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旗中各牛錄分散而居耕種漁獵,如今戰事將起,各路人馬彙聚於此,營帳連綿數裡。
中軍大帳內,酒肉香氣彌漫,代山高坐主位,麵色沉毅,目光掃過帳下諸將。
他左手邊坐著正紅旗的四位梅勒額真副旗主)——皆是跟隨他征戰多年的老將,資格老,地位高。
和碩圖神色沉穩,棟鄂氏,為代善女婿,卻從不恃寵而驕,參與攻陷大魏國都、征服高麗等戰役,戰功赫赫;
博爾晉須發微白,眼神銳利,完顏氏,早年追隨努爾哈赤的老將,如今仍精神矍鑠;
葉克書,赫舍裡氏,平日裡沉默寡言,但每言必中,深得代山信任;
喀山,伊爾根覺羅氏,臂膀粗壯,是正紅旗衝鋒陷陣的猛將,此刻正拍案與祖可法鬥酒,聲如洪鐘。
右手邊則是歸附的草原正紅旗旗主布顏代,他身形魁梧,披著草原風格的皮甲,雖歸順東狄,卻仍保留幾分草原人的豪邁。
漢軍正紅旗都統石廷柱端坐一旁,麵容肅穆,曾是魏將,如今卻為東狄效力,眼神中偶爾閃過一絲複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鑲紅旗都統祖可法則麵帶笑意,與喀山推杯換盞,遼東祖家降狄後,他倒是適應得極快,言語間已無半分故國之思。
代山舉起酒碗,沉聲道:“此番用兵,仰賴諸位同心協力。東狄雖人丁不旺,但個個以一當十所向披靡,漢人、草原人皆為我東狄所用,何愁大業不成?”
眾將齊聲應和,帳內喧囂更盛。
喀山一飲而儘,大笑道:“旗主放心!管他前方是誰,我正紅旗的兒郎定殺他個片甲不留!”
布顏代、石廷柱和祖可法亦舉杯附和。
宴席結束後,代山仍坐在軍帳主位,手中捏著燕山軍的情報,嘴角微揚,眼中閃爍著勝券在握的鋒芒。
此次出兵,他麾下的東狄正紅旗精銳儘出——整整十四個甲喇,兩萬餘東狄戰兵,步騎六四開,皆是百戰悍卒。
再加上布顏代的草原正紅旗、石廷柱和祖可法的漢軍兩旗,合計四萬大軍,一旦彙合高嶽的大燕軍,兵力將膨脹至十萬之眾!
“雖真正能打的不過六萬,但也足夠強大了。”代山心中冷笑。
經過黃台吉加強後,他的軍力比起齊州兩白旗領軍的多耳袞和多奪絲毫不遜色,精銳上甚至更勝一籌。
二人即便算上高麗水師和登州衛,也不過七萬戰兵,卻要麵對整個大魏絕對主力:齊州蒙家軍和禁軍聯軍的十五萬之眾,依舊是處於優勢進攻地位。
正以泰山壓頂之勢向濟南府推進,拔出周圍軍堡。
戰局的天平早已在東狄一方。
齊州這一仗的勝負早已無懸念,唯一的變數隻是勝果的大小——大勝還是小勝。
蒙家軍雖素來號稱大魏北疆第一強軍,如今又得禁軍精銳相助,依舊被多爾袞和多奪打的喘不過氣來。
濟爾哈琅和豪革率領的兩旗兵力本就單薄,卻硬是將晉州打得元氣大傷。
隻是這二人已有許久未傳回軍報,想必是草原繞道艱難所致。
這幾千裡草原相隔,沒有驛站,西路軍通信全憑運氣。
隻能每月派幾個勇士冒險跨越草原傳信。
入冬後連這點聯係也斷了,最後一封軍報還是他們開春後初入草原時送來的,那時信上還寫著"一路暢行無阻,沒有遇見草原部落衝突。"。
相比之下,他代山手握優勢兵力,對付不到兩府之地的燕山軍,簡直是摧枯拉朽!
“燕山軍張克?不過兩府之地,二十萬民,就算吞並草原諸部,撐死四五萬人馬。”代山放下探子的軍報,嗤笑一聲,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東狄向來以少勝多,打大魏邊軍,兵力15尚可試探,13便能勢均力敵,12便是優勢進攻,11?那便是碾壓之局!
而如今,他對燕山軍的兵力比是21,堪稱絕對優勢在他!
想到這裡,他心中暢快。
黃台吉雖恨不得他死,可麵對國戰,終究利益壓倒個人好惡,跟範文聊了後,按最精銳的大魏邊軍的標準給他加了漢八旗和草原八旗的兩萬兵力。
畢竟,黃台吉再厭惡代山,也不敢拿國運開玩笑。
“八弟啊八弟……”
代山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嘲弄。
滿朝文武,誰敢不尊黃台吉一聲“大汗”或“皇上”?
唯獨他代山,一口一個“八弟”,故意裝傻充愣顯示地位。
黃台吉雖表麵不動聲色,但代山知道對方恨不得他死。
“可那又如何?”
代山冷笑,“此戰勝後,正紅旗的威望更盛。”
他緩緩起身,走出大帳,望向遠處連綿的軍營,火光如星,戰馬嘶鳴。
“燕山軍?不過是我代山又一塊墊腳石罷了。”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