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公案 第51到60_古典白話合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古典白話合集 > 龍圖公案 第51到60

龍圖公案 第51到60(1 / 2)

第五十一則金鯉

話說揚州城東門有個讀書人,姓劉名真,字天然,自幼聰慧,喜愛誦讀詩書,尚未娶妻,一心埋頭苦讀,甘於清貧生活。宋仁宗皇佑三年開科取士,他備好行李前往東京應試,無奈盤纏短缺,途中耽擱許久,即將抵達京都時,科場考試已經結束。劉真歎息道:“我命途如此坎坷,連應試的機會都錯過。”便收拾剩餘盤纏,租賃開元寺的僧房繼續研習學業。

光陰飛逝,轉眼到了上元佳節,京中處處張燈結彩。當時離城三十裡處有個通漕運的地方,名叫碧油潭,潭水深達萬丈,有一條修煉千年的金絲鯉魚成了精怪,往常也曾變成女子迷惑過往客商。那日夜晚,它現形出潭,聽聞城裡正在放燈,便吐出一顆寶珠,化作一個十七八歲的丫鬟,手持燈籠,緩緩走入城中,路人見了無不心生傾慕。將近五更時,眼看殘燈仍未收儘,這妖媚擔心顯露原形,便躲進金丞相後花園的大池中隱藏起來。

元宵過後,妖魚不想回潭,恰巧遇到金丞相的女兒金線小姐帶著侍女來花園賞花。小姐看見東架瓦盆上一叢紅白相間的牡丹十分可愛,便讓侍女折下觀賞,隨後倚著池閣欄杆飲酒。忽然看見池中有一條金鯉魚,揚著胡須、鼓著魚口在水麵遊動,小姐見狀,將飲剩的半杯酒倒入池中,被妖魚一口吞下。小姐笑著看了許久,才返回閨房。妖魚得知小姐喜愛牡丹,便每夜吐氣滋養,讓牡丹顏色愈發鮮豔,引得小姐每日都來折花賞玩。

春光將儘,初夏來臨。劉秀才在僧舍居住已久,行囊日漸空乏,知己朋友也各自返鄉。他思來想去彆無他法,便寫下幾幅草字,前往城中官宦家售賣。一日來到金丞相府前,恰逢丞相探訪鄉友回府,看見劉秀才手中的字幅,便命人取來觀看,連聲稱讚,於是將他帶入府中,詢問其籍貫來曆。丞相見他才華不凡,便將他留在西館教子弟讀書,還命家人去寺中搬取行李,安置在一處靠近後花園東軒的地方。劉真得丞相提攜,衣食無憂,便更加潛心攻讀史書,府中往來的文書筆墨,都由他動筆回複,丞相對他十分器重。

一日傍晚,劉真偶然走進花園,正遇上小姐帶著兩三個侍女在花架下玩花。劉真見了驚歎道:“早聞丞相有女,容貌秀麗,果然名不虛傳。日後小生若能金榜題名,能娶得此等佳人為妻,也就心滿意足了。”說罷,擔心被人察覺,便徑直回到軒下,吟誦了幾首杜甫的詩來表達心誌。常言說得好,欲心一動,邪念便會入侵。妖魚正想迷惑一個好男子,卻苦無機會,當夜探知劉真尚未就寢,便化作小姐的模樣,來到他讀書的館舍敲門。劉真開門一看,正是日間所見的小姐,頓時驚愕不已。妖媚說道:“秀才不要驚慌,妾身見爹娘已經安睡,聽聞君聲音清亮,特來請教。”劉真這才放下心來,與她對坐榻上,談論許久後便解衣休息。

天色將明時,妖魚先起身說道:“今夜早些來陪你。”說罷便離去。從此她每日夜裡前來,與劉真情意甚密。一日,妖媚備好酒食與劉真共飲,說道:“君住在此處雖好,但久後若被侍女察覺,報知父母,我們兩人都會丟臉。不如我收拾閨中財物,與君逃回你家,結為長久夫婦。”劉真道:“若丞相派人追查,我們如何逃脫罪責?”妖媚道:“我母親最疼愛我,況且你我都未議婚,縱使追查也無妨。”劉真依了她的話,過了一夜,約定十四日夜在河下備好船隻,小姐收拾好零碎銀兩,與劉真一同返回揚州。丞相得知劉真離去,也沒有追究。

自妖魚離去後,那朵牡丹花隨即枯死,金小姐朝夕思念,竟染病在身,縱使請來良醫也無法調理。母親擔憂地詢問病因,小姐才說是為了牡丹。母親告知丞相,丞相道:“此花隻有揚州才有。”便差遣家人帶著金銀珠寶前往揚州,不論官宦民家,不惜重金購買。家人領命來到揚州,四處尋訪這種牡丹花,發現隻有東門劉秀才家種植了幾叢。家人到劉秀才家時,恰逢劉真外出,隻見簾子下站著一個女子,問道:“是何人?”金家家人疑惑道:“這聲音好似我家小姐。”走近一看,果然是小姐。恰巧劉真回來,家人也認出了他,雙方都癡呆半晌,不知如何是好。劉真問家人來意,家人告知是因小姐思念牡丹致病,特來購買。劉真笑道:“小姐隨我來此將近半年,哪裡還有另一個小姐?”

