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勝,歸營。
將士們整齊列隊,步履鏗鏘,高唱凱歌而還,歌曰:
海波翻湧兮東南作亂,倭寇來犯兮庶民不安
流離失所兮我身何往?披堅執銳兮護我河山
士敢赴死兮賞罰信,
軍紀如山兮號令嚴,
將士同心兮齊陷陣,
旌旗獵獵兮心誌堅。
上報國家兮下救黎民,
軍威赫赫兮殺儘倭奴。
這是戚弘毅為將士們撰寫的軍歌,歌聲嘹亮,聲震東南,與這支傳奇的隊伍一起誕生,在平倭蕩寇的戰場之上一次次響起,激勵著將士們,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
可是這場勝利終究還是來的太晚了。
若是按戚弘毅當初的計議,能夠在倭寇立足未穩之時便立刻進攻聞濤島,以痛打落水狗之勢殲滅倭寇殘兵,那海波城便不會得而複失,老將軍黃霄便不會戰死,好兄弟項人爾更不會遭人陷害。
可惜朝堂晦暗,徒歎前路多艱。
戚弘毅曆經艱難險阻,終未辜負對東南百姓的承諾,終未辜負自己的錚錚誓言。
東南百姓亦不負軍中將士。
歸營之時,百姓們簞食壺漿,夾道相迎,對這支禦倭寇於國門之外的勝戰之師致以最為崇高的敬意和最熱烈的歡迎。
將士們邁著糾糾闊步,在百姓們的歡呼和讚揚聲中,昂首挺胸地回到寧海衛軍營之中。
在軍營之中,戚弘毅熱情款待了前來助戰的沙不遇及孔雙索等江湖豪客,以酬謝二位江湖中人的盛情相助。
二人及部下弟子忙於江湖事務,不宜在軍營久留,吃飽喝足之後,道一聲“山高路遠,江湖再見”,便紛紛告辭。
臨行之前,白虎堂堂下分舵海鯊幫幫主沙不遇特意去單獨見了戚弘毅一麵,並塞給他一個信封。
沙不遇神神秘秘地告訴戚弘毅:“白芷堂主聽聞我在你軍中助戰,特意傳書至此,並托我將之交付給你。”
戚弘毅雙手接過書信,頗有禮貌地回道:“勞煩前輩了。”
沙不遇用手肘輕懟一下戚弘毅,朝他挑了一下眉毛,道:“說什麼外道話,你和芷丫頭的事,白虎堂上下誰人不知?英雄少年,正當與我家堂主配做一對。”
戚弘毅聽沙不遇如此直言不諱,耳後竟有些微微發燙。
送罷信,沙不遇已無他事,當即辭彆,前往渡口,欲率海鯊幫弟子乘船出海,行江湖之事。
戚弘毅於營前送彆之後,便回到營中,展開白芷給他的那一封信件。
信件之中,乃是用雋秀卻不失鋒芒的字跡寫著的一首小詩。
詩雲:
玄冰白雪遍地鴉,
暖陽青草滿院花,
飆風綠柳漫空絮,
驚雷黑雲盈天雨,
寒暑曆,隔兩地,
冬去春來複夏至,
盼郎早歸鄉。
短短幾行小字,自冬至春,再到盛夏時節,光陰流轉,景物變幻,唯一不變的,是少女“盼郎早歸鄉”的殷切期盼之情。
戚弘毅將這幾行小字看了又看,心動神搖,仿佛看到那白衣女子站立在漫天風雪之中,在滿園花海之中,在飄飛柳絮之中,在風雨驚雷之中,遙望南方,滿目殷切期待,等待著心上人的歸來。
戚弘毅深吸了一口氣,忍不住鋪開一頁宣紙,揮毫提筆,亦即興寫了一首小詩以對,暫寄相思之情。
書曰:
歸期杳杳少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