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陸大勇的晉州軍突然宣布——他們在三大家的井裡,發現了幾個"幸存者"。
至於為啥三家都躲井裡麵,誰知道呢。
濕漉漉的"幸存者"自稱是三大家的旁支,問起為何躲井裡,隻含混說是逃命時慌不擇路。
"水太涼......"其中一人牙齒打顫,"好歹撿條命。"
圍觀的人群還沒琢磨透,這些"幸存者"突然撲通跪下——
"我範家願捐出全部家財,助晉州軍抗擊東狄!"
"曹家也是!定要報這血海深仇!"
"喬家雖遭此大難,但抗狄之心不死!"
在他們的帶頭下,太原各大商戶紛紛主動慷慨解囊。
短短半日,三十萬兩白銀的"抗狄捐"便湊齊了。
廉習武代前線祖父廉山收下銀兩時,甚至有幾家大戶主動提出,願意再加五萬兩"慰軍費"。
這些平日裡精打細算的商人,此刻掏錢掏得格外痛快。
他們是真的怕了——東狄人這次能殺三大家,他們院牆可沒人家高,護院更沒人家多。
原本以為東狄人退回雁門關就安全了,誰知道還有回馬槍?
日頭剛偏西,太原城外的莊園就紛紛落了鎖。
大戶們趕著馬車往城裡湧,連祠堂裡的祖宗牌位都顧不上請。
這個年節,太原城外的莊園格外冷清,而城內,卻因突然湧入的富戶變得擁擠不堪。
至於那些參與"搜查"的晉州軍親兵?他們大概知道一點點內情,但沒人會多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廉總督有了錢,承諾的開拔費和賞銀就有了著落。
更何況,每人還額外領了一筆"封口費"。
當兵吃糧,誰敢多嘴,馬上就會被以東狄細作擾亂軍心為由抓起來軍法從事。
三大家的覆滅,在血與火中完成了最後的"價值"。
太原府內晉州軍的賬簿上,原本刺目的赤字被一筆筆抹平,廉習武重重的鬆了一口氣。
爺爺終於能好好睡一覺了。
陣亡將士的撫恤金終於有了著落,那些失去頂梁柱的家庭,很快就能分到三大家名下的良田。
這些土地錢財,將成為遺孀和孤兒們最後的依靠,穩定前線的軍心。
另外一邊張克收攏韓仙、白燼兩部兵馬,帶著部隊踏上了回燕山的路。
馬蹄聲裡,他已經在盤算開春後的安排。
"開春後,燕山的養豬場和養雞場可以動工了,還有成衣工坊。"他對身旁的三子吩咐道。
係統提供的約克夏豬和意大利白羽雞,終於能派上用場。
規模化養殖一旦鋪開,軍隊和民間的肉食供應缺口就能補上;
畢竟沒有自動化機械化的規模化養殖,就靠人力堆。工錢得給足,自然有人搶著乾活。
那些原本用來養羊的牧場,全部改作軍馬牧場——戰馬就是這個時代強軍的底氣。
至於三大家那些死去的老爺小姐們......
走到山脊處,張克勒馬回望太原城方向。
反正人橫豎都是要死的,早幾日晚幾日,有什麼分彆?
他們死在"東狄人"手裡——至少,還能給家族留個"遇難"的名聲。
一鯨落,萬物生。
他們不過是亂世中,尋常的燃料罷了。
他輕輕抖了抖韁繩,繼續返程。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