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寒門學子是讀書人當中的最底層。
畢竟在往下一層的人,根本讀不起書。
而哪怕是寒門家中,去培養一個讀書人也十分吃力。
大學的出現,卻打破了這一窘迫的局麵。
大學裡麵包吃包住,還分配老師的高福利待遇,相當於是給了寒門學子一個退路,給了天下學子一個退路。
所以毫無疑問,大學是以朝廷為背景建設的學府,天下的讀書人,首先將要感謝的定然是永樂帝;
其次將要感謝的就是提出興建大學的人,而在這種情況下,誰參與了開設大學的事情,誰就將獲得天下讀書人的感謝。
很明顯,此提議是由李誌剛和陳羽聯名上奏。
李誌剛身居正二品大員,他自認在仕途一道,算是走到頭了,不可能在高。
對陳羽來說,則完全不一樣。
陳羽是朝中的新人,雖然取得了永樂首屆恩科的魁星,但在民間幾次閒談間,天下人對於陳羽的印象就漸漸的淡了。
再過十天半個月,天下人哪知道陳羽是誰。
哪怕是在今日常會上表現的極為突出,可在李誌剛看來,頂多是在官場中的圈子裡麵,出名一次。
可給了陳羽這樣一個機會後,陳羽的名聲,將會在成為天下整個讀書人感激的對象。
而讀書人掌握的則是輿論,也就是說,陳羽的名聲,將會在讀書人口口相傳中,做到天下皆知的結果。
當名聲達到一定高度之後,也就意味著利來了。
這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係。
雖然陳羽將要獲得的巨大名聲,看似隻是皇帝一句不經意的補充。
但這種補充,可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
畢竟在皇帝這九五至尊,當然不存在什麼為你著想。
可今日陛下竟對陳羽考慮到了,看來陛下對於陳羽不是一般的看重啊!
李誌剛心中感慨道,至於嫉妒,則完全沒有,反而見陳羽如此受到皇帝重視,有些欣喜。
……
李誌剛錯愕了一會,回過神來,提議道:
“陛下,將陳羽的名字一同通知下去,那臣的名字,還是算了吧。”
開設大學完善大明人才儲備這件事情,李誌剛當然清楚,整個過程他做出的貢獻,僅僅是將陳羽的提議寫在奏疏上。
說白了,就是一個代筆的。
隨便一個刀筆吏來,都可以勝任。
自己已經獲得了一個祭酒的位置,實打實的利,再去獲得名……
他感覺有些不太好。
朱棣輕輕的搖了搖頭,不容置疑的說道:
“你的名字也要一同寫上去!”
“李誌剛,你要記住,你現在不僅是禮部尚書,還兼任大學祭酒一職。告知天下讀書人,開設大學有你一份功勞,今後你在兼任祭酒時,絕對會有不少便利。”
“首先就是進入大學的學子,會對你充滿感激,並很樂意聽從你的安排。”
李誌剛嘿嘿笑了笑,做出一副恍然狀,
“還是陛下想的長遠,臣明白了!”
喜歡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請大家收藏:()大明:我的絕世才學震驚朱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