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拿出族譜準備記錄,詢問道:
“皇叔可有取名?”
劉備笑道:“未曾,宗正府給了幾個名字,備尚未答應,準備等二弟三弟回來後再商討。”
諸葛亮讚歎於三兄弟的感情,收起族譜,道:
“既如此,亮以後再來,皇叔之子年齡合適,將來亮若討要送入宮中,還望皇叔不要推辭。”
劉備麵露欣喜,能入宮培養那是個大喜事。
再者說了,皇子韶既是長子又是嫡子,將來為太子的可能性占九成。
侍奉幼主,是他劉備的福氣。
劉備朝諸葛亮一禮,“孺子將來進宮,還望孔明先生多加照料。”
諸葛亮笑嗬嗬道:“皇叔言重了。”
臨走之前,諸葛亮走兩步就停頓一下,讓相送的劉備頗為意外。
腦子一轉,劉備問道:“莫非還有事交代。”
諸葛亮偷摸看他一眼,收回視線,愁容滿臉的歎氣道:
“有一事,困擾亮多日。”
劉備一眼就看出諸葛亮在演戲,頓覺好笑。
此人年齡不大,為人倒是有趣。
怕是尋伴讀隻是順帶的,接下來要說的事才是重點。
劉備壓下想笑的衝動,配合的露出疑惑之色,關心道:
“不知先生因何事發愁?”
“唉,也罷,皇叔不是外人。恐隔牆有耳,皇叔能否俯身聽亮一言。”
“哦?請先生賜教。”
“皇叔……”
諸葛亮湊到他耳邊說了幾句話,然後拱手道:“在下告辭了。”
劉備久久沒能回神,直到諸葛亮走遠才倒吸一口涼氣。
“是啊,朱老將軍心係天子安危,卻一直待在北邙沒動……”
何太後上哪去宮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北軍擴充到現在,不算還在訓練和招募的,光形成戰鬥力的就有八個營。
不管什麼樣的小道消息,有一條絕對是不可能的。
就是何太後絕無可能將天子捂在章德殿。
還有一個疑點,天子為何將劉協接到身邊?
劉備個人的猜測是這是太後安排的,但似乎又與剛剛更新的想法相悖。
這一切,似乎隻有劉辯本人才清楚。
……
章德殿。
劉辯的身體好了些,下床走走沒問題。
十歲的劉協在他身邊,不過並不是伺候,而是讀書。
準確來說,是由劉辯教導著攥寫辯選。
燭火在搖曳,劉協每寫完一處,總要停下來思考一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他像是理解了,眼睛一亮,加快了手裡動作。
劉辯非常滿意,講解道:“人民永遠是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這是因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國家,有了國家,才需要有個君。”
“皇兄我懂了,但人民不是指一個人,而是天下百姓,對嗎?”
“對也不對。”劉辯搖頭,繼續道:“人民不單指百姓,還包括南山忠園埋葬的忠臣義士,也就是前人。此外,甚至包括百年千年後生活在這片土地的百姓,就是未來之人。所有加在一起,稱之為人民。不可因片麵之人,而曲解這句話的含義。”
這一下就將劉協說懵了,搖頭道:“愚弟有些不明白。”
劉辯身子還是有些虛弱,耐心的坐下來,“這句話要與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放在一起看,著眼於未來,未來的人民亦是人民……”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