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第八卷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醒世恒言第八卷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醒世恒言第八卷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2 / 2)

轉眼間三天過去了,玉郎和慧娘幾乎形影不離。養娘卻急得不行,她提心吊膽地催促玉郎:“已經過了三天,該跟劉大娘說要回去了吧!”玉郎正和慧娘愛得熾熱,哪裡舍得走,便找借口說:“我怎麼好開口說要走?還是等我母親叫張六嫂來說比較好。”養娘覺得有理,隻好先回孫家去了。

再說孫寡婦這邊,自從把兒子扮成新娘嫁出去,心裡就一直七上八下。左等右等不見張六嫂來報信,好不容易熬到第四天,養娘一回家,她就急忙詢問情況。養娘把劉璞生病、慧娘陪拜,還有玉郎和慧娘夜間相處的事,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孫寡婦一聽,急得直跺腳:“壞事了!你趕緊去把張六嫂找來!”

養娘很快帶著張六嫂回來。孫寡婦趕忙說:“六嫂,之前說好三朝就把人送回來,現在時間到了,你快去劉家說說,讓他們趕緊把我女兒送回來!”張六嫂帶著話來到劉家,正巧碰上劉媽媽在玉郎房裡聊天。她轉達了孫家想接“新娘”回去的意思。

玉郎和慧娘心裡正舍不得分開,暗暗盼著劉媽媽不答應。果然,劉媽媽一口回絕:“六嫂,你做媒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哪有三朝媳婦就回娘家的道理?之前孫家不肯嫁,那是他們的事。現在人既然進了我劉家的門,就是我家的人,哪能由著他們的性子來?我千辛萬苦才娶個媳婦,剛三天就想接走,這話傳出去都讓人笑話!他們家也有兒子,以後娶媳婦,看他們願不願意三朝就放人回去?聽說親家母也是個知書達理的人,真不知道她怎麼開得了這個口!”一番話說得張六嫂啞口無言,隻好空著手回去,不敢向孫家交差。養娘擔心兩人的事被人撞破,就一直守在房門口,也不敢回家。

另一邊,劉璞自從成親那晚出了一身冷汗後,病情竟然慢慢好轉了。他聽說媳婦已經娶回家,而且模樣十分標致,心裡一高興,病也好得更快了。過了幾天,他勉強能起身,半躺半坐地調養著,身體也一天天硬朗起來。等能自己梳洗後,就想去新房看看妻子。

劉媽媽擔心他剛痊愈,身體還虛弱,就讓丫鬟攙扶著,自己也跟在後麵,一行人慢慢走到新房門口。養娘正坐在門檻上守著,丫鬟喊道:“大官人來了!”養娘趕緊起身,大聲通報:“大官人進來了!”玉郎正和慧娘親昵地說笑,聽到動靜,慌忙分開。

劉璞掀開門簾走進屋,慧娘迎上去說:“哥哥,恭喜你能梳洗了,不過還是彆太勞累。”劉璞笑著說:“沒事!我就出來走走,一會兒就回去休息。”說著便向玉郎作揖行禮。玉郎急忙轉過身,道了個萬福。劉媽媽見狀,忙說:“我的兒,彆急著行禮!”又看到玉郎背對著兒子,便說:“娘子,這就是你官人,病好了特意來見你,怎麼還轉過身去?”她走上前,把玉郎拉到兒子身邊,感慨道:“你們倆可真是般配!”

劉璞看到妻子容貌美麗,心裡歡喜得不得了,精神也更好了,病情又好了幾分。劉媽媽怕兒子累著,便說:“回去歇著吧,彆累壞了身子。”說著讓丫鬟扶著劉璞,慧娘也跟著一起送他回房。玉郎看著劉璞,雖然還帶著病容,但也算儀表堂堂,心想:“姐姐嫁給他,也不算委屈。”可又轉念一想:“現在姐夫病好了,要是晚上來同房,我的事肯定就瞞不住了,得趕緊回去!”

