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傳捷報,初心再啟程
手機屏幕暗下,秦楓深深吸了一口太行山夜晚微涼的空氣。青貯飼料發酵後的獨特酸香,混雜著泥土與青草的清新,以及一絲不易察覺的、屬於收獲的甜蜜氣息,縈繞在鼻尖。身後,是“太行青牧”展銷中心明亮的燈光,將“太行青牧”四個鎏金大字映照得熠熠生輝,也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仿佛與這片生養他的土地緊緊相連。
上海的訂單,是“太行青牧”成立以來接到的最大一筆來自一線城市的訂單。這不僅僅是數字的突破,更是對他們堅持生態養殖、品質優先理念的最好肯定。秦楓的嘴角不自覺地上揚,但眼神中更多的是沉靜與思索。他知道,這絕不是終點,甚至連中途站都算不上。這隻是“太行青牧”這艘滿載著鄉親們希望的航船,剛剛衝破迷霧,看到遠方燈塔的第一縷光芒。
“秦書記,都安排好了!屠宰場那邊保證按最高標準來,張廠長親自盯著,分割、檢疫、包裝,每一個環節都不會馬虎。第一批明天一早就能裝車發往上海。”合作社的骨乾,也是秦楓的發小,王磊快步走了過來,臉上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
秦楓點點頭,拍了拍王磊的肩膀:“老王,辛苦你了。上海是個大市場,但也是塊試金石。我們的牛羊肉,能不能在那兒站穩腳跟,就看這第一炮能不能打響。品質,永遠是我們的生命線,一點都不能含糊。”
“放心吧秦書記!咱‘太行青牧’的牛羊,吃的是山間草,喝的是山泉水,肉質那是沒得說!再加上咱們嚴格的屠宰加工流程,肯定能讓上海的消費者滿意!”王磊信心滿滿。
秦楓望向遠處墨綠的山巒輪廓,夜色中,太行山像一頭沉默而威嚴的巨獸,守護著這片土地。他心中湧起一股豪情,也伴隨著沉甸甸的責任感。“滿意隻是最低要求,我們要追求的是驚豔,是口碑,是讓‘太行青牧’成為上海市民心中高品質牛羊肉的代名詞。”
回到簡陋但整潔的辦公室,秦楓沒有絲毫睡意。他攤開一張巨大的中國地圖,手指在太行山的位置重重一點,然後緩緩移向東方,落在了上海。上海的訂單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也讓他對“太行青牧”的未來有了更清晰、更宏大的規劃。
二、深耕供應鏈,夯實基礎功
上海訂單的順利交付,如同一劑強心針,讓整個“太行青牧”合作社都沸騰了。村民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參與合作社的熱情更高了。但秦楓卻敏銳地意識到,隨著訂單量的激增,現有的供應鏈體係麵臨著嚴峻的考驗。
首先是養殖端。雖然合作社已經整合了周邊幾個村莊的養殖戶,但分散養殖、標準不一的問題依然存在。部分養殖戶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飼料配比、疫病防控等方麵仍有僥幸心理。秦楓知道,要從根本上保證品質的穩定和可控,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是必然趨勢。
“我們要建自己的標準化養殖示範基地。”在合作社的擴大會議上,秦楓提出了這個大膽的設想,“集中養殖,統一管理,科學飼喂,嚴格防疫。這樣既能保證出欄牛羊的品質穩定,也能提高養殖效率,降低成本。”
這個提議在初期遭到了一些老養殖戶的反對。他們習慣了傳統的散養模式,擔心集中起來不自由,也擔心投入太大,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秦楓沒有強迫,而是挨家挨戶地做工作,帶他們去鄰縣已經成功的標準化養殖基地參觀學習,算經濟賬,講市場前景。他承諾,合作社將承擔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費用,並提供技術指導和統一的飼料供應,養殖戶隻需要按照合作社的標準進行日常管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叔,嬸子,咱不能隻看眼前這一點利益。散養雖然自由,但品質不穩定,賣不上價,遇到疫情更是血本無歸。標準化養殖,聽起來投入大,但長遠看,風險小了,收益穩了,而且能養出更好的肉,賣更高的價錢。這是趨勢,咱得跟上!”秦楓苦口婆心地勸說。
真誠總能打動人。在秦楓和合作社骨乾的不懈努力下,大部分養殖戶最終同意了。合作社利用國家對農業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又多方籌措資金,在山腳下一片開闊的坡地上,開始建設現代化的養殖示範基地。
基地規劃科學,劃分了不同的功能區:青貯飼料儲存區、乾草棚、精飼料加工區、犢牛舍、育肥牛舍、繁殖母牛舍、隔離觀察舍等,一應俱全。還引入了自動飲水係統、環境控製係統、糞便處理係統等現代化設施。秦楓還特意從農業大學請來了畜牧專家,擔任技術顧問,指導科學養殖。
