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醒世恒言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

醒世恒言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2 / 2)

到了出發那天,張萬戶把要送的東西交給程萬裡,又派家人張進與他同行,還拿出十兩銀子作為盤纏。程萬裡見又有人一同前往,心中暗暗發愁,本想再去請求張萬戶讓自己單獨去,但又怕引起懷疑,隻好先應下,打算到時候再想辦法。臨行前,程萬裡拜彆張萬戶,把禮物裝上牲口,離開興元,朝著鄂州出發。一路上有官府的驛站提供口糧,行程十分順利。

沒過多久,兩人便到了鄂州,在一家飯店住下。第二天一早,他們帶著書信和禮物,到帥府衙門登記等候。兀良元帥身為鎮守一方的重臣,各地前來祝壽的人不計其數,衙門前熱鬨非凡。

三聲號角響起,兀良元帥升帳。眾多將領和下屬一一參拜完畢後,中軍官帶著各地來的使者進見,眾人呈上書信和禮物。兀良元帥逐一查看後,收下禮物,吩咐眾人在外等候回信。

程萬裡送完禮,一心想著逃走,可張進與他同行同睡,實在難以脫身,急得他束手無策。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好運終於降臨。張進因為一路上鞍馬勞頓,又受了風寒,在飯店裡發起病來。程萬裡心中暗自高興:“這可真是天助我也!”他本想立刻就走,但又一想:“大丈夫做事,應當光明磊落,有始有終。”於是,他先到帥府等來了回信,回到住處一看,張進已經昏迷不醒,沒有了知覺。程萬裡當即寫下一封信,連同回信一起放入張進的包裹中藏好。之前那十兩盤纏,張進曾想分著用,程萬裡為了穩住他,一直把錢放在他的包裹裡,打算到鄂州後一起買禮物送人。如今張進病倒,程萬裡便取出銀子,把路引和行李打成一個包裹,收拾妥當後,叫來店老板,說道:“我們二人是興元張萬戶老爺特地派來給兀良元帥祝壽的,之後還要去山東史丞相處辦事。沒想到同伴一路上太辛苦,身體不適,現在走不了了。要是等他病好再出發,恐怕會耽誤正事,我隻能先去辦事,回來後再和他一起走。”說著,他拿出五錢銀子遞給老板,“這點小意思不成敬意,麻煩您費心照顧他,等他病好了,我回來還有重謝。”店老板不知是計,收下銀子說:“您放心,我會好好照顧他,不過您可要儘快回來。”程萬裡應道:“那是自然。”他又吃了些飯填飽肚子,背上包裹,向店老板道彆後,大步離去,徹底擺脫了束縛。

離開鄂州後,程萬裡朝著建康方向前進。一路上有了路引,不怕被人盤查,行程十分順利。然而,當他看到淮東地區已經全部被元朝占領時,心中滿是傷感。

終於,他進入宋朝境內,一路輾轉來到臨安。此時朝廷中的官員早已換了一批,他打聽到現任樞密副使周翰是父親的學生,便投宿在周翰家中。正好趕上度宗皇帝要錄用前朝舊臣的子孫,在周翰的舉薦下,程萬裡被任命為福建福清縣尉。他找了個仆人,取名程惠,選了個好日子,前往赴任。

再說張進在飯店裡病了幾天,才漸漸清醒過來,卻發現程萬裡不見了蹤影,急忙問店老板:“程長官去哪兒了?”店老板說:“程長官十天前說要去山東史丞相處辦事,因為您生病了,他就先獨自去了,說辦完事回來和您一起走。”張進大驚失色:“根本沒有什麼山東的差事!肯定是這小子趁我生病逃走了!”店老板驚訝地問:“你們不是一起的嗎,他怎麼能逃走呢?”張進便把當初擄掠程萬裡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店老板聽後懊悔不已。

張進擔心自己的衣服也被拿走,急忙讓店老板打開包裹查看,發現裡麵有程萬裡留下的一封信、兀良元帥的回信,路引和盤纏都被拿走了,其他衣服倒是一件不少。張進氣憤地說:“這小子真是狼子野心!老爺對他那麼好,他卻一心想著回南邊,怪不得連妻子都不要了!”

