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月向下麵的人問道。
這也算是在獨孤公麵前露臉的機會,腦袋轉的快的立馬示意,站了起來。
“學生願意。”
“好,你來說!”
獨孤月給了他一個鼓勵的眼神。
“此詩初看簡單自然,細讀構思新穎,運用比喻、擬人、設問等修辭手法,從整體到局部,生動形象的刻畫出柳樹的婀娜多姿。”
“說的不錯!還有願意賞析的嗎?”
獨孤月繼續問道。
馬上又有人站了起來。
“這首詩語言精妙、視角獨特,想象力豐富,如此簡單的筆墨將春風、柳樹勾勒的栩栩如生,足見作者有極高的藝術造詣。”
獨孤月等他說完做起了總結。
“好,你們倆都說的不錯。”
“表麵上的修飾,手法剛剛說的差不多了,我就不說了,我來說說我讀這詩的感受。”
“這首詩捕捉到春天柳樹的細微變化和獨特之美,我讀到了滿紙的欣喜和愉悅的心情,整首詩洋溢著積極向上的情感。”
“你們應該心中有些詠柳的詩作吧?不妨和此詩比比。”
在座的文人幾乎從小就作過關於柳樹的詩,心目中肯定有覺得做的比較好的,此時在心裡一對比,立馬覺得這首《詠柳》的魅力所在。
“如此佳作,朗朗上口,沒有家國天下,沒有濃重的情感,就這麼簡簡單單的讓人覺得滿心充滿希望。”
“這才是傳世之作,不敢說此詩之後再無詠柳,但當今借物蓄懷之詩也僅有幾首能夠與其並肩。”
獨孤月望著下麵,雙眼深邃,感歎道。
這讚譽可謂極高了,而且出自鴻儒獨孤月之口。
“諸位,這首詩名列頭名可有異議?”
獨孤公都這樣說了,自然不會有人唱反調,而且是真心覺得此詩位列頭名理所應當。
多數人都在羨慕是誰做出來的此詩,甚至有人在想,這詩簡單樸素,自己怎麼就沒遇到這等靈感,終身能有這樣一首傳世之作也無憾了。
“這詩確實做的好,即使蒙學孩童也能讀懂理解,我覺得傳世之作就得是這樣的。”
梁會覺碰碰正在偷吃的徐文俊,感慨道。
徐文俊心裡翻了個白眼,這是真正的千年名作!詠柳之作難出其右!
終於有人問起是誰所作?
獨孤月卻賣起了一個關子,哈哈大笑。
“是誰所做請他自己站起來吧,讓大家見識見識詩壇新秀!”
眾人眼神四周掃射,看看是哪位幸運兒做出了讓人羨慕的佳作。
幾位評審和蕭寧、李縣令自然知道詠柳作者是誰,齊齊往下方看去,想找到徐文俊。
徐文俊和縣學學子一起坐的偏後一點,此時他有些餓了,正在偷偷的吃菜,實在不願意出這個風頭,名聲傳出去就行,何必要自己亮相。
獨孤公叫了自己也沒辦法,無可奈何,隻能擦擦嘴,整理下衣服,站了起來。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