家人困惑不解,連夜返回東京稟報丞相。丞相不信,派公吏到揚州接回小姐。小姐竟沒有推辭,與劉真一同隨家人返回東京,入府拜見丞相。丞相看著眼前的小姐,驚疑不定,這時夫人出來說道:“小姐在房中尚未起身,為何這裡又有一個?”丞相問劉真緣由,劉真毫不隱瞞,將昔日在東軒相會的經過一一告知。丞相道:“你必定是被妖物迷惑了。”

丞相隨即乘轎入開封府拜見包公,說明此事。包公命張龍將兩位小姐及劉真一同拘來,在公廳下仔細察看,果然一模一樣。於是命人取來軒轅所鑄的照魔鏡辨彆真偽,左右將鏡懸掛堂上,頃刻間妖魚吐出黑氣,遮天蔽日,隻聽一聲巨響,黑氣四散,再看堂下,兩位小姐都不見了蹤影。丞相與包公都驚愕不已,滿堂人無不震驚失色。包公道:“丞相暫且先回,容我過幾日必定查明下落。”丞相稱謝離去。包公讓劉真在外等候,張掛榜文:“有知曉妖精及小姐下落者,賞錢五千貫。”

次日清早,包公前往城隍廟焚燒牒章禱告。城隍即刻派遣陰兵四處搜查是何妖怪。片刻後陰兵回報:“是碧油潭千年金鯉魚作怪。”城隍便備文通知五湖四海的龍君,務必捉拿妖魚歸案。龍君得知後,派遣水族神兵沿江湖捕捉妖魚,卻都被妖魚擊敗。龍君上奏天帝,天帝派遣天兵捉拿,那妖魚卻逃遍八荒,難以捕獲。無奈之下,包大尹日夜在城隍司催促,城隍隻得再次通知龍君,龍君下令封閉四角海門搜捕,妖魚被追逼得走投無路,逃入南海。

當時京都有個鄭某,平素樂善好施,家中掛著一幅淡墨素妝的觀世音像,每日虔誠敬奉。忽然一夜,他夢見一位素妝婦人對他說:“你明日到河岸邊,引我去見包大尹,定能獲得一場富貴。”鄭某醒來,次日一早到河邊查看,果然看見一位中年婦人,手執竹籃,籃中放著一條小小金色鯉魚,立在楊柳樹下。婦人見鄭某來到,便說:“昨日碧油潭金鯉魚被四海龍君追逼無路,逃入南海藏在瓊蕊蓮花下,如今被我哄入籃中罩住無法逃脫。前日包大尹張榜懸賞知曉妖魚下落之人,你可引我前去。待他判明此案,賞錢到手後,儘數贈予你。”鄭某大喜,連忙引婦人來到府衙,恰逢包公與金丞相正在廳上議論此事。公吏稟報後,包公喚二人進廳詢問緣由,鄭某將婦人所言告知。包公道:“定是此怪無疑。”隨即令婦人當堂放下魚籃查問。那妖魚被佛力降服,在籃中一一供出迷惑劉真、攝走小姐藏於碧油潭山側岩穴中的情由。包公欲將妖魚取出烹殺,婦人道:“此魚乃千年靈氣所化,縱使烹殺也無法致死,老婦帶去自有處置。”包公應允,命庫吏賞錢五千貫給婦人。婦人出門後將賞錢交給鄭某道:“這是回報你奉我二年的誠心,務必將此事傳告世人。”說罷便不見了蹤影。鄭某這才醒悟,原來她是家中所奉的觀音大士。他將錢帶回家,請能工巧匠繪製水墨觀音像,觀音手提竹籃的形象從此流傳開來,京都人紛紛效仿繪製,這便是如今所說的“魚籃觀音”。

包公差人到岩穴中尋得金小姐帶到衙署時,她已氣絕身亡,隻是心頭略有微溫,請來醫官診治,都說需用有緣生人的氣息引導才能蘇醒。包公猛然醒悟,對丞相道:“小姐莫非與劉秀才有緣?老夫今日就做個媒人,成就這段姻緣。”於是喚過劉真,讓他用氣息喚醒小姐。小姐果然蘇醒過來,左右看見的人都道此事絕非偶然。包公也十分歡喜,命人送二人回丞相府。當晚,劉真與小姐成親。次年,劉真科舉登第,在京數年,官至中書,生下兩個兒子都入朝為官。