張進又調養了幾天,等身體能走動了,便去稟報兀良元帥。元帥另外給他發了盤纏和路引,同時下令追捕程萬裡。張進結算了飯錢,告彆店老板,日夜兼程趕回家中。他拜見張萬戶,呈上兀良元帥的回信,又把程萬裡逃走的事情如實稟報。張萬戶拆開程萬裡留下的信,隻見上麵寫著:門下賤役程萬裡,奉書恩主老爺台下:萬裡曾經承蒙您不殺之恩,收留在府中做仆人,還將重要事務托付給我,我雖然不是草木,又怎能不心懷感激?隻是常聽說越鳥南飛會棲息在南方的樹枝上,狐狸死的時候頭會朝著自己的洞穴,我的親戚和祖墳都在南朝,我日夜思念,吃飯都覺得沒有滋味。本想向您請示,請假回鄉探望,又怕您不答應,所以才鬥膽自行離去。在您的府上,隨從眾多,少我一個不過像放走一隻鴿子罷了。您的大恩大德,我時刻銘記在心,就算是做牛做馬,我也定會報答,至死不渝。

張萬戶看完信,跺著腳怒道:“我竟然被這小子算計了,讓他給逃了!要是有一天抓到他,定要將他碎屍萬段!”後來,張萬戶因為太過貪婪,被人彈劾,全家被抄沒,他和妻子雙雙氣死,這都是後話了。

而程萬裡自從上任以來,日夜思念著玉娘的情義,發誓不再娶妻。隻是當時南北分裂,戰爭不斷,他根本沒有辦法打聽玉娘的下落。時光匆匆流逝,一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程萬裡因為為官清廉,能力出眾,已經升任閩中安撫使。此時的宋朝氣數已儘,元世祖率領大軍直搗江南,一路勢如破竹。

宋末帝被逼無奈,逃到廣東崖山海島建立行朝。當時,隻有福建全省尚未遭受戰火侵襲。然而,福建地域狹小,難以抵禦元軍的進攻。行省官員不忍心百姓遭受戰亂之苦,經過商議,決定將福建的地圖、戶籍等資料整理成冊,呈獻給元主,表示歸順。元主大喜,將行省所有官員都連升三級,程萬裡也因此升任為陝西行省參知政事。

程萬裡到任後,想到興元府在自己管轄範圍內,便派仆人程惠帶著當年玉娘留下的繡鞋,以及自己一直珍藏的另一隻鞋,前往興元尋訪妻子的下落。

再說買下玉娘的人,是集市上開酒店的顧大郎,他家家境還算殷實。顧大郎夫妻二人年近四十,卻一直沒有孩子。妻子和氏經常勸丈夫買個丫鬟,希望能生下一兒半女。顧大郎起初擔心丫鬟不好管教,心裡不太願意。後來和氏瞞著丈夫,叮囑牙婆留意合適的人選。當聽說張萬戶家要賣掉一個女子時,和氏極力勸說丈夫將人買下。

和氏見玉娘容貌美麗,性格溫柔,心裡十分喜歡,特意在自己房間側邊給她安排了床鋪。到了晚上,還準備了豐盛的飯菜,擺在房中。玉娘心裡明白和氏的用意,卻假裝不知道,一直坐在廚房不肯過去。和氏親自過來,說道:“晚飯已經擺在房裡了,你怎麼還坐在這裡?”玉娘回答:“大娘請先用,婢子在這裡吃就行。”和氏說:“我們小戶人家,不像大戶人家規矩多。平日裡大家姊妹相稱就好。”玉娘連忙推辭:“婢子身份低微,若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能不被責怪就萬幸了,怎敢與大娘平起平坐!”和氏解釋道:“彆多想!我不是那種善妒的人,當初要買你,也是我的主意。你大爺中年還沒孩子,我勸他納個偏房。要是能生個一兒半女,就跟我親生的一樣。你彆害羞,快來一起吃杯合歡酒。”玉娘堅定地說:“大娘抬舉,婢子感激不儘。隻是我命薄,被丈夫拋棄,發誓不再嫁人。若一定要逼我,我隻有一死!”

