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歎口氣,拱手道:“臣遵旨。”
等楊彪告退,劉辯直接跳過了蔡邕。
因為他準許了蔡琰出宮,讓她抱著皇子昀回娘家去住兩天。
蔡邕沒道理跟他唱反調,所以直接來到九卿,第一個受到召見的是楊修。
楊修的態度和其父南轅北轍,大力表達支持,並拿出實際行動,會號召一大批青年,投身新政的浪潮中。
楊家的策略有點意思,曆史上就是楊彪保獻帝,楊修投身曹操,兩頭押寶,漢末士家似乎都喜歡這麼乾。
第三位九卿是大司農荀攸,此人直接表達了對新政的不看好,而且從對話中能看出,他好像了解不少內幕。
莫非是荀彧透露的?應當不可能。
此外,荀攸反對的理由,和背後的荀家無關,九品製不至於讓荀家接受不了,荀攸在乎的應該是天下的穩定。
對付他很簡單,直接下詔他必定摒棄念頭支持,亦或者推行後,他會主動參與。
又搞清一人的態度。
接著還有司隸校尉滿寵、少府卿田豐、廷尉沮授、宗正卿劉虞……
滿寵不用說,沒什麼意見,唯一讓他緊張的也是可能會產生動蕩這一個因素。
田豐直言勸誡劉辯三思,算是公然反對了,劉辯選擇不聽。
沮授不在洛陽,劉虞則是提起另一件事。
還是和劉焉有關,說了一大堆劉辯沒聽懂的,但大概是請求劉辯能夠寬恕。
相比於之前,劉辯現在冷靜的很,非常好奇的問道:
“朕就納悶了,卿和景升皇叔,還有劉岱劉繇他們,為何都勸朕在這件事上網開一麵?難道卿等都對劉焉僣擬至尊的事視而不見?”
劉虞啞巴了。
這就是劉辯最好奇的地方,造反的事,平常人是生怕沾上半點而受到牽連。
這些皇親卻不同,難道是出於宗族的利益考慮,希望他這個天子彆對自己的宗族動刀?
劉表甚至跑到前線勸降去了。
說不過去。
劉辯眯著眼睛問道:“景升皇叔曾說,此事涉及到先帝,還有關宗廟綱常,然後跟朕賣關子,他到底想說的是什麼。”
劉虞支支吾吾的,劉辯冷哼一聲,“不想說就算了,朕問你,朕打算不日推行新政,卿是支持還是反對。”
“臣聽候聖旨。”劉虞彎下腰。
至此,三公九卿幾乎全部搞定,朝廷上是一致的,接下來所需要做的,就是陳群製定出最終的東西,隨後迅速頒布,同時推廣司隸。
所有事情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這一日,一匹快馬闖入洛陽。
帶來一則好消息,並州戰線大勝,漢械軍揚名,朝廷可以派遣文人進駐南匈奴傳揚漢文化了。
雖然劉辯早已預料到能勝,卻沒想到勝利的消息來的如此之快,當下止不住的高興。
大笑了沒多久,鮑信前來通報:“陛下,三公九卿覲見。”
他們是來一起祝賀的,每一次朝廷的勝果,都離不開天子英明的領導,這個時代的思想就是這樣。
喜歡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請大家收藏:()重生劉辯,掌漢末英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