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

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 木綿庵鄭虎臣報冤(1 / 2)

“荷花桂子不勝悲,江介年華憶昔時。天目山來孤鳳歇,海門潮去六龍移。賈充誤世終無策,庾信哀時尚有詞。莫向中原誇絕景,西湖遺恨是西施。”這首詩出自張誌遠之手。宋朝南渡之後,在紹興、淳熙年間,宋廷與外敵暫時休戰,君臣自以為天下太平,開始縱情享樂。士大夫們也沉迷於西湖的湖光山色,漸漸沒了收複中原的誌向。所以詩的最後一句才說“莫向中原誇絕景,西湖遺恨是西施”。

彼時的西湖,秋有十裡桂香,夏有三秋荷花,青山環抱綠水,金碧輝煌的樓台點綴其間,景致美不勝收。蘇東坡曾寫詩讚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然而,南宋君臣沉溺於山水之樂,忘卻了國家社稷的憂患,就如同當年吳王夫差被西施迷惑,最終招致亡國之禍。

當年,吳王夫差寵愛妃子西施,整日在百花洲、錦帆涇、姑蘇台等地遊玩賞樂。奸臣伯嚭迎合夫差的喜好,慫恿他極儘奢靡,殘害忠臣,最終導致越國趁機攻打,吳國滅亡。

南宋南渡後,儘管外族勢力猖獗,但中原百姓仍心係趙宋王朝,本有機會收複失地。可惜朝廷重用了幾個奸臣,他們貪圖享樂、懈怠朝政,最終導致宋朝走向滅亡。

這幾個奸臣分彆是秦檜、韓侂胄、史彌遠和賈似道。秦檜在宰相之位長達十九年,極力主張與外敵議和,不僅殺害了抗金名將嶽飛,還解除了張俊、韓世忠、劉錡等將領的兵權。韓侂胄擔任宰相十四年,陷害了丞相趙汝愚,打壓道學人士,輕率挑起邊境戰事,給國家和百姓帶來災難。史彌遠在相位二十六年,謀害了濟王趙竑,重用奸佞小人占據台諫之位,致使眾多正直之士遭到貶斥。當時蒙古勢力日益強盛,各種天災異象頻發,宋朝的國運已去了七八分。偏偏在這個時候,賈似道出現了。他執政十五年,一直蒙蔽朝廷,隻顧自己貪圖安逸、尋歡作樂。後來雖然他被貶官賜死在木綿庵,但也無法挽回宋朝滅亡的命運。有人寫詩感慨:奸邪之臣自古以來就誤國誤民,可惜君王卻輕信他們,若是朝廷能夠明辨忠奸,國家本可以長治久安。

時間來到南宋寧宗嘉定年間,浙江台州有個官員名叫賈涉,他前往臨安府等待選拔官職。主仆二人走到錢塘一個叫鳳口裡的地方,又饑又渴,便來到一戶農家休息,準備吃點東西。這戶人家竹籬環繞、茅舍簡陋,顯得十分荒涼。賈涉喊道:“有人嗎?”隻見蘆葦簾子掀開,走出一位婦人。

這婦人麵容圓潤如滿月,頭發烏黑似烏雲,臉上薄施粉黛,天生麗質,不刻意打扮也自有一番風韻。她眼眸明亮,手腕白皙,一看就是有福之相;雖然穿著粗布衣裙,戴著荊釵,一身村婦裝扮,卻也難掩出眾氣質。就像美玉藏於頑石之中,明珠墜入深潭,任誰見了都會心動,更何況是客居在外、情感容易波動的賈涉。

婦人見到賈涉,不慌不忙地行個萬福禮。賈涉看她麵相富貴,心中暗自盤算:“我如今壯年還沒有兒子,要是能娶她為妾,就心滿意足了!”於是對婦人說:“我正要去京城等待選拔官職,順路經過這裡,想討口飯吃,不知娘子能否幫忙做頓飯?事後一定答謝。”婦人回答:“做飯本就是我的分內事,何況是您這樣的貴客光臨,怎敢不答應?隻是我丈夫不在家,招待不周還請見諒。”賈涉見她應對得體,心裡更加歡喜。