第五十二則玉麵貓

話說清河縣有個秀才叫施俊,娶了何氏賽花為妻,何氏容貌秀麗,針線活十分精通。一天,施俊聽聞東京開科取士,便辭彆妻子前往應試。他與家童小二一路曉行夜宿,饑餐渴飲,走了數日,來到一座山前。天色將晚時,他們遇到一家客店便進去投宿。

這座山盤旋六百餘裡,後麵連接著西京地界,山林幽深,崖石高聳,人跡罕至,常常有精怪出沒。有五隻從西天來的老鼠成了精,它們神通廣大,能隨意變化,行蹤不定。它們有時變成老人,騙取客商財物;有時變成女子,迷惑年輕子弟;有時變成男子,誘惑富家美女。

這些妖怪按大小排行命名,有鼠一、鼠二等稱呼,它們聚集在瞰海岩下的洞穴裡。那天,鼠五等妖怪正想找人迷惑,便化作店主人,在山前迎接過客。恰巧遇到容貌清秀的施俊,便問他的籍貫和來曆,施俊如實告知要去東京趕考。妖怪暗自高興。

當晚,妖怪準備酒菜款待施俊,與他對席而飲,酒桌上談論古今之事,妖怪對答如流。施俊十分驚訝,心想:這隻是個開店的,怎麼如此博學?於是問道:“您也通曉學問嗎?”妖怪笑道:“不瞞秀才說,三四年前我曾去應試,隻是時運不濟,沒考上,所以棄了詩書開了這家小店,在本地度日。”

施俊與他一同飲酒到深夜,妖怪心生一計,往酒中嗬了一口毒氣,遞給施俊飲用。施俊一喝下這酒,立刻感到昏沉憋悶,倒在座位上。小二連忙扶起他,扶進客房休息,施俊腹中疼痛難忍。小二慌張不已,這裡又找不到醫生,一直挨到天亮,才發現昨夜的店主人不知去了哪裡。小二勉強扶著主人又走了幾裡路,找到一家客店住下,才知道主人中了妖毒。

再說那妖怪徑直脫身,變成施俊的模樣,回到了施俊家。何氏正在房中梳妝,聽到丈夫回家,連忙出來看,見“施俊”笑容可掬。她問道:“才離家二十多天,怎麼就回來了?”妖怪答道:“快到東京時,遇到赴試的秀才說科場已經結束,士子都散了,我聽了這話,就沒進城,轉身回來了。”何氏問:“小二怎麼沒一起回來?”妖怪說:“小二不會走路,我把行李寄托給朋友帶回,讓他跟在後麵。”何氏信以為真,便準備早飯給妖怪吃。親戚朋友來往,都以為這就是真的施俊。

從此,妖怪與何氏一同生活,卻不知真丈夫在客店中受苦。又過了半個月,施俊在客店中求得董真人的丹藥,調湯喝下後,果然恢複了健康。等他準備去東京時,聽說科場已經結束,便與小二一起回家,慢慢走了二十多天才到家門口。

小二先走進門,正好看見何氏與妖怪在廳後飲酒。何氏聽見小二回來,起身出來問道:“你怎麼來得這麼遲?”小二說:“彆說回來遲了,差點連主人的性命都保不住。”何氏問:“哪個主人?”小二說:“和我一起去京城的,還能是哪個主人?”何氏笑道:“你在路上偷懶不走,主人已經先回來二十多天了。”小二驚道:“說什麼呢,主人和我白天同行,晚上同住,寸步不離,怎麼會說他先回來?”

何氏聽了,疑惑不定。這時施俊走進門來,見到何氏,兩人相抱而哭。那妖怪聽到哭聲,走出廳前,喝道:“是誰敢調戲我的妻子?”施俊大怒,上前與妖怪打鬥,卻被妖怪趕了出去。鄰裡們聽說了這件事,無不吃驚。

施俊無可奈何,隻得去拜見嶽父,訴說了事情的經過。嶽父十分擔憂,讓他寫狀子告到王丞相那裡。王丞相看了狀子,覺得此事十分奇異,立刻派公牌去捉拿妖怪和何氏來審問。王丞相一看,果然有兩個施俊,左右的人都說除非包大尹能查明此事,可惜他在邊庭還沒回來。

