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至剛聽見這兩個字,瞳孔一縮,聲音不由加大了幾分。
陳羽點了點頭,伸出了兩根手指,
“對,就是商賈!”
“大學在招收落榜寒門學子的過程中,必須也要招納不同階級的人,用來改善大學存在的形象與影響力。”
“倘若大學這種國家學府,隻招收寒門學子。那麼在外人眼中,這個新建立的學府,就是為了那些連書都讀不起、飯都吃不飽的貧苦人家舉辦的,學府二字也會辦成慈善堂。”
“單單這點,就違背了最開始將這些落榜生,留下來的初衷!留住人才、改善人才儲存製度、增加永樂一朝在天下學子心中的形象。”
“因此,在學子方麵,當然不能設下限製,沒錢的寒門可以來上課,有錢的商賈子弟當然也可以來上課。”
“這樣一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在學術上的地位,會越來越高,直至最後超越國子監!”
“那樣的話,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大明當中,那些富商,為了能夠讓自家子弟進入這裡學習、深造,同時也跟在國子監中的權貴一樣,結交商賈人脈。這樣一來,今後出去了,哪怕不能入仕,也能夠更好的做生意,對商賈來說,好處非常多,他們沒有理由拒絕。”
李至剛聽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他不知道怎麼回事,明明最開始的想法是那些落榜考生裡麵,不乏有許多人才。
若是不將他們留住,無論是對朝廷還是對於那些人才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但結果後麵的思想,歪成了怎麼樣扶持寒門學子身上去了。
要知道,天下的讀書人分布在各個階層,寒門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若國子監隻扶持權貴,而大學隻扶持寒門,那麼大學存在的意義,初衷可謂是差了十萬八千裡。
兜兜轉轉一圈下來,大學很有可能還會發展成國子監那種程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國子監招生潛規則:家中無權無勢不要;
大學招生潛規則:隻要家中沒錢沒勢?
大學創辦的目的,是想要再次樹立起天下讀書人、有才人士,人人所向往的學堂。
在這裡鍛煉一段時間後,再謀求入仕。
那麼逼格與分流上一定要做好區分。
但李至剛思索再三之後,還是忍不住問道:
“陳老弟,其實我認為你提出的解決辦法不錯,畢竟我是一個以解決問題為實際準則的實乾派!”
“但自洪武一朝以來,在洪武帝的影響下,朝中官員對於商賈之徒有很大的意見。哪怕到了永樂時期這個意見減弱,但還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存在。”
“若大學這個招生政策一出,朝中官員定然會抨擊那些不事生產、隻想逐利的商賈之徒,加入國家學府,會影響聲譽、學風等等理由,拒絕招生。”
“甚至,我若是提出這個政策與商賈牽扯上,說不定還會被抨擊中飽私囊、居心叵測。”
“難啊!”
陳羽聽著李至剛口中說出的一連串危害,不由一怔。
尼瑪!
怪不得華夏明明是全球資本主義萌芽最開始興起的地域之一,結果卻落後那麼多。
搞了半天,在沒有進行思想啟蒙的前提下,那腐朽的觀念,真會阻礙一個國家前進的腳步。
從各種方麵來看,這件事情都利國利民。
錢不用國家出,出名額就行。
哪怕是後世老美全球排名前三的大學,都是依靠著這種方式,收割著世界富豪的財富。
結果到了這個時期若是提出來,反而要被扣上這麼多帽子!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