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盛世的元宵佳節,十裡長街掛滿燈球,與天上的明月交相輝映。無數王孫公子和年輕女子,身著華麗的綢緞,在熱鬨的人群中,心中都懷著對美好愛情的向往。
話說北宋時期,東京汴梁城在宋徽宗年間,元宵佳節放燈開市,繁華至極。城中有一位貴官公子,姓張,年方十八,生得聰慧英俊,尚未娶妻。元宵這天,他到乾明寺觀燈,在大殿上撿到一塊紅色絲帕,帕角係著一個香囊。仔細一看,絲帕上有一首詩:“囊裡真香心事封,鮫綃一幅淚流紅。殷勤聊作江妃佩,贈與多情置袖中。”詩的末尾還有一行小字:“有情的人若拾得這塊帕子,不可相忘。請在來年正月十五的夜晚,到相藍後門相見,到時候車前掛有鴛鴦燈的,就是我。”
張生反複吟誦這首詩,讚歎許久,便也和了一首:“濃麝因知玉手封,輕綃料比杏腮紅。雖然未近來春約,已勝襄王魂夢中。”從那以後,張生度日如年,好不容易盼到新的一年。臨近元宵,他想著赴去年的約定,便於十四日晚,在相藍後門等候。果然看到一輛馬車,車上掛著一對鴛鴦燈,隨行護衛眾多。張生又驚又喜,卻找不到機會搭話,隻好在車旁吟詩:“何人遺下一紅綃?暗遣吟懷意氣饒。料想佳人初失去,幾回纖手摸裙腰。”
車中的女子聽到張生吟詩,心中暗想,去年遺落香囊引出的緣分,看來要成真了。她掀開簾子偷看,見張生容貌俊美,舉止優雅,心中愈發心動,便讓侍女金花向張生表達心意,張生也心領神會。不一會兒,馬車遠去,消失在夜色中。
第二天晚上,張生又在老地方等候。不久,一輛青色的舊馬車緩緩駛來,沒有隨從,車前同樣掛著鴛鴦燈。張生一看,車裡坐的不是昨夜的女子,而是一位尼姑。車夫說:“送師父回寺院。”張生正猶豫時,隻見尼姑向他招手,他便悄悄跟了上去,來到乾明寺。老尼姑在門口迎接,說:“怎麼回來得這麼晚?”尼姑進了院子,張生跟著來到一間小軒,軒中已點燈設宴。隻見尼姑脫去道袍,露出如雲的青絲,身著紅裳,在月光下格外動人。兩人並肩而坐,老尼在一旁侍奉。
飲酒過後,女子說:“我想看看去年相約的信物。”張生拿出香囊和紅絲帕,女子看後笑道:“京城往來人這麼多,偏偏被你撿到,這難道不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姻緣?”張生說:“當時撿到,我還和了一首詩。”於是念出自己寫的詩。女子高興地說:“你就是我的真命天子!”
就這樣,兩人互訴衷腸。很快,雞叫了起來,女子說:“我是霍員外家的第八房小妾。員外年老多病,一年到頭都不來我房裡。我每晚焚香祈禱,希望能遇到一個好郎君,成就美滿姻緣。幸好遇到你,我的心願終於實現了。我現在用計脫身,不能再回去了。我這一生已經屬於你,情願生死相隨,不然我又該何去何從?”張生說:“我又不是鐵石心腸,怎麼忍心和你分離?隻是一時想不出辦法。如果事情敗露連累到你,不如我們一起懸梁自儘,做一對風流鬼。”說完,兩人相擁而泣。
這時老尼走進來,說:“你們想要成為夫妻,隻怕是沒用心思考,何必做這種沒結果的事!”兩人趕忙跪拜,向老尼求計。老尼說:“你們要是能遠走他鄉,改名換姓,在千裡之外生活,就能長相廝守。”兩人低頭聽從老尼的安排。老尼拿出一包金銀,交給張生,說:“這是小娘子平日存下的,現在送給你,當作路費。”張生也回家收拾了細軟。當晚,他們拜彆老尼,一起離開,到通津邸借宿。第二天一早,雇了船,從汴梁出發,渡過淮河,來到蘇州平江,置辦房產定居。兩人情投意合,白頭偕老,正如人們所說:“意似鴛鴦飛比翼,情同鸞鳳舞和鳴。”
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呢?因為還有一個聰慧俏皮的女子,也在元宵觀燈時,遇到了一個狂放不羈的年輕秀才,從而引出了一場奇事。不知道他們最終能否成為夫妻?且聽下回分解。正所謂:“燈初放夜人初會,梅正開時月正圓。”
