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劉瑁命短,去年因病去逝,吳嫻自此孀居家中(具體劉瑁什麼時候死的,有很多爭論,有的說是公元206年,有的說是公元208年,本書給他提前,讓他公元205年就死了,畢竟真實曆史上,公元205年也沒有人攻打益州。)。
漢獻帝納吳嫻為貴妃,既不算違背禮法,又能通過聯姻將吳懿與皇室緊密綁定。
吳懿成了國舅爺,其家族利益便與漢室興衰牢牢捆綁,朝廷無需擔心他在蜀地滋生異心。
同時,這樁婚姻也向益州本土勢力釋放了朝廷願與蜀地望族修好的信號,可進一步安撫人心,減少吳懿回蜀任職的阻力。
漢獻帝聽罷徐庶的謀劃,當即拍案稱善:“元直此計,實乃妙棋!既不用興師動眾,又能悄然植入製衡力量,兼顧穩定與治理,甚合朕意!”
隨即下令,派使者攜帶厚禮前往益州,一方麵冊封吳嫻為吳貴妃,迎入長安宮中;
另一方麵任命吳懿為成都都督,賜予節鉞,允許其率領部曲返回蜀地,協助張鬆、嚴顏處理軍政事務,同時負責監督地方官吏,定期向長安朝廷奏報益州動向。
消息傳至益州,張鬆、嚴顏雖察覺朝廷有製衡之意,卻因吳懿的特殊身份與國舅爺的背景,無法公開反對。
而吳懿返回蜀地後,也始終恪守分寸。
既不乾涉張鬆的政務與嚴顏的軍務,又能及時將益州的重要動向上報朝廷,遇到分歧時則以朝廷代表的身份居中協調。
自此,益州形成了“張鬆主政、嚴顏主軍、吳懿監督”的三角製衡格局,既保證了地方治理的順暢,又杜絕了單一勢力獨大的隱患。
聯姻這招雖然狗血老套,可它確實有用。
曆史上劉表入荊州,就是和荊州蔡家聯姻,才能坐穩荊州牧的位子。
劉備後來入成都,也是和吳懿聯姻,才順利的接手了益州。
劉浪這才想起來:劉協這是搶了劉備的老婆啊。
不過想想劉皇叔的那句千古名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想來他即便知道了,也不會在意的。
跟複興漢室比起來,隻是區區一個女人又能算的了什麼。
而且聯姻加分權這招還真是一步妙棋,不但成功化解了千裡之外的治理難題,還為漢室對益州的長治久安的統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反正劉備又不是穿越來的,不知道未來的事情。既然這招有用,劉浪自然不會跳出來反對,更不會大嘴巴亂說。
至於說,天子劉協和吳嫻之間的年齡差距?
這是政治聯姻,目的是為了鞏固皇權的統治。
再說吳嫻的年齡也沒有很大。當初嫁給劉瑁的時候,也才豆蔻年華。
如今過去十幾年,也不過三十上下。
雖說漢朝三十歲,已經可以稱作徐娘半老,可要是能讓皇位更加穩固,你彆說徐娘半老了,就是六十老嫗,照樣有人搶著娶。
喜歡乘坐熱氣球去三國請大家收藏:()乘坐熱氣球去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