到了晚上,玉郎對慧娘說:“你哥哥病好了,我不能再待下去了。你去勸勸母親,送我回家,把你姐姐換過來,這樣我們的事或許還能瞞住。再不走,遲早要露餡!”慧娘著急地問:“你走了,我的終身可怎麼辦?”玉郎無奈地說:“我也想了又想,可你已經許配了人家,我也有婚約在身,實在想不出什麼辦法能讓我們在一起,這可如何是好?”慧娘哭著說:“你要是沒辦法娶我,我發誓這輩子隻跟你在一起,絕不會再嫁給彆人!”說完,便嗚嗚地哭了起來。玉郎心疼地為她擦去眼淚,安慰道:“彆難過,讓我再想想辦法。”

從這以後,兩人雖然心裡都惦記著回家的事,但實在舍不得分開,就把這事暫時擱置在一邊。一天午飯後,養娘去後麵辦事了。玉郎和慧娘關上房門,又開始商量兩人的未來。可思來想去,始終想不出好辦法,想到以後可能要分開,兩人心裡痛苦不已,隻能緊緊相擁,默默流淚。

說來也巧,這天劉媽媽剛好從新房前經過,忽然聽到裡麵傳來哭泣聲。她好奇地湊到牆縫前一看,隻見玉郎和慧娘相互摟抱著,哭得傷心。劉媽媽見狀,心裡頓時起了疑心,覺得這事絕不簡單。她本想當場發作,可又擔心兒子剛病好,知道了會氣壞身子,隻好強忍著怒火。她走到房門前,大聲喊道:“快開門!”

玉郎和慧娘聽到是劉媽媽的聲音,慌忙擦乾眼淚,起身開門。劉媽媽走進屋,質問道:“大白天的,關著門摟在一起哭,到底怎麼回事?”兩人被問得滿臉通紅,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劉媽媽見他們不說話,心裡更加篤定有事,氣得手腳都發麻,一把抓住慧娘說:“好啊,做的好事!跟我過來!”說著就把慧娘拉到後麵一間空屋裡。丫鬟看到這一幕,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遠遠地躲在一旁。

劉媽媽把慧娘拉進屋,閂上門。丫鬟悄悄趴在門上偷看,隻見劉媽媽抄起一根木棒,大聲罵道:“你這個不爭氣的東西!老實交代,不然有你好看!”慧娘一開始還想隱瞞,劉媽媽怒道:“還嘴硬!我問你,他才來幾天,你們有什麼舍不得的,要關著門摟抱哭泣?”慧娘被問得啞口無言。劉媽媽舉起木棒要打,可看著女兒又下不去手。

慧娘知道瞞不住了,心想:“事到如今,不如說個明白,求爹媽退了裴家的婚約,把我許配給玉郎。要是不答應,我就一死了之!”於是,她把孫家讓玉郎男扮女裝、自己和玉郎相處相愛的經過,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最後哭著說:“我們情深義重,發誓要白頭偕老。現在哥哥病好了,玉郎怕事情敗露想回去,我不想改嫁他人,求母親成全我們!”

劉媽媽聽完,頓時怒火衝天,把木棒一扔,氣得直跺腳,大罵道:“好你個孫寡婦,竟敢這麼欺負人,拿兒子當女兒騙我!難怪三朝就急著要接人回去。現在害了我女兒,我跟她沒完!今天非好好教訓這個臭小子不可!”說完,她拉開門就往外衝。慧娘生怕母親傷害玉郎,也顧不上羞恥,急忙追了出去。丫鬟見狀,也趕緊跟在後麵。

玉郎看到劉媽媽把慧娘拉走,立刻明白事情已經敗露,在房間裡急得團團轉。這時,養娘匆匆跑進來,氣喘籲籲地說:“官人,大事不好了!出大事了!我剛從後麵過來,聽見空屋裡鬨得厲害。偷偷一看,劉大娘正拿著大棒子打姑娘,逼問咱們的事情呢!”

