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種地皇帝的硬核日常:劉秀的亂世掃尾計劃_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 > 第88章 種地皇帝的硬核日常:劉秀的亂世掃尾計劃

第88章 種地皇帝的硬核日常:劉秀的亂世掃尾計劃(1 / 1)

建武三年的冬天,洛陽城飄著細雪。劉秀坐在南宮卻非殿裡,看著案頭堆積的軍報直皺眉——鄧奉在堵鄉造反,銅馬餘賊又立了個叫孫登的天子,最麻煩的是赤眉軍還在關中折騰。他搓了搓凍僵的手,對身邊的岑彭說:"當年在河北收編銅馬軍,沒見這麼多幺蛾子,看來這天下啊,就像咱老家的麥田,總有些頑固的雜草得拔掉。"殿外的宮燈在風雪中搖晃,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長,像極了當年在舂陵田間揮鋤頭的模樣。

鄧禹在回溪被赤眉軍打敗的消息傳來時,劉秀正在吃午飯。他筷子一抖,差點把熱湯潑在詔書上:"鄧禹這小子,當年昆陽之戰多機靈,怎麼現在跟赤眉硬碰硬?"當即派馮異去接手西線,臨走前特意叮囑:"赤眉軍拖家帶口幾十萬人,老弱婦幼占了一半,缺的是糧食,咱跟他玩"饑餓遊戲",彆硬剛。你看他們一路搶不到吃的,軍心早亂了。"

馮異領命而去,在崤底設下埋伏。他讓士兵把旗幟插滿山頭,又在山穀裡囤了些發黴的糧食,赤眉軍果然上當,追著"糧草"鑽進了包圍圈。建武三年閏月,馮異一聲令下,滾木礌石齊下,赤眉軍死傷慘重。劉秀聽說殘兵往宜陽跑,親自帶著六軍去"圍堵",路上還跟將士們開玩笑:"當年收編銅馬軍,咱們靠的是"推心置腹",這次對付赤眉,得讓他們看看咱漢軍的陣仗。"

到了宜陽,劉秀讓士兵把戰馬排成方陣,盔甲在陽光下晃得人睜不開眼,戰鼓敲得地動山搖。赤眉軍首領劉盆子隔著老遠看見,手裡的玉璽差點掉在地上:"早聽說銅馬帝的軍隊像鐵桶,沒想到比王莽的新軍還唬人!"他身邊的謝祿哆哆嗦嗦地說:"要不咱降了吧,跟著您混,至少能吃飽飯。"於是劉盆子帶著十萬大軍,抬著傳國玉璽跪在路上。劉秀看著跪在雪地裡的赤眉君臣,想起當年在河北收編銅馬軍時,那些降兵也是這般狼狽,歎了口氣:"你們啊,跟銅馬軍一樣,都是被亂世逼的。把兵器交了,糧食管夠。"他特意給劉盆子安排了個"趙王郎中"的閒職,每月領一石米,劉盆子感動得直磕頭:"早知道陛下這麼仁義,咱何苦跟著赤眉瞎折騰?"

長安百姓聽說赤眉軍投降,偷偷跑到宜陽圍觀。有個叫王老漢的百姓,家裡祖墳被赤眉軍挖了,此刻卻抹著淚說:"劉皇帝真是咱的救星,赤眉軍在長安燒殺搶掠,現在可算盼來官軍了。"劉秀聽說後,專門派了一支千人隊去長安修複皇陵,還下詔:"敢動百姓祖墳者,斬!"

彭寵在漁陽自稱燕王時,劉秀正在舂陵老家祭祖。他捧著酒杯祭拜哥哥劉演,聽說彭寵造反,氣得把酒杯摔在地上:"當年幫他守幽州,借他三千突騎、兩萬石糧食,現在翅膀硬了就翻臉?"但到底念舊情,先派了個能言善辯的使者去勸降:"你跟著我打天下,以後封侯拜相少不了,何必學王莽瞎折騰?"彭寵卻把使者的耳朵割了送回來,劉秀一拍桌子:"給臉不要臉,那就打!"