王丞相把何氏叫到近前仔細審問,何氏一五一十地說了前麵的情況。丞相道:“你可知道真丈夫身上有什麼特征可以作證嗎?”何氏說:“我丈夫右臂有黑痣,可以查驗。”王丞相先把假施俊叫到近前,讓他脫去上身衣服,查驗右臂,發現沒有黑痣。丞相看了心想:這個是妖怪。

再叫真施俊來查驗,果然右臂有黑痣。丞相便讓真施俊跪在左邊,假施俊跪在右邊,讓公牌取來長枷,吩咐道:“你們查驗,一人右臂有黑痣的是真施俊,沒有的是妖怪,就用長枷監禁起來。”等公牌上前查驗時,卻發現兩人右臂都有黑痣,無法分辨真假。王丞相驚道:“真是作怪,剛才還隻有一個有,現在都有了。”隻好先把兩人都收監,第二天再審。

妖怪在獄中不服,取出難香嗬氣,瞰海岩下的四個鼠精商議後便來救它。它們化作王丞相的模樣,第二天清早坐在公堂,提出施俊等人到階下審問,把真施俊重重責打了一頓。施俊含冤受屈,叫屈連天。

忽然,真的王丞相進入公堂,看見上麵已經坐著一個“自己”,十分驚訝,立刻讓公人去捉假的;假的也發作起來,讓公吏去捉真的。一時間亂作一團,公人也分不清真假,誰敢動手?

當下兩個王丞相在公堂爭辯,看的人都驚呆了。有個見識明敏的老吏上前稟道:“兩位丞相不知真假,辯論幾天也是徒勞,除非去朝見仁宗皇帝。”仁宗於是下旨宣兩位丞相入朝。等兩位丞相朝見時,妖怪施展神通,噴出一口氣,仁宗眼睛昏花,無法看清,傳旨命人將二人監入通天牢裡,等到今夜北鬥星出現時,定要審出真假。

原來仁宗是赤腳大仙降世,每到半夜,在天宮也能被看見,所以才這樣說。真假兩位丞相被收監後,妖怪擔心被識破,又取出難香嗬氣,瞰海岩下的三個鼠精聽到後,商量著第三個來救。第三隻鼠精神通也很厲害,化作仁宗的麵貌,不到五更,就占坐了朝元殿,大會百官,勘問此事。

真仁宗黎明出殿,文武官員見有兩個天子,個個大驚失色,於是會同眾官入內見國母奏明此事。國母大驚,便取過玉印,隨百官出殿審視。國母說:“眾官不要慌,真天子左掌有‘山河’紋,右掌有‘社稷’紋,看看哪個沒有,就是假的。”眾官查驗後,果然隻有真仁宗有這些紋路。國母傳旨,將假的監於通天牢中審問去了。

話說那假仁宗驚慌之下,又嗬起難香,鼠一、鼠二得知後煩惱不已,商量道:“鼠五真是不知輕重,惹出這等天大的官司,事情牽涉朝廷,怎麼脫逃?”鼠二道:“隻能前去救他們回來。”鼠二施展神通,變成假國母升殿,想要把牢裡的一乾人等放了。這時宮中真國母傳旨,命令監禁者不得放跑妖怪。文武百官見有兩位國母下旨,一個要放,一個要監禁,正不知哪個是真國母。仁宗因此心緒不寧,憂思數日,寢食難安。眾臣上奏道:“陛下可派使者前往邊庭宣包公回朝,才能查明此事。”天子應允,親書詔旨,派使臣前往邊庭宣讀。包公接旨後回朝,拜見聖上。退朝後回到開封府衙,喚來二十四名執法嚴明的差役,取出三十六般刑具,擺到堂下,從獄中提出一乾罪犯審問,果然有兩位王丞相、兩個施秀才,還有一個假國母、一個假仁宗。包公笑道:“其中丞相和施俊還沒審出哪個是真假,國母與聖上肯定有一個是假的。”暫且先將他們監禁,明日發文書告知城隍,然後再審判。

四隻鼠精被關在同一牢房,麵麵相覷,暗中相約道:“包公說要牒告城隍,必定會證出我們的本相。雖然暫時動不了我們,但這事已觸怒上天,豈能長久躲藏?快請鼠一來商議。”眾妖於是嗬起難香,此時鼠一正來開封打探消息,聽聞包丞相在勘問,笑道:“待我變成假包公,看你如何判案。”隨即顯神通化作假包公,坐在府堂上判事。恰巧真包公發牒文告知城隍後回衙,忽然有人稟報堂上已有一位包公在座,包公道:“這孽畜如此大膽欺瞞!”徑直入堂,命令公牌拿下,那妖怪走下堂來,混在人群中,眾公牌根本分不清哪個是真的,怎敢動手?堂下包公怒從心起,暗自思忖,吩咐公牌:“你們眾人嚴守衙門,不得走漏消息,等我出堂再聽候吩咐。”公牌領命。包公退入後堂,假包公還在堂上理事,隻是公牌心生疑惑,不再聽從他的差遣。

