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的百姓們或闔家出遊,或三五結伴,歡聲笑語回蕩在大街小巷。
邊境戰事的接連勝利,讓這座古老的城市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安心的笑容。
從沙城到京師的千裡商道上,孫家商鋪各處商號他都查驗,腰間佩刀與短銃昭示著武將身份,卻又在翻閱賬本時顯露出書生的細致,這般文韜武略兼具的氣質,讓各地掌櫃見了都不自覺挺直脊背。
“風州分店的賬本,把三月初八那筆絲綢交易明細單列出來。”
安盛指尖叩擊櫃台,目光掃過掌櫃躲閃的眼神。當機密處的密報與賬簿上的漏洞一一對應時,他抽出腰間軟鞭重重甩在地上:
“虛報損耗、私吞貨款,當我商行的規矩是兒戲?”
話音未落,兩名侍衛已將麵色慘白的掌櫃拖走。而在西安分店,他卻笑著拍著年輕掌櫃的肩膀:
“改良的駝隊押運法子不錯,下月起推廣到整條商路。”
這般恩威並施的手段,與當年管家孫楓林的陰柔做派截然不同。
當安盛在開州分店當眾焚毀貪墨者偽造的文書時,圍觀的夥計們看著他眼中迸發的寒光,恍惚間仿佛看到戰場上衝鋒的將領。
暮色染透京師城牆時,安盛終於踏入孫家小院。雕花木門在身後緩緩閉合,他卻無暇欣賞滿院海棠,徑直走向書房。
燭火搖曳中,攤開的紙上漸漸爬滿字跡,蘭州馬市的最新行情、西安工坊的火器改良進度、還有機密處新吸納的暗樁名單。
墨汁在硯台裡凝結成塊,更鼓敲過三遍,他才揉著發酸的脖頸起身。
夜風掀起窗紗,英娘的身影卻在此時闖入腦海,記憶如潮水翻湧,那個身披軟甲、彎弓搭箭的女子,利箭破空時發絲飛揚的模樣,比春日繁花更奪目。
她擋在自己和妹妹身前的背影,至今仍在夢中浮現。安盛猛地捶打自己的腦袋,抓起案頭的狼毫在宣紙上疾書。
“翩若驚鴻,婉若遊龍”
的字跡尚未乾透,他又發瘋似的將紙撕成碎片。
“安盛啊安盛!”
他對著銅鏡裡的自己苦笑,眼中布滿血絲。
“你自幼飽讀聖賢書,竟生出如此悖德之念!”
英娘是都督的夫人,是譚慈燁的母親,平日裡待他如子侄,而他卻有那樣的臆想,牙齒咬破嘴唇,疼痛卻壓不住心底翻湧的情愫。
晨光初現時,安盛已穿戴整齊,玄色錦袍上的雲紋刺繡隨著動作起伏,腰間新換的玉帶扣折射著微光。
他站在原屬孟漢卿的府邸前,望著朱漆大門上嶄新的銅釘,深吸一口氣。
這座如今陛下賜給譚家的宅院,此刻既是他彙報商鋪事務的地方,也是他試圖斬斷心魔的戰場。
跨過高高的門檻時,安盛暗暗發誓,定要將那些不該有的念頭,連同商道上的積弊一起,徹底清算乾淨。
腳步踏在青磚上發出沉穩的聲響,他知道,整頓商鋪隻是明麵上的任務,而對內心隱秘情感的救贖,才是真正艱難的征途。
門丁老周眯眼打量著這位風塵仆仆的來客,突然咧嘴笑道:
“哎喲!這不是安大掌櫃嘛!快請進!”
雕花木門緩緩敞開,海棠花瓣打著旋兒落在他肩頭,鳳仙提著裙擺疾步而來,鬢邊銀飾叮當作響:
“安掌櫃可算來了,我去稟報夫人!”
穿過九曲回廊,內院傳來孩童的咿呀聲,英娘半倚在湘妃竹榻上,淡青長裙垂落滿地,那種貴種少婦的氣質,她人無法模仿,懷中的慈燁正抓著她一縷發絲往嘴裡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使女捧著銅盆侍立一旁,盆中溫水還冒著熱氣。
“安盛來啦?”
英娘抬頭時,鬢間珍珠步搖輕輕晃動。
“可是有都督的消息?”
。。。
接過譚威的密信時,英娘指尖微微發顫,素白信箋展開的瞬間,安盛看見她睫毛劇烈顫動,許是讀到軍情告急,又或是丈夫的思念之語。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她臉上投下斑駁光影,時而凝重,時而舒緩。待使女們退下,她將信箋折成方塊藏入袖中,聲音已恢複鎮定:
“西邊的邊患可解了?孫家商鋪。。。”
安盛猛地回神,方才他竟盯著英娘鬢角的碎發失了態,耳尖頓時發燙。
“稟夫人。”
他垂眸盯著青磚縫裡的苔蘚。
“圭聖軍已將韃子逼出隴西,接下來都督欲打通河西走廊,沙城如今商賈雲集,駝隊從早排到晚。”
他從袖中掏出羊皮卷展開。
“依卑職看,瓷器、絲綢、茶葉可做主打。隻是蜀商最近動作頻繁,在蘭州設了三處分號。。。”
英娘劃過地圖上的標記,突然皺眉:
“賬冊以後按月送來,務必細致。”
她望向遠處宮牆方向,眉間籠上愁雲。
“夫君又來信催我去沙城團聚,可皇後。。。”
話音喃喃而止,她咬住下唇。
“昨日又吐了血,太醫用儘法子也不見好。”
安盛心頭一緊,宮中局勢他雖遠在西北,卻也從密報中知曉一二。周皇後若有不測,朝堂恐將掀起腥風血雨。
“夫人莫急。”
他下意識向前半步,又猛地停住。
“卑職這就派陳六子去白頭山尋人參,無論多貴,定要帶回千年老參!”
話音未落,慈燁突然放聲啼哭。英娘慌忙抱起孩子輕拍後背,哄著“乖寶不哭”。
就在這時,院外傳來急促腳步聲,楊公公尖細的嗓音穿透雕花門:
“郡主!皇後娘娘又吐血了!陛下急召您入宮安撫!”
英娘臉色瞬間慘白如紙,懷中的慈燁被這聲高喊嚇得哭得更凶。她將孩子塞給聞聲趕來的乳母,抓起披風便往外走,發間步搖歪歪斜斜地晃著。
“安盛,商鋪的事就拜托你了!”
她回頭匆匆丟下一句,繡鞋踏過門檻時,安盛瞥見裙角沾著的奶漬,那是方才慈燁抓握留下的痕跡。
華麗的馬車碾過青石板路,揚起陣陣塵土。安盛望著車影消失在牆轉角,耳畔還回響著英娘慌亂的囑托。
春日的陽光依舊明媚,可他卻無端感到一絲寒意。周皇後的病情,牽連著宮中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
英娘夾在夫君期盼與皇後安危之間,如同風中點燈。更遑論孫家商鋪的萬千賬目、西北邊疆的瞬息局勢。
樁樁件件都等著她在這錯綜複雜的局麵中,細細權衡,謹慎周旋。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