再說那女子遇到的人,是越州人士,名叫張舜美,剛滿二十歲,是個容貌英俊、風度翩翩的秀才,隻是還沒遇到施展才華的機會。他偶然到杭州參加鄉試,未能中舉,便在客棧滯留了半年多。恰逢上元佳節,舜美關上房門,出門遊玩。杭州是個熱鬨非凡的地方,到底有多好呢?柳永的《望海潮》一詞,就專門描繪了杭州的美景:“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奢華。重湖疊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弦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時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到鳳池賒。”
舜美看著眼前的美景,詩興大發,隨口吟誦了一首《如夢令》抒發心情:“明月娟娟篩柳,春色溶溶如酒。今夕試華燈,約伴六橋行走。回首,回首,樓上玉人知否?”他一邊吟誦一邊前行,遠遠看見燈影中,一個丫鬟斜挑著一盞彩鸞燈,後麵跟著一位女子緩緩走來。這女子梳著如雲的發髻,眉似彎彎的新月,姿態嫵媚,容貌嬌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舜美一見到這位女子,原本沉醉的心思瞬間清醒,急忙整理衣冠,像湯瓶一樣搖搖晃晃地湊上前去。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舉動呢?原來,想要結識心儀之人,往往在初次見麵時就要施展手段。對於萍水相逢的人,有許多試探了解的方法。作為追求者,且聽我說說那些交友的訣竅:要展示優雅的姿態,適當穿著光鮮的服飾;遠遠觀察、近處打量,全靠眼神傳遞心意;若想接近對方,就要緊緊跟隨。自己有意,自然要傳遞情意;對方若是動心,必然會回應微笑。點頭示意要領會,咳嗽暗示也要明白。關鍵時刻不能遲緩,閒暇時也要製造機會互動。說俏皮話時要謹慎,表達熱情時要大膽。麵對對方的冷漠,要分辨真假;對方回頭回應,就知道有戲。其中的各種技巧難以說儘,但隻要用心,就能巧妙成事。哪怕對方心如鐵石,也能把對方的心意暖成蜜糖。
再說那女子,被舜美這般撩撥,再也按捺不住,頓時心慌意亂,腿腳發軟。她癡呆了好一會兒,兩人四目相對,眼中滿是情意。女子走得快,舜美就跟得快;女子走得慢,舜美也跟得慢,隻是一直沒能說上話。不知不覺,他們來到眾安橋,橋上買賣的人來來往往,十分擁擠。過了眾安橋,舜美卻找不到女子的蹤影,隻好悶悶不樂地回到住處。打開房門,隻覺風兒吹得人心煩,燈光昏暗,枕頭冰冷,被子也不暖和,怎麼能睡得著?他心裡一直想著那個女子,隻盼著能再和她見上一麵。世上竟有如此癡心的男子,實在令人啼笑皆非。真是:“半窗花影模糊月,一段春愁著摸人。”
舜美好不容易熬到天亮,起來梳洗完畢,吃過三餐,看到街上的人又開始準備賞燈。他心裡實在按捺不住,急忙關上房門,又來到昨晚相遇的地方。他站了一會兒,轉了一會兒,找了一會兒,靠在牆邊等了一會兒,又發了一會兒呆,可就是等不到那女子。於是,他又作了一首《如夢令》排解心中的愁緒:“燕賞良宵無寐,笑倚東風殘醉。未審那人兒,今夕玩遊何地?留意,留意,幾度欲歸還滯。”
張舜美吟誦完自己新作的《如夢令》,又在原地等了許久。就在他準備返回時,突然看見那個小丫鬟挑著彩鸞燈,和那位女子從人群中擠了出來。女子一眼瞥見舜美,頓時笑容滿麵,而舜美也察覺到,自己與女子的關係已有了五六分進展。
隻見女子徑直走向鹽橋,進入廣福廟中上香。她虔誠地禮拜完畢後,轉身走進後殿。舜美悄悄跟在後麵,女子不經意間回頭,忍不住輕聲笑了出來。舜美厚著臉皮,也報以微笑。兩人在廟中挨挨擠擠,全然不顧旁人眼光。臨走時,女子故意從袖中掉落一個同心方勝。舜美心領神會,彎腰拾起,在燈下小心翼翼拆開,裡麵是一張花箋紙。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竟讓這位秀才陷入了長達一兩年的相思之苦,甚至險些丟了性命。