婦人進去沒多久,就端出兩碗熟豆湯,說:“村裡沒有好茶,您就將就著解渴吧。”過了一會兒,又擺出給主仆二人準備的飯菜。賈涉從行囊裡拿出自帶的牛脯、乾菜等下飯菜。婦人隨後又拿來一個大瓷壺,裡麵盛滿熱水,放在桌上說:“請您漱口。”

賈涉見她熱情周到,便問:“娘子貴姓,為何獨自住在這裡?”婦人答道:“我姓胡,丈夫叫王小四。這幾年種田虧本,家裡實在太窮,他想帶我去投靠一個財主謀生。我發誓不去,丈夫拗不過我,隻好在附近人家打零工,我就獨自守著這間屋子。”賈涉說:“我有句不知深淺的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婦人說:“但說無妨。”賈涉接著說:“我略懂相麵之術,以娘子的才貌,絕不是久居貧賤之人。如今屈身於農夫,豈不誤了終身?況且你丈夫家境貧寒,也顧不上你的體麵。我年近壯年還沒有子嗣,正想納個妾室。若娘子願意跟我,我願意多給些錢財給你丈夫,讓他另娶他人,這樣對大家都好,你看如何?”婦人說:“我丈夫也幾次想把我賣掉,是我不肯。既然您有意照顧我,等我丈夫回來,您親自和他說吧,我不敢擅自做主。”

話還沒說完,婦人指著門外說:“我丈夫回來了。”隻見王小四戴著一頂破舊頭巾,穿著一件舊白布衫,醉醺醺地走進門。賈涉連忙起身說:“我正要去京城聽候選拔,順路在這裡吃飯,打擾了。”王小四回答:“沒關係。”接著對胡氏說:“有戶人家缺個針線女工,我看你針線活做得好,和他們說了,他們想請你去教他家女兒做活,先給了我兩貫足錢。這次你得聽我的,去一趟。”胡氏半倚在蘆葦簾子旁,回答:“我一個年輕婦人,臉皮薄,怎麼好去彆人家討生活?不去,不去。”王小四著急地說:“你不去,我可沒飯養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涉見對話契機正好,便借口去上廁所,悄悄囑咐家童去和王小四搭話:“大哥,你這麼漂亮的娘子,怎麼舍得讓她去彆人家做事?”王小四說:“小兄弟,你不了解我們窮人家的日子。人要是豁得出去麵子,就能勉強填飽肚子,可不像大戶人家能安安穩穩吃飯。我家這條件,實在養不起她這樣嬌貴的人。”家童又問:“要是有大戶人家願意出錢娶你娘子,你舍得嗎?”王小四毫不猶豫地說:“有什麼舍不得!”家童便把這話告訴了賈涉。賈涉讓家童和王小四談妥,以四十兩銀子的價格買下胡氏。王小四請來村裡的教書先生,寫好賣妻的文契,按了手印。雙方一手交銀,一手交契。王小四還擔心妻子不肯,好言相勸,卻不知胡氏早已對賈涉有意。這或許就是天定的緣分,兩人一拍即合。

當晚,賈涉主仆二人就住在王小四家。王小四在外間打地鋪作陪,胡氏則在裡屋獨自休息。第二天一早,賈涉起身催促胡氏梳洗完畢,吃過早飯,又請王小四在村裡另外雇了一頭牲口,馱著胡氏一同前往臨安。

賈涉帶著胡氏住在臨安的客棧,大約過了半年,他被選拔為九江萬年縣丞。之後,他將正妻唐氏接到任所。唐氏生性善妒且潑辣,賈涉平日裡就有些怕她。如今唐氏見丈夫娶了小妾,怒火中燒,天天在家吵鬨。又聽說胡氏已有三個月身孕,心裡盤算:“丈夫一直沒有兒子,如果這個賤人生了兒子,肯定會得寵,到時候我就鬥不過她了。就算我也能生孩子,也隻能讓我的孩子叫她的孩子哥哥,以後肯定會受欺負。不如趁早除掉這個禍根。”於是,唐氏找了個借口,將胡氏毒打一頓,扒去她的衣服,把她貶到丫鬟隊伍裡,讓她做燒茶煮飯、掃地擦桌、鋪床疊被這些粗活。還不許賈涉和胡氏同房,每天找各種理由打罵胡氏,想讓她流產。賈涉滿心委屈,卻毫無辦法。