和氏聽了,臉色一沉,說道:“你既然自願做婢女,隻怕吃不了這份苦。”玉娘回道:“一切聽從大娘吩咐,若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任憑責罰。”和氏便說:“那你就到房中伺候吧。”玉娘跟著和氏進了房間,隻見顧大郎夫妻相對而坐飲酒,她便在一旁斟酒。和氏故意刁難她,一直喝到半夜,顧大郎喝得酩酊大醉,衣服也沒脫就倒在床上睡著了。玉娘收拾好碗筷,到廚房吃了點飯,回到自己床上和衣而睡。

第二天一早,和氏給玉娘定下一天的紡線任務。玉娘低頭乾活,不到晚上就全部完成,交給了和氏。和氏暗自驚訝,又給她安排了更多的夜間任務。玉娘也不推辭,一直紡到天亮。這樣一連幾天,她毫無怨言,也不喊累。顧大郎見玉娘總是躲著自己,隻顧著紡線,以為是妻子在吃醋,心裡很不高興,又不好明說。好幾次背著妻子去調戲玉娘,都被玉娘嚴詞拒絕。顧大郎害怕妻子知道後笑話自己,也不敢再輕舉妄動。

過了幾天,顧大郎實在忍不住了,對妻子說:“既然是你的一番好意,給我買了這個婢女,為什麼讓她日夜紡線,卻不讓她親近我?”和氏解釋道:“這可不是我的問題。第一晚她就又哭又鬨,百般推辭,我這是故意給她個下馬威,想讓她服軟。你怎麼反倒怪起我來了?”顧大郎不信,說:“今晚彆讓她紡線,讓她早點睡,看看會怎樣?”和氏說:“這有何難!”

到了晚上,玉娘交上完成的活兒。和氏說:“你連續做了這麼多天,今晚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再做。”玉娘已經十多個晚上沒睡好覺,確實感到十分疲倦,正合她意。吃過晚飯,收拾妥當後,她便回到房間躺下。玉娘連日勞累,一躺下就睡著了。顧大郎悄悄走到她的床邊,輕輕掀開被子,鑽進被窩,伸手去摸,發現她竟然和衣而臥。顧大郎想解開她的衣服,可衣帶都是死結,怎麼也扯不開。他急得不行,用力亂扯,好不容易扯斷了一條帶子。玉娘從睡夢中驚醒,慌忙坐起,顧大郎卻一把將她抱住,不肯鬆手。玉娘大聲呼救,顧大郎威脅道:“你現在在我家,喊破喉嚨也沒用,乖乖從了我吧!”和氏躺在床上,假裝熟睡,一聲不吭。玉娘掙脫不開,靈機一動,說道:“官人,你要是今晚強迫我,我明天就去死。張萬戶夫人一向疼愛我,要是知道我死了,肯定不會放過你。到時候你恐怕會家破人亡,連性命都難保,後悔可就晚了!”顧大郎聽了,心裡害怕,隻好鬆開手,回到自己床上睡覺。玉娘一晚上沒合眼,直直地坐到天亮。

和氏見玉娘意誌如此堅定,知道強扭的瓜不甜,反而將她認作義女。玉娘這才稍稍安心,但晚上依舊和衣而臥,白天則日夜不停地辛勤紡織。大約過了一年,玉娘估算自己織的布匹,價值已經是當初賣身錢的兩倍。她將這些布匹交給顧大郎夫婦,請求出家為尼。和氏見她心意已決,不再挽留,把這些布匹都作為她出家的費用,還準備了一些素食禮物,夫妻二人一同將她送到城南的曇花庵。

玉娘生性聰慧,不到三個月,就把庵裡的佛經背誦得滾瓜爛熟。隻是她心裡始終惦記著丈夫,不知道程萬裡是否已經成功逃脫。她把那兩隻鞋子用布袋裝好,貼身收藏,老尼姑外出時,她就拿出來反複觀看,看著鞋子默默流淚。後來,她請老尼姑幫忙打聽,得知程萬裡抓住機會逃走了,心裡十分高興,每天早晚虔誠誦經,祈禱丈夫平安。她感念顧大郎夫婦的恩情,也在佛前為他們祈福。再後來,聽說張萬戶全家被抄沒,夫婦二人都去世了,玉娘想起夫人幼年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大哭一場,還舉行法事為夫人超度。正如詩中所寫:“數載難忘養育恩,看經禮懺薦夫人。為人若肯存忠厚,雖不關親也是親。”