派去平叛的吳漢剛到漁陽,就聽說彭寵被自家仆人子密殺了。子密拎著彭寵的人頭來投降,劉秀看著那顆血淋淋的頭顱,歎了口氣:"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他封子密為"不義侯",卻私下對身邊人說:"背叛主公的人,賞他爵位隻是權宜之計,以後誰還敢用這種人?"漁陽百姓聽說彭寵伏誅,家家戶戶放鞭炮,有個老獵戶特意送了張虎皮給劉秀:"陛下,這是咱獵戶的心意,當年彭寵搶了我們的獵物,現在終於能安心打獵了。"

對付張步就沒這麼輕鬆了。這個在齊地稱王的家夥,不僅殺了劉秀的使者伏隆,還把齊地折騰得民不聊生。劉秀派耿弇去收拾他,臨走前拍著耿弇的肩膀說:"當年你跟著我打邯鄲,現在打張步,可彆讓他跑了。聽說他手下有個叫蘇茂的猛將,你得多加小心。"耿弇果然不負眾望,在臨淄擺下"長蛇陣",把張步的軍隊切成幾段。張步走投無路,砍了蘇茂的頭來投降,跪在劉秀麵前直哆嗦:"陛下,我瞎了眼,不該殺伏隆,您就饒了我吧。"劉秀看著他狼狽的樣子,擺擺手:"罷了,齊地百姓經不起折騰,你就留在臨淄當個平民吧,再敢鬨事,定斬不饒。"齊地百姓聽說張步投降,奔走相告:"以後不用交重稅了,劉皇帝的軍隊來了,咱能安心種桑養蠶了。"

十二月的詔書一下,洛陽的宗正寺炸開了鍋——王莽廢的列侯都要恢複爵位。有個叫劉顯的宗室子弟,當年被王莽抄家,如今住在破廟裡,接到詔書時以為是騙局,直到宗正寺的官員親自來認親:"您是舂陵侯的後裔,陛下讓我們接您回封地。"劉顯抱著族譜哭成淚人:"三十年了,終於能給祖宗上柱香了。"劉秀特意交代宗正卿:"彆光看族譜,得查清楚血脈,彆讓那些冒牌貨混進來。當年王莽亂政,多少宗室子弟流落在外,咱老劉家不能讓他們寒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讓百姓稱奇的是"野穀旅生"的奇觀。王莽末年,黃金一斤才能換一斛粟,現在漫山遍野長滿了野穀,麻豆沒人種卻長得格外旺盛,野蠶結的繭子鋪滿山阜。洛陽的老獵戶王大爺說:"這是老天爺給劉皇帝的祥瑞,當年銅馬帝收編百萬大軍,現在連野穀都來幫忙了。"劉秀卻很清醒,下詔讓百姓趁機開荒:"野穀不能吃一輩子,把荒地開出來,種上正經糧食,心裡才踏實。各郡縣派人教百姓開墾,缺少農具的,官府給補貼。"於是各地掀起了開荒熱潮,不少流民趁機安定下來,開墾出成片的良田。

建武三年的大赦令,讓洛陽監獄空了一半。劉秀特意加了條新規:八十歲以上、十歲以下,還有婦女,隻要不是謀反大罪,彆動不動就關起來。有個叫李阿婆的老太太,兒子因為偷了地主家一捆柴被牽連入獄,按新規被放回家,她逢人就說:"劉皇帝的詔書,比當年王莽的苛法暖人心多了。以前衙門隨便抓人,現在好了,咱老百姓終於能喘口氣了。"

更絕的是"女徒雇山"政策,女囚犯可以花錢回家,每天隻要三百錢。長安的繡娘小蓮,因為給起義軍繡過旗幟被判刑,現在能花錢贖罪,她算了筆賬:"在監獄裡做繡活,一天才賺二百錢,現在回家接活,一天能賺五百,還能照顧孩子。"這政策一出台,民間反響熱烈,不少家庭湊錢贖回女眷,社會生產力一下子提高了。劉秀聽說後,笑著對皇後陰麗華說:"女人在家,家裡才像個家,這政策算是給天下男人鬆了個大綁。"