與此同時,屠宰加工環節的升級也在同步進行。原來的小型屠宰點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和對品質的更高要求。秦楓決定,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資建設一座符合國家最高標準的現代化清真屠宰加工廠。從牲畜的靜養、屠宰、分割、檢疫、包裝到冷鏈儲存,都采用最先進的工藝和設備,確保每一塊肉從“牧場到餐桌”的安全可追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兩項工程,耗資巨大,幾乎耗儘了合作社成立以來的所有積累,還背上了一部分貸款。許多人替秦楓捏了一把汗,但秦楓堅信,這是“太行青牧”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邁過的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隻有把養殖和加工這兩個核心環節的基礎打牢了,才能談及後續的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
三:品牌塑形象,渠道拓新路
幾個月後,標準化養殖基地和現代化屠宰加工廠相繼投入使用。當第一批在新基地育肥的牛出欄,經過新加工廠屠宰分割後,那鮮紅的色澤、均勻的脂肪分布、細膩的紋理,連經驗最豐富的老師傅都嘖嘖稱奇。
“秦書記,這肉,看著就饞人!比以前的品質又上了一個大台階!”王磊拿著一塊剛分割好的牛裡脊,激動地說。
秦楓看著眼前的成果,心中百感交集。所有的辛苦和壓力,在這一刻都化作了甘甜。“這隻是開始。好產品,還得有好的品牌形象和暢通的銷售渠道,才能真正實現它的價值。”
上海市場的初步反饋非常好。第一批牛羊肉運抵後,合作的商超和餐飲企業反響熱烈,消費者對其鮮嫩的口感和濃鬱的肉香讚不絕口,回頭客越來越多,訂單量也在穩步增長。
秦楓抓住這個機會,開始著手品牌形象的係統塑造。他聘請了專業的品牌策劃團隊,對“太行青牧”的品牌定位、視覺形象進行了全麵升級。
新的ogo設計,融合了太行山的輪廓、奔跑的牛羊和代表生態的綠葉元素,簡潔而富有深意。包裝也進行了全新設計,分為針對高端商超的精致禮盒裝、針對大眾消費的家庭實惠裝以及針對餐飲企業的大宗簡裝。包裝上不僅印有“太行青牧”的品牌標識,還附有二維碼,消費者掃碼就能了解到這頭牛或羊的養殖過程、屠宰加工信息、檢疫證明等,實現了產品的全程可追溯,極大地增強了消費者的信任感。
秦楓還注冊了“太行青牧”商標,並積極申報綠色食品認證、有機食品認證。這些認證不僅是對產品品質的官方肯定,也為“太行青牧”進入更高級彆的市場掃清了障礙。
在品牌宣傳上,秦楓采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策略。線下,積極參加各種農業博覽會、食品展銷會,展示“太行青牧”的產品和品牌形象。在上海,他還策劃了幾場“太行青牧·來自太行山的饋贈”主題品鑒會,邀請了當地的美食家、媒體記者、知名餐飲企業的主廚參加,讓他們親身體驗“太行青牧”牛羊肉的獨特魅力。
品鑒會上,一道道用“太行青牧”牛羊肉烹製的菜肴端上桌:清燉羊肉湯色清亮,香氣撲鼻;香煎牛排外焦裡嫩,入口即化;紅燒牛腩軟糯入味,醬香濃鬱……與會者無不交口稱讚。一位資深美食評論家在品嘗後,當場寫下了評論:“‘太行青牧’的牛羊肉,帶著太行山的靈氣與純淨,肉質鮮嫩而不失韌性,肉香濃鬱而不腥膻,是久違的、真正的自然味道。”
這篇評論在上海的美食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也為“太行青牧”帶來了更多的關注和訂單。
線上渠道的拓展,秦楓也沒有忽視。他敏銳地意識到,電子商務是未來農產品銷售的重要趨勢。他組建了專業的電商運營團隊,在淘寶、京東等主流電商平台開設了“太行青牧”官方旗艦店。
為了解決牛羊肉線上銷售的痛點——冷鏈物流問題,秦楓與國內領先的冷鏈物流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確保產品從加工廠到消費者手中,全程都處於低溫保鮮狀態。他們還設計了專門的電商包裝,采用真空包裝結合冰袋、保溫箱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證了產品的新鮮度。
起初,電商團隊的運營並不順利。缺乏經驗,流量不足,訂單寥寥無幾。秦楓沒有氣餒,他鼓勵團隊成員學習借鑒成功案例,積極參加電商培訓,優化店鋪頁麵,策劃促銷活動。他還親自上陣,利用自己在大學裡學到的知識,分析市場數據,指導營銷策略。
轉機出現在一次“助農直播”活動中。秦楓受邀參加了當地政府組織的助農直播,親自走進養殖基地和屠宰加工廠,向網友們展示“太行青牧”牛羊肉的生態養殖環境和標準化加工過程。他樸實真誠的講解,對產品品質的自信,以及對鄉親們致富夢想的描繪,深深打動了屏幕前的網友。
“主播,這牛肉看著真不錯,怎麼賣?”
“我是上海的,能發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