玉郎一聽慧娘挨打,心裡像被刀割一樣,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一時沒了主意。養娘著急地說:“再不走,馬上就要大禍臨頭了!”玉郎急忙摘下頭上的簪釵,把頭發挽成一個發髻,從皮箱裡翻出道袍和鞋襪穿上,快步走出房間,隨手帶上房門。他慌慌張張地離開了劉家,一路跌跌撞撞地往家裡跑去,真像是衝破籠子的彩鳳,掙脫金鎖的蛟龍。

孫寡婦看到兒子這副慌張的模樣回來,又驚又喜,忙問:“這是怎麼了?”養娘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詳細說了一遍。孫寡婦聽後,氣得直埋怨:“我讓你去,不過是權宜之計,你怎麼能做出這種荒唐事!你要是成親三天後就回來,把事情瞞住,也不至於鬨到現在這個地步。可恨那個張六嫂,自從那天去了劉家,就再也沒回來告訴我一聲。養娘,你也不回家一趟,讓我日夜提心吊膽!現在闖出這麼大的禍,害了人家姑娘,這可怎麼辦?我要你這個不爭氣的兒子有什麼用!”

玉郎被母親責罵,又驚又愧,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養娘在一旁勸道:“小官人本來也想回來,可劉大娘硬是不讓。我怕他們發現什麼,每天守在房門口,根本不敢回家。今天隻是暫時去了後麵一趟,就被劉大娘撞破了。幸好小官人跑得快,沒吃什麼虧。現在讓小官人先躲上兩天,要是劉家不追究,那就是萬幸了。”孫寡婦覺得有理,就讓玉郎先躲起來,等著劉家的消息。

再說劉媽媽氣衝衝地跑到新房門口,見門緊閉著,以為玉郎還在裡麵,就在外麵大罵:“天殺的小畜生!你把我當什麼人,竟敢耍這種手段,毀了我女兒的清白!今天我跟你拚了,讓你看看我的厲害!快給我出來!再不開門,我就砸進去了!”正罵著,慧娘追了過來,想拉母親進屋。劉媽媽怒氣未消,罵道:“你還有臉來勸我?不知羞恥的東西!”她用力一甩,沒想到用力過猛,門一下子被撞開了,母女倆一起跌進屋裡,摔作一團。

劉媽媽爬起來後,四處找玉郎,邊找邊罵:“好你個狡猾的東西,跑得倒快!就算你跑到天邊,我也把你抓回來!”她又轉頭對慧娘說:“現在做出這種醜事,要是讓裴家知道了,以後還怎麼做人?”慧娘哭著說:“是女兒一時糊塗,做錯了事。隻求母親可憐我,勸父親退了裴家的親事,把我嫁給玉郎,這樣或許還能挽回。要是不答應,女兒隻有一死了之!”說完,痛哭著癱倒在地上。

劉媽媽歎氣道:“你說得倒輕巧!人家下了聘禮,定好了婚約,現在平白無故要退婚,誰能答應?要是人家問為什麼退婚,你讓你爹怎麼說?難道要說女兒自己找了彆的男人?”慧娘被母親說得滿臉通紅,羞愧地用袖子掩麵痛哭。劉媽媽畢竟心疼女兒,見她哭得這麼傷心,又擔心哭壞了身體,隻好緩和語氣說:“這也不怪你,都是孫家那老太婆出的餿主意,讓那小子男扮女裝來騙我們。我一時沒察覺,讓你去陪伴,才中了他們的圈套。現在隻要沒人知道,把這事瞞過去,保住你的名聲,才是要緊事。想退了裴家的婚嫁給那小子,絕對不行!”

慧娘見母親不答應,哭得更厲害了。劉媽媽又心疼又著急,一時也沒了主意。就在這時,劉公看病回來,路過新房,聽到裡麵傳來哭聲和爭吵聲,聽出是女兒和妻子的聲音,心裡十分疑惑,忍不住掀開門簾,問道:“你們這是怎麼了?”

