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墨刃斬詞魂_嘻哈史詩看古今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嘻哈史詩看古今 > 第741章 墨刃斬詞魂

第741章 墨刃斬詞魂(2 / 2)

沈括避開他的眼睛,從懷裡掏出個饅頭遞進去:“陛下推行新法,也是為了百姓好,隻是過程難了點。你就當……就當是為了家人,認了吧。”

蘇軾沒接饅頭,反而笑了:“我要是認了,才是對不起家人,對不起那些相信我的百姓。存中,你還記得當年在瓊林宴上,你說要‘以科學報國,以文字利民’嗎?現在你的科學,你的文字,就是用來構陷同僚的?”

沈括的臉瞬間漲紅,他把饅頭往地上一扔,轉身就走。走到監獄門口時,他聽見蘇軾在後麵喊:“沈存中!你毀掉的不是我蘇軾,是天下文人的心!”

他沒回頭,卻覺得後背發涼。回到衙門,他把四年前整理的詩稿找出來,想燒掉,可手指剛碰到火苗,又縮了回來——他不能燒,這是他向王安石表忠心的證據,是他在朝堂上的立足之本。

審訊持續了一個多月。李定和舒亶用儘了手段,蘇軾卻始終不肯認罪。直到有一天,李定拿著沈括當年記錄的“言行錄”,在蘇軾麵前晃:“蘇軾,你還不認罪?沈大人四年前就記下了你說的‘新法太急’,這可是鐵證!”

蘇軾看著那“言行錄”,忽然明白了。他笑出聲,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好,好一個沈存中!我總算知道,為什麼我的詩會變成罪證了。”

他最終還是沒認罪,卻也沒能逃過貶謫。神宗下旨,把他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不得簽書公事。消息傳到三司使衙門時,沈括正在編《夢溪筆談》,他寫下“磁石指南,常偏東,不全南也”,卻忽然覺得,這磁石就像他自己,看似朝著“報國”的方向,實則偏了,偏到了構陷同僚的泥坑裡。

第四章黃州泥裡開詩花

蘇軾到黃州時,正是初春。他住的臨皋亭是座破房子,窗戶漏風,屋頂漏雨,晚上睡覺要蓋兩床被子。可他沒消沉,每天早上扛著鋤頭去東坡種地,中午在田埂上吃乾糧,晚上就著油燈寫文章。

有天傍晚,他在東坡種完菜,坐在田埂上看夕陽,忽然想起在杭州時,沈括跟他一起看夕陽,說“夕陽像熔鐵,能鑄出天下太平”。他忍不住笑了,從懷裡掏出紙和筆,寫下“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百姓們知道他是被貶來的官員,卻不嫌棄他,經常送些糧食、蔬菜過來。有個老農教他種水稻,說“種地跟寫詩一樣,得順著節氣,急不得”;有個漁翁帶他去江邊釣魚,說“釣魚得有耐心,就像等陛下明白你的冤屈一樣”。

蘇軾把這些都寫進詩裡,寫進詞裡。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黃州流傳開來,有人把詞抄在紙上,貼在茶館裡,引來很多人圍觀。有個讀書人從汴京來,看到這首詞,忍不住說:“蘇學士的詞,比在汴京時更有味道了,隻是……多了點苦。”

蘇軾笑著給他倒茶:“苦才好啊,就像這茶,先苦後甜,才記得住味道。”

他不知道,此時的沈括正在汴京的書房裡,看著抄來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書吏進來彙報:“大人,王安石相公罷相了,新宰相是司馬光,他好像要廢除新法。”

沈括手裡的詞稿掉在地上,他忽然覺得天旋地轉。他想起四年前,自己就是靠著反對蘇軾、支持新法,才爬到三司使的位置;現在新法要廢了,他這個“新法支持者”,又該何去何從?

沒過多久,沈括就被貶為宣州知州。他離開汴京時,沒人送行,隻有個老書吏偷偷塞給他一卷蘇軾的詞稿,說“大人,您看看蘇學士的詞,或許能明白點什麼”。

沈括在途中打開詞稿,看到“大江東去,浪淘儘”時,忽然停住了。他想起在西湖邊,蘇軾跟他說“長江水是流不儘的,就像文人的風骨,就算被貶,也不會斷”。他把詞稿貼在船艙的牆上,每天都看,看著看著,就覺得眼睛發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五章墨痕難洗千古冤

元佑元年,司馬光執政,蘇軾被召回汴京,任中書舍人。他回到汴京那天,百姓們圍在城門口歡迎他,有個老漢捧著當年在湖州沒送出去的粽子,說“蘇大人,您終於回來了,這粽子我一直留著,就等您回來吃”。

蘇軾接過粽子,眼眶紅了。他在汴京任職期間,依舊寫文章,提建議,隻是不再像以前那樣鋒芒畢露。有人問他,恨不恨沈括,他想了想,說:“恨過,後來不恨了。他隻是選錯了路,就像我當年選錯了詩裡的句子一樣。”

此時的沈括正在宣州編《夢溪筆談》。他把自己多年來的科學發現都寫進去,從天文曆法到水利工程,從數學算術到物理化學,卻唯獨沒提當年構陷蘇軾的事。有次他在書中寫“人間萬事,難在兩全”,寫著寫著,就把筆扔了——他知道,自己這一輩子,科學上再大的成就,也洗不掉構陷蘇軾的墨痕。

元佑三年,蘇軾再次被貶,這次是杭州知州。他回到杭州時,西湖的荷葉還是那麼綠,隻是當年和沈括一起坐過的畫舫,已經換成了新的。他在西湖邊建了蘇堤,百姓們都說是“蘇公堤”,他卻笑著說:“這堤不是我一個人的,是所有百姓的。”

沈括聽說後,從宣州寄來一幅畫,畫的是西湖蘇堤的景色。蘇軾把畫掛在書房裡,每天都看。有人問他,沈括為什麼要寄畫來,他說:“他是想跟我說,他知道錯了。”

元佑八年,蘇軾被貶到惠州。他在惠州寫下“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把苦日子過成了詩。而沈括則在潤州隱居,專心修改《夢溪筆談》。他在書的最後加了一句“吾昔有過,悔之無及”,卻沒敢寫明是什麼“過”。

建中靖國元年,蘇軾在常州病逝。消息傳到潤州時,沈括正在看《夢溪筆談》,他把書合上,坐在窗邊,看著外麵的雨,看了整整一天。第二天,他把當年整理的蘇軾詩稿拿出來,付之一炬。火苗舔舐著紙頁,把“暗諷鹽法”“詆毀青苗”的批注燒成了灰燼,卻燒不掉他心裡的愧疚。

多年後,《夢溪筆談》成為流傳千古的科學巨著,沈括被稱為“宋代科學第一人”;而蘇軾的詩詞,也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被後人傳頌。隻是每當有人提起沈括和蘇軾的往事,都會忍不住歎息——那個能算出磁石偏角的科學家,終究算錯了人心;那個能寫出“大江東去”的詞人,終究沒能躲過同僚的暗箭。

就像西湖的水,不管過了多少年,總會記得,熙寧四年的夏天,有個科學家,在荷下藏了一支墨刃,斬斷了一個詞人的半生。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讓他生!讓他生! 直播買股:給五個大佬當金絲雀 冰封末世: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