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拿人家怎麼辦,最後還不是丟皇帝的臉。
但是他久經宦海,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現在皇帝明顯傾向於這個辦法,他才不會去觸黴頭。
“陛下.....”趙匡胤忽然開口了。
先是深施一禮,接著說:“如今南唐已然順服,南方平靜,陛下可考慮北方之事了”
柴榮心裡一動,他聽懂了趙匡胤的意思,那就是對遼國用兵。
其目的有二,第一:收服人心,不管承不承認,徐灝收複西域,拓土萬裡,這在什麼朝代都是巨大的功勞,民間對於徐灝這個人,多有讚譽,威望很高,包括柴榮本人,雖然不喜,但他也挑不出徐灝什麼罪過。
所以現在要做的,其實第一步是奪回人心,也就是也要開疆拓土,而最好的目標就是燕雲十六州。
第二:把各節度使的軍權,通過這一次戰爭,徹底收回朝廷手中,進一步驗證和打磨禁軍的戰鬥力。
這幾年收服南唐,雖看起來摧枯拉朽,但是其實中間問題很多,對付南唐都尚且如此費勁,更彆說對付遼國或者徐灝了。
魏仁溥微微側頭看了看趙匡胤,心裡想著,這到底是你想立功,還是真是為皇帝考慮?
柴榮琢磨半晌,下定了決心,呼的一下站了起來,拍了拍手,叫道:“取地圖來......”
顯德六年三月,柴榮連續發下詔令,其一,限半月之內,各地節度使送麾下精銳至汴梁。
其二,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之妹,選為妃子,即日進宮,照顧皇長子柴宗訓。
其三,即將北伐,軍中缺乏戰馬,命彰武朔方節度使徐灝,親自押送戰馬一萬匹,火速進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就在即將出征的當口,上天又給了柴榮一個打擊,樞密使王樸在三月十六日,和宰相李穀談話時,忽然猝死。
王樸忠心耿耿,是柴榮最重要的謀士與股肱之臣,獻平邊策,主持經濟上的改革,和柴榮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他死在北伐的前夜,不得不說,是柴榮的重大損失。
葬禮出殯當天,皇帝柴榮親自前往吊唁,多次失聲痛哭。
三月二十八日,柴榮率領八萬禁軍北上,禦駕親征,其中騎兵一萬,步兵三萬,其餘皆征發的民夫。
這次北征的戰略目標是瀛州、莫州、易州,益津關、瓦橋關、淤口關。
因為從戰略上來說,這三關三州,就如同一根插入後周腹地的楔子,在後周境內,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突出部。
而且四周皆是華北平原,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四月十五日,侍衛親軍都虞候韓通等將,率領先鋒軍從滄州治水道進入遼國境內,在乾寧軍今河北青縣)南安營紮寨,等待柴榮。
兩天後,柴榮率軍到達乾寧軍,後周大軍剛到達乾寧軍,遼國寧州刺史王洪就立即舉城來降。
柴榮大喜之下,好言安撫了王洪,接著在乾寧軍大治水軍,兵分兩路:以韓通為陸路都部署,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水路並進,繼續北上。
四月二十四日,柴榮乘坐龍船,經獨流口,沿滹沱河西行,抵達益津關今河北霸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寧州刺史王洪的“經驗”分享下,益津關守將終廷輝舉城投降!
自益津關向西,水路逐漸狹窄,柴榮棄船登陸,由趙匡胤護衛,率領數萬大軍繼續前進,直奔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西南)。
喜歡穿越五代末年請大家收藏:()穿越五代末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