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200年)的江東,活像個剛開業就遭遇差評的客棧。孫策剛掛了招牌就領了盒飯,把爛攤子甩給十五歲的孫權。這小子躲在靈堂裡哭成淚人,鼻涕泡都哭出來了,長史張昭看不下去,上去就是一嗓子:"孝廉啊,這是哭喪的時候嗎?當年周公定完規矩,親兒子伯禽都沒守孝,不是不想,是江湖不允許啊!現在外麵豺狼遍野,你擱這兒哭爹喊娘,跟開門請賊有啥區彆?"
說著就扒了孫權的孝服,硬塞給他一套官袍,連推帶搡弄上馬去巡軍。那會兒的江東,說是有會稽、吳郡等五郡,實則深山老林裡的山越部落天天唱反調,外來的豪傑們端著碗看風向,隨時準備跳槽。好在張昭、周瑜這倆老江湖押寶孫權,帶著一班兄弟死心塌地跟著,才算把招牌保住。曹操也來湊熱鬨,上表封孫權為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說白了就是承認這小子是江東片區的合法掌櫃。
建安十三年208年),長江邊上的茶館裡,各路豪傑正掰扯怎麼對付曹操。曹操剛收了荊州,帶了號稱八十萬的小弟,把江東的掌櫃們嚇得夠嗆。會議室裡,投降派跟麻雀似的喳喳叫:"曹老板人多勢眾,咱還是認栽吧!"孫權不說話,轉著手裡的玉佩,直到周瑜和魯肅拍案而起:"怕個球!曹賊犯了兵家四忌,咱聯手劉備準能贏!"
孫權等的就是這句話,抽出佩劍哢嚓砍斷桌角:"再敢說投降的,就跟這桌子一樣!"當場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護法,各帶一萬人馬跟劉備組隊。當黃蓋的火船撞上曹軍水寨,火光映得江麵通紅,曹操的百萬大軍燒得跟烤乳豬似的。這一戰,孫權不僅保住了江東,還讓天下人知道,這小子可不是好欺負的。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在益州發了大財,孫權坐不住了。派諸葛瑾去要荊州,劉備卻玩起了賴皮:"等我拿下涼州,肯定還你。"孫權氣得直拍桌子:"拿空話糊弄人,當我是要飯的?"直接派呂蒙去搶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關羽不乾了,帶三萬小弟直奔益陽,大戰一觸即發。
關鍵時刻,曹操進攻漢中,劉備慌了神,趕緊求和。雙方劃江而治,孫權拿到了長沙、江夏、桂陽,心裡卻跟吃了蒼蠅似的。兩年後,趁著關羽北伐襄樊,孫權玩了把陰的,派呂蒙白衣渡江,端了關羽的老巢。當關羽的腦袋送到曹操手裡,孫權終於出了口惡氣,卻也把劉備得罪慘了,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黃武元年221年),劉備帶著複仇大軍殺來,孫權這邊慌得一批。一方麵向曹丕稱臣,送錢送物表忠心;另一方麵任命陸遜為大都督,把家底都押給了這個書生。陸遜也不含糊,跟劉備玩起了躲貓貓,堅守不戰半年,把蜀軍熬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終於等到機會,一把火燒得劉備落荒而逃,隻剩褲衩逃回白帝城。這一戰,孫權不僅保住了江東,還順手滅了劉備的威風,在武昌稱帝,正式跟曹劉平起平坐。稱帝那天,孫權望著長江,想起兄長孫策的遺言,心裡五味雜陳,這一路的艱辛,隻有自己知道。
黃龍元年229年)後的孫權,像是換了個人。早年的豪爽勁兒沒了,猜忌心越來越重。信任校事呂壹,讓這小子肆意構陷大臣,搞得人人自危。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爭鬥,更是讓他頭疼不已,一會兒廢太子,一會兒殺魯王,把朝堂攪得烏煙瘴氣。
太元二年252年),七十一歲的孫權躺在寢宮裡,望著天花板上的蟠龍紋,想起這輩子的風風雨雨。從十五歲接手爛攤子,到成為東吳大帝,經曆了赤壁的火、夷陵的煙,如今卻落得個眾叛親離。他知道自己老了,江東的未來,就交給那個年幼的孫亮吧。隨著最後一口痰咽下去,孫權的時代落幕了,留下一個千瘡百孔的東吳,在曆史的長河中飄搖。
孫權這輩子,就像個在江湖上摸爬滾打的老大。早年憑借著膽識和運氣,從一個哭鼻子的少年,成長為割據一方的霸主。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儘顯其雄才大略;任用賢能、開疆拓土,讓東吳走向鼎盛。可晚年的他,卻陷入猜忌嗜殺的怪圈,親手導演了太子之爭的悲劇,讓東吳由盛轉衰。
他就像個高明的賭徒,前半程賭運亨通,後半程卻輸紅了眼。但不可否認,他用一生的努力,在三國江湖中打下了屬於東吳的一片天地。當他的棺木沉入蔣陵,江湖上再也沒有那個敢跟曹操叫板、與劉備周旋的孫仲謀,隻留下一段傳奇,供後人評說。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