且說程惠奉主人之命,日夜兼程趕到興元城,在一家客店住下。第二天,他到集市上打聽到顧大郎家。此時的顧大郎夫婦年近七旬,頭發和胡須都已花白,酒店也早已關門,老兩口在家吃齋念佛,人們都稱他們為顧道人。程惠走到顧大郎家門前,見老人正在掃地,便上前作揖問道:“老人家,想問您件事。”顧大郎還禮後,聽出程惠不是本地人,便問:“客官,是想問路嗎?”程惠說:“不是,我想問一下,以前從張萬戶家出來的程娘子,是不是在您這兒?”顧大郎警惕地問:“客官,你從哪兒來?打聽她做什麼?”程惠回答:“我是她的親戚,小時候因為戰亂失散了,現在特意來尋訪。”顧大郎感慨道:“唉!當初我因為沒有孩子,想納她為妾。沒想到她自從進了我家,就沒脫過衣服睡覺。我好幾次想親近她,她都堅決不從。見她如此貞烈,我也不敢再冒犯,反而認她做了義女。她跟我老伴兒就像親生母女一樣,特彆勤儉,整天紡織,有時能做到天亮。不到一年,她織的布抵得上賣身錢了,就提出要出家。我們老兩口不好強留,就把那些布給了她做出家的費用,還準備了些禮物,送她到南城的曇花庵當了尼姑。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了,她幾乎沒出過庵門。我們老兩口經常去看她,就像走親戚一樣。聽老尼姑說,她到現在睡覺都不脫衣服,也不知道是為什麼。這陣子我身體不好,沒去看她。客官既然是她親戚,直接去庵裡找她就行,路也不遠。見到她,替我問個好。”

程惠得到確切消息後,告彆顧大郎,按照指引前往曇花庵。沒走多久就到了,隻見這座庵堂不大。程惠走進庵門,轉到左邊,是三間佛堂。他看見堂中坐著一位尼姑正在誦經,雖然已到中年,但依然氣質出眾。程惠心想:“應該就是她了。”他沒有直接上前,而是坐在門檻上,從袖中拿出兩隻鞋子,一邊看一邊自言自語:“這麼好的鞋子,可惜不成雙!”

正在誦經的尼姑正是玉娘,她一心專注在經文上,突然聽到有人說話,這才抬起頭。隻見一個人坐在門檻上,手裡把玩著兩隻鞋子,看起來和自己珍藏的那兩隻一模一樣,可這人又不是丈夫,心中頓時充滿疑惑。她連忙收起經卷,起身走上前施禮詢問。程惠把鞋子放在門檻上,急忙回禮。尼姑說:“施主,能否借鞋子一看?”程惠拿起鞋子遞給她,尼姑仔細端詳後,問道:“施主,這鞋子從何而來?”程惠回答:“是我家主人派我來尋訪一位娘子。”尼姑又問:“你家主人姓甚名誰?是哪裡人?”程惠答道:“我家主人姓程名萬裡,本貫彭城人氏,如今在陝西任參政。”尼姑聽了,急忙從隨身的布袋裡取出自己珍藏的兩隻鞋子,正好與程惠帶來的配成兩對。一時間,她淚如雨下。

程惠見狀,立刻下跪行禮,恭敬說道:“我家相公特意派小人來尋訪主母。剛剛向顧太公打聽,他指引我來到這裡,幸好能見到您。”尼姑問道:“你家相公怎麼當上這麼大的官了?”程惠便將程萬裡在福建任職,後歸降元朝並一路升遷至此的經曆,詳細說了一遍。接著又說:“相公吩咐,如果找到主母,就立刻迎接到任所相聚。還望主母收拾行李,小人好去雇車。”

尼姑搖了搖頭,平靜地說:“我這輩子本已不指望能與這鞋子再成雙。如今心願已了,彆無所求。你把這鞋子帶回去交給相公,替我轉告他,希望他做個好官,不負朝廷重托,也彆虐待百姓。我出家二十多年,早已無心塵世。今後,就不用再掛念我了。”程惠連忙勸道:“相公念著夫人的情義,發誓不再娶妻。夫人就彆推辭了。”但尼姑心意已決,轉身向庵內走去。程惠請老尼姑幫忙再三勸說,玉娘始終不肯出來相見。

程惠不好強行相逼,隻好帶著兩雙鞋子回到客店,收拾好行李,連夜趕回陝西。他見到程萬裡後,呈上鞋子,詳細講述了顧大郎所說的情況,以及玉娘認出鞋子卻不願同行的事。程萬裡聽後,心中悲痛萬分,默默收起鞋子,隨即寫公文給當地官府。由於程萬裡與當地官員曾在福建一同為官,有同僚情誼,對方見到公文後,覺得此事十分奇特,立即下令興元府的官吏,以隆重的禮節去迎請玉娘。