建武四年回舂陵,劉秀特意避開儀仗,帶著幾個親隨穿得像普通百姓,住在老房子裡。當年的小夥伴劉大叔聽說後,拎著一筐雞蛋就來了:"文叔啊,沒想到你真成了皇帝,當年你在我家借過耕牛,還記得不?"劉秀拉著劉大叔的手不放:"咋不記得?那年我種的粟米沒收成,要不是您借我耕牛,我連種子都賠進去了。"鄉親們聽說皇帝回來了,紛紛抱著自家的土特產來探望,劉秀讓人擺開流水席,跟大家邊吃邊聊:"當年我在這兒種地,叔父總說我沒出息,現在回來,總算沒給老劉家丟臉。大家有啥難處,儘管說,咱能解決的一定解決。"有個膽大的後生說:"陛下,咱村的水渠年久失修,澆水得跑十裡地。"劉秀當場拍板:"明天就派工匠來,咱按當年修昆陽渠的法子,挖一條直通田間的水渠。"鄉親們感動得直抹淚,沒想到當年的種地少年,當了皇帝還惦記著老家的水渠。

在太學的那次巡視,劉秀看見太學生們穿得單薄,書本破破爛爛,直接下令:"給每個學生賜布帛二匹,課本全換成新的。"有個學生趁機提建議:"陛下,太學的房子漏雨,冬天凍得握不住筆。"劉秀大笑:"早給你們修了,開春就能住新房,要是還漏雨,你們直接來宮裡找我。"儒生們激動得不行,有人當場寫了篇《劉秀尊師賦》,把劉秀比作孔子再世,這事很快傳遍天下,各地學子紛紛投奔洛陽太學。

大司徒伏湛被免官時,滿朝震驚。伏湛是名儒,為人剛正不阿,因為反對劉秀封賞功臣過多,觸怒了權貴。劉秀私下對他說:"老伏啊,你太剛正了,現在天下初定,需要更靈活的人來調和各方。你先回家養老,等局勢穩了,再請你回來。"轉頭任命侯霸為大司徒,還特意給伏湛送了一車珍寶和一本親手批注的《尚書》:"回家多讀書,少操心朝堂事。"這種"軟著陸"的方式,讓功臣們心裡踏實——跟著陛下乾,就算退休也能善終,不像更始帝那樣卸磨殺驢。

對待降將更是講究。朱鮪投降後,劉秀真的讓他當了扶溝侯,有人不服,在朝堂上彈劾:"朱鮪當年殺了陛下的哥哥,怎麼能封候?"劉秀卻嚴肅地說:"當年他反對我,是各為其主,現在投降了,就是咱漢軍的人。再說了,要是連降將都容不下,以後誰還敢歸附?"後來朱鮪跟著吳漢打匈奴,每次衝鋒都衝在最前麵,逢人就說:"陛下以德報怨,咱要是不賣命,良心過不去。"在一次戰鬥中,朱鮪為保護吳漢受了重傷,劉秀親自去探望,感動得朱鮪熱淚盈眶:"陛下,我這條命,以後就是您的了。"

建武五年大旱,洛陽周邊的麥田都卷了葉,蝗蟲遮天蔽日。劉秀沒去求神拜佛,而是下了道詔書:"查!看看哪個官吏苛酷,哪個監獄有冤情。天氣不好,十有八九是咱們沒把百姓的事辦好。"他派專員下去巡查,果然查出幾個貪腐的縣令,有的克扣賑災糧,有的濫用私刑。劉秀大怒,當場斬了兩個縣令,罷免了十幾個官員,百姓拍手稱快:"陛下這招比求雨管用,貪官少了,老天爺都跟著省心。"