劉媽媽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劉公聽完,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埋怨起劉媽媽:“都是你這個老太婆,害了女兒!兒子病重的時候,我就說另選婚期,你偏不同意,說了一堆理由,非要按原定的日子辦。後來孫家讓養娘來說明情況,我都打算算了,又是你在中間說三道四,把人家哄了過來。娶親回來,我說讓新娘自己睡,你又非要讓女兒去陪伴,現在好了,惹出這麼大的麻煩!”

劉媽媽本來就因為玉郎跑了,又心疼女兒,滿肚子的火沒處發,聽丈夫這麼指責自己,頓時暴跳如雷,罵道:“老東西!照你這麼說,女兒就該被那小子騙?”說著,便一頭撞了過去。劉公也在氣頭上,一把抓住她就打。慧娘趕緊上前勸架,三個人扭打在一起,亂作一團。丫鬟見狀,急忙跑到房間告訴劉璞:“大官人,不好了!老爺和夫人在新房裡打起來了!”

劉璞掙紮著從床上爬起來,趕到新房,費力地把父母拉開。劉公劉婆見兒子病剛好,怕他勞累,這才停了手,但嘴裡還不停地罵著對方。劉璞把父親勸到外麵,問道:“妹妹為什麼在房裡鬨成這樣?我娘子怎麼不見了?”慧娘被這麼一問,滿臉羞愧,捂著臉哭個不停,不敢說話。劉璞著急地追問,劉媽媽這才把事情的經過說了出來,劉璞聽後,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過了好一會兒,劉璞才說:“家醜不可外揚,要是傳出去,肯定會被人笑話。事已至此,隻能再想辦法了。”劉媽媽這才住了口,走出房間。她一把拉住想留在房間的慧娘,把房門用大鎖鎖上。慧娘覺得無顏麵對家人,坐在牆角默默地哭泣,心中的羞愧難以言說。

隔壁的李都管聽到劉家吵吵鬨鬨,就趴在牆上偷聽。雖然聽到了一些風聲,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第二天早上,劉家的丫鬟出門,李都管用四五十個銅錢誘惑她,丫鬟經不住誘惑,就把事情的詳細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都管。

李都管暗自高興:“我把這件醜事告訴裴家,煽動他們來鬨一場,劉家肯定沒臉在這裡住下去,這房子不就歸我了?”他急忙跑到裴家,添油加醋地把事情說了一遍。裴九老夫妻倆本來就因為之前娶親的事對劉公不滿,現在聽說未來兒媳出了這種醜事,頓時火冒三丈。

裴九老怒氣衝衝地趕到劉家,把劉公叫出來,大聲指責:“當初我請媒人來說親,你推三阻四,說女兒年紀小,不肯答應。原來是留在家裡做出這種醜事!我家是清白人家,絕不要這種敗壞門風的人。趕緊把當年的聘禮還我,我們另找親家,彆耽誤了我兒子的終身大事!”

劉公被罵得滿臉通紅,心中疑惑:“我家昨晚的事,他們怎麼這麼快就知道了?”但又不好承認,隻能硬著頭皮辯解:“親家,這從何說起,你怎麼能編造這種話來侮辱我家?要是被外人聽見,還以為真有這事,我們兩家的臉麵往哪擱?”

裴九老越聽越氣,罵道:“老東西!你女兒做了醜事,現在誰不知道!你還敢嘴硬!”說著,伸手朝劉公臉上推去:“老東西,你也不覺得羞恥!”劉公被羞辱得忍無可忍,罵道:“老東西,你今天憑什麼上門來欺負我?”說完,一頭撞過去,把裴九老撞倒在地,兩人扭打起來。

劉媽媽和劉璞聽到外麵的吵鬨聲,趕緊出來查看,見兩人打得不可開交,急忙上前拉開。裴九老指著劉公罵道:“打得好!我們去官府評理!”說完,一路罵罵咧咧地走了。劉璞問父親發生了什麼事,劉公把裴九老的話重複了一遍。劉璞也覺得奇怪:“他們怎麼這麼快就知道了?”又擔心地問:“現在事情鬨大了,該怎麼辦?”

