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外的隆中有片野草地,諸葛亮蹲在草廬後的菜畦裡拔蘿卜,忽聽得籬笆外有人哼著小調:“鳳兮鳳兮,非梧不棲,今兒咋棲到蘿卜地了?”他直起腰,看見個胖子叉腰站在門口,頭戴綸巾,卻歪在一邊,像頂歪了的草帽。
“龐士元,”諸葛亮抹了把汗,“又偷我家的菜?”
龐統拍了拍肚子,綸巾上沾著片菜葉:“路過,順便替你鬆鬆土。”他晃進草廬,抓起桌上的米糕就啃,“聽說劉備那大耳朵來請你了?”
諸葛亮沒吭聲,往爐子裡添柴。龐統把米糕渣拍在他肩上:“傻不傻?跟著賣草鞋的能有啥出息?跟我去東吳,周瑜那小子還欠我三壇酒呢!”
“你啊,”諸葛亮笑了,“就知道吃酒。”
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麵。後來龐統去了東吳,諸葛亮跟著劉備入川。臨彆時龐統塞給他個油紙包:“路上吃,我娘做的米豆腐。”諸葛亮打開一看,豆腐早碎成了渣,混著辣椒油,跟龐統的脾氣一樣,熱辣又隨性。
入川之戰,劉備在涪城設宴。龐統喝得臉紅脖子粗,把酒杯往桌上一磕:“主公,咱千裡迢迢來這兒,不是為了喝酒的!”劉備瞪他:“你懂個啥!”他卻晃著腦袋笑:“我懂?我懂你心裡想啥——想拿成都,又怕人說你不義!”
帳外的諸葛亮聽見了,手心裡全是汗。他想起在隆中,龐統教他算卦,說:“天機不可全泄,留三分給自個樂嗬。”可這胖子喝多了,啥都往外倒。
“龐士元!”劉備氣得摔了筷子,“再胡言亂語,趕你出去!”
龐統打了個酒嗝,搖搖晃晃站起來:“趕就趕,反正這席麵,吃得憋屈!”他出門時撞在諸葛亮身上,壓低聲音說:“孔明,幫我盯著點,我去前頭探探路。”
諸葛亮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裡,忽然覺得眼皮直跳。第二日傳來消息,龐統在落鳳坡中了埋伏,亂箭穿身。他趕到時,龐統的綸巾掉在血泊裡,上麵還沾著片蜀地的楓葉。
“士元!”他跪在屍身前,手指觸到那片楓葉,忽然想起襄陽草廬前的楓樹,秋天時紅得像龐統喝醉酒的臉。
“孔明,”龐統忽然睜開眼,血沫子從嘴角冒出來,“彆……彆告訴主公,我不是死在‘落鳳坡’……”他指著遠處的山,“我是看見……看見樹上有隻鳳凰,想抓來給你玩……”
諸葛亮沒說話,隻是點頭。他知道龐統在胡說,這胖子到死都想著逗他樂。可他還是順著他的話望過去,隻見滿山楓葉正紅,像無數隻展翅的鳳凰,在風裡搖搖晃晃。
五丈原的夜露打濕了諸葛亮的鬢角,他攥著龐統遺留的斷箭忽然笑出聲。箭鏃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卻硌得掌心發燙——當年龐統蹲在草廬菜畦邊,拿這箭頭剔牙,說“等咱得了西川,要在成都開個酒肆,招牌就畫我啃燒雞”。
“士元,”他對著虛空舉杯,陶壺裡的蜀地米酒晃出漣漪,“你猜我在五丈原看見啥?”風穿過營帳縫隙,將案上的八卦圖卷起一角,露出背麵歪歪扭扭的塗鴉:是兩個歪戴綸巾的胖子,一個追著鳳凰跑,一個蹲在地上笑。
這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畫的。那時他路過落鳳坡,從土裡扒出半片燒焦的綸巾,回家就著油燈描了這畫。月英見了笑他:“龐士元要是知道你把他畫成圓冬瓜,能從地下爬上來掐你。”
此刻畫像被風掀起,恰好蓋住了地圖上的祁山。諸葛亮忽然咳嗽起來,血珠濺在畫中鳳凰的尾羽上,竟像給它添了抹活氣。“瞧,”他用羽扇輕點畫中追鳥的胖子,“你當年說落鳳坡有鳳凰,原來是把自個當鳳凰了。”
帳外傳來巡夜士兵的梆子聲,三更天了。他把斷箭插進筆筒,卻聽“當啷”一聲,箭鏃碰倒了旁邊的木盒——裡麵滾出顆圓滾滾的石頭,是龐統當年在襄陽草廬送他的,說“揣著這玩意兒,算卦準”。
石頭上還刻著歪字:“臥龍收,鳳雛贈”。諸葛亮撿起石頭,指尖蹭過“鳳雛”二字,忽然想起龐統臨死前拽著他的袖子說:“孔明,彆學我貪酒,要學我……”話沒說完就咽了氣,後來諸葛亮才想明白,他是想說“要學我活得痛快”。
“痛快?”他把石頭貼在胸口,涼意透過衣衫滲進皮膚,“我把這天下走了遍,卻沒你當年蹲在草廬啃米糕痛快。”
遠處的渭水傳來濤聲,像誰在大聲說笑。他恍惚看見兩個身影蹲在河邊:胖書生正往水裡扔石子,濺了旁邊青衫書生一身水,倆人追打著跑遠,綸巾和羽扇掛在河邊的蘆葦上,在晨霧裡飄成兩朵雲。
“先生,該喝藥了。”薑維端著藥碗進來,卻見諸葛亮趴在案上睡著了,手裡還攥著那石頭,嘴角掛著笑。案上的畫像被夜露濡濕,畫中追鳳凰的胖子忽然變了模樣——綸巾正了,肚子癟了,倒像是諸葛亮自己,伸著胳膊去夠天上的流星。
如今去落鳳坡,當地小孩會指著楓樹林說:“看!那是龐士元在追鳳凰!”而隆中草廬的舊址上,有塊石頭總比彆處涼,上麵的刻字被摸得發亮,遊人說那是諸葛亮把心事全揉進了石頭裡,等著那個愛說大話的胖子回來猜。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