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皇權下的生存法則,沒有永恒的偏愛,隻有無常的權衡;這亦是官場裡的冰冷現實,沒有不變的風光,隻有瞬息的沉浮。
它像極了那些被炒到虛高的股票:行情鼎盛時,人人爭相追捧、高看一眼,可若不能在高位及時套現,將賬麵浮盈換成實打實的真金白銀,那所謂的富貴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
看似風光,實則空有其名。
官場的邏輯,亦是如此。
真正能攥在手裡的權勢,從來都不是帝王口中幾句含糊的讚許,也不是旁人眼中一時的風光無限,而是實實在在刻在官階上的等級與權限。
那才是衡量權勢的唯一標尺。
而非停留在表麵的、隨時可能消散的恩寵。
好在陳羽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現,無論是才識,還是氣度,都征服了滿朝文武。
優秀的人,在哪一個行業都會讓旁人高看兩眼。
官場也是如此。
世人常說,真正優秀的人,無論身處哪個領域,總能憑借自身實力贏得旁人的尊重與高看。
官場這片講究資曆與能力的天地,更是如此。
正因如此,在陳羽用實力證明自己後,眾人心中那份對他職場新人的輕視悄然消散,有人悄悄收起了此前略帶敷衍的神色,有人在與同僚對視時眼中多了幾分認可,還有人暗自記下了這個初入官場卻不卑不亢的年輕人。
這種態度上的轉變,對於剛踏入官場的陳羽而言,已然是一次意義重大的突破。
試想,若陳羽今日在朝堂常會上的表現平平,未能驚豔眾人。
那些身居四品及以上高位的官員,怎會放下身段,用溫和的語氣主動上前與他寒暄,混個臉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到底,這一切的根源,仍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
陳羽自身的才華與底氣是根基,而朱棣的默許、李誌剛等人的暗中支持,則如同烈火般,為他的淬火成鋼提供了關鍵助力。
讓他的光芒得以更順暢地綻放。
儘管並未刻意去結交誰,但當陳羽走出午門,準備投入今日的工作、履行分內職責時,已然與不少官員有了初步的交流。
這看似簡單的互動,對陳羽而言,是他官場生涯中第一次真切的人情世故體驗。
而經此一役,陳羽接下來的每一個舉動、每一次言行,也注定會被更多人放在心上,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
陳羽見一路走來,並沒有看見早晨同行的李誌剛和宋禮。
他還打算對李誌剛感謝一二,畢竟今日獲得的賞賜,若是沒有李誌剛在裡麵推波助瀾,他恐怕要等好久。
等了一會之後,發現隻有宋禮的身影。
“陳老弟,久等了。”
陳羽拱手道:
“宋老哥,怎麼就你一個人出來,李老哥呢?”
宋禮伸出手指了指午門,解釋道:
“他呀,被陛下留下了。說是安排興建大學的相關事情。”
“還有就是將今日常會上討論的結果,告知天下,儘快拿出一個大學第一批入學的落榜名單。”
陳羽點了點頭,李誌剛既身為禮部尚書,現在又兼任大學祭酒一職,於情於理,被老朱留下來將大學相關事宜落實到位,再正常不過。
於是陳羽和宋禮二人,也不在午門外繼續等著李誌剛,而是各自乘坐各自的馬車,前往辦公地點開啟工作了。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