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人性剖析_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16章 人性剖析(1 / 2)

朱棣聽後有些吃驚,在他的認知當中,皇帝簡單來說就是天下的主人。

至於天子乃是上天代言人之類的思想,在他看來完全就是扯淡,目的隻是為了增加皇權的神秘性罷了。

畢竟,

如果上天真有一個主人,那麼自己當初靖難的時候,你倒是顯靈啊!

看看我手中的刀,能不能將你這尊所謂的神砍下來。

生活在華夏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這樣。

如果想讓我信奉你,你靈,那麼你就是神;你拳頭大,那我也可以信奉你是神!

所以,朱棣對這程朱理學的態度就是你不要惹我,咱倆井水不犯河水,畢竟推翻的代價很大。

但若真觸及到了王朝根基,那不好意思,我倒要看看,手中的刀劍,能不能砍的動你!

現在朱棣已經隱隱感覺到了程朱理學的危險。

畢竟陳兄弟之前的一句話,他一直記憶猶新。

大明會重複三年一度的科舉,但很難複刻開國與靖難。

那麼接下來的大明皇帝,很有可能都是馬下皇帝。

就像老大一樣。

老大朱高熾對待程朱理學好像也持開放態度。

但朱棣能感覺出來,幸運的是朱瞻基乃是一位全能型皇帝。

可之後呢?

誰又敢保證大明還會不會出現一位馬上皇帝!

若沒有,大明的後世之君,豈不是真在程朱理學的操縱下,淪為那些虛偽士大夫的攫利工具!

朱棣喝了一口茶壓壓驚,急忙問道:

“陳兄弟,按照你的說法,這程朱理學確實是一個禍患,可科舉製真能將其拔除掉嗎?”

陳羽點了點頭,說道:

“其實拔除程朱理學並不難,難的是缺少相對應的人手。”

“老朱,接下來聽我給你分析分析,剖析完程朱理學後,你就知道為何隻有這一次的恩科,才有機會徹底將其拔除掉。”

朱棣點了點頭,聚精會神的聽著。

陳羽舉例道:

“我舉一個曆史上有關程朱理學與皇權碰撞的例子:

宋朝時期,幼年宋哲宗趙煦在一次上課時,趁老師程頤沒有注意,折斷了一根樹枝。

當時是在萬物複蘇的春天,枝頭上長出了嫩綠的枝芽,幼小的趙煦不過還是一個孩子,見到這個情況,心中不免有了一些天性顯露了出來,於是才有了折斷樹枝的舉動出現。

在旁人看來無可厚非的事情,但程頤看了之後,心中很是生氣,他對趙煦訓斥:春天正是一個萬物複蘇的時候,你怎麼可以忍心去扼殺它?這是沒有天理的!”

“老朱,你感覺程頤提出程朱理學中的理,對還是不對?”

朱棣皺眉思索半晌之後,緩緩開口道:

“我感覺程頤……說的好像……有那麼幾分道理。”

陳羽笑著說道:“確實,聽到老師訓誡學生的這個案例之後,心中的第一反應都會覺得,理學家的訓誡站的住腳,有道理,是對的!”

“可是這種做法保護了植物,卻扼殺了一個孩子生性活潑的天性。可以理解為逐漸扼殺一個人的情感。畢竟在絕對的理智麵前,人沒有七情六欲,即沒有感情。”

“老朱,那我再問你,你認為一個皇帝,是摒棄掉七情六欲好,還是完全理性好?”

朱棣手指在桌子上有節奏的敲擊著,這個問題他感覺自己還真不好回答。

對於久經沙場的他來說,戰場上處理軍情,需要做到的就是沉下心來,完全理性的分析。

這樣才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但顯然,

這樣的回答他感覺有些不對,可他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說道:

“理性!但我總感覺這樣說,又有一點不對……”

陳羽笑著搖了搖頭,“當然不對,因為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人是理性與感性共存!”

“當然,更加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人是感性的,可人還是理性的,但人終究是感性的!”

朱棣:“???”

聽著這如同繞口令一般的話,著實讓他腦子感覺有些漿糊。

若不是知道此句話的前因後果,他還以為陳兄弟打算給他講一個笑話,用來活躍氣氛。

陳羽見老朱一臉的疑惑,當即解釋道:

“這個定義不難理解,人從本質上是感性的,情感與本能是行為的原始驅動力。比如麵對危險時本能的恐懼、看到美好事物時自然的愉悅,這些感性反應先於理性思考。”

“同時,人也是理性的,通過後天學習和社會規則,能夠用邏輯、分析和克製本能,讓行為更符合長遠利益與社會規範。”

“然而,理性更多是輔助決策的工具,無法真正主宰人的行為與價值判斷。在極端情境、重大抉擇或深層價值追求中,最終左右人類選擇的依然是感性!”

“比如災難時本能的求生、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獲取,都證明了人終究是感性的。”

“老朱,這樣說你理解了嗎?”

朱棣一愣,隨後一臉茫然的搖了搖頭。

他感覺這一番話,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或許,

讓姚廣孝前來更為合適。

陳羽撓了撓頭,直接了當的說道:

“你不妨這樣理解:倘若沒有感性作為根基,人便無法理性地行事,最終隻會淪為一具行屍走肉。”

“若將這種情形套用到皇帝與信奉程朱理學的大臣身上,皇帝在這種思想的浸染下,終將成為傀儡。表麵上握有權力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但暗中卻處處受困於程朱理學的框架。”

“隻能在固定的框架中治國,能好嗎?更為關鍵的是這個框架還是人為加上去的!”

理學自誕生之初,就已經出現了這個弊端。

說再多,無外乎就是讓你聽他的話。

皇帝的視角,程朱理學是在指揮皇帝;

在百姓的視界,不過隻是一群五穀不識的人,在廢話連篇的“勸農”,口中說著農業乃國家之大事,自己卻兼並土地,壓榨百姓。

到了亡國的時候,甚至還怒罵這些百姓們沒有忠臣愛國之心,為了一口糧食就造反起義……

程朱理學雖隱含隱患,所幸發展節奏相對和緩。

然而到了明朝,它已徹底演變為“王朝意識形態”,被奉為不容置疑的真理;

至清朝時,其影響力更是登峰造極。

這種思想統治帶來的後果顯著,明朝末年國家危亡之際,尚有百姓基於本能的情感驅動起身抵抗;


最新小说: 閃電靈探 玄幻:苟在玉女宗當正人君子 藍王陛下傳說 混沌鼎:征服女帝後,我成就混沌仙帝 恐怖列車:乘客請停止薅鬼羊毛 純陽聖體 渣前任回國日,我被高冷上司吻到失聲 起源神史 開局獲得神級係統,我選擇做逆徒 玄幻:病弱的我靠紮良心成為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