且說包公入內見李氏夫人道:“這妖怪作祟難以辨明,我應當向天帝訴說,除掉這惡怪。你把我的身體用被子緊緊蓋在床上,不要移動,多則兩天兩夜我就回來。”於是取來在邊庭所塗的孔雀血嚼了幾口,躺到床上魂赴陰曹,直抵天門。

天使引包公拜見玉帝,奏明此事。玉帝聞奏,命檢察司曹查究是何方妖孽為禍。司曹奏道:“是西方雷音寺的五隻鼠精逃到人間作亂。”玉帝聞奏,欲召天兵收伏。司曹又奏:“天兵無法收伏,若逼迫太急,這些妖怪必定逃入海中,為害更甚。除非雷音寺世尊殿前寶蓋籠中的玉麵貓能降伏它們,若能求得此貓,可滅此怪,勝過十萬天兵。”玉帝即刻派天使前往雷音寺求取玉麵貓。天使領玉牒來到西方雷音寺,拜見世尊,奉上玉牒。世尊開讀,與眾佛徒商議。有廣大師進言:“世尊殿上離不開這隻貓,經卷甚多,恐怕會被老鼠損耗,若借貓去,恐怕耽誤大事。”世尊道:“玉帝旨意怎敢不從?”大師道:“可將金睛獅子借去。玉帝若追問,就說要留貓護經,玉帝也不會怪罪。”

世尊依言,將金睛獅子交予天使,回去回奏玉帝。司曹見了奏道:“文曲星為解東京大難而來,這獸不是玉麵貓,白費力氣,望聖上垂憐,取真的給他去。”玉帝又派天使同包公前往雷音寺,拜見世尊參拜懇求。世尊不允,有大乘羅漢進言:“文曲星也是為民生計,千辛萬苦到此,世尊應以救生為重,當借貓去。”世尊依言,令童子從寶蓋籠中取出靈貓,誦偈一遍,那貓便伏身變小,交包公藏於袖中,又教他捉鼠之法。包公拜辭世尊,同天使回見玉帝,奏知借得玉貓。玉帝大悅,命太乙天尊取楊柳水給包公飲下,他身上的毒即刻化解。

等天使送出天門,包公在陰床上醒來,已經過去五天了。李夫人甚喜,立刻取湯來給他飲下,包公對夫人說,到西天世尊處借得除怪之物,讓她不要泄露機密。夫人問:“如今怎麼處置?”包公密道:“你明日入宮見國母,說定某日在南郊築起高台,方能斷案。”夫人依命。次日乘轎入宮見國母奏知,國母依奏。隨即宣狄樞密吩咐在南郊築台,不得有誤。狄青領旨,帶領本部軍兵到南郊築好高台。包公在府衙裡吩咐二十四名精壯差役,擇定日期前往台上審問。此事轟動東京城軍民,誰不來觀看。

當日,真仁宗、假仁宗、真國母、假國母與兩位丞相、兩位施俊,都立在台下,文武官排列兩旁,唯獨真包公在台上坐,那假包公還在台下爭辯。將近午時,包公從袖中先取出世尊的經偈念了一遍,那玉麵貓伸出一隻腳,儘顯猛虎之威,眼內射出兩道金光,飛身下台,先將第三鼠咬倒,正是假仁宗。鼠二現形想逃,神貓伸出左腳抓住它,又伸出右腳抓住了鼠一,張口一連咬倒,台下軍民見了齊聲呐喊。那假丞相、假施俊變身逃向雲霄,神貓飛上,咬下一個是第五鼠,唯獨走了第四鼠,玉麵貓不舍,一直隨金光追去。台下文武百官見除去了妖怪,無不喝彩。

包公下台,見四隻大鼠,約有一丈長,被咬傷處都流出白膏。包公奏道:“這是吸人精血所成,可令各軍衛宰殺烹食,能助筋力。”仁宗允奏,敕令軍卒拾去。隨後起駕入宮,文武百官朝賀。仁宗大悅,宣包公上殿當麵慰勞,設宴款待文武官員,命史臣簡略記載此事。包公飲罷,退回府衙,發放施俊帶何氏回家,終得團圓。後來,何氏隻因與妖怪有過接觸,受其惡毒影響更深,腹痛不止。施俊取來之前得到的董真人丸藥讓她飲下,何氏吐出毒氣後才痊愈。後來施俊考中進士,官至吏部,生二子也都功名成就。

