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198年),劉備在小沛擺慶功宴,盯著席間幫忙布菜的甘氏直樂:"都說我克妻,前幾任嫡妻都沒熬過三年,你不怕?"甘氏擦著汗笑:"將軍在戰場砍人時像張飛,在家倒是個話癆。"這話把關羽張飛逗得噴酒,誰能想到,這個說話帶沛國口音的女子,後來成了蜀漢後宮的定海神針。
作為劉備的"賢內助",甘氏最擅長收拾爛攤子。劉備在徐州被呂布搶地盤,她帶著後宮嬪妃躲地窖;曹操大軍壓境,她抱著繈褓中的阿鬥跟著轉移,衣服上補丁摞補丁,卻把劉禪養得白白胖胖。最險的是建安十三年208年)的長阪坡,曹軍騎兵追得人仰馬翻,劉備急得要扔孩子,她咬著牙把阿鬥塞進趙雲懷裡:"子龍將軍,這孩子是劉家的根!"自己趴在亂軍中裝死,硬是等曹軍過後才爬起來——這波操作,比電視劇裡的女主還硬核。
甘氏死後葬在南郡,劉備稱帝後總念叨:"當年長阪坡要沒她護著阿鬥,咱老劉家早斷後了。"諸葛亮看懂老板心思,特意翻遍《禮記》《春秋》,搬出劉邦追尊母親的例子:"陛下,甘夫人賢德淑慎,當追諡為昭烈皇後,與您合葬惠陵。"劉備一拍大腿:"還是丞相會來事,就這麼辦!"
於是,蜀漢上演了一場跨時空的浪漫:章武二年222年),甘氏靈柩從南郡運往蜀地,可惜劉備沒等到合葬就駕崩了。但諸葛亮沒食言,硬是讓這對患難夫妻在地下團聚——惠陵的墓碑上,"昭烈皇後"四個字刻得比誰都深,算是給這位沒當過一天皇後的女子,補上了遲到的尊榮。
劉焉入蜀前,成都相士看了吳氏的麵相,驚得差點打翻卦盤:"此女貴不可言,當母儀天下!"劉焉一拍大腿:"我兒子劉瑁還單著,就她了!"於是吳氏成了劉瑁的媳婦,可惜劉瑁福薄,沒幾年就病死,吳氏守了活寡。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拿下益州,孫夫人回了東吳,群臣開始操心老板的終身大事。有人提議吳氏,劉備卻扭捏:"她是劉瑁的老婆,咱跟劉瑁同族,這不合適吧?"法正翻白眼:"晉文公還娶了侄媳呢,您比晉文公還講規矩?"劉備撓撓頭:"得,為了益州士族支持,就這麼辦!"於是,38歲的吳氏成了劉備的夫人,當年相士的預言,繞了個大彎子終於應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稱漢中王,吳氏順理成章成為王後。她進宮第一天,甘氏的舊侍女哭哭啼啼來見,怕新王後刁難,沒想到吳氏拉著她們的手說:"都是苦命人,以後咱姐妹相稱。"連諸葛亮都偷偷跟劉禪說:"你後媽大氣,比你親爹會做人。"
劉禪繼位後,吳氏升級為皇太後,住長樂宮,每天帶著嬪妃種桑養蠶,把後宮變成了小型紡織廠。延熙八年245年)她去世時,蜀漢百姓自發戴孝,因為這位國母掌權時,沒讓娘家人胡作非為,哥哥吳壹雖是車騎將軍,卻天天跟著薑維北伐,沒當過一天蛀蟲——這樣的硬核國母,難怪能跟劉備合葬惠陵。
章武元年221年),張飛在閬中被殺,腦袋都被送到東吳,劉備卻在成都忙著給兒子劉禪選妃:"老張的長女端莊,就她了!"15歲的張姑娘就這樣成了太子妃,進宮時抱著父親的畫像哭:"爹爹,女兒不能給你報仇了。"劉禪慌得直擺手:"媳婦彆哭,以後咱讓薑維叔叔多砍東吳幾個腦袋!"
