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在長沙東門外與西軍血戰一場,退回長沙城。曾國藩即刻命人盤點損失,結果令他大為震驚。
此役,湘軍近四萬人出城作戰,最終回城僅一萬餘人。
其中,伍紹宗、鮑超、周鳳山三部損失尤為慘重。
伍紹宗部八千人幾乎全軍覆沒;周鳳山、鮑超、曾國荃各率一萬人出戰,周鳳山部僅兩千人歸來,鮑超部回來三千人,曾國荃部回來九千。
另外,曾國藩原本作為最後突擊力量的兩萬人,僅兩千人出城,除因踩踏傷亡三四百人外,其餘均返回。
當然,湘軍這些損失並非全是戰死,除投降西軍外,還有不少人趁出城後的混亂,逃離了長沙。
此時,長沙城內湘軍尚有三萬四五千人,但人心惶惶,士氣低落至極。
曾國藩強打精神,慰問逃回來的將士,忙碌了一整天。
次日上午,他在府衙書房裡,準備給朝廷寫奏折,說明此戰情況。
窗外,槐樹葉在陽光下無精打采地耷拉著,偶爾傳來蟬鳴,更添寂靜與煩悶。
曾國藩坐在書桌前,眉頭緊鎖,紙筆備好,卻不知如何下筆。
這時,幕僚劉蓉、郭嵩燾走進房來,劉蓉默默拿著一張傳單,遞給曾國藩。
曾國藩接過一看,是左宗棠寫給長沙城軍民百姓的告知書。
告長沙全體軍民百姓同胞書
長沙城內父老鄉親、湘軍弟兄們聽真:
左某湘陰人,吃著湘江水長大。今日兵臨城下,不忍見鄉親再受刀兵之苦,掏心窩子說幾句實在話:
一、莫讓弟兄枉死
前番戰鬥死傷的湘軍兒郎,都是爹娘生養的好後生!西軍已將死傷者安置東門外,曾國藩若還有半分人心,速速派人收殮救治——莫教湖湘子弟成了孤魂野鬼!
二、莫替曾賊陪葬
當下西軍數十萬大軍已攻入湖南,長沙已是汪洋裡一條破船!曾剃頭縮在城裡等死,你們何苦替他墊刀頭?
三、出路就在眼前
除曾國藩罪該萬死,其餘弟兄——
扔下刀槍出城者,過往罪過一筆勾銷;
帶麾下弟兄投誠者,按功行賞,授田授職;
擒曾賊或獻其頭者,賞銀元一萬元!當場兌現!
四、西軍為誰而戰?
看看長沙城被曾賊糟蹋成啥樣!
審案局砍頭如割草:百姓說錯句話,就被扣“通匪”帽子砍了!
苛捐雜稅吸髓敲骨:草鞋要捐、鋤頭要稅,婆娘紡線也得交“紗錠錢”,百姓還如何能活?
父老們切記:
將此書信貼身收好!待王師破城,憑此信可到湘江碼頭,優先領糧一袋,左某絕不教湘江兒女餓著肚子看新天!
五、新天新地待鄉親
西軍進城之日——
種田人:按丁口分田地,自種自收,不再受人壓迫;
作工人和買賣人:廢除厘金,減免稅款,官府還可低息借本錢,幫助大家把生意做大;
讀書人:到新政府應募,憑真本事當官!
父老們細想:
曾國藩口口聲聲“保境安民”,可曾少抽過一文稅?可曾少殺過一個無辜人?他拿湖湘子弟的血染紅自家頂戴,咱們憑什麼替他賣命!
湘江水暖,故鄉情深。左某飲湘江水四十餘載,今夜帳外北望,猶見嶽麓山月。
鄉親們,開城門迎王師,咱共建個不納“草鞋捐”、不設“砍頭局”的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