌妓,以前和楊玉家挨著住,音樂技藝都是楊玉教的,她常把楊玉當親姐姐,兩人感情深厚。自從楊玉脫離樂籍,李英心裡一直很羨慕,常常鬱鬱寡歡。這天,春娘來給她敬酒,李英突然抓住春娘的手,哭著說:“姐姐如今脫離苦海,飛上青雲,可妹妹我還深陷泥潭,看不到出頭之日,我們之間簡直是天壤之彆。姐姐,你一定要救救我!”說完,放聲大哭。春娘也忍不住心酸,淚流不止。

李英有一手絕活,針線活做得特彆好,能在黑暗中縫紉,針腳分毫不差。春娘見狀說:“我家司戶正缺個針線女工,妹妹願意來和我作伴嗎?”李英說:“要是姐姐能幫忙,讓我脫離這行當,那真是天大的恩德。如果司戶需要針線女工,我來做最合適,我了解姐姐的性子,比找個陌生人強多了。”春娘說:“話雖如此,但你以前和我平起平坐,現在怎麼能屈居我之下?”李英說:“我在風塵中,一直把姐姐放在前麵,何況現在我們身份懸殊,還有嫡庶之分。就算我每天侍奉姐姐,像侍奉長輩一樣,我也心甘情願,哪敢和姐姐平起平坐?”春娘說:“妹妹既然有這個心,我去和司戶商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晚宴席散後,春娘回衙把李英的事告訴單司戶,單司戶笑著說:“娶一個就夠了,怎麼還能再來一個!”春娘再三勸說,單司戶就是不答應,春娘心裡悶悶不樂。接下來幾天,李英不斷派人以看望春娘為名,催促這事。春娘又對單司戶說:“李家妹妹性情溫柔,針線活又是一絕,要是能有這樣的賢內助,實在難得。再說,官人要是不打算納妾就算了,要是想納妾,不如就納李家妹妹。我們從小相識,也不會尷尬。官人何不再去求求太守?萬一不成,也不過是碰個釘子,我也有理由回複李氏。要是僥幸成功,豈不是兩全其美?”

單司戶被春娘催得沒辦法,隻好先和鄭司理說了,拉著他一起去見太守,委婉說明緣由。太守笑道:“你這是想一箭雙雕啊?我一定照辦,就當彌補上次被通判指責的過錯。”於是,太守再次下發文書,為李英脫籍,送到單司戶家。單司戶把太守送的十萬錢,一半給李英作贖身費,一半給楊玉,感謝楊家的養育之恩。

從那以後,春娘和李英以姐妹相稱,相處得十分和睦。當初單飛英隻身赴任,如今一妻一妾,而且都才色雙全,這場意外的良緣,讓他滿心歡喜。

單司戶選定吉日,告彆一府官員,帶著妻妾回臨安老家。單飛英帶著春娘拜見父母,雙方想起過往經曆,不禁傷感,痛哭一場。哭完,單飛英又帶著李英來拜見。單公問李英是誰,單飛英如實說了她的來曆。單公大怒:“我們的至親骨肉流落他鄉,理應接回來,這是萬不得已。可你又牽扯外人,成何體統?”單飛英惶恐謝罪,單公還是怒氣難消,好在老夫人從中勸解,把李英帶到自己房中,原本想給她另尋歸宿。但李英堅決不肯,苦苦哀求留下。老夫人見她一片赤誠,便暫時留她作伴。過了幾天,老夫人看李英做事細心,性情溫順,又擅長針線活,就勸單公把她留下來給兒子做妾。

後來,單飛英升官做了令丞。上司聽說他娶歌妓的事,都覺得他重情重義,此事在官場傳開後,大家對他更加敬重,他也因此多次得到舉薦,最後官至太常卿。春娘沒有孩子,李英生下一個兒子,春娘視如己出。孩子長大後讀書成才,考中科舉,單家也成了臨安的名門望族。單飛英和春娘、李英的故事,在青樓中一直被傳為佳話,正如詩中所寫:“山盟海誓忽更遷,誰向青樓認舊緣?仁義還收仁義報,宦途無梗子孫賢。”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在遼東娶妻變強,成就匪王霸業 序列:凡神間的戲子 師門嫌我太狠辣,入朝堂後鎮天下 醜女重生後,她滅了前夫還想弑君 一不小心苟到寵妃了 戰神歸來花都最強守護 勢子論 為了給發小治病,我成為了殺手 人在蜀山,反清複明 海賊:偉大航路上的愛情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