第五十三則移椅倚桐同玩月

話說河南許州管轄的臨潁縣,有個叫查彝的人,是個文雅的讀書人。他年少時就入了縣學,娶了近村的尹貞娘為妻。花燭之夜,查生正要解衣就寢,尹貞娘卻阻止他說:“我想郎君自小攻讀儒家經典,應當發奮勵誌,揚名顯親,不是尋常俗子可比。今日新婚之夜,怎能不說話就睡下呢?我現在冒昧出個粗俗的上聯,郎君若能隨口對出下聯,我就與君同眠;若才思不及,郎君就該再去學堂讀書,今夜恐怕要違背你的心願了。”查生便讓她出題。貞娘於是出了上聯:“點燈登閣各攻書。”查生思索了半天,沒能對出,不覺臉上露出慚愧之色,於是告辭妻子,拿著燈徑直前往學宮。

當時學中的朋友們見查生深夜前來,都上前問道:“兄今夜洞房花燭,正應陪伴新人,及時歡會行樂,為何獨自拋棄新人到這裡來?敢問是什麼緣故?”查生因朋友們詢問,就把妻子出上聯的事告訴了他們,大家都沒答上來就退開了。其中有個叫鄭正的人,平生為人極為詼諧戲謔,聽到查生所說的話,隨即連夜偷偷回家,徑直來到查生房中與貞娘休息。

原來貞娘自悔偶然出這戲言聯句,實在不是有心為難丈夫,沒想到丈夫含羞離去,心中懊悔不已。等見到鄭正進入房中,貞娘自認為是查生回家來睡,哪知道是假的,於是問道:“郎君剛才不能對答離去,如今為何又回來,莫非是想到佳句了?”鄭正沉默不答。貞娘心想是丈夫在生氣,也不再問。鄭正便與貞娘有了親密接觸,沒到天亮就離開了。

等到天明,查生回家,向貞娘施禮道:“昨夜承蒙你出佳句,小生學問荒疏,不能對答,心中很是羞愧,有失奉陪。”貞娘道:“郎君昨夜已經回來了,為何說這話騙我?”再三追問原因,查生以實相告說自己並未回來。貞娘細想查生的話,已知自己被他人侵犯,於是對查生說:“郎君若確實沒回來,願郎君前程萬裡,從今後可奮誌攻書,不必顧戀我了。”說完就進入房中上吊自儘。過了一會兒,查生知道了,立即和父母前往,卻救不回來了。查生悲痛不已,不知其中緣故,昏死在地。父母急忙搶救才蘇醒,隻得備棺安葬了貞娘。

不覺時光飛逝,又是慶曆三年八月中秋節,包公巡察到臨潁縣,直接進入公廳坐下。公廳庭前旁邊有一棵桐樹,樹下陰涼可愛,包公讓左右把虎皮交椅移到桐樹之下,賞玩月色消遣,偶然吟出上聯:“移椅倚桐同玩月。”他尋思著要湊出下聯,半晌也沒能對出,於是枕著椅子睡去。似睡非睡之間,朦朧中看見一個女子,年約十六歲,美貌超群,昂首近前下跪道:“大人的詩句不用尋思,為何不對‘點燈登閣各攻書’?”包公見對得十分工整,就問道:“你這女子居住何處?可通姓名。”女子答道:“大人若要知道我的來曆,除非本縣學內的秀才才知道詳情。”說完,化作一陣清風離去。

包公醒來後,輾轉尋思此事十分奇怪。次日發出告示,吩咐左右召集臨潁縣學的秀才,來衙院赴考。包公出了《論語》中的題目,是“敬鬼神而遠之”一句,讓諸生作文,又把“移椅倚桐同玩月”這句詩放在題尾。其中秀才查彝,因見詩句偶然與妻子貞娘先前所說的話相合,於是就寫下下聯:“點燈登閣各攻書。”

諸生作文完畢,包公下令讓他們出外等候。包公正看卷時,偶然見查彝的詩句符合夢中的情景,就喚來查彝問道:“我看你的文章也隻是尋常,但對的詩句大有可取之處,我料想這詩句必定是請他人代作,不是你自己能作的。我現在識破了,你可從實說來,不得隱瞞。”查彝聞言,將事情一一稟告。

包公又問道:“我想你夜晚前往學中之時,學中必定有平日極善詼諧戲謔的人,知道你不回,所以假冒你的身份,與你妻子有了不當接觸,汙了她的身體,你妻子含羞以致身亡。你可逐一說來,我當替你伸冤。”查彝稟道:“生員學中隻有姓鄭名正的人,平生極好詼諧戲謔。”

