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長安吃瓜指南:漢成帝那些年的魔幻日常_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 > 第83章 長安吃瓜指南:漢成帝那些年的魔幻日常

第83章 長安吃瓜指南:漢成帝那些年的魔幻日常(1 / 1)

長安的老少爺們兒茶餘飯後最愛嘮嗑,從東市哪家肉鋪短斤少兩,到未央宮裡又出了啥新鮮事兒。成帝在位這些年,堪稱吃瓜群眾的“快樂源泉”,今兒爆個後宮猛料,明兒來場驚天動地的大事兒,劇情跌宕起伏,比平康坊的歌舞戲還精彩。街邊茶館的茶博士一邊給客人續水,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著剛聽來的八卦,引得眾人紛紛圍坐,瓜子殼吐了一地。

河平四年春正月,成帝一道詔令傳得滿城皆知,字裡行間全是“務行寬大”“禁苛暴”,說什麼“一人有罪,彆牽連全家”,還關心起了農民兄弟,又是免租賦,又是收留流民,聽著暖心極了。長安街頭賣炊餅的老李頭撇撇嘴:“皇帝老兒這話說得比蜜甜,可下麵的官老爺哪個不是雁過拔毛?上次說賑災,到咱手裡就剩半碗稀粥!”他邊說邊把烤焦的炊餅扔到一邊,想起去年災荒時,自己排了三天隊,才領到小半袋摻著沙子的糙米。

果不其然,詔令成了一紙空文。衙門依舊該抓人抓人,該收稅收稅,農民該失業還是失業。流民們拖家帶口往關中跑,說是能入籍安頓,結果到了地方,還得給官府當免費苦力。灞水河畔,流民們搭起的窩棚歪歪扭扭,病弱的老人咳嗽聲此起彼伏。百姓們編了順口溜:“皇帝詔令響當當,落地成空一場慌,嘴裡喊著為百姓,實際苦水肚裡裝。”有個流民小夥不服氣,跑去官府理論,卻被衙役打得頭破血流,扔出衙門時,衙役還罵罵咧咧:“也不看看自己什麼身份,還敢跟官府叫板!”

秋天,勃海、清河河水泛濫,濁浪滔天,大片村莊瞬間被吞沒。官府象征性地開了幾天粥棚,粥稀得能照見人影。饑腸轆轆的災民們排著長隊,眼巴巴地等著那一碗救命粥,可粥剛到手,就被幾個地痞流氓搶走大半。這邊災情還沒處理完,廣漢那邊就傳來大新聞——鄭躬帶著弟兄們“造反”了!隊伍從最初的幾十人,短短時間發展到近萬人,連克四縣。

長安的百姓圍在城門口聽消息,賣糖葫蘆的老孫頭直搖頭:“這世道,官逼民反,鄭躬他們怕是實在活不下去了。”更讓人無語的是,平叛的太守趙護因功升了官,得了百斤黃金,百姓們私下嘀咕:“他這官運亨通,可都是拿百姓的血換來的。”據說趙護為了邀功,故意誇大叛軍數量,還縱容士兵燒殺搶掠,不少無辜百姓慘死刀下。而那些被抓的“叛軍”,很多都是走投無路的農民,被迫無奈才跟著鄭躬起事。

永始元年,後宮的瓜一個接一個。先是婕妤趙氏的父親被封為成陽侯,五月,王莽也被封了新都侯,六月,趙氏更是直接被立為皇後,還大赦天下。長安百姓嗑著瓜子議論:“這趙氏姐妹簡直開了掛,一路逆襲成後宮大boss,不知道使了啥手段!”

坊間傳言,趙飛燕為了爭寵,天天用香料泡澡,身上香氣四溢,還獨創“掌上舞”,輕盈得仿佛能隨風飄起。她的妹妹趙合德更是手段狠辣,據說後宮那些有孕的嬪妃,不是莫名流產,就是突然暴斃,都與她脫不了乾係。太學裡的儒生私下討論:“趙氏亂內,這可不是啥好兆頭,隻怕朝廷要出亂子。”有個大膽的書生甚至寫了篇文章,暗諷趙氏姐妹禍國殃民,結果文章還沒傳開,就被官府抓去關了半個月。

成帝聽了將作大匠萬年的話,一心要修昌陵,說三年就能完工。結果乾了五年,陵寢主體還沒修好,錢倒是花了個底朝天,百姓被折騰得苦不堪言。為了修建昌陵,官府征調了大量民夫,很多家庭因此家破人亡。有的男人被征去修陵,幾年都回不了家,家裡的田地荒蕪,老人孩子無人照料;有的女人為了給丈夫送件衣服,徒步幾百裡,結果在路上遭遇劫匪,被搶得精光。

成帝終於回過神來,下詔書承認錯誤,說不建昌陵了,還把萬年打發到敦煌郡。長安百姓樂開了花,紛紛吐槽:“早該停了!這昌陵就是個無底洞,把咱的血汗錢都吸進去了。萬年那家夥,妥妥的‘坑爹’選手,把皇帝和百姓都坑慘了!”有膽大的在城門上寫打油詩:“昌陵夢,五年空,百姓苦,帝王懵,萬年佞,敦煌送,一場鬨劇笑談中。”而那些被征去修陵的民夫,得知不用再乾這苦差事,激動得抱頭痛哭,他們終於能回家和家人團聚了。

永始二年二月,夜空中流星如雨,月底又發生日食。長安城頓時人心惶惶,不少人認為這是不祥之兆,紛紛跑到廟裡燒香拜佛。成帝慌了神,趕緊下詔書讓大臣們想想辦法,還搞起了“有獎救災”:捐糧百萬以上的,賜爵右更,想當官的直接補三百石;捐三十萬的,賜爵五大夫……這政策一出,長安的富商們動了心思,普通百姓卻直搖頭:“咱們連飯都吃不飽,哪有糧食捐?這好處都是給有錢人準備的!”