建興元年223年),張姑娘升級為皇後,跟著劉禪過起了"丞相治國,皇帝躺平"的日子。她最擅長勸架,薑維和費禕為北伐吵架,她讓宮女端上兩杯蜀酒:"兩位愛卿,先喝了這杯,咱慢慢聊。"可惜紅顏薄命,建興十五年237年)就薨了,葬在南陵,成了劉禪心中的"白月光"——後來娶了她妹妹,多少有點"替身文學"的意思。
小張姑娘進宮時,姐姐的諡號還是"敬哀",她摸著皇後璽綬歎氣:"姐姐當皇後十幾年,我可得接住這擔子。"延熙元年238年)正式冊封那天,她對著向朗開玩笑:"向大人,這璽綬比我爹的蛇矛輕多了。"逗得滿朝文武憋笑——畢竟張飛的女兒,自帶硬核基因。
作為蜀漢最後一任皇後,小張後經曆了薑維九伐中原、黃皓亂政、鄧艾偷渡陰平。景耀六年263年)劉禪投降,她抱著玉璽哭:"爹爹要是知道咱不戰而降,得從閬中起兵複生。"但還是跟著劉禪去了洛陽,在安樂宮種起了蜀葵,逢人就說:"這花跟咱成都的一樣紅。"鹹熙元年264年),她看著司馬昭送來的蜀錦,突然笑了:"原來曹魏也知道咱蜀錦好,早這麼識貨,何必打打殺殺?"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封劉永為魯王,策書上寫著"奄有龜蒙,世為藩輔",小家夥趴在地上啃竹簡:"爹,龜蒙是啥?能吃嗎?"劉備笑罵:"龜蒙是山,以後你得去那兒當王!"誰能想到,這個吃貨小王子,後來成了黃皓的死對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永最看不慣黃皓狐假虎威,有次在朝堂上直接懟:"你個閹豎,敢亂傳陛下口諭?"黃皓記恨在心,天天在劉禪耳邊嘮叨:"魯王說陛下偏心,想奪嫡呢!"劉禪耳根子軟,硬是十年不讓劉永進宮。直到鹹熙元年264年)東遷洛陽,劉永才見到哥哥,指著黃皓的背影罵:"當年該學張飛叔叔,一矛戳死這老東西!"可惜晚了,隻能抱著"奉車都尉"的官印,在洛陽城懷念蜀地的火鍋。
劉理被封為梁王時,比劉永還小,策書裡寫著"民狎教化,易導以禮",他卻跟著師傅學《老子》,整天念叨"無為而治"。建興八年230年)改封安平王,他反倒高興:"安平好,沒魯地那麼多破事兒。"延熙七年244年)去世,諡號"悼王",兒子劉胤、劉承都是早夭,最後隻能讓侄子劉輯襲爵——老劉家的藩王,多數成了政治花瓶,能善終已是萬幸。
延熙元年238年),15歲的劉璿被立為太子,諸葛亮已經去世16年,但宮裡到處都是"相父"的影子:太傅教他讀《出師表》,少傅讓他學木牛流馬圖紙,連劉禪都叮囑:"你相父當年可厲害了,你得好好學。"小劉璿摸著玉璽歎氣:"相父是天才,我就是個凡人啊。"
景耀六年263年),鄧艾兵臨成都,劉璿跟著父親投降,本以為能當個安樂公世子,沒想到鐘會在成都作亂。亂兵衝進東宮時,他抱著諸葛亮送的羽毛扇喊:"我爹都降了,你們還殺我?"沒人聽他解釋,一刀下去,蜀漢最後的儲君就此隕落——他不知道,父親劉禪在洛陽聽說後,躲在屋裡哭了整夜,第二天卻跟司馬昭說:"孩子們的事,隨他們去吧。"
劉備家的女人們,個個都是狠角色:
甘皇後用命護住阿鬥,讓蜀漢有了繼承人;
穆皇後吳氏用政治聯姻穩住益州士族,堪稱最佳賢內助;
張家姐妹頂著張飛的硬核基因,把後宮變成蜀漢的"穩定器";
劉永劉理雖沒活出高光,卻用各自的方式,在亂世中求得了一絲安穩。
她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在三國這個男人廝殺的時代,女人也能憑智慧和韌性,在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甘皇後的賢德、吳氏的大氣、張家姐妹的堅韌,還有那些沒留下名字的後宮嬪妃,共同構成了劉備家族的溫情底色——即便劉備是個"克妻狂魔",即便蜀漢最終滅亡,這些女人們的故事,依然在惠陵的鬆柏間,流傳著屬於她們的傳奇。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