包公聽罷,立即命令公差傳喚鄭正到公堂審訊。鄭正起初抵死不認,後來受了重刑,隻得招供:“貞娘出詩句,查彝不能對答,含羞到學中與諸友談及此事,我不該起了不好的心思,假冒他的身份與貞娘有了不當行為,以致貞娘死亡,甘願認罪,招認屬實。”包公取了供詞,即將鄭正按因奸致死一命的罪名,押赴法場處決。士人們對此判決都表示信服。

第五十四則龍騎龍背試梅花

話說順天任縣有徐卿、鄭賢二人,同窗讀書數載。徐卿的妻子隻生了一個女兒,名叫淑雲;鄭賢的妻子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國材。後來兩人都科舉高中,在朝中擔任議職,於是便有了結為親家的想法。由於沒有媒人從中說合,他們就以互換衣襟作為約定,發誓絕不更改。

時光飛逝,人事變遷。國材長到十八歲時,聰明俊慧,博覽群書。不幸的是,他的父母先後去世,沒過幾年,家中資財也消耗殆儘。徐卿見他家境貧寒,就想把女兒嫁給彆人家,國材也不敢開口提婚約的事,情願寫下解除婚約的文書。淑雲性格乖巧,向來熟悉文墨,聽說父母違背約定,不肯將自己許配給鄭郎,便在香閨中憂愁煩悶,日漸消瘦。

又過了一年,宗師主持考試,國材有幸考中秀才,在儒學西齋設館教書。淑雲聽說國材進了學,悄悄派侍女雪梅帶著十兩白銀和一雙金釵,秘密送給鄭國材。雪梅徑直來到國材家,詢問鄭公子在哪裡,國材的堂叔鄭仁說:“你要找他,就去儒學西齋吧。”雪梅趕到儒學西齋,果然見到了國材。雪梅說:“官人萬福,淑雲小姐向你問好,備了些禮物來為你慶賀。”國材見狀,收下了禮物,對雪梅說:“承蒙小姐錯愛,如今賜我厚禮,我怎麼擔當得起?隻是小生已經寫了休書,不敢再抱期望。以後不要再來了,恐怕被人知道,會給小姐帶來羞辱。”囑咐完,就送雪梅出了學門。

雪梅回家後,把鄭官人的話詳細告訴了淑雲。淑雲說:“忠臣不侍奉二主,烈女豈能改嫁他人。縱使老爺要我改嫁,我也隻有一死而已。”第二天,她讓雪梅再去儒學告訴鄭相公,讓他二更時分到後園來,要把金銀贈給他,讓他娶小姐回家,國材答應了。

沒想到隔牆的學吏龐龍偷聽了他們的約定,心中生出一計。到了夜裡,恰逢國材和同窗好友飲酒後醉睡,龐龍潛入園內,搖了搖槐樹,雪梅便喊了一聲:“鄭官人來了!”她手中攜著一封白銀、幾副金釵和一紙情書走了出來,低頭細看,發現不是鄭官人,便回身想回去。龐龍隨即拔出利刀,將雪梅殺死,推入園池,取走金銀後離開了。淑雲等到天明,不見雪梅回來,心中起了疑心。此時國材醒來,天已破曉,他記起昨日的約定,如今誤了大事,心中悶悶不樂。

第二天,徐卿不見雪梅,讓家人四處尋找,尋到花園中,隻見池邊有血跡,便喚眾人在池內打撈,發現是雪梅被人殺死了。池邊還遺留下一個紙包,徐卿讓人打開來看,裡麵是一封情書,大致內容是:“妻淑雲頓首:父親雖然違背約定,但我的誌向堅定。夫君如今考中秀才,怎會做負心人?特備白銀百兩,首飾兩副,希望作為完婚的費用,早日共結連理,永諧琴瑟之好。本想與你見一麵,無奈家法森嚴,不能如願。派雪梅轉達,希望你留意。”

徐卿看了大怒,於是向縣衙告狀。知縣薛堂立即下令快手捉拿鄭國材到公堂審問,鄭國材不承認此事。徐卿拿出淑雲的書信對質,國材見是小姐的親筆,啞口無言。薛堂將國材拷打一番,收監等候判決。當晚,徐卿私下送了百兩黃金給薛堂,賄賂他處死國材。薛堂收了金子,也不管國材招供與否,隻管命令左右給國材釘上長枷,判了死罪,寫了一道文書解送到順天府。

當時順天府尹正是包公。國材將前麵的情況逐一告訴了包公,包公令張千將國材收監等候判決。國材自入獄中,手不釋卷,禁中人等無不欣羨,懂禮法的人更是對他另加欽敬。恰逢包公提審監犯,聽到國材讀書聲不絕,心中暗想:這小子決不是謀財害命的人,日後必有大用。

