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讓眾人直接衝出去與白蓮叛軍決一死戰,恐怕沒幾個人願意。
可再這樣耗下去,孔府也支撐不了多長時間。
於是,又有族老提議:要不乾脆就站隊白蓮教,公開表明立場,破罐子破摔算了,不然繼續這樣下去,大家都得被困死在孔府裡。
這時,又有族老立刻開口反駁:“絕不可能!
白蓮教如今看似聲勢浩大,可也僅僅局限於山東境內。
大明坐擁兩京一十三省,兵力百萬,還有北方九邊的精銳之師以及京營的數十萬大軍,白蓮教拿什麼跟大明抗衡?
說到底,白蓮教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連山東都沒能完全拿下。
倘若此時咱們孔府站隊白蓮教,必定會深受其累。”
在場眾人心裡都明白這個道理,可讓他們就這樣坐著等死,顯然也不現實。
孔胤植深知,到了這個時候,自己必須站出來說幾句,不然光是內部爭鬥,就足以將整個孔府徹底搞垮。
隻見他咳嗽兩聲,開口說道:“各位叔祖,叔伯,如今咱們被白蓮叛賊圍困,這隻是暫時的困境。
畢竟咱們身為堂堂聖人之後,是朝廷冊封的衍聖公,傳承已有數百年,更是天下讀書人心中的領袖,朝廷定然不會坐視不管。
先前朝廷派兵增援,卻被白蓮叛軍擊退,究其根本,是因為九邊的兵馬朝廷不能隨意調動,京營的兵馬又在西南平叛。
但前不久有消息傳來,如今平定西南的人馬也已班師回朝,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返回京師。
到那時,朝廷必定會派遣京營將士進入山東,剿滅白蓮反賊。
隻要咱們再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安然度過此劫。
在此,本宮要奉勸各位,千萬不要學孔尚印、孔尚德那兩個吃裡扒外、數典忘祖之徒。
今日,我以衍聖公之名,將加入白蓮反賊的孔氏族人儘數除名,他們與我孔府再無任何乾係!”
說著,他直接示意身旁的管事拿來族譜。
在場眾人心中皆是一驚,但很快就明白,孔胤植這是被逼無奈。
不然任由事態如此發展下去,最後整個孔府恐怕都得集體加入白蓮教。
逐出族譜,既能撇清與叛逆族人的關係,同時也能對孔府內一眾孔氏族人起到震懾作用。
…………
與此同時,身在兗州的徐鴻儒終於盼來了他心心念念的登基詔書,還有那幾位聖人之後,頓時欣喜若狂,直接宣告要祭天登基稱帝。
就連張文和送來的孔府子弟,也都被要求全程參與登基的準備工作。
待一切準備妥當,徐鴻儒便開始舉行祭天登基稱帝儀式。
孔胤植的一名族叔孔尚澤,按照徐鴻儒的要求,上表請求徐鴻儒稱帝。
徐鴻儒也沒搞那些三請三辭的虛禮,直接欣然接受,隨後自稱“中興福烈帝”,定年號為“大乘興盛”,宣布定都鄒縣。
原本徐鴻儒想定都兗州,但考慮到兗州正處於戰亂,隨時可能遭受朝廷大軍攻擊,便選擇了鄒縣。
這一係列騷操作可把孔尚澤驚到了,他不禁為自己加入白蓮教的決定擔憂起來,實在是覺得徐鴻儒這個反賊頭子行事太過兒戲,簡直如同過家家一般。
但徐鴻儒可不理會這些,緊接著便著手建立體製,大肆封賞功臣。
封其弟徐和宇為英烈王,張詡為左丞相,陳燦宇為右丞相,王元龍和其他三位堂主以及高文彩為大都督,其餘七位護法全部冊封為總兵。
就連跟在高文彩身邊的許顯純也被封了個偏將軍的官職。
隨後又冊封孔尚澤為禮部尚書,暫封衍聖公。
一眾白蓮教骨乾紛紛跪地高呼萬歲。
徐鴻儒身著臨時趕製的龍袍,手握傳國玉璽,意氣風發。
之後,他下令將原本位於鄒縣的孟府改作皇宮,又把兗州戰事全部交付給其弟徐和宇,並令高文彩和其他三位大都督從旁協助,自己則帶領一批人手返回鄒縣。
隨著張文和兵圍孔府、徐鴻儒登基稱帝的消息在山東境內傳開,不出兩天,便傳至京城。
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除了早就知曉內情的朱由校,文武大臣們全都震驚不已。
他們實在難以想象,徐鴻儒這個反賊竟如此張狂,僅僅占據山東兩州之地,便敢貿然登基稱帝,簡直瘋狂到了極點。
然而,朝堂上的文官們對於孔府子弟投靠徐鴻儒、加入白蓮教一事,卻全都選擇緘口不言。
這事兒實在太過丟人,身為讀書人的他們,感覺就像吞了隻蒼蠅一樣惡心。
可沒出兩日,這些消息便在京城百姓間傳得沸沸揚揚。
百姓們聽聞後,紛紛破口大罵。
隨著消息如漣漪般越傳越廣,迅速擴散到了整個北直隸地區。
諸如衍聖公孔胤植為反賊徐鴻儒上表稱臣、書寫登基詔書。
孔胤植的族叔孔尚印、孔尚德招攬孔府子弟加入白蓮教,為反賊徐鴻儒效力。
甚至孔胤植的族屬孔尚澤被徐鴻儒冊封為禮部尚書,暫封衍聖公等事,統統被抖了出來。
一時間,此事在民間傳得沸沸揚揚,百姓們的罵聲此起彼伏。
這背後自然少不了張文和在其中推波助瀾,當然,也有朱由校在暗中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