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開巡邏,小人沿萘水繞行青塘,再順黃河源水漂流,整整七日,才。。。"
話音未落,便癱倒在譚威懷中。
譚威輕輕放下昏迷的軍士,軍醫上前接過,譚威再次掃過密信上標注的路線圖。那些蜿蜒的線條此刻仿佛化作可薩軍的彎刀,正抵在明軍咽喉。
塘州距營州如此之近,可薩巴圖陳兵於此,分明是要直取明軍腹地!
"來人!"
他扯開嗓子。
"傳令全軍,即刻轉向!"
副將楊威一臉驚愕:
"都督,瓜州那邊。。。"
譚威沒有回答他,也不用回答他。。。
杜風正的手指死死摳住地圖邊緣,在油卷上刮出吱吱的聲響。作為軍情營統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營州的分量,。
唐肅宗於此借回紇之兵收複兩京,郭子儀坐鎮朔方都督府的威嚴身影仿佛還在城頭徘徊。而此刻可薩巴圖的三萬大軍陳兵於此,直線距離營州不過一日路程。
"都督,您看!"
杜風正作為譚威的自己人,有任何話都是直說的,他指尖重重戳在地圖上。
"若營州失守,可薩部便能與青海和碩部連成一片。到那時整個西北邊陲將門戶洞開,他們可就真的自成氣候了!"
譚威當然明白杜風正的擔憂絕非危言聳聽,前世曆史課上,準格爾部的崛起與肆虐如同一把重錘,此刻正狠狠砸在他的心頭。
若讓可薩人在西北站穩腳跟,百年後是否會重蹈覆轍?可薩巴圖的動向必須即刻上報朝廷,可如何讓崇禎帝重視此事?
他來回踱步,靴跟撞擊夯土的聲響在寂靜的軍帳裡格外清晰。突然他停下腳步,目光掃過案頭的空白奏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杜風正,擬一份密奏。就說。。。土字營抓獲一名可薩頭人,從他口中得知可薩巴圖的行軍路線。"
杜風正愣了一瞬,隨即明白了都督的用意。軍情營雖然神通廣大,但突然得知敵軍主帥的精確動向,難免引人懷疑。
捏造一個"被俘頭人",既能解釋情報來源,又能讓朝廷相信此事的真實性,而且以崇禎的性格,他還就是相信這些非主流渠道的信息。
"屬下明白!"
他立即鋪開宣紙,卻見譚威伸手攔住:
"我親自寫。"
毛筆蘸墨的瞬間,譚威想起自己“個性”的書法,但他沒有絲毫掩飾。武將太過文武雙全,未必是件好事。
當年嶽飛的《出師表》書法造詣極高,反倒成了被猜忌的理由。他刻意將塘州的塘字少寫一橫,墨團在宣紙上暈染開來。
正在此時,五軍府承旨兼巡軍鄭峻匆匆入帳。他掃了眼還在書寫的譚威,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可薩巴圖在塘州?這。。。這是所圖甚大呀!"
他想起去年巡視營州時見到的城防,城牆多處破損,守軍疲憊不堪。若三萬敵軍突然來襲。。。
"鄭承旨!"譚威抬頭喊道。
"我要立刻派人八百裡加急送往京師,此事關乎西北存亡,容不得半點延誤!"
他轉頭望向杜風正。
"再派十組快騎,每組三人,務必也讓營州守將知道危機。"
鄭峻接突然意識到,這場戰爭早已超出了普通邊境衝突的範疇。
喜歡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狠人:先滅建奴再搶崇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