劉公越想越氣,想起裴九老的羞辱,怒火中燒,跺腳道:“都是孫家那老太婆,害得我家丟儘臉麵,受這種氣!不告她,我這口氣咽不下去!”劉璞怎麼勸都沒用。劉公找人寫了狀詞,直奔官府而去。正好趕上喬太守升堂受理案件。這喬太守是關西人,為人正直聰明,愛護百姓,斷案如神,大家都稱他為“喬青天”。

劉公剛趕到官府門口,迎麵就碰上了裴九老。裴九老見劉公手裡拿著狀紙,以為是要告自己,立刻破口大罵:“老東西,縱容女兒做出醜事,居然還敢告我?走,咱們一起去見太守!”說著,上前一把揪住劉公,兩人又扭打起來。混亂中,兩人手裡的狀紙都散落丟失了。他們就這樣扭成一團,一直鬨到了公堂之上。

喬太守見狀,大聲喝止,讓兩人分彆跪在兩邊,問道:“你們二人叫什麼名字?為什麼扭打在一起?”兩人爭先恐後地叫嚷起來。喬太守嚴肅道:“不許搶話!那位老人家先說。”裴九老跪上前,哭訴道:“小人叫裴九,兒子裴政從小就和劉秉義的女兒慧娘訂了親,如今兩人都十五歲了。我年紀大了,格外疼愛兒子,就想早點給他們完婚。好幾次請媒人去說親,劉秉義卻總以女兒年紀小為由,死活不答應。沒想到他竟然縱容女兒做出醜事,和孫潤私下往來,還想賴掉婚約。今早我去他家理論,反被他毆打羞辱。實在忍無可忍,才來求老爺主持公道,結果他又跟我打起來了!求老爺為小人做主啊!”

喬太守聽完,說:“先下去吧。”接著喚劉秉義上前,問道:“你有什麼要說的?”劉公說道:“小人有一兒一女,兒子劉璞和孫寡婦的女兒珠姨訂了親,女兒則許配給裴九的兒子。之前裴九來提親,一是因為女兒年紀確實還小,嫁妝都沒準備好;二是當時正忙著給兒子操辦婚事,所以才沒答應。誰能想到,兒子臨到婚期突然生病,沒辦法和媳婦同房,我就讓女兒去陪伴嫂子。哪知道孫寡婦居心不良,把女兒藏起來,讓兒子孫潤男扮女裝嫁過來,還和我女兒發生了不該發生的事。我正打算來官府告狀,裴九知道後,跑到我家又打又罵。我實在氣不過才和他爭執,真不是想賴掉婚約啊!”

喬太守聽到男扮女裝的情節,覺得十分新奇,問道:“男扮女妝,肯定會有破綻,難道你們都沒認出來?”劉公無奈道:“婚嫁本是平常事,誰能想到會有男子假扮新娘這種事?而且孫潤長得比女子還漂亮,我們夫妻一看就滿心歡喜,哪裡會懷疑?”喬太守又問:“孫家既然把女兒許配給你兒子,為什麼又讓兒子假扮新娘?這中間肯定有原因。孫潤現在還在你家嗎?”劉公回答:“已經逃回他家了。”喬太守立刻派人去傳訊孫寡婦母子三人,又讓人把劉璞、慧娘兄妹也帶到公堂聽審。

沒過多久,相關人等都被帶到公堂。喬太守仔細打量,隻見孫玉郎姐弟果然容貌相似,如同雙生。劉璞儀表堂堂,慧娘更是豔麗動人。喬太守心中暗自讚歎:“真是兩對俊男靚女!”當下就有了成全他們的想法。

