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原來的土地主人……”小吏疑惑發問。
“哪還有什麼原來的主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羊百裡苦笑著回應,“他們若敢來索要土地,便去與冉將軍理論吧。”
地契暫不發放,需耕種五年,完稅服役後方歸私有。
任何私相買賣者,兩方皆立斬不赦。
張克深知,一旦放開地權,土地很快就會被權貴吞並殆儘。
然而,秩序的重建並非一蹴而就。
————
“報!”
一名斥候飛馬來報,“齊王世子曹博、德王曹見潾聚集了五百多家丁和盜匪,正朝著曆城縣進發,揚言要奪回王府田產!”
冉悼滿臉不耐煩:“老子才剛休息一天,就不得消停。”
他翻身上馬,下令道:“傳令,一百騎兵隨我出擊!”
曆城縣外,一場實力懸殊的戰鬥很快結束。
一個時辰後,城東的土坡上,冉悼的騎兵如狂風般席卷而過。
齊王世子曹博還未來得及喊出“我乃皇親”,就被冉悼一槍挑飛,屍體重重地砸在地上。
“還有誰不服?”
冉悼甩了甩槍尖的血,環顧四周。
德王曹見潾臉色慘白,轉身欲逃,結果被一箭射穿後心。
其餘的家丁、豪紳,甚至幾個自稱“退休閣老”的老頭,全被騎兵衝散,被砍得人頭滾滾。
“把腦袋都割下來,掛在曆城縣門上。”
冉悼麵無表情地擦拭著槍上的血跡,下令道,“牌子就寫‘東狄走狗’。”
張克反正認定多耳袞攻破濟南府時,真正的齊王世子、德王就已為國捐軀,這些皆是假冒之人。
消息傳回濟南府時,魏清正著手規劃新磚場的位置。
聽聞彙報,他隻是輕輕“嗯”了一聲,便繼續在羊皮地圖上標注:“此處,還有此處,各建一座磚場。分三班倒,日夜不停工。”
重建工作熱火朝天地展開。
濟南府和大名府的十座磚廠與五座伐木廠同時開工,河間府通過運河運來的糧食物資堆滿了新建的倉庫。
“燕山票”——這種燕山軍治下的紅色紙票,很快成為濟南府實際流通的貨幣。
隨著重建工作的推進,濟南府出現了顯著變化。
濟南府的流民紛紛回歸,就連東昌府、萊州府、青州府遭受戰火侵襲的百姓也拖家帶口前來謀生。
燕山軍不發放銀錢,隻給計工分。
工分可兌換更多的“燕山票”,而“燕山票”能在燕山各地的供銷社購買糧食、鹽和布匹。
不出月餘,十萬民工彙聚濟南府,男女老幼皆按工分領票。
誠如吳啟所言,善戰之師轉型為建設之師,更能得心應手。
這套簡單的經濟體係,竟在戰後的齊州廢墟上運轉得極為順暢。
而在重建的喧囂背後,冉悼的鐵騎已然踏遍濟南府的每一寸土地。
王公大臣、致仕閣老捧著地契,退職知府高舉朝廷文書,書香門第哭訴祖產,皆成為冉悼槍下的亡魂。
魏清能怎麼辦,唯有讓冉悼出麵,向他們闡明燕山軍的道理。
秩序恢複的同時城門外新立的絞架上,始終不乏新鮮的屍體,但百姓依舊源源不斷地前往濟南府尋求生路。
城外的田野上,新播下的秋粟、蕎麥和小麥種子已冒出充滿希望的嫩芽。
至於那些被剝奪土地特權的濟南府權貴的哀嚎,早已淹沒在重建家園的號子聲中。
當然,也存在反噬。
金陵方麵,朝中多位大臣聯名彈劾張克“擅改祖製,侵奪民田,不尊孔孟,與民爭利,屠殺宗室,圖謀不軌,罪大惡極。”
這一係列罪名若是坐實,便是九族起步上不封頂。
喜歡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請大家收藏:()燕山血旗:開局千戶所暴殺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