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也反映出了文聘作為一位優秀的將領特質——能夠顧全大局,寧願承受誤解也要保護部下生命,這種精神使他在亂世中更顯忠良本色!
隨著文聘的歸順,標誌著蔡瑁所率十餘萬軍隊的完全瓦解,也為寇封帶來了實質性的勝利。
說成全滅似乎有些言重了,畢竟至少有五六萬名曾經效忠於荊州的水兵選擇歸降了。
此役中寇封運用了智謀,先是假意敗退吸引敵人深入,再利用趙諾趙)中途渡河時進行攻擊。
加之寇封手下將領的英勇以及兵力的強大,成功斬殺及俘虜敵方指揮官,並設下了埋伏圈套,使得戰鬥看似進行得異常順利。
然而,究其根本,主要是由於蔡瑁等人的小覷所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果不是因為蔡瑁輕視了甘寧,就不會遭遇如此慘痛的失敗。
正因缺乏一位具有深遠眼光的顧問,才會導致這樣的困境發生!否則的話,劉備或許不會頻繁吃敗仗。
若這次能有蒯越陪同蔡瑁一同到達江夏,則極可能不會陷入此次困境!
但是如今,在劉表離世後,兩大勢力早已失去了過去的親密關係,又怎可能還會為蔡瑁提供策略建議?
隨著文聘投降加入,寇封無法忍住向文聘開口問了一個始終盤踞心頭的問題:“與蔡中的兩位將領追隨劉備,其中是否有將軍拚命殿後?他的下落又怎樣?”
陳到在一旁聽見後也顯得非常焦急地追問!
“沒錯,他就是趙雲,出身常山的趙子龍!”
文聘沉默了一會兒,隨後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聽到這兒,無論是寇封還是陳到,臉色都變得更加凝重,內心的震動更是難以平息!
“不應該啊,難道我兄龍竟因為自身這小小的一番作為而導致命運多舛了嗎?”
想到這兒,寇封臉色瞬時陰沉下來,眼中流露出強烈的殺意!接著他以一種堅定而冰冷的語氣吐出了一句話:“劉備,我會讓你付出生命代價!”
注:此時寇封堅信趙雲已經在混戰中喪生,而命令趙雲擔任後衛任務的人——劉備自然也就成了主要的罪人之一。
至於趙雲,在寇封心裡,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和情感聯結。
當然了,這一切皆源於一位君主對傑出人才的渴求。
在後人眼中,趙雲的名字響亮如雷,每逢提及這位常山豪傑如何在百萬曹操兵馬之中單騎護主,七進七出,其英勇事跡無不讓人肅然起敬。
無論是救援兩位小主,或是在漢水解救黃忠、僅以孤身擊退敵眾乃至巧妙運用空營計令曹操铩羽而歸,這些事跡無疑增強了人們對趙雲的崇拜。
然而,後人看到劉備未能充分釋放趙雲的真正潛力,往往會對趙雲感到深深的遺憾。
寇封自己身處東漢末年的三國,最初在他跟隨劉備的時候,唯有趙雲對他關照甚篤,多次為自己請求寬恕。
不論是從曆史的影響上看,還是個人的感激之情,趙雲都使得寇封心存尊重。
可惜的是,這位英雄竟葬身於混戰。
而一邊的陳到則雙眼通紅,臉上充滿了憤怒,望著文聘時更增添了幾分殺氣,他氣憤地問道:“子龍是如何喪命的?”
文聘見到寇封與陳到怒容滿麵,明白兩人可能誤認為了某些事情,無奈之下隻得解釋:“趙雲未嘗死去,我之所以歎息,實因這位將軍之英勇氣概堪稱天下無敵,呂布之後已鮮少見到這樣的英雄。
他單槍匹馬殺出我軍八萬將士的重圍!”
“即使蔡中的部下射箭攻擊,也無法阻擋他,趙雲成功突圍並且阻礙了我們追擊劉備。”
“至於他的去向,我現在也不太清楚,那日後雙方混戰一場,他就消失不見了。
但他逃跑的方向似乎是荊州以北地區。”
聽罷文聘所言,寇封和陳到均是醒悟過來,相視苦笑:“不錯,子龍武藝蓋世,即便對方有八萬人馬,又豈能將其拘禁。
他若安然無恙自是最好。”
隨口應了一聲,寇封腦中已然生出了計劃。
既知趙雲孤身斷後者去向不明,而且聽聞並非逃往江東,是否意味著趙雲與劉備之間的緣分已儘?
假如情況確實如此,那麼這不就是機會降臨至自己身上了嗎?
念頭方動,係統的聲音便適時傳入耳內。
“叮咚,恭賀你戰勝蔡瑁十萬雄兵,增加聲望一百五十萬點!”
“叮咚,感應到你正麵對著一個決定性時刻,請你做出相應選擇。”
一:拒絕招募趙雲,則自此以後常山之虎將趙子龍會在所有人的視野中徹底隱退,此事可能會引起陳到的不悅。
二:消極嘗試招募趙雲,可派士兵尋找其蹤跡,能否招募成功視緣分,作為獎勵將給予幽燕騎兵千名。
三:儘全力尋找並招募趙雲,在全國範圍內廣發招募信息,效仿先前招募甘寧的方式。
成功後可獲趙雲效忠,外加三千白馬義從鐵騎。
喜歡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觸發被動自爆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