花箋紙上寫的是什麼呢?原來是一首《如夢令》:“邂逅相逢如故,引起春心追慕。高掛彩鸞燈,正是兒家庭戶。那步,那步,千萬來宵垂顧。”詞後還寫著:“小女子的家在十官子巷中,朝南第八家。明日父母兄嫂要去江邊舅舅家看燈會,十七日才回來,隻剩我和侍女小英在家。鬥膽邀請公子前來,稍慰我心懷。我定會焚香掃地,恭候大駕。妾劉素香拜上。”
舜美反複看了許久,心中大喜過望。等女子離開後,他滿心歡喜地回到客棧,興奮得整夜未眠。第二天是正月十五,舜美好不容易熬到天黑,便來到女子所說的地方,卻不敢貿然進去。他又作了一首《如夢令》,在門前徘徊吟唱:“漏滴銅壺聲唱咽,風送金猊香烈。一見彩鸞燈,頓使狂心煩熱。應說,應說,昨夜相逢時節。”
女子聽到歌聲,掀開簾子走出來,果然是昨晚燈會上遇見的心儀之人。她將舜美迎進房中,吹滅油燈,兩人互訴衷腸,約定終身。舜美感動地說:“我隻是個過路書生,承蒙姑娘垂青,如同凡人遇見仙子。我一介白麵書生,實在不知如何報答。”素香輕拍舜美的背說:“我喜歡你胸中的才華,並非貪圖錢財。”舜美連連稱謝。
素香突然長歎一聲,流淚說道:“今日一過,明日父母回家,我們就不能再相聚了,這可如何是好?”兩人沉思許久,素香提議:“我們不如私奔,免得忍受相思之苦,你覺得如何?”舜美大喜:“我有遠房親戚在鎮江五條街開招商客棧,我們可以去投奔。”
當晚,素香收拾了一包金銀珠寶,女扮男裝,與舜美攜手離開。從二更走到快天亮,才到北關門下。為什麼短短三四裡路走了這麼久?原來素香腳小,平日裡隻在閨房中緩步慢行,如今穿著大靴子走長途,心裡又慌,自然走不快。再加上出城進城的人多,兩人在擁擠中被人群衝散。素香隨著人流出了城門,往半塘方向走去。
舜美擔心她一個弱女子擠不出去,急忙回身詢問守門軍士。軍士說:“剛才有個少年秀才往回走了半裡多地。”舜美麵對幾條岔路,不知如何是好,猶豫片刻後,隻好原路返回尋找。等他到十官子巷,女子家的門已經關上,悄無聲息;再回到北關門,城門也關了。舜美整整找了一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天亮後,舜美出了城門,來到新馬頭,看見一群人圍著一隻繡鞋議論紛紛。舜美認出那是素香的鞋,聽到眾人說有女子溺水身亡,遺落了這隻鞋,頓時驚出一身冷汗。回到城中,又聽聞滿城都在傳言劉家女兒被拐,疑似投水自儘,官府正在四處緝拿。舜美本就辛苦奔波了一晝夜,又得知噩耗,回到客棧後一病不起,病情愈發嚴重。
再說劉素香自與舜美失散後,從二更走到五更才到新馬頭。她心想舜美找不到自己,一定會先去鎮江,便故意脫下一隻繡花鞋留在地上,以免家人繼續尋找。趁著天還沒亮,她租船順流而下。一路上,她小心隱藏身份,船家都沒發現她是女子。
到了鎮江,付了船錢上岸後,素香開始四處打聽張舜美的親族。可惜她忘了具體姓名和住址,問來問去毫無頭緒。眼看太陽西沉,她還沒找到落腳之處,偶然走到一座江亭休息。此時是正月二十二日,月亮出來得晚,夜色蒼茫,江麵上漁燈閃爍。
素香想到自己為了愛情拋家舍業,如今又與愛人失散,忍不住痛哭起來。就在她獨自悲歎時,亭角暗處走出一位尼姑,問道:“你是人是鬼?為何如此傷心?”素香回答:“承蒙師父垂問,我便如實相告。我是浙江人,隨丈夫赴任去新豐,途中船夫見財起意,殺害了我丈夫和仆人,想對我不軌,我拚死不從。趁船夫喝醉,我換上丈夫的衣服逃了出來,偶然來到這裡。”素香不便說出私奔之事,便編了這樣一段經曆。
尼姑聽後同情地說:“老身從施主家回來晚了,沒想到在這裡遇見你,這定是前緣。你願意跟我走嗎?”素香感激地說:“我離家千裡,若蒙師父提攜,便是再生之恩。”尼姑說:“出家人以慈悲為本,這是分內之事。”素香拜謝。
天亮後,素香隨尼姑來到大慈庵,換上素衣,束發戴冠,獨居一室。她聰慧過人,各種經咒看過就能背誦,每天虔誠地參拜神佛,祈求能與舜美重逢。尼姑見她溫順虔誠,覺得自己收了個好徒弟。