當晚,包公祝告天地後睡去,夢見牆上有一首詩:“雪壓梅花映粉牆,龍騎龍背試梅花;世人若識其中趣,池內冤伸脫木材。”包公醒來,忖度了半晌,才領悟其中的意思。

次日升堂,包公拘喚龐龍到府中究問。龐龍到公堂訴說道:“小的是學吏,並無受賄,老爺派人來拘我,我有什麼罪過?”包公道:“你這死囚好大膽!悄悄潛入徐園,殺死雪梅,得了若乾金銀,還敢強辯?”喝令李萬將他捆起來打,釘上長枷。龐龍大驚失色,心想:這樁密事包公怎麼會知道?真是神人!隻得如實招供。

包公問道:“你奪去金首飾二副,白銀一百兩,如今還剩多少?”龐龍說:“銀子都花光了,隻有首飾沒動。”於是包公差張千押龐龍回去取首飾,又打了龐龍一百棍,將他囚入獄中。接著,包公讓人喚徐卿、淑雲到公堂,喝道:“你這老賊重富輕貧,違背先前的盟誓,是什麼道理?”令張千喚出鄭國材到公堂,打開長枷,給他衣帽穿上。又喚門子提起香案花燭,讓淑雲就在公堂上與國材拜堂結為夫婦,從庫中取銀二十兩給國材安家。將金首飾還給徐卿回家,追龐龍的家產變賣成銀償還給淑雲夫婦,把徐卿趕出公堂。

那夫婦二人叩頭拜謝包公後離去。包公令公牌取出龐龍,押往法場斬首示眾,並申奏朝廷,將薛知縣發配三千裡。後來,鄭國材連續科舉中第,前途光明。

第五十五則奪傘破傘

話說有個百姓叫羅進賢,二月十二日天下大雨,他撐著一把傘出門訪友,走到後巷亭時,有個後生請求一起躲雨。羅進賢不肯說:“下這麼大雨,你自己不備傘,我這一把傘怎麼能遮兩個人!”這個後生是城內的光棍邱一所,能言善辯,最會騙人。他謊稱:“我本來也有傘,剛才被朋友借走了,讓我在這兒等他,我現在急著回家,所以才求你幫忙,你怎麼這麼沒有容人之量。”羅進賢聽他這麼說,就答應和他共撐一把傘。走到南街尾分路時,邱一所奪過傘說:“你從那邊走吧!”羅進賢說:“把傘還給我。”邱一所笑著說:“明天還你,告辭了。”羅進賢追上去罵道:“你這個光棍!我當初本來就不想和你共撐,現在你卻要冒認我的傘,這是什麼道理?”羅進賢忍不住,拉著他扭打到包公的衙門。

包公問道:“你們二人的傘有記號嗎?”兩人都說:“傘是小物件,哪有什麼記號。”包公又問:“有證人嗎?”羅進賢說:“他在後巷和我共撐傘時,沒有證人。”邱一所道:“他和我共撐傘時有兩個人看見,隻是不知道姓名。”包公又問:“這把傘值多少錢?”羅進賢說:“新傘值五分銀子。”包公怒道:“五分銀子的東西也來打攪衙門。”命令左右把傘扯破,每人分一半,然後把二人趕了出去。接著包公秘密囑咐門子:“你去看看這二人說些什麼話,如實來報。”

門子回來回複說:“一個人罵老爺糊塗不明;另一個人說,你沒天理搶我的傘,今天也會著惱。”於是包公命皂隸把二人抓回來問道:“誰罵我了?”門子指著羅進賢說:“是這個人罵的。”包公說:“罵本地的地方官,該當何罪?”下令打二十板子。羅進賢說:“小人並沒有罵,真是冤枉。”邱一所堅持說:“明明是他罵的,到這兒就想賴掉,他白占我的傘是真的。”

包公說:“不說起爭傘的事,差點就誤打了這個人,分明是邱一所白占他的傘,我判得不明白,傘又被扯破,所以他憤憤不平,怒罵我。”邱一所道:“他貪心不足,見傘沒判給他,所以才輕易罵官,哪裡的傘是他的?”包公說:“你這個光棍,怎麼敢起貪心?現在還堅持說他罵官,想陷人於罪。因此我故意扯破這把傘來試探你二人的真偽,不然的話,哪裡有工夫去拘傳證人來審這種小事。”於是將邱一所打了十板,還讓他賠了一錢銀子給羅進賢。


最新小说: 渣男滅我滿門,我就重生當他皇嬸 開局四個孽徒,師尊後院日日起火 蝙蝠俠穿越蜘蛛俠 青春的燼火 康城警事錄 捍衛地球家園 屯田就送仨老婆,為了養家我竟成皇帝?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贖來了 重生88變老虎,東北這嘎達當霸主! 海闊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