一天,縣令陳履常邀請賈涉飲酒。賈涉和陳履常是同鄉,平日裡兩家往來密切,關係十分要好。賈涉來到縣衙,酒過三巡,陳履常見他滿臉愁容,便詢問緣由。賈涉實在瞞不過去,就把家中妻子嫉妒小妾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他還感慨道:“我們賈家傳宗接代的希望,全寄托在這個妾室身上了。不知陳大人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保全她和腹中胎兒?要是日後能生下兒子,那真是天大的幸事,賈家的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也會感激您的大恩大德。”

陳履常沉思片刻,說道:“想要保全倒也不難,隻怕你舍不得讓她離開身邊。”賈涉苦笑道:“現在妻子根本不讓我接近她,我們雖近在咫尺,卻如同遠在天涯,有什麼舍不得的?”陳履常湊近他,低聲說出一條計策,隨後取出一朵紅帛花,悄悄遞給賈涉,讓他把花交給胡氏作為暗號。這條計策的關鍵,全在這朵花上,日後自見分曉。

不久後的一天,陳縣令得知縣衙屬官賈涉的夫人唐氏身體抱恙,正在請醫診治。等唐氏病好後,陳縣令夫人準備了四盒茶果,前往賈涉家探望。唐氏熱情地留她坐下,還準備了一桌飯菜招待。席間,丫鬟們在一旁侍奉。閒聊時,陳縣令夫人說:“您府上有這麼多伶俐的丫鬟伺候,真是讓人羨慕。我家缺人手,連個會辦事、能回話的人都沒有,實在不方便。一時半會兒又找不到合適的,不知道能不能從您這兒借個丫鬟,幫我一段時間?等我找到合適的人,馬上送回來。”

唐氏心想,反正自己正嫉妒胡氏,巴不得她離得遠遠的,如今有這機會,又有縣令夫人開口,豈有不答應之理?就算丈夫有意見,也不敢違抗縣令的麵子。於是她連忙說道:“都是老相識了,說什麼‘借’字!就怕這些粗笨丫鬟不合您心意。您看上哪個,儘管帶走就是!”

陳縣令夫人道謝後,掃視一圈丫鬟,見其中一個容貌清秀,鬢邊正彆著那朵紅帛花,心裡便明白這就是胡氏,於是指著她說:“就借這位姑娘吧,看著很合適。”唐氏求之不得,立刻答應:“這丫鬟姓胡,來我家也沒多久。既然夫人喜歡,現在就讓她跟您走。”當天宴席結束,陳縣令夫人告辭。胡氏向唐氏拜了四拜,收拾好隨身衣物,跟著夫人的轎子去了縣衙。

事後,唐氏才把這件事告訴賈涉,賈涉裝作惋惜的樣子。實際上,胡氏到了縣衙後,陳縣令夫人將計劃和盤托出,並專門為她安排了房間休息。時光飛逝,轉眼十月期滿,八月初八這天,胡氏腹痛難忍,順利產下一個男嬰。陳縣令夫人對外隻說是丫鬟產子,沒讓賈涉家知道。

當時賈涉正在外地辦理公務,直到九月才回來,與陳履常見麵。陳履常悄悄把喜訊告訴他,賈涉感激涕零,提出想見見孩子。陳履常讓丫鬟請胡氏站在簾後,將孩子抱出來交給賈涉。賈涉抱著孩子滿心歡喜,望著簾後的胡氏,忍不住流下眼淚。兩人隔著簾子說了幾句知心話,隨後胡氏讓丫鬟把孩子抱了回去,賈涉才不舍地離開。從那以後,賈涉經常偷偷給胡氏送錢送物,家裡人大多心知肚明,唯獨瞞著唐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晃兩年多過去,陳縣令任期滿後要升遷,準備前往臨安赴任。賈涉不得不把胡氏母子的事告訴唐氏,說想接他們回家。唐氏一聽就炸了鍋,大吵大鬨,連陳縣令夫人也被她數落了幾句。鬨到最後,她非要賈涉把胡氏嫁出去,才肯讓孩子回家。

