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郡漢軍營帳內,燭火昏黃,映著袁譚愁眉不展的麵容。
帳外傳來傷兵的呻吟與巡營的甲葉摩擦聲,更添幾分壓抑。
郭圖立於案側,見袁譚轉頭看他,知道需要他的時候到了,遂上前一步,沉聲道:“主公,事已至此,焦躁無用。依屬下之見,為今之計,唯有向並州求援。”
袁譚聞言抬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慮:“並州?馬超?他乃劉浪麾下大將,與我素無往來,怎會出兵相助?更何況,沒有劉浪允許,其又怎敢擅自出兵?”
郭圖拱手道:“主公有所不知,河北局勢瞬息萬變,為防止錯過時機,劉浪早已允了馬超便宜行事之權,而馬超也早有拓土立功之意。
袁尚與主公在平原纏鬥,其冀州後方必然空虛。
若遣一能言善辯之士,攜重禮赴並州,曉以利害、誘以利益,言明若袁尚吞並青州,勢力大增,必危及並州邊境。
若馬超出兵襲擾冀州,既能牽製袁尚,使其不得做大,又可趁機占據冀州郡縣,立拓土之功勳,還可劫掠冀州糧草財貨,以充軍資。此乃一舉數得之事。馬超勇猛好利,張飛莽撞好戰,他二人斷無不動心之理。”
他頓了頓,進一步剖析:“隻要馬超肯從並州出兵,兵鋒直指冀州腹地,袁尚得知後路被抄,必然心生動搖。
他本就急於回師冀州穩固局勢,屆時定會撤軍自保。如此一來,主公便可擺脫糾纏,率主力星夜回援青州。”
“曹操知袁尚已退,而主公大軍又已回師,夏侯淵孤軍深入青州,必不敢久留。屆時主公再集中兵力驅逐曹軍,青州之危自解。此計雖借外力,卻可解當前腹背受敵之困,實為兩全之策。”
袁譚聽著郭圖的分析,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
不愧是他的謀主,郭圖這一計策,確有可行之處。
向馬超求援雖屬無奈,卻也是打破僵局的唯一辦法。
他沉吟片刻,問道:“若馬超不肯出兵,或虛與委蛇,拖延時日,該當如何?”
郭圖道:“可許其以重利。若能擊破袁尚,願將冀州南部三郡之地,割予馬超作為酬謝。馬超乃西涼人,素來重利,見有開疆拓土之功可得,必傾力相助。且可密令使者,向馬超承諾,我軍會死死的纏住袁尚的主力,使其知曉此戰有機可乘,而非徒勞無功。”
袁譚起身踱步,帳內燭火隨其身影晃動。
片刻後,他停在輿圖前,指尖落在並州與冀州的交界地帶,終是下定決心:“便依你之計。即刻挑選使者,攜黃金千兩、錦緞百匹,星夜奔赴並州見馬超。務必說動他出兵,遲則臨淄危矣!”
郭圖躬身領命,眼中閃過一絲得色。他雖品行有虧,卻也清楚,自己的命運早就與袁譚牢牢的綁定了,隻有袁譚無恙,自己方能保全。自己如此辛苦的謀劃,既是為解平原之困,也是為給自己爭一條生路。
帳外的夜色愈發濃重,使者已帶著袁譚的密信與重禮悄然出發。為了防止被冀州軍發現,一路上專挑小路,晝伏夜出。
並州府衙之內,燭火通明,案上擺放著袁譚使者帶來的黃金與錦緞,流光溢彩間透著幾分緊迫。
馬超按劍立於主位,麵色沉凝;張飛端坐在一旁,眉頭緊鎖;彆駕常林則端坐案前,手中撚著袁譚的求援信,目光深邃。
袁譚的使者剛剛陳述完來意,願意割讓冀州南部三郡之地,求馬超出兵襲擾袁尚後路,以解平原之困。
帳內一時寂靜,馬超與張飛對視一眼,皆麵露難色。
馬超雖勇冠三軍,卻素來不擅謀略,此刻麵對這突如其來的求援,隻覺利弊難辨:出兵可劫掠冀州財貨,甚至得三郡之地,誘惑不小;但若因此卷入河北紛爭,萬一破壞了劉浪的戰略大局,又非明智之舉。
張飛莽夫一個,雖偶有小慧,可卻無大智,如此事重大之事,不敢貿然開口。
“此事……諸位以為如何?”馬超終是打破沉默,聲音帶著幾分猶豫。他久鎮並州,雖有便宜行事之權,卻也深知擅自興兵的風險。
常林放下書信,緩緩開口,語氣沉穩:“將軍,依屬下之見,此乃天賜良機。”
他起身走到輿圖前,指著冀州腹地道:“袁尚與袁譚在平原死鬥,冀州後方必然空虛。我軍若出井陘關,直撲趙郡,既可劫掠糧草財貨,充實並州府庫;又能牽製袁尚,使其無法全力西進,實乃一舉兩得。”
他轉向馬超,進一步分析:“袁譚許以三郡之地,雖屬權宜之計,卻也可作日後進兵冀州的跳板。”
張飛聞言,忍不住道:“常彆駕所言極是!某看這買賣做得!袁尚那廝,當年隨袁紹與我軍為敵,如今正好給他點顏色看看!”
馬超仍有顧慮,皺眉道:“可主公遠在蜀地,我等無令出兵,恐有‘擅權’之嫌。將來大將軍問起來,該如何應對?”
馬超的擔憂很有道理。
自古領兵在外的大將,最怕的就是擁兵自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超雖有便宜行事之權,可要真的沒有軍令,擅自出兵,將來萬一拉清單,這可就是現成的把柄。
常林早有準備,躬身道:“將軍所慮極是,此乃關鍵。屬下建議,可分兩步行事:其一,即刻下令整頓兵馬,命大軍集結於井陘關,虛張聲勢,讓袁尚聞風喪膽,同時也向袁譚示以誠意;
其二,遣快馬星夜奔赴蜀地,將袁譚求援之事、出兵之利、以及我軍‘援而不深入’的分寸,一一稟明大將軍,請大將軍下令。”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如此一來,既不失戰機,又合乎法度。大將軍若準,我等便依令行事;即便大將軍暫未批複,我軍已有準備,可隨時根據局勢調整——進可攻,退可守,兩全其美。”
馬超聽畢,眼中疑慮儘消,撫掌道:“常彆駕此計甚妙!便依你所言!”
當即下令:“張飛率五千騎兵進駐井陘關,每日操練,大張旗鼓;彆駕常林備糧草軍械,待命出征。另選十名精騎,攜我手書,即刻出發,向主公奏請出兵!”
張飛得令後,摩拳擦掌:“某這就點兵前去井陘關,先給袁尚那廝一點厲害瞧瞧!”
常林也領命去準備大軍出征的糧草輜重。
馬超派人通知袁譚的使者,使者見事有定論,忙前來道謝:“將軍深明大義,我主必有厚報!
帳外夜色漸深,並州的兵馬已開始悄然調動,快馬則載著奏報,向著遙遠的蜀地疾馳。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