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良久之後,他皺眉問道:
“落榜的考生,朝廷可以考察他們的家庭狀況,從而進行減免校舍、食堂費用,甚至對於在大學期間表現優異者,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
“這樣等到恩科再次開啟的時候,這一批人才就有了保障,他們也有了一個良好的學子環境,不至於在家與京師之間長途跋涉。”
“方法好是好,但若論整體成績,有五百多名貢士,可若不考慮學科又要重新建設學府,那麼能被錄取的人才,最起碼也有千人左右!”
“這個錢……若是朝廷給予援助,那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戶部夏尚書那個鐵算盤,在這個問題上絕對不會鬆口。”
李至剛的擔心不無道理,養一個人還好說,可養千人以上的規模……
三年左右。
那成本上的開支,確實巨大。
以陳羽的家底在京師購房沒有壓力,但這並不代表京師這個地界不是寸土寸金。
地、房屋、老師,等等,每一樣都是不小的開支。
按照李至剛最開始的想法,想要在擴充朝中官員的同時,振奮天下讀書人的心。
那麼無疑陳羽所提出來的辦法,比李至剛所想的直接安排,要合適的多。
但你既然創辦了大學,那麼在福利製度上,那肯定是打著朝廷的名號。
因此在福利上,不說太好,最起碼也要說得過去。
寒酸沒意義。
再者,
大學既然是學府,那麼學府裡麵的老師肯定需要銀子聘請。
朝廷新建立的學府選拔的老師,那開銷也是一個不小得數字。
而且既然大學都創辦出來了,單單隻給恩科的這屆考生用,肯定不合適,往後是一項長期工程。
也就是說,今後每年都需要往裡麵,消耗掉大量錢財。
如今大明的國力雖然經過幾年的時間,已經比靖難剛剛結束那段時間,好太多了。
但永樂帝想要做的功績,也太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負責撥款的戶部尚書夏原吉那一關,就過不去。
麵對李至剛的憂慮,陳羽輕輕的搖了搖頭,
“李老哥,你想錯了方向。”
“重新建立一個國家級彆的學府,各項開銷當然很大,但這個開銷不一定就需要朝廷拿錢,可以轉嫁出去。”
“讓其他地方,來承接這個建設、福利成本!”
李至剛:“???”
陳羽這番話,給李至剛直接說懵了。
他疑惑的問道:
“這麼龐大的開支,誰會傻了吧唧的拿錢往裡麵填?”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