賈涉覺得嫁出胡氏倒也能接受,但他擔心孩子回來後,會被唐氏暗中加害,比如故意斷了孩子的奶水,因此猶豫不決。就在他左右為難時,下人來報:“台州有人來訪。”賈涉趕忙出去迎接,原來是他的哥哥賈濡。

賈濡此次前來,是因為朝廷要挑選良家女子入宮,作為太子妃嬪的候選人,他的女兒賈玉華也在入選名單中。賈濡想打通劉八太尉的關係,幫女兒在宮中站穩腳跟,所以來找賈涉商量對策。賈涉在臨安聽候選官時,曾租住在劉八太尉的房子裡,因此和太尉有些交情。

賈涉見到哥哥,心想真是來得及時,便把自己娶妾生子、唐氏嫉妒的事,詳細說了一遍,還愁眉苦臉地說:“如今陳大人即將離任,這孩子也沒個合適的去處。哥哥要是念及賈家傳宗接代的大事,就把孩子領去撫養,我感激不儘!”賈濡說:“我至今沒有子嗣,咱們是親兄弟,這孩子我不領,誰來照顧?”賈涉大喜過望,私下雇了奶娘,從縣衙接回孩子交給哥哥,還寫了封給劉八太尉的推薦信,又準備了些路費,送哥哥啟程。至於胡氏,賈涉拜托陳縣令帶走,任她改嫁。賈涉和胡氏雖然彼此不舍,但也彆無他法。

唐氏聽說丈夫把小妾和孩子都送走了,心裡十分滿意。可憐胡氏,不僅失去了孩子,還被迫與丈夫分離,跟著陳縣令一家上路。一路上,她悲痛欲絕,不停地哭泣,陳縣令夫人怎麼勸都沒用,連陳履常也漸漸不耐煩起來。

走到揚州時,陳履常吩咐水手找來媒婆,讓她給胡氏找個老實可靠的夫家,而且不要一分彩禮。俗話說“白送的老婆,誰不要”,沒過多久,媒婆就領來一個漢子,說是個手藝精湛的石匠,還一個勁兒誇他為人老實、做事本分。偌大的揚州城,難道真找不到更好的人家?其實這裡麵有門道——媒婆向來愛財,收了陳履常多給的幾貫謝禮,自然就促成了這樁婚事。

石匠見到陳縣令,規規矩矩磕了四個頭,站在一旁。陳履常看他衣著整齊、年輕力壯,又從未娶過親,還有門手藝能養家糊口,便把胡氏許配給了他。石匠沒花一分錢,就把胡氏領回家成了親。

再說賈涉,自從胡氏母子離開後,整天鬱鬱寡歡。沒想到有一天,唐氏突然染病臥床,吃了藥也不見好轉,最終撒手人寰。賈涉為她置辦棺木入殮後,辭去官職,扶著靈柩回到故鄉。回到老家,他悲喜交加:喜的是看到孩子比以前長大了不少;悲的是胡氏已嫁作他人婦,兩人再無相見之日。人生之事,就像花兒遭遇風雨,雨停了花也殘了,世間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呢?

賈家的孩子漸漸長大,七歲時就展現出過人的聰慧,讀書過目不忘。父親為他取名似道,表字師憲。到十五歲時,賈似道已經博覽群書,下筆便能成文。然而命運弄人,他的父親賈涉、伯伯賈濡相繼因病離世。料理完喪事,賈似道沒了管束,開始放縱自己,賭博、鬥雞、騎馬閒逛、飲酒作樂,無所不為。短短四五年間,兩家的家產就被他揮霍殆儘。

此前,賈似道聽說嫡母胡氏改嫁到揚州,成了石匠的妻子;姐姐賈玉華則被選入宮中。他尋思:“揚州路途遙遠,石匠的手藝也掙不了多少錢。聽說姐姐選入沂王府,如今沂王做了皇帝,寵愛一個姓賈的妃子,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姐姐?不如先去京城,探探情況。”此時正值宋理宗端平初年,或許是賈似道時來運轉,他變賣了家中剩餘的物件,湊了些盤纏,收拾行囊前往臨安。