元延元年,先是日食,接著無雲卻打雷,秋天又出現彗星。成帝接連下詔,又是求直言,又是選拔人才,還封了蕭相國的後代為酂侯。百姓們看著這些操作,一頭霧水:“皇帝這是病急亂投醫,也不知道能不能管用。”街上的算命先生生意突然火爆起來,大家都想算算自己的命運,看看這一連串的災異會不會給自己帶來災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綏和三年正月,蜀郡岷山突然崩塌,江水被堵了三天。消息傳到長安,百姓們議論紛紛:“這山崩可不是好兆頭,怕是又要有大事發生。”茶館裡的說書先生趁機添油加醋地講起了故事,說山崩是因為山神發怒,要懲罰人間的罪惡。然而到了四月,長安又降下甘露,成帝大喜,給百姓賜牛賜酒。賣酒的王掌櫃樂壞了:“不管啥災異,有酒喝就是好事!”他趕緊把店裡的酒壇擺得整整齊齊,準備大賺一筆。但也有人擔憂:“甘露雖好,可這世道的病根沒除,好日子能長久嗎?”有位老者望著天空,歎了口氣:“老天爺這是在給皇帝警示呢,就看他能不能醒悟了。”

永始三年,尉氏男子樊並等十三人謀反,殺了陳留太守,自稱將軍。本以為能掀起大風浪,結果很快被幾個百姓聯手平了,這幾人還因此封了侯。長安百姓把這事當笑話講:“這謀反也太草率了,就像過家家,幾個平頭百姓反倒成了大贏家。”但也有人覺得這幾人勇氣可嘉,在官府的壓迫下敢於反抗。

這邊笑話還沒講完,山陽鐵官徒蘇令帶著二百二十八人又“搞事情”了。他們攻殺長吏,搶奪兵器,一路曆經十九個郡國,殺了東郡太守和汝南都尉。起義軍所到之處,開倉放糧,救濟百姓,深受民眾擁護。朝廷派丞相長史、禦史中丞前去督捕,最後被汝南太守嚴?平定。百姓們感慨:“蘇令他們也是被逼急了,可惜胳膊擰不過大腿。”據說蘇令被捕前,曾對身邊的弟兄們說:“就算死,也要讓朝廷知道,咱們老百姓不是好欺負的!”

綏和元年,定陵侯淳於長因“大逆不道”下獄而死,廷尉孔光還奉命賜死了貴人許氏。長安街頭的八卦小報瞬間傳遍:“聽說淳於長和許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這事兒怕是牽扯到後宮爭鬥和朝堂權力博弈。”有人惋惜許氏,說她本是無辜之人,卻被卷入這場風波;也有人說淳於長是咎由自取:“在這權力的漩渦裡,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原來,淳於長仗著自己深得成帝信任,在朝堂上結黨營私,貪汙受賄,還與許氏的姐姐私通,妄圖謀取更大的權力。他的種種惡行最終被人揭發,成帝大怒,將他下獄治罪。而許氏也因為與他有牽連,被賜死。這場風波過後,朝堂上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卷入權力鬥爭的漩渦。

綏和二年三月,成帝突然崩於未央宮。長安百姓得知消息,反應各不相同。有人說:“成帝在位這些年,荒唐事乾了不少,趙氏亂內,外戚擅朝,這漢朝怕是要走下坡路了。”也有人歎息:“雖說皇帝有不足,但好歹沒經曆大的戰亂,咱們老百姓勉強還能活下去。”

皇太後詔令恢複長安南北郊的祭祀,四月,成帝葬於延陵。送葬那天,長安城萬人空巷,百姓們站在街道兩旁,看著浩浩蕩蕩的送葬隊伍緩緩走過。有人默默流淚,有人低聲議論,還有人在心裡祈禱,希望新皇帝能帶來新氣象。

長安城依舊車水馬龍,百姓們繼續為生活奔波,而關於成帝那些年的魔幻故事,成了街頭巷尾永遠聊不完的話題,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傳頌著。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漢成帝的時代落下帷幕,但他留下的那些故事,就像長安城裡的老槐樹,見證著歲月的變遷,也訴說著那個時代的無奈與荒唐。長安百姓依舊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一邊吃瓜,一邊盼著下一個太平年景。茶館裡,茶博士又開始講起了新的故事,而聽眾們,也在這一個個故事中,感受著曆史的滄桑與變幻。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略微出手,就是係統的極限 全員瘋批攻略,乖軟美人殺瘋了 開局天幕曝光我會成為千古一帝 三國:什麼!貂蟬是我姐! 殺穿副本後,我在規則裡養大邪神 大唐:八歲逛青樓,父皇你也在啊 移動城市種田指南 嫁殘廢,被流放,神醫嬌妻救忠良 廢後穿成全網黑?我在求生綜藝成c位 兵王上娘炮綜藝,頂流前妻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