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
李誌剛卻是被朱棣單獨留了下來。
雖然目前大學還沒有建立起來,但第一批人並不多,京師當中也有許多大型建築,如建文舊臣的大宅院,完全可以暫時充當學府用地。
宅院占地超過十畝,裡麵裝飾豪華,有假山有池塘,怎麼就不能先作為學府所在?
既然學府的問題很好解決,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最為重要的配套班子。
需要儘快搭建。
這種人員安排,朱棣當然不可能親力親為。
他頂多對李誌剛上報的名單,給一點意見,然後進行人員安排。
所以朱棣在常會結束之後,在禦書房找見了李誌剛,進行人員班子安排上麵的敲定。
朱棣坐在龍椅上,對著李誌剛說道:
“恩科結束,已經過去有一段時間了,永樂一朝的第一批高中學子,已經在朝中任職兩日,原本因落榜在京師逗留的落榜生,這段時間也紛紛歸家去了。”
“你要抓緊時間,擬定一個偏科人才落榜名單,將其張貼出去,並將今日朝廷對於開設大學的相關事宜,一同告知他們。”
“一定要快,若是晚了,很有可能耽誤大學正式運轉。”
李誌剛點了點頭,
“陛下放心,臣明白其中的道理,待會下去之後,便投入到大學的相關事宜中去。”
“先將皇榜張貼出來,並組織人手,在京師內宣傳大學事宜,在將這些消息分散到京師中的客棧當中,至於已經離開的,則會派遣快馬,沿著驛站通知,儘可能的將開設大學的消息,通知到位!”
李誌剛對於這種事情,已經有了一次經驗。
至於第一次經驗來自哪裡,當然是洪武時期的南北榜案。
開設南北榜之後,朝廷邀請北方學子重新參加科舉,但麵對的情況跟現在很相似。
而禮部的任務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將消息通知到位。
朱棣道:
“具體的安排,朕就不多言了,你看著辦就行,你的辦事能力,朕還是放心的。”
說到這,朱棣似乎突然想到了什麼,補充道:
“對了,通知考生的時候,將朝廷興建開設大學這個過程的前因後果,一並說出來。”
“要讓那些能夠進入大學的學子,乃至天下正在寒窗苦讀的學子知道,為什麼朝廷要開設大學讓他們讀書;他們又是因為誰,才有了進入大學讀書的機會!”
話落,李誌剛一臉的錯愕,臉上的表情管理都險些失效。
朱棣的這一番話,可謂是在李誌剛的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
陛下,您認真的?
若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張貼皇榜,告知天下的學子大學創建的前因後果,那陳羽將獲利巨大!
而且這次就跟今日召見陳羽參加常會一樣,不符合規矩啊!
一般張貼皇榜,都是直接將朝廷的政策告知,至於政策頒布的前因後果,從來都不會被一同告知。
但今日陛下竟再次破例,讓李誌剛在通報的時候,將開設大學的始末,一並告知。
這是什麼意思?
讓陳羽在天下學子當中增加影響力?
給陳羽造勢?
破例後的消息,對於陳羽的好處顯而易見。
大學獲利最大的一方是誰?
寒門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