臨安作為都城,繁華熱鬨,人潮熙攘。初來乍到的賈似道,沒有一個熟人,打聽不到任何消息,隻能整日在西湖邊閒逛,偶爾去賭場玩樂,或是在街巷中遊蕩。沒幾天,他的錢就花光了,衣衫也變得破舊不堪,隻能在西湖邊靠幫人做事換口飯吃。

一天,賈似道喝醉後感到疲倦,在棲霞嶺下小憩。一位身著布袍、手持羽扇的道人從嶺下經過,見到賈似道後,停下腳步,目不轉睛地打量了他許久,說道:“年輕人,你要好好保重自己,將來的功名不在韓魏公之下。”韓魏公即韓蘄王韓世忠,他位極將相,備受世人敬仰,那是何等顯赫的功名,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與之比肩?賈似道聽了這話,隻當是對方在開玩笑,並未當真,而道人也自行離開了。

幾天後,賈似道在平康巷趙二媽家,酒後與人賭博起了爭執,不慎失足從台階上摔下,額頭磕破,鮮血直流。雖然沒有大礙,但額頭上留下了一道疤痕。一次在酒館中,他又遇到了之前的那位道人。道人見狀,連連跺腳歎息:“可惜啊,可惜!你的麵相已破,即便日後功名顯赫,也難以善終!”賈似道一把拉住道人的衣服,急切地問道:“如果我真有獲得功名的命數,就算能有一天得償所願,死也無憾。可我如今流落街頭,無依無靠,怎樣才能有出頭之日?富貴又從何而來?”道人再次端詳他的氣色,說道:“你的困頓之相已經消散,不出三天,定會有奇遇,從此平步青雲。但你飛黃騰達之後,千萬不要與秀才作對,一定要記住!”說完,道人又離開了。賈似道將信將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不容易等到第三天,賭博場的陳二郎來找賈似道,告訴他:“朝廷最近冊封了賈貴妃,皇帝對她十分寵愛,言聽計從。賈貴妃說自己家在台州,皇帝特意派劉八太尉去台州尋訪她的親族。你之前總說有個姐姐在宮裡,會不會就是這位貴妃?我特意來告訴你。要是真有這層關係,你快去投奔劉八太尉,肯定會有好處。”

賈似道聽後,如夢初醒,心想:“父親在世時,常說曾在劉八太尉家借住,往來密切;姐姐能入宮,也多虧劉八太尉幫忙。我一到臨安,就該去投奔他,卻白白浪費了這麼多時間,真是可笑!不過,我現在衣衫襤褸,怎麼好去見劉八太尉?”他靈機一動,去當鋪租了一身嶄新的衣服,戴了一頂新頭巾,大搖大擺地來到劉八太尉府,自稱是故人之子,來自台州,姓賈,有事求見。

劉八太尉正準備動身去台州尋訪賈貴妃的親族,聽到通報,擔心是有人冒名頂替,便叫來一個心腹隨從,先仔細詢問來人的來曆,確認無誤後才準許相見。不一會兒,隨從回稟:“是賈涉的兒子賈似道。”劉八太尉立刻說:“快請進!”要知道,內相衙門規矩森嚴,平日裡輕易不會用“請”字,這次完全是看在賈貴妃的麵子上。

賈似道見到劉八太尉後,急忙下拜。太尉雖然回了禮,但心中仍有疑慮,經過一番詳細詢問,才確定他的身份。劉八太尉留賈似道吃了飯,安排他在書館中住下。第二天一早,劉八太尉入宮,將此事稟報給賈貴妃。貴妃向理宗皇帝說明情況後,宣賈似道入宮相見。姐弟倆一見麵,想起過往,抱頭痛哭。隨後,貴妃帶著賈似道拜見皇帝,哭著說:“臣妾隻有這一個兄弟,如今他無家無室,懇請陛下多多關照。”理宗皇帝隨即下旨,任命賈似道為籍田令,還命劉八太尉在臨安城中為他安排一處宅院;又挑選了十名宮中美女,賜給他做妻妾;另外賞賜黃金三千兩、白銀十萬兩,作為他的家資。