對待匈奴和西州,他更是務實。隗囂在隴右擁兵自重,派兒子隗恂來洛陽當人質,劉秀表麵高興,私下對鄧禹說:"西州天高皇帝遠,咱暫時管不了,先穩住隗囂,彆讓他跟公孫述勾結。"竇融在河西歸附,劉秀立馬賞賜珍寶:"隻要你不添亂,河西的事你說了算,每年給朝廷交點特產就行。"這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策略,讓邊境百姓得了實惠——至少不用打仗,能安心種地放牧,河西的商人還能跟中原互通有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隨著殘寇掃平,劉秀把重心轉到種地。他下令丈量土地,打擊豪強,南陽的老地主們慌了神,暗中抵製:"當年陛下種地時,就看不得彆人占良田,現在當了皇帝,更容不下咱們了。"但劉秀鐵了心:"天下土地,該是百姓的就是百姓的,誰也不能多占!"他派大司徒侯霸親自督辦,遇到resistance,就派軍隊去震懾。有個叫李霸的豪強,占了幾百頃良田,侯霸帶人去丈量,他竟糾集家丁反抗,劉秀聽說後,直接派吳漢去平叛:"敢跟朝廷對著乾,殺無赦!"從此,丈量土地順利推進,不少佃戶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地,乾勁十足,南陽的糧食產量當年就翻了一番。

最讓人稱道的是"釋放奴婢"政策。有個叫阿翠的奴婢,從小被主人虐待,按新規恢複自由,她跪在洛陽城門口哭了三天:"終於能給自己活了,以後我要開個繡坊,再也不當彆人的奴才。"這政策一推行,全國釋放奴婢數以萬計,勞動力多了,田裡的莊稼長得更旺,手工業也興盛起來。劉秀還下令:"禁止虐殺奴婢,違者嚴懲。"有個地主打死了奴婢,被劉秀親自過問,判了五年徒刑,從此沒人敢虐待奴婢了。

洛陽的老吏王老頭,在宗正寺工作了三十年,見證了劉秀給宗室續家譜的全過程:"好些宗室子弟,流落在民間當乞丐,陛下讓人四處尋訪,隻要流著老劉家的血,不管多遠都接回來。有個叫劉平的,在潁川當樵夫,突然被認出是舂陵侯的後代,陛下封他為侯,他跪在地上直說"做夢都沒想到"。"

長安的乞兒小黑,現在成了賣炊餅的小老板:"當年赤眉軍來了,搶光了我的餅攤,我差點餓死。現在劉皇帝來了,派兵保護我們,還免稅三年。我現在每天能賣幾百個炊餅,攢錢娶了媳婦,過上了好日子。"他的炊餅攤前,總貼著張紅紙,上麵寫著"皇帝萬歲",逢人就說:"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萬歲,不為彆的,就為能吃飽飯、睡安穩覺。"

漁陽的獵戶老張,至今記得彭寵造反時的恐怖:"那家夥把咱們的獵物都充軍糧,誰敢反抗就殺誰。現在好了,劉皇帝的軍隊來了,給我們發獵具,還劃了保護區,說"靠山吃山,彆學彭寵瞎折騰"。現在我每天能打兩隻野兔,日子過得甭提多滋潤了。"

建武五年的冬天,劉秀站在洛陽城頭,看著萬家燈火,想起當年在河北收編銅馬軍的場景。從舂陵的種田郎到天下之主,他走了整整十年。這十年,他打了無數仗,收編過百萬降軍,也被背叛過、算計過,但始終沒忘記當年的初心——讓天下百姓能安心種地。

他摸摸腰間的玉佩,那是哥哥劉演留下的,喃喃自語:"伯升哥,咱老劉家的天下,總算是穩了。現在百姓能吃飽飯,能睡安穩覺,咱當年的血沒白流。"遠處傳來更夫的梆子聲,還有嬰兒的啼哭、婦人的嗬斥,這些煙火氣,比任何祥瑞都讓他心安。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就想安心種田,你讓我逐鹿中原? 替身白月光死遁後,全宗門火葬場 重生之最少年 重生下鄉知青,開局被人送老婆 九時墟 轉職資本家,開局校花成為我牛馬 係統讓我當舔狗?我偏不! 算命女畫師 汙蔑我魔道,真入魔了你們哭什麼? 開局怒懟李世民:這太子我不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