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搖曳中,他用朱砂在州縣密集處重重標記,又在京師位置畫了個醒目的圈。
遠處傳來更夫梆子聲,驚起棲在槐樹上的夜梟。
朱厚熜望著星空喃喃自語:"張居正,且看你能否如朕所願,成為這棋盤上的關鍵一子..."
張居正任職戶部給事中不過數月,便以雷霆手段掀起波瀾。
他在核查各地稅賦賬目時,發現山西巡撫虛報田畝、私吞鹽引。
連夜奮筆疾書數千言,彈劾奏章遞入乾清宮。
朱厚熜覽畢,朱批"著即徹查"四字,震動朝野。
山西官場一夜之間十餘名官員落馬。
朝堂之上,各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
以吏部侍郎盧承僧為首的守舊派,在禦前會議上公然發難:
"陛下,張居正不過七品小吏,越權彈劾封疆大吏,此乃壞了祖宗法度!"
朱厚熜淡淡說道:"祖宗法度?朕看是某些人拿來護短的遮羞布罷了。"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噤若寒蟬。
卻也更加篤定帝王對張居正的倚重。
與此同時,外放的進士們境遇迥異。
徐文長在浙江遂昌縣任上,雖勤勉政務,卻因觸動當地商賈利益,屢屢受阻。
某日,他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夾著半塊帶血的玉佩,警告他"莫要多管閒事"。
……
紫禁城。
朱厚熜召見張居正於,案上擺著厚厚一摞各地官員密報,道:
"這些封疆大吏,不是虛報政績,就是推諉塞責,該如何整治?"
張居正從容應答:"回稟陛下,當行考成法。”
“立限考事,以事責人,務責實效。"
朱厚熜目光如炬,盯著張居正:“好,就由你牽頭擬定章程!"
消息傳開,朝堂再次嘩然。
守舊派紛紛上折反對,指責張居正"妄議祖製,禍亂朝綱"。
但朱厚熜力排眾議,下旨成立"考成法推行衙門",命張居正總領其事。
張居正深知此舉風險巨大,卻也明白這是實現抱負的良機。
他閉門三日,與幕僚們反複推敲細則。
最終拿出一套嚴密的考核體係:六部、都察院將所辦之事,逐月檢查;
六科稽查六部之弊,內閣稽查六科之失。
然而,推行考成法絕非易事。
張居正首當其衝的對手,便是執掌吏部多年的尚書盧承僧。
盧承僧表麵配合,暗中卻指使下屬拖延推諉,故意在考核標準上製造混亂。
某次朝會上,盧承僧拿著一本賬目,陰陽怪氣道:
"張居正這考成法,恐非治國之道。"
張居正當場調出各地實際執行數據,一一駁斥:
"若因繁瑣而廢,何以正吏治?何以安民心?"
朱厚熜拍案:"爾等若覺得繁瑣,不如讓賢!"
盧承僧臉色驟變,不敢再言。
在張居正的鐵腕推行下,考成法初見成效。
但樹大招風,張居正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深夜,他的宅邸外時常有黑影徘徊;
上朝途中,也多次遭遇"意外"。
徐鋒命錦衣衛暗中保護,某次查獲一封匿名信,信中赫然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