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說,“帶回去,建設陰魂鎮。
如果這次不是燕國各地的勇士支援,如果不是你提前東西了權天宇的斬首計劃,我們不會這麼順利。
陰魂鎮不具備防守的條件,我們要在這裡修建一座城。
這些俘虜,就是免費的勞動力。
他們的手上,都染了燕國人的血,死不足惜。
累死,餓死,受傷而死,都無所謂。
我要的,是在兩個月內,陰魂鎮變成一座邊城。”
此言一出,權天宇臉色微微有些變化,“武王,這麼做,會被百姓聲討的,你的名聲……“
高陽冷著臉說道,“如果誰想聲討我,那就儘管來,作為燕國的百姓,為敵國士兵聲討本國的王爺,他們的骨氣和血性呢?”
自古以來,屠殺都是一個恐怖的詞語。
所以各國,都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凡是投降者,不殺。
但高陽並不想這樣做。
他接受不了,齊國的士兵成為自己的兵。
即便是風樹,也是被他當做消耗品來使用。
這些士兵,也同樣如此。
權天宇還想再全,“武王,這個命令可以讓我來下達,名聲……”
高陽打斷道,“我意已決。”
高陽不過年十八,如今已經有了梟雄的氣質,不怒自威。
權天宇看著高陽陰沉的臉色,明明比高陽還要年長兩歲,卻不敢說出半句話。
陰魂山中無法駐紮軍隊。
因此高陽命令軍隊暫時先撤出去,每日派人進山巡邏。
死去的士兵屍體分多次搬運回去,在陰魂鎮外掩埋。
陰魂鎮外,墳頭延綿不絕,連成一片。
在埋葬屍體的時候,高陽發現,很多屍體已經發生了屍變,恐怕和陰魂山有關係。
發現屍變後,高陽立刻下令,“所有屍體挖出來,進行焚燒,隻掩埋骨灰和隨身物品。”
此言一出,三軍嘩然。
有人勸道,“武王,很多屍體並沒有屍變,這樣一刀切的做法,是不是太過武斷的?”
也有人說,“武王,你對俘虜不人道,已經讓天下詬病了。
再焚燒士兵屍體,這樣的做法,會讓您失去威信的啊。”
對此,高陽隻有一句話,“按照我的命令去做,天下人悠悠眾口,長在他們自己身上,他們想說什麼,我又能如何管製。
如果我每次做事,都要看天下人的臉色,那我乾脆卸甲歸田,去種地算了。”
高陽的話,展示了他的決心。
至此,再無人反對。
軍中的人,都見識到了高陽的決策和戰力,也看到他抗擊齊國在第一線。
甚至當年海族入侵,廟堂非但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反而處處掣肘,高陽依舊抵擋住了海族進攻。
這些功績,無論天下人如何抹黑他,都抹除不掉。
算算時間,高陽來到陰魂鎮也有一些時日,該離開一陣子,否則身上會沾染陰魂山的詛咒。
隨著修為的提高,高陽不是很懼怕這些詛咒,但是能躲還是要躲一躲。
跟著高陽離開的修士,足足有萬人,他們會在陰魂鎮外駐紮,當齊國進攻時,第一時間殺入陰魂鎮。
很快,一座軍營在陰魂鎮外拔地而起,交通要道也設置路卡,對來往的人進行身份排查。
這一日,軍營中來了一個奇怪的人,他拿著一支筆,一本書,一襲白衣,看起來長得白淨書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