喬太守先問孫寡婦:“你為什麼讓兒子男扮女裝,欺騙劉家,害了人家女兒?”孫寡婦解釋道:“因為女婿病重,劉秉義又不肯更改婚期,我擔心耽誤女兒終身大事,才想出讓兒子假扮新娘去衝喜的權宜之計,原本說好三天後就接回女兒。沒想到劉秉義安排女兒去陪伴,才鬨出了這些事。”喬太守點點頭,又斥責劉公:“當初你兒子病重,就該另選婚期。你執意不肯,到底是怎麼想的?要是當時答應了孫家,你女兒怎會出這種事?這一切都是你惹出的禍端,連累了女兒!”劉公懊悔道:“都怪我一時糊塗,聽了妻子的話,現在後悔也來不及了!”喬太守喝道:“胡說!你是一家之主,怎能事事聽婦人的!”

接著,喬太守把孫玉郎和慧娘叫到跟前,嚴厲道:“孫潤,你男扮女裝本就不對,還和劉家女兒發生這樣的事,該當何罪?”孫玉郎磕頭道:“小人知道有罪,但並非蓄意謀劃,是劉伯母執意讓慧娘來陪伴我。”喬太守追問:“她不知道你是男子才讓女兒陪伴,這是好意,你為什麼不拒絕?”孫玉郎答道:“小人再三推辭,可她們不聽勸。”喬太守說:“按律法本該打板子!念在你年紀小,又是兩家大人的過錯,這次暫且饒過你。”孫玉郎感激涕零,連連叩頭謝恩。

喬太守又問慧娘:“事已至此,不必多說。你現在是想嫁給裴家,還是孫潤?如實說來。”慧娘哭著說:“我已和孫潤有了感情,貞潔已失,怎能再嫁他人?我和孫潤情深義重,發誓生死相隨。如果老爺一定要判我們分開,我寧願一死,也沒臉再活下去,被人恥笑!”說完,放聲大哭起來。喬太守見她言辭懇切,心中滿是憐惜,讓她先退到一邊。

喬太守轉而對裴九老說:“慧娘本應判給你家,但她已和孫潤有了感情。你若娶回去,不僅傷了自家門風,還會遭人恥笑。而且她有了和兩人關聯的名聲,兩邊都不會安寧。我現在判她嫁給孫潤,保全她的名聲。孫潤退還你當年的聘禮,你兒子再另選佳偶吧!”裴九老不滿道:“這媳婦出了這種醜事,我自然不會要。但孫潤破壞我家婚約,現在反而成全了他們,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我不要聘禮,隻求老爺判她另嫁他人,我這口氣才能消一半!”劉公也稟道:“老爺,孫潤已經有妻子了,我女兒怎能給他做妾?”

喬太守原本以為孫潤還未娶妻才這樣安排,聽劉公一說,也犯了難:“這該如何是好?孫潤,你既有妻子,更不該做出這種事!現在讓劉家女兒怎麼辦?”孫潤低頭不敢回應。喬太守又問:“你妻子是哪家的女兒?過門了嗎?”孫潤回答:“我妻子是徐雅的女兒,還沒過門。”喬太守一聽,有了主意,對裴九老說:“孫潤原有未婚妻,現在他娶了你的兒媳,我把他的未婚妻判給你兒子,這樣總能消你心頭之氣了吧!”裴九老猶豫道:“老爺的判決小人不敢違抗,但就怕徐雅不同意。”喬太守自信道:“有我做主,誰敢不從!你趕緊回家帶兒子過來,我派人去叫徐雅帶女兒來,當堂定親!”

