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菲菲和曾麗一早就來到楊華父母身邊,保溫杯裡溫著蜂蜜水,背包裡備著輕便的折疊凳。
“阿姨,橘子洲頭江風大,把圍巾圍上。”曾麗細心地幫楊華老媽攏了攏衣領,菲菲則蹲下身替她係緊鞋帶。
楊華老媽笑著拍拍她們的手:“你們呀,比我兒子還操心。”
行程早由楊華和兒子細細敲定:先去橘子洲頭看日出,再登嶽麓山賞楓,午後到文和友嘗地道湘菜,傍晚逛湖南博物館。
楊晨舉著手機查實時路線,時不時回頭叮囑:“芳芳姐,前麵有台階,慢點走。”菲菲和曾麗一左一右扶著楊華父母,三人的影子在晨光裡挨得很近。
橘子洲頭的風裹著湘江水的潮氣,毛主席青年藝術雕塑在朝陽下愈發挺拔。
楊華望著江心的浪,輕聲感歎:“年輕時來這兒還是坐輪渡,如今地鐵直接到洲頭,真好。”
曾麗趕緊掏出相機:“楊華,我們和雕塑合張影!”菲菲踮腳調整角度,鏡頭裡楊華的笑紋裡盛著光。
嶽麓山的石階鋪著細碎的紅葉,菲菲走在前麵探路,遇到陡處就轉身伸手:“楊華,拉著我。”
曾麗則在後麵托著菲菲的胳膊肘,像護著易碎的瓷器。
到了愛晚亭,楊晨買了三杯熱薑茶,四人圍坐在石桌旁,看楓葉簌簌落在青瓦上,茶香混著草木氣,暖得人心裡發甜。
文和友的霓虹燈剛亮起,複古的磚牆爬滿綠蘿。
曾麗點了菲菲愛吃的口味蝦,菲菲剝好蝦肉浸在湯汁裡:“師姐,這個不辣,你嘗嘗。”
曾麗咬著蝦肉,辣得鼻尖冒汗,楊晨忙遞過紙巾,楊華笑著遞上酸梅湯:“慢點吃,沒人跟你搶。”滿屋子的喧囂裡,她們這桌的笑聲格外清亮。
最後一站是湖南博物館,楊華盯著馬王堆漢墓的錦袍出神,楊晨湊過來輕聲講解:“這是辛追夫人的素紗襌衣,才四十九克重。”
菲菲和曾麗安靜地站在旁邊,看楊華的手指輕輕拂過展櫃玻璃,仿佛想觸摸兩千年前的風。
暮色漸濃時,一行人走在湘江邊,路燈把影子拉得很長。菲菲和曾麗分彆挽著楊華老媽的胳膊,楊晨照顧著爺爺。
幾人並肩說著話,晚風裡飄來糖油粑粑的香。
楊華覺得,這一路的風景再好,也抵不過身邊一家人的溫度。
到了楊晨報名的日子,父母這兩天遊玩有些累了,菲菲和曾麗決定留下來照顧楊華父母。
她倆又是大明星怕去了楊晨學校被認出來,引起混亂。
最後決定還是楊華陪著兒子去國防科技大學報到。
初秋的陽光灑在國防科技大學的梧桐大道上,楊華陪著楊晨辦完入學手續,父子倆沿著指示牌走向生活區。
宿舍樓前的白楊挺拔矗立,樓道裡飄著淡淡的消毒水味,四人間的宿舍收拾得窗明幾淨,上床下桌的設計讓楊晨眼睛一亮,他伸手摸了摸嶄新的書桌,轉頭對楊華笑道:"爸,比高中宿舍寬敞多了。"
楊華點點頭,仔細看著衣櫃裡的分區設計,又俯身檢查了床板的穩固性,低聲說:"被褥記得經常曬一曬,軍訓時出汗多,鞋子也要多吹一吹。"
食堂在宿舍樓後方,玻璃幕牆映著藍天白雲,打飯窗口前擺著整整齊齊的不鏽鋼餐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