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是士人出身,卻體格健碩、行動敏捷、勇猛無畏。
更為難得的是,他為人清廉,不光不貪墨士卒軍餉,但凡得到上官或朝廷賞賜,皆平分給下屬湘軍。
注重紀律,嚴禁士卒騷擾百姓,一經發現,嚴懲不貸。且以身作則,平時與士卒同食同宿,戰時衝鋒在前,深得士卒和城中百姓擁戴。
他深知襄陽乃曆代兵家必爭之地,遲早會有大戰。駐守襄陽後,便積極修補城牆、訓練士卒、籌集軍需糧草。
今年冬季,西賊果然大舉東出,順漢江而下。
羅澤南從武昌率一萬人加入襄陽守軍,唐訓方信心大增。
經數日探查,他得知西賊習慣水師探路先行,便與羅澤南商議,給西賊水師設下圈套。
他命人在襄樊兩城之間的河道打入數百根削尖頭部的木樁,又趕製數條大鐵索,兩頭綁在河邊防洪石堤上,將鐵索纏繞木樁綁牢,皆隱沒於水麵下三寸。
略作布置後,不靠近看,難以發現江水中暗藏殺機。
好在襄樊本是商業重鎮,物資充沛,鐵匠鋪子眾多。他進駐後又特意成立軍工作坊,打造鐵索並不困難。
又將三十門劈山炮偽裝成貨物,藏於江堤之上。
鄖陽到襄陽的漢江沿線,隻在光化和穀城兩地留少量守軍,其餘清軍駐防點人員物資全部撤回襄陽,以驕賊誌。
並頻繁派出探馬,時刻掌握西賊軍隊的行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得知西賊水師接近襄陽城後,他將城中守軍藏於城牆後,派出數百軍士偽裝成碼頭力夫,在碼頭上搬運貨物,引西賊來搶城門。
果如所料,西賊水師前鋒立功心切,被打得大敗,死傷數百人,六七艘戰船被擊沉擊傷,襄陽守軍取得首戰大捷。
西賊後續主力到來,他和羅澤南嚴陣以待,卻發現西賊隻在南岸留一部兵力,主力調往北岸。
他派一營湘軍試探攻擊南岸營壘,結果連西賊營壘邊都沒摸到,就遭西賊槍炮轟擊,死傷數十人逃了回來。
而南岸西賊並不追擊,反而加速構築營壘,看來這股西賊隻是在南岸牽製他們,西賊主力似要先攻北岸的樊城。
西賊水師在漢江上巡邏,隻要湘軍船隻敢離開襄樊城牆上火炮保護範圍,必被追著擊沉。
於是他和羅澤南商議,乾脆用剩餘船隻栓上鐵鏈,在襄樊間河道搭起數道浮橋,方便兩城間人員物資快速調動。
他帶一萬人去樊城固守,羅澤南率五千人留守襄陽。
趕到樊城後,發現西賊並未急於攻城,反而在距離樊城城牆四五裡處,一個叫紫貞山的小土丘周圍紮起了大營。
樊城城牆呈半月型向北圍起,不到十裡,且靠漢江一側沒有城牆。
西賊在樊城城牆上24磅炮的最遠射程之外,約莫兩三裡地處挖溝築壘,圍住樊城,卻未發一炮。
這些西賊仿佛不是來打仗,而是來改造地形的。
唐統領站在樊城城牆上,用望遠鏡看了一天,不解西賊意圖。
第二日,他終於忍不住,派一營兵出去試探騷擾,結果路程未行一半,就被西賊槍炮轟回。
至此,他徹底熄了與西賊野戰的心思,隻是調派民夫加固城牆,死守起來。
好在襄陽樊城之間水道被鐵鏈封鎖,西賊水師到不了漢江下遊,襄陽到武昌之間水路通暢,不至於被困死。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