興元府的官員不敢懈怠,精心準備了衣物禮品、華麗的馬車,還安排了吹拉彈唱的樂隊,挑選了兩個丫鬟伺候,然後帶著一眾下屬,親自前往曇花庵迎接。消息傳開後,整個城裡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大家扶老攜幼,爭相前來圍觀,把它當作一件奇聞軼事。

太守和下屬們來到庵前下馬,讓隨從退下,徑直走進庵中。老尼姑出來迎接,太守向她說明來意,希望能請程夫人上車。老尼姑進去通報,玉娘見太守和眾多官員前來,知道難以推辭,隻好出來相見。太守恭敬地說:“本省上司奉陝西程參政之命,派我們前來以禮迎請夫人,前往陝西與程參政相聚。車馬已經備好,還望夫人換上衣服,即刻啟程。”隨即讓丫鬟呈上準備好的禮物和服飾。

玉娘不好再拒絕,便讓老尼姑收下禮物,向眾人道謝。她將一半禮物送給老尼姑,作為其養老之用;另一半則委托地方官員,以禮改葬張萬戶夫妻,報答他們曾經的養育之恩。此外,玉娘還舉辦了七天七夜的法事,超度白家的已故親人。等這些事情辦完,丫鬟呈上衣服,玉娘換上後,到佛像前拜了四拜,又與老尼姑告彆,走出庵門登上馬車。府縣官員們跟在後麵護送。

途中,玉娘又提出要到集市上拜彆顧大郎夫婦。一路上鼓樂齊鳴,熱鬨非凡,馬車直到顧大郎家門口才停下。顧大郎夫婦出門迎接,又驚又喜。玉娘走進屋裡拜彆,還送上禮物,感謝他們昔日的恩情。老兩口含淚收下,一直送到門口,依依不舍。玉娘也感到十分傷感,含淚登上馬車。官員們一直將她送到十裡長亭才分彆。太守還派下屬李克複,率領三百步兵,一路護送馬車。沿途經過的地方,官員們得知消息後,都紛紛前來迎接,並送上禮物。

當馬車抵達陝西省城時,文武官員們早已準備好鑼鼓彩旗,在離城十裡的地方迎接。程萬裡也親自出城,遠遠相迎。一路上鑼鼓喧天,笙簫齊鳴,百姓們在街道上掛滿彩帶,點燃香燭,夾道歡迎,一直將玉娘送到衙門後的私人宅邸門口。程萬裡讓下屬們次日再來相見,隨後關上大門,回到內宅。

夫妻二人見麵後,鄭重地拜了四拜,起身相擁而泣,將分彆後的經曆細細訴說。說完,又忍不住落淚。之後,家中的奴仆們也都前來拜見。程萬裡安排了豐盛的宴席慶祝,眾人一直暢飲到二更時分,才各自休息。這對夫妻成親僅僅六天就分離,如今時隔二十多年才再次團聚,恍如隔世。

第二天,程萬裡升堂辦公,下屬們紛紛前來送禮祝賀。他大擺宴席款待眾人,連續三天都熱鬨非凡。各地的下屬得知消息後,也都派人前來道賀,熱鬨程度自不必說。

此後,玉娘治家有方,府中上下都對她十分欽佩。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難以生育,她主動為程萬裡納了許多姬妾。程萬裡後來生了兩個兒子,自己也一路升遷,加銜平章,被封為唐國公,玉娘則被封為一品夫人,兩個兒子也都做了大官。後人寫詩感歎:“六日夫妻廿載彆,剛腸一樣堅如鐵。分鞋今日再成雙,留與千秋作話說。”這段曲折離奇又感人至深的故事,也成為了人們口中代代相傳的佳話。


最新小说: 夜霧撩港 我15歲拿金棕櫚很合理啊 報告厲總!夫人她重生後又撩又野 成龍快婿 逼我當海賊,頂上天礙震星臉彆綠 莫名其妙成為虐文主角爹媽後 水滸之入道雲龍 逼我幫你情人養胎?我轉嫁初戀你哭什麼 神豪:我是高冷係男神 一覺醒來,全宗女修都想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