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王又是侯又是假節的。
張昭神秘一笑:“朝廷隻管許諾,不管兌現,書信隻要不蓋璽,便是廢紙一張。”
何太後呆住了,天啊,又一個賢才。
此人若將來出仕丞相,彆的不說,想讓大漢吃虧幾乎不可能。
何太後對劉辯拉來的新生官吏徹底改觀了。
隨便拉出一人頂得上曾經滿朝文武。
若有一人落到靈帝手裡,何至於天下動蕩不安?
何太後對剩下的人更感興趣了,喚道:
“吾記得皇帝尋了位太子仆,不知是何人?”
諸葛亮起身拱手:“臣太子仆諸葛亮。”
一個比楊修還小很多的人。
何太後麵露訝然之色,看起來,諸葛亮應該跟劉協差不多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以為會是名二十多的青年俊傑被破格提拔,沒想到這麼小。
“卿今年是何年齡?”
“回太後,臣剛滿十歲。”
“……”
皇帝也太胡鬨了。
反正人都叫出來了,何太後繼續問:“卿有見解嗎?”
諸葛亮道:“有淺薄之見。”
“說來吾聽聽。”
諸葛亮接著說出自己的見解。
圍繞拉劉抗袁而談。
說的也有道理,劉焉快不行了,總得為後人考慮。
如果朝廷開了口,他肯定是願意戴罪立功的。
益州和荊州其實都不好啃,前者山路崎嶇不好走,後者水係太多需要水師配合。
水師的事朝廷正在建,但山路一時半會兒不好解決,所以以拉攏為主。
至於交州,采取遠交近攻,在益州和揚州沒解決前先拉攏,等到兩地收複了,對付交州就是一句話的事。
這場對未來國策的討論,讓何太後看清他們的才能,整個人徹底放下心。
宴席一直持續到下午,何太後向他們透露天子身體好轉,明日可以去看看,這場家宴便結束了。
何太後起身離開,荀彧等人躬身相送,沒得到回應。
抬眼望去,何太後隻剩下一個背影,夕陽照在她身上,好像預示著她的結局。
眾臣內心不由得沉痛,心裡有種酸澀感。
何太後做了許多錯事,唯獨這次。
她幫天子鋪好了路,或許這是他們這群外臣,最後見到何太後。
明日過後,新生派官吏不再處處小心翼翼,龜縮在荀彧身邊。
而是占據朝廷九卿的職位,輔佐天子,在舞台上綻放各自的光彩。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