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四日前,西軍陳玉成部攻克施南府和宜昌府交界的野三關,正向恩施城殺來。
野三關距恩施城約三百裡,隻有湘軍一個隊守衛,難以阻敵,僅能起到哨兵作用。
這隊清軍探查清楚西軍番號後,便撤出野三關,派探馬急奔恩施城彙報。
今日探馬到恩施城時,恰好碰到檢查糧食輜重完畢、準備來尋曾國藩彙報的郭嵩燾,於是有了先前那一幕。
劉蓉看完情報,在屋裡跺了幾步,對曾國藩道:“撫台,西賊已到了野三關,那麼十天左右就能趕到恩施城。”
“既然是‘四眼賊’率部而來,他的一個軍,有四萬餘人。撫台是要打還是要走,得趕緊做決定了。”
“要打,我們必須儘快向景陽關、瓦屋場這些險要處調兵了。”
曾國藩眼神平靜,看不出喜怒。“孟容的意思呢?”
劉蓉表情嚴肅:“撫台,不能打。四眼賊雖年輕,但用兵老辣,我們短期內難以將其擊敗。”
“況且西賊槍炮犀利,這段時間我們和林賊多次交手,撫台應深有體會。”
“現在我們糧道斷絕,再無補給。西賊兩邊夾擊,我們要麼困守恩施孤城,要麼在野外被擊潰。”
這段時間湘軍攻擊林啟榮部西軍,往往還沒靠近西軍堡壘,就被西軍新裝備的54式前裝線膛槍,和新鑄帶標尺的火炮打得死傷慘重。
雙方裝備差距明顯,湘軍若依靠城牆堡壘,尚可一戰;若與西軍野外對陣,定是敗多勝少。
曾國藩聞言,點頭感慨:“蕭賊通曉格物,大力提倡西學,創立科學院,聽說連為朝廷鑄炮的丁拱辰都投靠他了。”
“諸多行徑,與江南的粵賊簡直不像出自同源。”
他思索片刻,似已下定決心,轉向郭嵩燾:“筠仙,都準備好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郭嵩燾一直負責曾國藩部的後勤事務。
當得知川鄂古道的補給線可能會被西軍斷掉後,曾國藩就讓郭嵩燾另尋補給路線。
郭嵩燾遍訪當地人,還真讓他找出一條路來。
從恩施向東南到湖南鶴峰縣,雖地處武陵山山脈深處,有牛池峰、五龍山、雲蒙山等數座大山,但有一條川鹽出川的古道——榮美古道。
平時有商隊、馬幫用它運輸鹽、茶葉等物資,往返於恩施和鶴峰之間,再從恩施接上川鄂古道進入四川境內;或是從鶴峰沿漊水河穀通道和武陵山陸路古道進入湖南腹地。
此道雖艱險,但既然商隊馬幫的騾馬能馱貨通行,那麼湘軍的劈山炮,也能拆卸下來綁在騾馬上,沿此道通過。
正因有了這條後路,曾國藩才敢無視官文讓其率部,冒險沿清江而下,趕到荊州的命令。
注:恩施至鶴峰之間,有一條馬幫古道—榮美古道,並非烏鴉胡吊扯。如今353國道g353),湖北的245省道s245)的部分路段,就是沿著這條古道鋪設的。
曆經現代化改造,或架橋,或打隧道,古道已不複往昔那般險峻。不過,在s245省道的雕崖段,仍有一段全長約3公裡的掛壁公路。
公路一側是垂直峭壁,另一側是深淵,被稱作“雲端天路”。)
喜歡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請大家收藏:()太平天國之東方醒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