裴九老急忙回家,帶著兒子裴政來到官府。徐雅也帶著女兒趕到。喬太守一看,裴政和徐雅的女兒容貌般配,很是合適,便對徐雅說:“孫潤因為和劉秉義女兒的事,現在我判他們成婚。我做主,把你女兒許配給裴九的兒子裴政。三家今日就完成婚配,要是有人不服,必定嚴懲!”徐雅見太守親自做主,不敢違抗,隻好答應下來。

最後,喬太守提筆寫下判詞:“弟弟代替姐姐出嫁,小姑陪伴嫂子安睡。疼愛子女,本是人之常情。但一男一女的意外相遇,卻生出彆樣故事。就像乾柴靠近烈火,燃燒實屬必然;美玉搭配明珠,才是絕佳良緣。孫家兒子因姐姐的婚事得遇愛人,不必翻牆越戶就抱得美人歸;劉家女兒因陪伴嫂子而覓得佳婿,並非刻意展示美貌來吸引君子。兩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妻,雖不合常規,卻合乎情義。人情有輕重緩急,行事也可靈活變通。讓徐雅的女兒改嫁給裴九的兒子,裴九也另為兒子擇媳。你奪走我的兒媳,我也為兒子另娶他人,兩家的恩怨就此平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三對夫妻都能和睦美滿。人雖有所交換,但十六兩終究是一斤;看似沒有親緣關係,實則是五百年前注定的佳配。父母疼愛子女,促成了這段姻緣;我這個官府之人,權且充當一回月老。判決已下,各自奔赴美好的婚期吧。”

喬太守寫完判詞,讓押司當著眾人的麵大聲朗讀。判詞條理清晰,情理兼具,眾人聽後心服口服,紛紛跪地叩頭,感謝太守的公正判決。喬太守命人從府庫中取出六段喜慶的紅綢,讓三對新人披掛在身上,又叫來三隊樂師,準備了三頂裝飾華麗的花轎,分彆抬著三位新娘。三位新郎和雙方父母跟在花轎後麵,熱熱鬨鬨地離開了官府。

這場奇特的姻緣官司轟動了整個杭州府,人們紛紛稱讚喬太守通情達理、善於變通。大家都說,這才是真正為民著想的好官,人人傳頌他的德行,個個稱讚他的賢明。

自三對新人各自完婚後,再也沒有出現任何糾紛。李都管原本打著如意算盤,想煽動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鬨得不可開交,好坐收漁翁之利。沒想到喬太守巧妙地化解了矛盾,還促成了孫玉郎和慧娘的美好姻緣。街坊鄰裡把這件事當作一段佳話到處流傳,不僅不覺得有什麼羞恥,反而都為新人感到高興。李都管的如意算盤落了空,心裡說不出的懊惱。

第二年,喬太守又舉薦劉璞和孫潤,讓他們成為秀才,並推薦他們參加科舉考試。李都管自覺沒臉見人,在城裡待不下去,隻好躲到鄉下去了。

後來,劉璞和孫潤在科舉考試中一同考中,都到京城擔任官職,在仕途上頗有聲名。他們還幫助裴政也謀得了官職。這幾家親戚從此富貴顯赫,風光無限。劉璞更是一路升遷,最後做到了龍圖閣學士的高位。曾經一心算計的李都管,最後連自家的宅子都歸了劉家。像他這樣刁鑽刻薄、總想算計彆人的人,最終又得到了什麼好處呢?

後人寫詩,專門批判李都管的不良品行,以警示世人:為人處世,忠厚才是根本,何苦耍儘心機去算計彆人呢?難道沒聽說過古人花千金買鄰的故事嗎?善良厚道,才能與人和睦相處。

還有一首詩,專門誇讚喬太守這次的判決英明公正:鴛鴦錯配本是前世緣分,全靠這位風流賢明的太守巧妙成全。就像一床錦被遮住了所有的混亂與尷尬,喬太守被稱作“青天”,真是當之無愧!


最新小说: 這個皇帝不僅擺爛,還沒有素質 閨蜜變婆媳?倆寡婦聯手製霸八零 我,有間客棧是怪異 病弱美人在詭異世界封神 幫人求子,卻險喜當爹! 以聲吻心 暴君:開局召喚典韋 斬神原神:神隕同盟 靈魂手帳2 詭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