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對於清查道觀,大家心裡都明白,無非是走個過場。
道教作為本土宗教,其教義宗旨使得它發展一直不溫不火,處於尷尬境地。
但好在道士們大多身懷技藝,不依賴信徒捐獻,基本能自食其力。
就拿江寧家中那位112歲高齡的老神仙來說,他可是陛下親自冊封的大真人,還有個當朝侯爵的徒弟。
可即便如此,一大把年紀了還得出來賺錢養家,如今更是肩負著為皇後娘娘調理身體的重任,時常入宮診脈,完全是自力更生。
由此可見,忠義侯府的門風有多嚴,江寧的家教有多變態。
有這樣一個標杆人物在,誰又會去為難那些一心修仙的道士呢?
再者,道教雖說發展不溫不火,但千萬彆把他們逼急了,一旦逼急了,他們可是真敢造反。
萬一惹毛了,道士跑到大街上隨便拉個人,說這人有帝王之相,那可就麻煩大了。
畢竟東漢末年張角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掀起了多大的風浪,朝堂上的眾人心裡都清楚得很。
最後,朱由校宣布散朝,一眾官員紛紛朝著宮門外走去。
江寧此時心情有些鬱悶,暗自思忖自己是不是做得太過分了。
要知道,剛才朱由校喊出的可是“滅佛”口號,雖說還保留了五萬額度的度牒,但這對大明境內的佛教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
也不知道佛祖要是知道了,會不會怪罪自己。
不過江寧轉念一想,自己是道家弟子,有三清祖師保佑,佛祖就算想找麻煩,也找不到自己頭上。
這時,顧秉謙和畢自肅笑著快步走到江寧身旁。
顧秉謙滿臉笑容地說:“侯爺手段果然了得!
如此一來,既能為朝廷聚集大量財富,又能鏟除民間毒瘤,還能整頓佛門內部,當真是功德無量啊!”
江寧尷尬地笑了笑。
就在此時,老魏也湊了過來,幾人笑著相互打了招呼。
老魏上前一把拉住顧秉謙的袖子,笑眯眯地說:“顧大人呀,咱家也沒彆的要求,西山煤礦最近缺人手,那些和尚一個個吃得膀大腰圓、腦滿腸肥,等清查完後,給咱家西山煤礦送一批過去。”
顧秉謙趕忙笑著回應:“魏公公放心,下官知道該怎麼做。”
這時,畢自肅也趕忙說道:“顧大人,清查寺廟、核定僧侶人數的事,您來負責。
對於那些不守清規戒律、沒有度牒的花和尚,就交給侯爺和魏公公處置。
查抄寺廟財務田產的差事,就由我們戶部來辦。
大家分工明確,想必用不了多久,國庫又能增加一大筆收入了。”
老魏聳聳肩,滿不在乎地說:“咱家無所謂,隻要給咱家西山煤礦送夠人,咋都行。”
江寧也聳了聳肩,表示無所謂,畢竟自己隻負責出謀劃策。
幾人一邊走一邊聊,顧秉謙猛地一拍腦袋,忽然嘿嘿一笑,說:“侯爺、魏公公,下官突然想到一個辦法。
如今大明持有度牒和未持有度牒的僧侶、尼姑加起來,估計少說也有上百萬人,但陛下欽定度牒五萬,且此為定數,不得增加。
那麼,這五萬度牒的名額,朝廷自然不能隨意發放。
對於那些在民間聲望頗高的僧人,查證後若確實沒問題,再給他們下發度牒。
不過,真正符合條件的高僧畢竟有限,所以度牒肯定還會剩下不少。
下官尋思著,到時候可以讓各個寺廟花錢來購買度牒,價高者得。”
江寧和老魏聞言,都點了點頭,顯然對顧秉謙的提議沒有異議。
隨後,為了顯示自己的大公無私,江寧開口道:“那個,顧大人,本侯是道家子弟,為避嫌,清查道觀的事就由禮部和東廠負責吧。
要是本侯出麵,難免有徇私舞弊之嫌。”
其餘幾人聞言,都笑著擺擺手。
顧秉謙說:“侯爺不必如此謙虛,咱們公事公辦就行。
您家中的老神仙,那可是陛下親封的大真人,更是天下道門的楷模,都這把年紀了還自力更生,下官就不信,誰還能挑出理來。”
江寧聞言,突然覺得自己是不是對師傅太苛刻了。
但隨即又想,“嚴徒出高師”,自己也是為師傅好,便笑著說:“顧大人言重了,師傅如今才112歲,正是闖蕩的年紀,能做些事也是應該的。”
聽到江寧這話,在場眾人麵麵相覷,心說這江侯爺也太狠了,112歲還叫正是闖蕩的年紀,這麼不要臉的話,他也說得出口。
喜歡天啟朝第一攪屎棍請大家收藏:()天啟朝第一攪屎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