另一邊,舜美在客棧中經過醫治,病情逐漸好轉。他不願回家,留在客棧中苦讀經史。時光飛逝,又到了上元燈節。舜美想起去年的經曆,再次來到十官子巷,隻見景物依舊,卻不見了意中人。他心情低落地回到房間,吟誦起秦少遊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在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誦罷,舜美失魂落魄,灑淚而歸。麵對物是人非的景象,他絕望之下立誓終身不娶,以報答素香的深情。
時光飛逝,張舜美在杭州一晃度過三年。恰逢科舉大考之年,他一舉高中,成為解元。在熱鬨的鹿鳴宴結束後,舜美立刻寫信向父母報喜。一時間,家中親友紛紛登門祝賀,熱鬨非凡。幾天後,他收拾好琴、劍和書箱,踏上前往京城參加會試的路途。一路上,他風餐露宿,當乘船行至鎮江江口,正準備渡江時,突然狂風大作。船夫無奈,隻好將船停靠岸邊,等待風停。然而,這風一連刮了好幾天都沒有停歇的跡象,舜美隻能滯留在當地。
再說劉素香,在大慈庵中不知不覺也度過了三年時光。一天夜裡,她突然夢見白衣大士告訴她:“你的丈夫明天就來了。”素香猛地驚醒,渾身冷汗淋漓。她心想:“平日裡從未做過這樣的夢,真是太奇怪了!”但她並未將此事告訴庵中的師父。
舜美在船上一日日地等待,心中煩悶不已,便獨自上岸散步,沿著江邊閒逛。不知不覺間,他走進一片鬆竹林,林中坐落著一座小庵,匾額上寫著“大慈之庵”,環境清幽雅致,十分討人喜歡。舜美走進庵內,庵主熱情地出來迎接,將他請到中堂,為他沏茶。或許是上天有意安排,劉素香透過窗欞看到來人,頓時目瞪口呆,仿佛從夢中驚醒。
此時,尼姑進房換茶,素香急忙將事情的緣由告訴她。尼姑出來後,便問舜美:“相公可是越州的張秀才?”舜美驚訝地問:“我與師父素不相識,您怎麼會知道我?”尼姑又問:“那您可曾娶妻?”舜美不禁流下眼淚,回答道:“我曾有妻劉氏素香,三年前元宵觀燈時失散,至今不知她是生是死。如今我雖然僥幸中了解元,就算進京考中進士,此生也發誓不再娶妻。”
尼姑聽後,便將素香喚出。二人一見麵,立刻抱頭痛哭。許久之後,他們才止住淚水,說道:“沒想到今生還能再次相見!”兩人悲喜交加,連忙向老尼姑拜謝。隨後,他們沐浴更衣,來到大士像前,焚香虔誠叩拜。為了感謝老尼姑,舜美拿出百兩白銀和兩匹綢緞作為壽禮。拜彆老尼姑後,二人攜手回到船上。這對分離已久的戀人,終於重逢,真可謂是缺月重圓,斷弦再續,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
他們一路前往京城,舜美在科舉中接連高中,被授予福建興化府莆田縣尹的官職。在向皇帝謝恩後,舜美帶著妻子踏上回鄉之路。途經鎮江時,二人特意再次拜訪大慈庵,贈送給尼姑一錠黃金以表謝意。回到杭州後,他們直奔十官子巷,遞上拜帖。
劉素香的父親看到車馬停在家門口,大紅帖子上寫著“小婿張舜美”,還以為送錯了。正要推辭,卻見一對年輕夫婦身著朝廷命服,雙雙跪在庭院中。素香的父母兄嫂又驚又喜。素香的母親說道:“自從元宵丟了你,聽說你投水死了,我們傷心欲絕。沒想到今日還能再相見,還得了這麼好的女婿,真是我們劉家的福氣!”
劉家大擺筵席,慶祝了好幾天,還讓侍女小英跟隨素香一同離開。之後,舜美夫婦告彆嶽父嶽母,回到家中拜見父母。舜美將之前的經曆詳細告知父母,並讓妻子出來拜見公婆。張父、張母欣喜萬分,設宴慶賀。沒過幾天,舜美便帶著妻子告彆父母,前往任職之地。
後來,舜美官運亨通,一直做到天官侍郎,張家子孫也十分顯貴。有詩為這段曲折而美好的姻緣作證:“間彆三年死複生,潤州城下念多情。今宵然燭頻頻照,笑眼相看分外明。”
喜歡古典白話合集請大家收藏:()古典白話合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