賈似道謝恩後,與劉八太尉一同出宮。他特意囑咐劉八太尉:“承蒙皇上賜我住宅,最好能在西湖附近,這樣才合我心意。”劉八太尉為了討好賈貴妃,自然想儘辦法滿足賈似道的要求,特意挑選西湖邊的大宅院,自己貼錢,以雙倍價格買下送給他,還為他備齊了奴仆和各種用具。第二天,宮中送來十名美女,貴妃又私下贈送了十幾車金銀珠寶、珍玩器皿。

賈似道一朝富貴,拿出百金賞給陳二郎,感謝他通風報信;又拿出百金酬謝當鋪借給自己衣服,當鋪哪裡敢收,反而備下厚禮前來祝賀。從那以後,賈貴妃經常宣召賈似道入宮相聚,皇帝遊湖時,也時常駕臨他的私宅,有時一同飲酒、賭博、遊戲,相處得如同家人一般,對他恩寵有加。

賈似道仗著皇親國戚的身份,毫不顧及體麵,每天不是坐轎就是騎馬,出入各大妓院。遇到合心意的女子,不管多少人,都拉到西湖上,與賓客乘船遊玩。要是賓客眾多,就分乘多艘船,還有小船來回穿梭,運送酒菜。有人可能會問,賈似道出身低微,哪來這麼多賓客?正如古詩所說:“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賈似道成了皇親國戚,朝廷對他的恩寵日益隆重,誰不想攀附他?隻要有一人得到重用,就會相互舉薦,他家自然門庭若市。文人如廖瑩中、翁應龍、趙分如,武臣如夏貴、孫虎臣等,都是他門客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其他的就不一一列舉了。

一天,理宗皇帝遊覽禦花園,登上鳳凰山,夜晚望見西湖燈火通明。他對身邊的人說:“這肯定是賈似道在遊湖。”派人飛速打探,果然如此。皇帝將此事告訴賈貴妃後,還賞賜了一車金帛,作為賈似道遊湖的酒資。有了皇帝的縱容,賈似道更加肆意妄為,毫無顧忌。

當時,宋朝借助蒙古的力量滅掉了金國,之後又聽從趙範、趙葵的建議,與蒙古發生衝突,想要據守黃河、邊關,收複三京地區。蒙古以此為由,興兵入侵,指責宋朝違背盟約,淮河、漢水一帶局勢動蕩,皇帝憂心忡忡。賈似道心想,自己無功卻深受寵信,怎樣才能升官晉爵呢?又擔心遭到他人彈劾。他覺得,要想立下蓋世功名,謀取高位,隻有安定邊疆、抵禦外敵這一條路可走,這也是當下最要緊的大事。於是,他向皇帝自薦,稱自己精通兵法,願意前往淮揚招兵破敵,為朝廷穩固東南局勢。理宗皇帝大喜,封他為兩淮製置大使,在淮揚建立帥府。賈似道謝恩後,辭彆朝廷,帶著妻妾和門客,前往淮揚赴任。

三天後,賈似道秘密派心腹去打聽生母胡氏的下落,果然得知她跟著一個石匠,住在廣陵驛東首。消息確認無誤後,心腹回來向賈似道稟報。賈似道立刻安排轎馬和隨從,帶著儀仗前去迎接。衙門裡的聽事官率領眾人,見到胡氏就磕頭行禮,把胡氏嚇得不輕。聽事官傳達了賈似道的意思,胡氏這才稍稍安心。胡氏說:“我既然嫁為人婦,不能擅自做主。”她急忙派人去找石匠回家,把事情說了一遍。石匠也想跟著一起去,胡氏阻攔不住,隻好一同前往。一路上,胡氏坐著轎子走在前麵,石匠騎著馬跟在後麵,一行人前呼後擁,來到了賈似道的製使府。


最新小说: 八零二嫁殘疾大佬,嬌妻被寵上天了 法醫張新1825 武道江湖錄 直播算命:開局完虐假千金 他技能都淬毒的,你真當他獸醫啊 關於我菜成百鬼之主這回事 變成猴子後每天都在發瘋打人 婉風沉 喜歡你很久了 我在遼東娶妻變強,成就匪王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